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分别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和新一届国家能源委员会首次会议,提出了"推进能源消费、供给、技术、体制革命和全方位加强能源国际合作"的能源工作总要求,明确了"节约、清洁、安全"的能源战略方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是党中央专门研究能源安全问题的第一次会议,首次明确确立了"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工作总要求。会议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此次会议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新时代。新一届国家能源委员会首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目前已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实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务院首次制定和颁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行动计划确立了"节约、清洁、安全"的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3.
正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风雨的故乡。回顾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面向海洋"开启了人类近现代文明的新篇章,从"地理大发现"到经济全球化,从"耕海牧渔"到"海洋资源勘探开发",从"舟楫之便"到"极地、深海科学考察",近500年来人类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海洋的认识和利用。时至今日,海洋对各国的影响越来越深远,各国对海洋的需求和依赖也越来越强。 相似文献
4.
5.
传统能源的日渐枯竭,势必推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而作为新替代能源的页岩气,它的有效开发,既能增加天然气的供给,缓解天然气的供需矛盾,又以其开采周期长和生产寿命长的优点,成为新时期绿色能源的"宠儿"。所谓页岩气,是指赋存于富有机质泥页岩及其夹层中,以吸附或游离 相似文献
6.
矿产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是地球亿万年来孕育的珍贵财富,取之有尽,用之能竭。近年来,中国在矿业可持续发展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些做法和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果。中国是世界产煤大国也是煤炭消费的大国。1996年中国煤炭探明可采储量居世界第三位,全行业年煤炭开 相似文献
7.
8.
9.
本文使用1970年以来全球较大地震资料,从时空分布和活动频度图象等资料分析研究了1986年全球及中国内陆的地震活动,预计1987年全球无8级以上地震。并指出我国大华北、东北北部,汾渭河谷及东南沿海一带的地震活动比1986年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绿色发展得到高度重视,并将有一系列的务实举措加以推进。而据日前开展的"展望十三五绿色发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7.65%的受调者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不冲突,更有45.98%表示只有采取环保行动才有可能实现经济发展。世界资源研究所与凤凰国际智库近日在北京联合举办"展望十三五:2016全球热点观察"活动,世界资源研究所执行副主席马尼希·巴布纳(Manish 相似文献
11.
在某一地质构造体系或块体单元,在相当长的地质时间尺度内,地震事件的发生,具有一定重复演变的规律性。依据已发生的地震事件,用不同的方法来研究地震活动性,是地震预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是续前几年此项研究的基础上,使用1970年—1985年中国地震基本台网的报告资料,着重对1985年全球及中国内陆的地震活动,提出基本情况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
13.
14.
本文应用中国地震台网给出的全球大震目录, 结合前人的研究, 分析了1900年以来全球MS≥8.0巨大地震活动的时间变化与MS≥7.8大地震的空间迁移特征, 同时还探讨了包含中国大陆西部及其周边的“大三角”地区MS≥7.8地震的发展态势。 20世纪全球百年的大震活动表现为20世纪前半叶活动强而后半叶活动弱的前高后低的活动特点, 而进入21世纪以来有增强活动显示, 呈现百年左右起伏的长期变化。 在这百年尺度的起伏之中还含有20年左右的韵律变化, 主要显示为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巨大地震的平静—活跃交替活动特征。 根据大震活动的起伏特征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幕式活动特性, 进入21世纪以来, 地中海—喜马拉雅带巨震频繁发生, 显示其地震活动显著增强的高活动态势。 通过计算中国大陆西部及周边地区的不同震级地震的变异系数Cv发现, 7.0级以上强震与7.8级以上大地震活动类型不同; 采用对数正态分布对MS≥7.8地震活动进程进行拟合分析发现, 到2015年的累积发震概率达0.80, 到2020年的累积发震概率达0.89, 表明与中国大陆关系紧密的“大三角区”已进入大地震活跃时段。 相似文献
15.
基于强震目录,讨论了全球、中国大陆西部及周边“大三角地区”和中国大陆地区强震活动时序特征。依据8级地震分段活动特征分析认为,20世纪60年代前后全球特大地震活动状态存在显著差异;利用最优分割统计分析认为,自1800年以来“大三角地区”经历了持续时间为100余年的8级地震活动过程;进一步分析认为全球和“大三角”地区强震活动可能具有至少百年尺度的地震“周期”,而且具有一定的准同步性。中国大陆地区MS≥7.0浅源地震活动明显受控于“大三角”地区和全球更大空间尺度的地震活动,地震活动时序上表现为十几年和近百年不同时间层次上的活动特征。 相似文献
16.
应广大读者要求,我们定期颂7级以上大地震和中国4级以上中强地震目录.地震参数取自中国盐碱地局分析预防中心的《中国盐碱地速报台网观测报告》和《中国地震月报目录》。 相似文献
17.
18.
19.
全球大地震及中国中强地震目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广大读者要求,我们定期公布全球 7级以上大地震和中国 4 级以上中强地震目录.地震参数取自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的<中国地震速报台网观测报告>和<中国地震月报目录>.其中:发震时间为北京时(BJT);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还给出了参考地区名,以供查阅时参考;震源深度33N表示该地震为通常意义上的浅源地震;震级MS为面波震级,ML为近震震级,MW为矩震级(取自美国PDE报告). 相似文献
20.
海平面变化是全球气候系统变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也会影响沿海区域及岛屿的生态环境甚至存亡.全球海平面变化由海水质量变化和比容海平面变化构成.海水质量变化主要是由于两极冰盖和高山区的冰川融化流入海洋所致;比容海平面变化是由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变化所引起的,其中温度变化是最主要的因素.本文介绍了海平面变化各种监测技术的发展过程,并对海平面变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所有研究成果均表明,近100多年以来,全球海平面一直处于上升态势;近几十年以来,海平面呈现加快上升并且越来越快的趋势.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人们还没有完全掌握海平面变化规律,对未来海平面变化预测有较大不确定性;深海缺乏实测数据;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的变化规律以及对海平面的影响;GRACE陆地与海洋信号无法完全分离以及GRACE与GRACE-FO之间的一致性分析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