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姬玮 《地球》2011,(6):52-55
“下坡如逆水行舟,上坡则顺风扬帆”。凡是来过”姊妹怪坡”的人,驾驶或乘坐着交通工具在坡上亲身走过一遭后.都会惊诧不已。 在这里,人们对自然科学的既定观念、牛顿万有引力的理论,似乎都被颠覆了  相似文献   

2.
守望南极     
高芯蕊 《地球》2010,(2):10-11
南极,“寒极”,是地球上最遥远、最孤独的大陆,这个亘古长眠的世界,已经存在了千万年。严酷的奇寒、常年不化的冰雪,像个傲慢的美人,拒人于千里之外。它没有四季,却坚挺嶷然,它不要热度。仍快乐怡然。在这个人迹罕至的世界里,有着繁华都市体会不到的至纯至美;  相似文献   

3.
2010年,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出版了Susan Hough撰写的Predicting the Unpredictable——The Tumultuous Science of Earthquake Prediction一书,现将Christopher H Scholz对该书的评介翻译介绍给读者。  相似文献   

4.
5.
本文作者曾亲自参加了中国派出的为期四个多月的第二次南极考察队的考察活动。文章简要地介绍了南极的自然概况、各国对南极的考察情况;较详细地介绍了中国对南极的考察情况,包括对地质、地貌、地球物理、天文、海洋水文、气象、海洋生物和冰川等项目的科学考察以及测绘工作,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果;还介绍了对南极地区地磁变化和地震活动等的观测研究概况等。  相似文献   

6.
《地球》2019,(10)
正在新中国70华诞之际,我国南极科考事业走过了35个春秋。作为一项造福人类的崇高事业,南极科学考察的意义重大而深远。南极科考站的中国科考队员用顽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沸腾的热血创立了南极精神,以卓越成就向祖国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截止到目前,我国已初步建成了涵盖空基、岸基、船基、海基、冰基、海床基的国家南极观测网和"二船四站一基地"的南极考察保障平台。中国用实际行动,成为南极国际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南极科学探索的有力推动者、南极环境保护的积极践行者。  相似文献   

7.
刘少才 《地球》2009,(6):105-107
每天早晨,镀金人迎来灿烂的朝霞,把细小的金粒如同粉指一样,涂满全身,到了傍晚,他又映着瑰丽的夕阳,洗去这满身的金粒。金粒沉落在一个美丽的圣湖里,久而久之,这处圣湖当然就成了一个黄金湖。  相似文献   

8.
1982年10月我参加了北伊利诺大学L.D.McGinnis教授在南极的研究项目,于25日到达南极McMurdo基地进行了49天的野外考察,完成了一条50公里长的人工地震测深剖面。然后,我与新西兰的Tim Stern博士等一起,乘直升飞机,分别完成了Ross岛上的重力测量,取得了十个点上的重力资料。于1982年12月13日飞回新西兰。现仅就我所接触到的一些南极资料和研究课题简介如下: 关于地震研究 南极大陆和周围海域通常称为南极板块,是世界上最大的无震活动区之一。1957年的国际地球物理年以后,在南极大陆已经布设了十几个台站。但到目前为止,除了火山活动之外,世界地震  相似文献   

9.
F-lacuna是高纬极区电离层测高仪频高图上经常出现的一种F层回波描迹部分或全部消失的现象,直接影响电离层参数的标定,其表征的电离层物理过程尚未定论.利用南极中山站测高仪频高图数据,本文统计分析了F-lacuna在不同太阳风速度水平下的发生频率,主要对2012年2月15日一次F2-lacuna观测实例的粒子沉降及电离层特性进行了分析.观测特征表明,F2-lacuna发生期间,电离层电子总含量TEC明显减小,昭和站SuperDARN高频雷达观测到的中山站上空电离层Bragg后向散射增强,但对应来自磁层的电子和离子沉降并不明显.这可能是由磁层亚暴引起的极区电离层电流体系扰动,触发电离层F-B不稳定性,产生沿场向排列的小尺度不规则体,其热效应导致F2层密度减小,F2-lacuna出现.  相似文献   

10.
南极地震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归纳总结了在南极开展地震学研究中的各种主要方法及其研究成果,较全面地介绍了南极地震学研究的现状与进展.首先对南极地震活动性作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分别介绍了利用面波和体波研究地壳上地幔结构的主要成果,最后从地震各向异性的角度归纳介绍了南极大陆部分区域面波方位各向异性及剪切波分裂研究的主要成果.研究表明,南极大陆地震活动性较低、地震强度较小,仅在横贯南极山脉区域、维多利亚地、阿黛利地、威尔克斯地等有较明显的地震活动; 横贯南极山脉将南极大陆分为东南极和西南极两个不同的地质构造区域,东南极地壳和上地幔地震波速度偏高,西南极则偏低;上地幔各向异性较为明显并普遍存在,且西南极各向异性强度稍高于东南极克拉通.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地震时地光灼伤皮肤的资料,首见于1975年2月4日海城地震,后又见于1976年9月23日巴音木仁地震,具体情况如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到,受伤者多在地震时与强烈地光直接接触过;伤处仅限于裸露的面、足部位的小块皮肤;伤势约相当于1至2度烧伤,但不论轻重皆可不治而愈。  相似文献   

12.
高建华 《地球》2011,(6):56-58
古地图学家早在公元16世纪就根据神秘不可考的古代文献,极为准确地绘出厚厚冰层下的南极地图……人类的文明可能源于万年冰雪履盖的南极大陆!而这一发现,甚至曾得到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冰川地震学是冰川学与地震学的交叉学科,其核心内容是运用地震学方法开展冰震、冰川结构及变化等研究.南极冰川类型丰富,拥有大量快速冰流以及大型冰架,其冰盖内部及边缘地区拥有丰富的冰震来源,各类冰震发震频繁,冰震信号频带宽、震级跨度大,在全球冰冻圈中具有代表性.南极冰川结构变化与物质平衡密切相关,冰川地震学研究可以通过监测各类冰川结构变化事件,为南极内部结构变化带来新的认识.本文首先介绍了南极地区冰川地震学研究开展情况,总结出5类具有代表性的南极冰震,并结合南极部分冰流、溢出冰川、冰架以及冰山详细描述其类型及特征.其次,对Rutford冰流、Whillans冰流、Ross冰架以及Thwaites冰川4个典型区域的冰川地震学研究情况进行介绍.最后,针对在南极开展冰川地震学研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张永强 《地球》2011,(10):104-105
中国古代文字的起源是什么时候?在三千年前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体系之外,华夏大地上是否存在着汉字体系之外的其他民族文字?最近,在北京中国地质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古玉文明探索暨民间收藏精品展”上,三件带有文字锲刻的玉器把这些问题再次提了出来。  相似文献   

15.
《地球》2017,(3)
<正>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公里,比黄河(5464公里)长800余公里,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三位。但尼罗河流域跨非洲9国,亚马逊河流域跨南美洲7国,长江则为中国所独  相似文献   

16.
刚刚过去的5·12大地震给四川带来的,很可能是一道需要用几年乃至几十年才能弥合的伤口,在这场罕见的特大地震中,处于震中的汶川,河流改道。山岳摧折。房屋倒塌,人民死难,这些文明的因子被暴烈的大自然在一瞬之间信手抹去。这种前提下,徐献在震前用几年功夫拍摄的这些关于羌族文化重镇龙溪的图像,就不仅具有摄影作品的艺术性,更具有历史文献的资料性。  相似文献   

17.
黄鹤  杨叔庸 《地球》2010,(2):40-43
在《南极条约》诞生50周年的时候,我们抵达南极。用心灵和肉体共同感受无国界的纯粹与浪漫。体验地球上最洁净的生态环境,观看最自然的动物。我们深知:这片土地原始如太初,对外界的入侵缺乏抵抗能力。我们了解这里的很多珍稀海洋物种生长速度极其缓慢,有些需多年才能繁衍一代,气温或水温升高哪怕一点点,它们就会因不适应而窒息死亡。我们懂得如果南极的环境遭到破坏。将会影响全球的气候是在对人类的打扰与破坏加以惩罚。  相似文献   

18.
《地球》2017,(8)
<正>今年入夏以来,中国各地频频刷新高温历史纪录。上海,福州,杭州,合肥,南京等多个中心城市连续出现高温,其中上海40.9℃的最高气温创下了历史新高,合肥地表温度最高达到了惊人的71.1℃……在中国各地纷纷"热翻天"之际,如果能去"天然冷库"南极洲旅行,堪称至高无  相似文献   

19.
1984年9月16日,在南极圈(南纬66度30分以南)的美国麦克马德基地观测到南极观测史上的首次有感地震。与此同时,该基地所在的罗斯岛的埃里伯斯火山,也从13日开始,持续发生了本世纪最大规模的喷发,而且似乎在山腰部位出现了新的喷火口。罗斯岛由火山喷发开始后一直有震群持续发生,这是迄今为止的观测史上未曾有过的。以上情况是由在美国麦克马德基地进行越冬观测合作研究的日本国立极地研究所教授神沼克伊9月20日发来的专线电报中得知的。神沼也惊叹地认为这是“南极极其异常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蒋志刚 《地球》2020,(7):6-13
<正>普氏原羚是世界上数量稀少的濒危野生动物之一。著名野生动物学家乔治·夏勒博士在《青藏高原上的生灵(Wldlife of Northern Tibetan Steppe)》一书中曾经写道:"在中亚,人们知之甚少的羚羊是普氏原羚。"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又名普氏小羚羊,由俄国自然博物学家尼古拉·普热瓦斯基首次发现。它是青海湖湖滨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