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9 毫秒
1.
结合刘桥一矿二水平II623和II626工作面突水资料,对即将回采的II622工作面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和突水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的突水机理和突水模式,提出了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应采取的防治水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刘桥一矿Ⅱ622工作面充水条件与防治水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刘桥一矿二水平Ⅱ623和Ⅱ626工作面容水资料,对即将回采的Ⅱ622工作面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和突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的突水机理和突水模式,提出了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应采取的防治水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圆梁山隧道岩溶突水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现场调查、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圆梁山隧道岩溶突水的机理及其防治技术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揭示了隧道岩溶突水是受水压、岩溶充填物与隧道围岩塑性区范围等影响的渐进破坏过程,总结了隧道岩溶突水机理,并针对圆梁山隧道揭示的溶洞情况,制定了岩溶突水的防治原则,实现了复杂岩溶条件下安全、高效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4.
岩溶区隧道突水灾害防治原则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水已经成为我国岩溶地区隧道修建中最严重、且最常见的地质灾害。本文通过岩溶区隧道施工中突水灾害防治技术现状的调研,结合宜万铁路沿线众多岩溶隧道突水灾害治理的工程实践,总结、概括了我国近一个时期岩溶隧道施工中突水防治的基本原则和治理对策,这对今后类似隧道工程防治水技术有较大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葛泉矿东井水文地质条件为基础,结合突水系数理论和涌水量计算理论,通过实施物探、钻探、水闸门、底板注浆加固、底板突水自动识别系统和突水水源判别系统等一系列工程措施,总结出一整套高承压岩溶含水层上带压开采下组煤的防治水技术,分析得出葛泉矿东井下组煤带压开采的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6.
兖州矿区侏罗系红层水文地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侏罗系红层水是兖州矿区主要水害之一。为防治红层水害,对兖州矿区红层的物质组成、红层孔隙微观特征及分形特征、红层的渗透性、岩石力学特征、采动条件下覆岩破坏高度数值模拟、采动条件下红层裂隙的发育规律与渗透特征、红层突水判别模式及突水危险性分区等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红层突水判别模式,得到兖州矿区红层突水危险性分区图,对类似条件矿区的水害防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荷叶矿区经部分开采后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偏复杂,主要水害是地表水渗漏、相邻矿井突水相互影响、煤层下部壶天群及栖霞组灰岩溶洞突水、老窑突水及断层导水.根据不同水害特征,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水措施,对该矿区各矿井防治水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煤层底板突水机理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解决华北地区受基盘岩溶承压水威胁煤层的安全开采问题,包含有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查清矿区各井田的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2)研究底板突水机理,提出可靠的预测和监测方法;(3)确定矿井治水采煤方案,改革采煤方法。其中核心问题是研究底板突水机理,查清底板突水产生的原因与条件,掌握底板突水发生发展的规律性。为了揭示底板突水机理,就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志进行底板突水分类,具体分析底板突水的影响因素,确定底板突水研究的方法与途径,进而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解决底板突水的预测和防治问题。   相似文献   

9.
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面阐述了我国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的现状,包括水文地质条件探查技术、突水预测技术和水害治理技术;预测了防治水技术发展趋向,如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害发生机理的理论与实验,预测技术的开发与仪器化,开发新仪器、设备、方法的推广应用、地下水流模型、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等。  相似文献   

10.
煤层开采后,上覆岩层下沉过程中,上下层状岩层挠曲不同步而形成的离层空间即离层.离层空间中积存的地下水即为离层水.结合济宁二号煤矿离层水突出实例,阐述了离层水的形成条件、影响因素和离层静水压突水机理,提出了离层静水压突水的危险性判别方法和离层静水压突水的防治措施.离层静水压突水的突水机理,是离层静水压力大于离层下位隔水层的承受能力,导致离层水突出.离层积水能否突出,可借用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中底板突水系数公式判断.通过超前在工作面顺槽斜向上方积水离层施工疏水钻孔,人为破坏离层的封闭性,可有效避免离层大量积水,进而避免大量离层积水突然溃出的水害事故的发生.实践证明,离层静水压突水可以预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11.
依据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下发的《全国土壤碳储量及各类元素(氧化物)储量实测计算暂行要求》,以表层土壤样品分析单元(4 km2)为计算单位,对哈尔滨-绥化地区表层土壤(0~20 cm)氮储量进行计算.研究了不同生态系统和不同土壤类型土壤氮储量、氮密度的差异,研究了20年来土壤氮储量的变化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氮储量略微增加,这主要是由于湿地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对土壤的固氮效果显著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农田生态系统养分迁移转化与优化管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从生态环境质量的角度,综述了农田生态系统养分的迁移转化和循环研究的进展,同时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分析了国家政策和农民施肥行为的影响。分析表明以往国内的研究需要加强农田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进一步明确农田生态系统 N、P、K的迁移通量及其估算方法,建立计算养分损失的模型及相关参数,特别需要研究国家相关政策和农民的施肥行为等对肥料生产、使用与管理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和措施示范。  相似文献   

13.
断层带中超压流体及其在地震和成矿中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地震断层带中的局部存在对其力学和化学过程有着重要影响的超压流体,对这种超压流本的证据。超压机制及其在地震活动和成矿中的作用等进行了探讨。流体超压是在断层带中渗透性的构造发生强烈时空变化的前提下产生的,其主要原因是构造加压及深源高压流体的注入,当流体压力升至一临界值时,断层发生灾难性破裂,即地震,增加断层的渗透性,超压流体快速向低压带(室或域)流动,同时因减压流体所携载水溶物各(包括成矿物质)大量沉淀析出,降低断层带的渗透性,地震泵吸和流体超压机制的交替作用使得这一过程得以周期性地进行。  相似文献   

14.
关于地核和核慢边界区物质的成分及运动特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来关于地核和核幔边界区的研究有了较大进展,特别是高压矿物物理学和高压岩石学提供了大量有关的实验依据。本文对核幔边界区D"层物质的运动状态、外核中轻元素成分的实验研究结果、内核地震波各向异性的物质解释及有关地磁场成因的新认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介绍和评述。   相似文献   

15.
辽吉下二台群、呼兰群中昌图动物群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最近,在辽北—吉中下二台群、呼兰群中,发现了奥陶纪昌图动物群。昌图动物群与早寒武世清河镇动物群有密切的演化关系,化石得10属14种(其中3新属、9新种、2未定种)。昌图动物群的发现,对地层时代,奥陶纪生物地层,以及中朝扳块北侧构造地层地体地质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贵州的断裂与地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的地震明显受(活动性)断裂控制和影响,地震的平面分布分区边界受区域断裂控制,地震多发生在断裂附近或多组断裂交汇区附近。1819年以来,贵州境内发生的4次6级左右地震,震中都在多组断裂交汇区附近。1875年6月8日发生的6.5级地震,震中在开远-平塘断裂和垭都-紫云断裂交汇区附近的床井背斜,地理位置位于罗甸县西部,紧邻望谟县和紫云县,即北纬25°18',东经106°36'。   相似文献   

17.
早在60年代末,上海利用地下含水层冬季贮存冷水,夏季抽用;夏季贮存热水,冬季抽用。不仅增加地下水的补给量,提高地下水位,控制地面沉降,而且为工业、民用提供了巨大的廉价的冷源和热源。本文介绍了上海地下含水层储能试验,在全市建立十四个储能试验场,布设储冷井25口,储热井9口,观测井58口。试验与工厂生产结合。经过多周期的灌采试验,建立了一整套的灌采条件下地下水动力模型、温度场模型、水质浓度弥散模型。  相似文献   

18.
青藏高原东部及邻区富碱侵入岩中的角闪石和辉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了青藏高原东部及邻区两种富碱侵入岩中的角门石和辉石的矿物化学特征及成团演化,划分了矿物的种属和组合。钠质富碱侵入岩的暗色造岩矿物组合;辉石类(霓石为主,霓辉石次之)、碱性问石(钠门石为主,亚铁钠闪石次之)和富铁黑云母。钾质富碱侵人岩的暗色选岩矿物组合:Ca辉石组(透辉石为主)、Ca闪石组(浅门石为主,次为浅闪石角门石)和富镁黑云母。  相似文献   

19.
最主要进展是把岩石学研究扩大至天体,形成了天体岩石学研究方向。以陨石、月岩、彗星及宇宙尘为主要对象,运用地球化学天体化学观点,研究太阳系行星的起源和演化,并推衍于地球内生作用,指出行星的更生(renovation)过程有三种类型:裂谷作用、成岛(nesogenesis)和造山作用。文中对裂谷岩浆作用、碱性岩浆(在成岛阶段)演化作了论述,提出金刚石成因四大类型。认为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中金刚石成矿是承袭被取代的母岩高压成矿的产物,变质杂岩中金刚石来自卷入其中的含金刚石橄榄岩、辉石岩和榴辉岩,金刚石的高 ̄3He/ ̄4He比值排除其为变质成因,金刚石成因新解释提出了金刚石成矿预测的新思路。含金刚石环状构造并非陨石冲击所成而是火山强力爆发的产物,各类球粒陨石中都发现过金刚石,说明球粒陨石来自巨型行星熔融核心,其流体外壳的压力足以生成金刚石。地球与太阳系其它星体之差别在于存在地槽体制、火山沉积岩系褶皱及其造山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中国癌症与土壤环境中硼元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各种癌症死亡率与人群生存区土壤环境中硼元素的关系,结果表明,仅宫颈癌死亡率与硼元素有相关性,等级相关系数为-0.3125(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