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地球物理学家普遍估计,介于地球内核和外核之间区域的温度在7500摄氏度左右。这一估计温度是根据外推法计算出来的。 地球内核是固体。它的外壳即位于亚地壳下的外核是液体。这一估计温度是根据两个起  相似文献   

2.
地球静止轨道遥感卫星虽然处于相对于地球静止的状态,但由于内部因素和其他外部环境的影响,它对地球的指向方向可能包含几何误差,这个微小的误差在地球上将会造成一个显著的位置差异。为了有效地纠正该偏差,可以利用地球上海陆边界形成的特殊的模板结构,进行高精度的地标匹配,达到纠正卫星指向的作用。本文介绍了静止轨道遥感卫星地标特征模板制作的方法,具体完成了海陆边界的静止轨道投影网格化生成,静止轨道遥感数据在标称条件下的海陆边界地表投影转换,设计了地标模板上特征点的提取方法,完成了海陆边界矢量的特征区域选择,最后给出了地标数据库的建立方式。相关静止轨道遥感卫星在使用该方法生成的地标特征模板后,在地标匹配和定位精度检验方面取得了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太阳风的质量外流率不是固定不变的,目前太阳风的质量外流率是10-14Mθ/a(Mθ为太阳现在的质量),在104a的幼年时期,太阳风的质量外流率为10-5~10-6Mθ/a。因此在天文演化阶段,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现在更近,受太阳风的作用更为强烈。对作差异旋转的地球内核而言,地质时期的太阳辐射量变化可以影响核幔角动量交换、电磁耦合和内核振动,控制核幔边界的能量交换过程,造成超级热幔柱的形成与喷发。这是天文周期与地质旋回一一对应的原因。对地球内核差异旋转的原因进行了讨论,认为它是重力分异和液核对流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地球内核快速自转的发现,证实了地球圈层差异旋转理论,其动力学意义在于:(1)旋转系统有不同于非旋转系统的物质运动方式和能量转换方式;(2)圈层有序差异旋转与无序差异旋转的交替是地磁反向的原因;(3)由于内核差异旋转,太阳辐射通过影响核幔角动量交换和电磁耦合控制地球内能释放,形成天文周期和地质旋回的一一对应关系;(4)地球内能释放产生的深海热对流可以引起全球变暖;(5)太阳系的膨胀与收缩产生行星的差异旋转,并形成相应的降温阶段和增温阶段。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安化黑茶种植区农业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安化黑茶产地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系统研究,发现种植区的海拔、气候、土壤层等特征,适宜茶叶种植。本文探索性地将土壤环境指标与地球化学异常圈定方法相结合,对Pb、Zn、Cu、Hg、As环境指标进行分析统计,发现种植区内单项指标大部分区域满足二级标准。另外,综合指标评价存在22.13%的超标区域,应进行相关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6.
鲁西南(中西部)地区普遍存在地下水中氟化物及矿化度含量较高的问题。电阻率与地下水矿化度关系密切,高氟又易与高矿化度伴生存在,因此赋存高矿化度地下水的黏土层与赋存可饮用地下水砂土层电性上的差异为利用电法在该地区勘查出可饮用地下水提供了基础条件。综合区内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对重点区的电测深曲线进行了精细的定性及定量解释,划分出重点区内含水层的埋深、黏土层及砂土层分界线,推断出了深层高阻层主要为含淡水砂土层。根据物探推断成果在牡丹区沙土集及曹县常乐集重点区分别施工了2眼钻井。结果表明,钻井出水量丰富,水质较周边有明显改善,直流电测深是在该区域寻找可饮用水资源的一种经济、有效的勘查手段。  相似文献   

7.
地球表面大陆、海洋的分布具明显的对称性。根据Google Earth提供的火星地表高程数据粗略编制了火星大陆、海洋分布示意图,发现火星的大陆、海洋分布也具有对称性。依照类比原理,火星与地球应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内部结构,即从外至内为岩石圈-软流圈-固态内核。  相似文献   

8.
内核对地球主转动惯量A与B的差异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内核的基本特征,引入等效内核椭球概念,计算了等效内核椭球的转动惯量,进而给出了内核对地球转动惯量A和B的差异的最大贡献,其量级大约是目前较公认数值(B-A)/C=2×10-5的四分之一。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介绍乐业八洞金矿的发现及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并与区域上“典型”的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进行类比,分析了地层岩性、构造、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的异同,从而指出该类“非典型性”微细浸染型金矿的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10.
郯城—庐江断裂带平移是近年讨论较多的一个问题。作者在研究了苏皖北部和辽南晚元古代地层地球化学特征之后,发现两地区地球化学特征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它们不属于同一沉积盆地。因此,从地球化学角度看,郯庐断裂带不存在巨大平移。从区域构造和地球动力学考虑,晚元古代时期,华北地块东部的地壳波浪状锒嵌构造格局对剥蚀区与沉积区的展布及演化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苏皖北部与辽南上元古界之间的地球化学差异性,在宏观上是构造差异性的物质表现。  相似文献   

11.
区域地壳活动性受区域构造应力场控制。通过南水北调西线区域及邻区34个中强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对区域内现代构造应力场进行了分析。结合地球物理资料,对西线区域的边界断裂及其活动性进行了评估。将测区青康滇楔状地壳断块体,划分为鄂陵湖—龙门山和西金乌兰湖—贡嘎山两个次级断块,分析了它们的块断作用。  相似文献   

12.
贵德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地热资源丰富,勘查发现其西部山区的扎仓寺热田赋存可供发电的干热岩地热能,但是整个盆地内的大地热流研究仍为空白,制约该区域地热资源的研究评价及开发利用。采集扎仓寺热田16块岩心样品进行了热导率测试,通过温度的校正,获得了扎仓寺热田的原地热导率值。利用钻孔(ZR1)的测温资料和热导率数据,根据热传导定理采用2种方法分别计算传导层段及有对流影响层段的热流值,获得厚度加权平均热流值为79.5 mW/m2,高于全球大陆地区平均热流值[(65±1.6) mW/m2]和中国大陆地区平均热流值[(61±15.5)mW/m2],为高热流值,反映了该区域新生代构造活动较为强烈。本研究工作为继续探索该热田的形成演化和地球动力学过程及地热资源评价提供了地热参数。   相似文献   

13.
尺度效应的存在使得不同地物的空间及属性尺度存在差异,不存在适合于影像中所有地物的唯一尺度。但通过影像分区,然后针对不同区域设置最优分割参数,可以有效地提高影像整体的分割精度。耕地地块分割中,对分割边界的要求较高,需要保证地块边界清晰连续,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影像分区及尺度估计的耕地地块提取方法。本文利用不同地物的温度反演影像来实现区域划分,根据温度数据将影像划分为不同地物类型、作物类型或作物长势不同的多个区域。接下来,分别对不同的区域影像进行分割,由于不同类型地物的固有空间空间尺度不同,所以不同区域影像的最佳分割参数也随之不同。空间统计的平均局部方差法可以用来预估各区域影像的分割参数,与分割参数优选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可快速准确定位,且效率较高。因此本文利用该方法进行参数估计,采用边缘约束分水岭分割算法进行耕地地块分割。此外,本文对现有影像分割评价指标进行了改进。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耕地地块提取方法可针对影像的不同区域,快速准确地设置分割参数,且与其他分割方法相比,地块边界更清晰连续、多边界问题得到了极大改善。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该区地层剖面及古生物的初步研究,发现在震旦系——寒武系边界层位存在有丰富的小壳化石、三叶虫、古介形虫、海绵、遗迹化石及迭层石等。笔者根据国际地科联关于层型剖面的标准,对本区震旦系——寒武系界线的划分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新的看法,并与邻区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15.
城市环境下的车载LiDAR点云在道路边界提取时容易受到路边车辆、行人遮挡等影响,而造成伪边界点的生成和边界线的不连续。本文发现利用高程标准差约束能够有效的处理该类问题。本文首先进行数据预处理,包括点云分段及地面点滤波、基于相邻点间距离将地面点整合成扫描线存储;其次基于扫描线建立连续双窗口,采用扫描线双向移动窗口法,构造双窗口之间高差、夹角值、高程标准差3种约束条件获取候选路坎点,并根据道路边界的连续性采用密度聚类中的DBSCAN算法聚类去噪,生成较为连续且精确的路坎边界点;最后对边界断点区域计算累计曲率值和距离来判断该位置是否为路口,若边界线断点为路口不进行连接,反之,视为车辆或行人遮挡导致的断点,采用二次多项式曲线填补拟合,获得边界的数学参数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存在较多遮挡的城市环境下道路边界提取精度能够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6.
以滇中地区1∶20万水系沉积物区域化探扫面资料为基础,应用地球化学块体理论与方法,对研究区内Cu地球化学块
体特征及层控型铜矿资源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共圈出5个地球化学块体、10个面积相对较小的地球化学亚块体,并根据区域成矿
地质背景划分为2个Cu地球化学分区。以1km矿床勘探深度为准则,计算各(亚)块体的铜金属供应量及铜矿产资源量,预测全区
潜在铜矿资源总量为586.1万t。通过追踪地球化学块体谱系,揭示了元素在地球化学块体中逐步浓集成矿的轨迹,并结合区域控矿
要素,确定了11个层控型铜矿成矿远景区,其中以3-1,3-2,10-1-1-1-1-1,10-1-1-2-1-1,10-1-1-2-1-2子块体的成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7.
面向对象的方法提取湖泊,常常面临边界识别不精确的问题.本研究在面向对象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分水岭算法,解决湖泊边界识别问题.该方法初步将遥感影像划分为确定湖泊区域、潜在湖泊区域和背景;然后通过分水岭算法对潜在湖泊区域进行二次提取.研究选择昆仑-喀喇和喜马拉雅山脉区域的3个山地湖泊发育良好的区域作为实验区,利用Landsa...  相似文献   

18.
严守三条控制线,是形成科学适度有序国土空间布局体系的必要条件;分析三条控制线内土地利用状况,是确保国土规划能落实、三条控制线不可逾越的重要前提。本文以湖南省一定区域为例,基于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分析三条控制线范围内土地利用现状及相互之间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该区域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土地以自然利用为主,耕地与建设用地占比仅有0.73%;该区域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形势存在一定压力,耕地占比86.45%;该区域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开发潜力充足,建设用地占比37.26%,可建设部分占比62.74%。总体来看,该区域三条控制线按各自功能分类管控,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19.
区域地震稳定性的区域地震动力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区域地震动力学理论。分孕震、发震和应震等3个专题层,系统评价了渭河盆地地震稳定性。研究认为渭河盆地拥有多层立交孕震模式,当局部孕震单元满足发震动力学条件时,多以粘滑断错模式发震,同时因边界效应断块发生升降运动,对地震作用的地震响应模式可概化为下托上展。研究表明,区域地震动力学理论更全面深入地刻画了区域地震稳定性,是一种区域地震稳定性评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板块边界观测(PBO)计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板块边界观测(PB0)计划是美国科学项目“地球透镜计划”(Earthscope)的组成部分。该计划的基本内容是沿板块边界布设由GPS、钻孔应变和激光应变观测点构成的台网,用于研究北美大陆西部板块边缘地区的变形。本文简要介绍了该计划产生的背景、拟解决的科学问题、所采用的观测手段以及管理和经费预算等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