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蒙古草原碳汇现状与发展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2021,(4)
正我国是世界上草原面积最大的国家,草原不仅跟草原风光、游牧民族文化有关,还是各民族文化最繁荣的地区之一、是人类进化的起点、农业文明的起点……今年两会,"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走入公众视野。那我国的草原,比如内蒙古草原,在碳汇方面的现状和潜力如何?内蒙古的草原资源内蒙古自治区天然草原面积近7880万公顷,占全区国土面积的66.5%,  相似文献   

2.
李秋香 《地球》2012,(6):76-77
今年4月底,南方周末报道了一个叫做增田达志的日本人在我国内蒙古二连浩特沙坝种树的故事。在我国曾经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在我们的常识当中,树应该是多多益善的。而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呢?著名草原生态学家刘书润提出截然相反的观点。治理环境不一定就要绿化,绿化不一定就要种树。在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地区,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每一棵树都是一个"蒸发器",不仅带走大量的水分,还会带走土壤里大部  相似文献   

3.
《地球》2015,(8)
不曾亲眼见过草原,无法体会"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阔胸怀;不曾深入过草原,不知什么是动物混群生存的野性与植物应季变化的和谐统一;而不曾亲身经历过草原上的灾难,也无法想象蝗虫过境、片草不剩和风助火势、只余灰烬的悲凉景象。中国是一个草原资源大国,拥有各类天然草原面积近4亿公顷,覆盖着2/5的国土面积,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农业部近日发布了《2014年全国草原监测报告》,监测结果表明,通过禁牧封育和草畜平衡管理,我国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草原生态恢复步伐明显加快,生态系统宏观结构整体稳定,草原固有的涵养水源、保持土壤、防风固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得到恢复和增强。而这也是我国自2005年启动全国草原监测后第九次发布监测报告。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对北疆自然生态保护进行把航掌舵,给出了"在祖国北疆构筑万里绿色长城"的指示,这是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内蒙古时提出"把内蒙古建设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定位后,对我区生态建设目标的再次升级。同时要求,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来加强北疆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这为新时代内蒙古自然资源管理和自然生态保护提出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5.
图片故事     
《地球》2015,(6)
<正>2015年5月1日劳动节,我和朋友一起去坝上草原游玩,在美丽的闪电湖,我们拍下了很多美丽的照片。当大家玩得兴致正浓时,远远的天边开始起了乌云,乌云越堆越多并且正在向我们飞快靠近,所有的人都以为这只是雨云,下场过山雨就没事了。于是朋友戏称借着这一大片越来越近的雨云拍张"末日照片"。谁想,当拍完照片后发现那根本不是什么雨云,而是沙尘暴。在拍完照片后的五分  相似文献   

6.
正"蓝天白云是人们对美丽中国最朴素的理解,治理大气污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在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上,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发表了《同呼吸共奋斗——写在2013年"6·5"世界环境日》署名文章。周生贤在文中表示,大气环境质量能否改善,成为衡量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小康全面不全面,环境质量是关键。山清水秀但贫困落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1月15日,"我从草原来——草原治理与生计发展公众分享会"在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楼举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邀请到三位来自青藏高原的本土实践者,讲述他们的草原故事。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青藏高原的气候呈现出暖湿化的整体趋势,一系列改变深深影响着草原这一区域内覆盖最广、最基础的生态系统。与此同时,由于草原同时也是牧民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基于畜牧业的生产生活也和草原发生着更为复杂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8.
张博庭 《地球》2015,(3):52-57
<正>生态保护与生态文明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保护生态就是生态文明。不可否认,发展和保护历来都是一对矛盾,即使是科学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也同样不可避免。但是,在科学发展和生态文明之间,因为有了"以人为本"的共同原则,则往往达到相辅相成的最佳平衡。因此,要想真正落实好积极发展水电的能源政策,调整好我国的能源结构,亟需根据《环保法》的变化,在"十三五"规划中用"生态文明"取代"保护生态"的口号。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中东部全新世草原植被、环境及人类活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翡  K.Lisa  熊尚发  黄凤宝 《中国科学D辑》2004,34(11):1029-1040
运用植硅体分析, 结合孢粉资料探讨了内蒙古中东部太仆寺全新世草原植被、环境变化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古土壤剖面植硅体和孢粉记录表明, 研究区在5000 a BP左右植被及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 5000 a BP之前, 羊草-针茅草原中C4植物占一定比例; 5000 a BP后, C4植物明显减少, 反映气候变冷、变干; 草原中的克氏针茅、冰草、麻黄属、藜科、紫菀属类以及锦鸡儿等成分的增多, 与草原植被退化有关. 10000 ~ 8720 a BP, 研究区羊草-针茅草原中蒿类灌丛较多, 冬季风较强; 8720 ~ 7000 a BP, 羊草-针茅草原中C4植物广泛分布, 表明夏季风增强. 7000 ~ 5000 a BP为研究区全新世气候适宜期, 草原植被成分多样, 研究区周围有松林及温带落叶林分布. 4200 ~ 3000 a BP, 草原植被明显沙化, 冰草、紫菀属类以及蒿类灌丛增多. 3000 ~ 2170 a BP, 草原中的菊科植物蓝刺头类的繁盛以及C4植物的增多与研究区降水量的增加有关. 约2170 a BP之后, 人类活动加剧了草原植被的退化.  相似文献   

10.
《地球》2017,(11)
<正>不久之后,沿着被称为"国家1号公路"的"国家1号风景大道",无论你是从张家口、承德还是北京出发,都可以很方便地看遍两条"最美公路"周边不可胜数的美景,那些可以与window桌面的壮美景观相媲美的景色值得我们热切期盼。现在,先提前跟随《地球》记者的镜头,一起来看看沿途的风景吧。迷你版"中国66号公路"——草原天路草原天路2011年底由张家口市张北县投资3.2亿元,于2012年9月底建成通车。公路沿线蜿蜒曲折、河流山峦、  相似文献   

11.
陕西红碱淖近百年来的孢粉记录及环境变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孢粉分析,对陕西红碱淖地区近百年来的环境演化进行了探讨,对比钻孔岩性特征、历史记载和器测资料,验证了孢粉记录在短尺度的高分辨率环境变化研究中的有效性.研究表明,1927年以前,红碱淖地区气候非常干旱,不具备成湖条件,植被类型为典型荒漠;1927-1938年,干旱程度有所缓和,湖盆洼地开始积水成湖,植被类型为小灌木荒漠草原植被;1938-1960年,气候相对好转,环境开始变湿,红碱淖在此相对较好的气候条件下,积蓄了一定的水量,形成比第二阶段更深些的湖泊,植被类型为灌丛草原;1960年前后环境有较大的变化,孢粉图谱很好地反映了1960年前后人类活动与降水增加叠加后对环境及湖泊的影响.在1960-2000年期间,气候比前几阶段有明显改善,环境湿润,湖泊面积在1960年前后迅速扩大后维持较高湖面.植被为典型草原植被;近几年来,湖区环境又开始相对转干,植被发育为以藜科为主的草原植被.  相似文献   

12.
正1月14~16日,由中共称多县委、称多县政府以及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等机构联合组织的"草原治理与生计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楼举行。草原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国大地有40.9%的面积是草原。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交互影响下,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趋于变化,对当地牧民和下游区域都有直接或潜在的影响。过去十多年的时间,为了应对新的环境和政  相似文献   

13.
《地球》2015,(10)
<正>随着工业文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上升为全球性问题,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生态文明阶段,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和宣传成为一个迫切的社会课题。2015年9月,在生态优美、风景如画的西子湖畔,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以"融合与创新——自然科学博物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社会责任"为  相似文献   

14.
《地球》2015,(8)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土壤和产地环境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近日在"土壤与生态环境安全——国际土壤年在中国"高层论坛上表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农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条件发生着深刻变化,尤其在实现粮食生产"十一连增"后,正在进入"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新阶段,现代农业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资源环境约束和市场竞争挑战,土壤和产地环境管理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更加凸显。  相似文献   

15.
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与大气间的碳交换通量受到降水和土壤水分可利用性的强烈影响,时空变化显著.所以,整合卫星遥感和田间通量观测成为准确刻画中国北方内蒙古温带草原生态系统区域碳循环动态的重要基础.基于涡度相关通量观测系统提供的生态系统与大气间的碳交换通量数据,研究发现:对于内蒙古锡林郭勒温带草原试验站,遥感增强植被指数(EVI)与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PP)的相关关系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GPP的关系.因此,利用基于EVI的植被光合模型(VPM)对该站点的总初级生产力进行了遥感模拟,模型的输入包括增强植被指数,陆地表面水分指数(LSWI),平均空气温度(勋)和光合有效辐射(PAR).对比2003年5月到2005年9月的涡度相关通量观测数据和模型模拟结果发现:植被光合模型可以准确模拟研究时间段内总初级生产力的季节动态限(R^2=0.903,N=111,p〈0.0001);研究时间段内模拟的总初级生产力为641.5g C.m^-2,仅高估了约6%,且植被光合模型模拟效果优于其他生产效率模型(比如:TURC,MODIS-PSN).因此,引进改进的植被指数(比如EVI和LSWI),植被光合模型可以成功模拟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力,可能成为区域碳通量准确模拟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6.
袁立明 《地球》2012,(3):65-66
2012年1月31日,福建宁德市古田县水口镇湾口村段,浩浩荡荡的水葫芦延绵闽江近10公里,如同草原。2011年,该镇400多养殖户的网箱遭遇大面积死亡现象损失上亿元,今年养殖区又遭水葫芦围困鱼苗都无法放养。"如果今年连鱼苗都放不了,我就连银行贷款的利息都还不了,我只有跳江了。"湾口村的一位  相似文献   

17.
《地球》2017,(7)
<正>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以及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是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的根本载体,是重要的资源性资产。  相似文献   

18.
《地球》2017,(3)
<正>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和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见证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承载着中华儿女说不尽的情感。6300公里的长江,奔流不息,千百年来涵养着沿江生态,养育着两岸生灵,孕育了长江文明。然而,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近年来长江的生态状况逐年恶化,已"病"得不轻。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  相似文献   

19.
草地生态系统是中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 准确测定其土壤呼吸强度对于正确评价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排放对大气CO2的定量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静态暗箱法对内蒙古锡林河流域三类主要针茅属草地土壤呼吸强度进行了连续3年的野外测定, 比较分析了不同草地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规律, 计算了CO2年排放总量及其年内与年际变异系数, 并分别建立了土壤呼吸与温度、土壤水分因子的数值关系模式. 结果表明: 草地覆被类型的变化并没有改变土壤呼吸的季节变化规律. 各草地土壤呼吸速率均表现为较大的年内与年际变异, 尤其是在生长季, 土壤呼吸速率波动明显. 生长季土壤呼吸变异系数约为54.0%~93.0%, 年内变异系数均在115.0%以上, 年际变异表现为大针茅草原>贝加尔针茅草原>克氏针茅草原. 贝加尔针茅草原、大针茅草原、克氏针茅草原土壤年呼吸总量分别约为223.62~299.24, 150.62~226.99以及111.31~131.55 gC·m-2·a-1, 呈现出递减的趋势. 从全年的尺度来看, 拟合最佳的温度因子变化分别能够解释三类草原土壤呼吸变化的63.5%, 73.0%与73.2%, 对应的Q10值分别为2.16, 2.98与2.40, 且各土壤温度指标Q10值三种草地均表现为10 cm地温>5 cm地温>地表温度. 从生长季尺度来看, 土壤呼吸与表层土壤含水量相关性最强, 三类草原0~10 cm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分别能够解释土壤呼吸变异的95.2%, 97.4%以及93.2%.  相似文献   

20.
蓝颖春 《地球》2015,(1):36-39
<正>世界上最早的调水工程是公元前2500年,苏美尔人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开掘的沟渠,引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的河水,浇灌出了灿烂的"两河文明"。公元前2400年,古埃及兴建了人类第一个跨流域调水工程,引尼罗河水至埃塞俄比亚高原南部进行灌溉,促进了埃及文明的发展与繁荣。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成了350余项调水工程,年调水规模超过了5000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