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李善芳 《物探与化探》1989,13(5):333-346
本文对地矿部系统地球化学勘查(简称化探)的几个重要方面的生产工作和研究工作进行了评述,包括了化探找矿效果、金矿化探、化探分析仪器和方法、汞蒸气测量、化探研究工作进展等内容。着重介绍了金矿化探的突破性进展,地矿部十年来根据化探方法发现的金矿产地和矿床数已达277处,其中已查明62处为金的工业矿床。其它如银、铅、锌、钨、钼、锡、汞、锑、重晶石矿床的见矿数量也有明显增加。化探分析的新进展不仅提高了化探的找矿效果,而且扩大了化探的应用领域。本文还列举了一些成功的化探找矿案例。  相似文献   

2.
金矿化探异常评价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近年来,化探方法找金取得了好的效果,这是因为:①解决了痕量金的快速分析方法,将金的分析灵敏度提高到0.5ppb,这是“依金找金”扩大找矿靶区十分关键的一步;②初步提出了一套评价金异常的方法(尽管尚不十分完善)。估计这种化探方法找金的“效果优势”在今后几年内还将持续。但是,也应该看到,根据化探异常未找到金矿的例子也不乏有之,例如,化探异常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化探找金矿的效果、金矿床的元素组合及化探找金的指示元素。总结了金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和原生晕分带序列的研究成果。针对我国化探找金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1993年9月1日至6日在北京召开的第16届国际化探大会上,在所有的八个分会上共宣读论文94篇,其中金矿化探文章21篇,占22写左右,位居首位。另外在金矿化探专题讨论会上还有15篇特邀文章,在论文展示上也有近四分之一是有关金矿化探的题目。从文章所占的比例和数量上看金矿化探在整个化探学科中仍然占有重要位置。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化探在找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文章内容襄括了世界各地、各种不同景观条件的金矿化探工作,也包括了金的室内外分析的最新方法技术。可以说,这些金矿化探文章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目前世界各地金矿化探的水平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金矿物探的几个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找金热的兴起,化探“直接找金”的找矿效果很好,发挥了先行的作用;与此同时物探在金矿方面的工作相对少于化探,发现新矿点的效果不如化探。但从已有的工作看,物探在找金矿方面大有可为,可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化探可以有  相似文献   

6.
金是具有重要国民经济意义的矿产,一直是许多国家地质普查勘探工作重视的对象之一。化探对各种类型的金矿都是有效的方法,几十年来积累了大量资料和经验,西方和苏联都出版了多种关于金的地球化学和金矿化探的专著,地质文献中每年都有新的金矿化探文献出现。总的看来,无论在金的地球化学理论、金的分析方法、金矿化探方法以及化探资料解释方面,都有一些新的进展,做了一些新的试尝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样品中泡沫塑料吸附金,使用AAS ZEEnit650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分析测定微量金,提供了快速准确分析化探样品中微量金的含量的方法。本方法对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进行测定,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n=10),适合大批量微量金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化探是目前找金的直接找矿手段。已被广泛的应用,一些单位已取得了明显的找矿效果。譬如在河南的上宫、康山、贵州板其、益阳南郊及黑龙江老座山等地,均找到了原生金矿。 但有些单位,虽然已在金矿的成矿有利地区做了较多的化探工作,但取得的效果不佳,甚至做完工作没有发现一个异常。当然各有其因,但归纳起来,金矿化探工作中目前存在下列几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是值得强调、重视和研究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金的成矿特点及金的“溶蚀沉淀”假说的原理,对建立金的成矿成晕模式的前提提出了见解。在此基础上,第一步提出了高铁质围岩区金的成矿成晕模式的图解。然后又对高铁、高硫质围岩区金的成矿成晕综合模式提出了初步设想。在文中,作者对金矿化探指示元素的选择、金矿化探的改革方向以及如何对金矿床进行评估提出了个人见解。笔者在理论上阐明,并在实践中建议用变价元素代替常规元素;用离子晕代替元素晕开展金矿原生晕化探工作,可望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化探在小尖山金矿勘查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指出在东天山地区应用化探进行金矿勘查及异常评价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1.
刘崇民  胡树起  姚敬金 《物探与化探》2006,30(6):493-497,504
在七里山金矿区开展了面积性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圈定了4个金异常,其中2个是已知矿的反映,另2个是新发现的金异常。同时研究了已知金矿体的岩石、矿石和异常的元素特征,确定了矿床的指示元素以及元素分带序列,由此建立了异常评价指标。并对4个金异常进行了评价,认为2个新发现的金异常均有良好的找矿前景,提交了验证孔位。经4号金异常进行钻孔验证,在深部见到了富的金矿体。此次化探工作证明该金矿还有隐伏矿体存在,也证明利用岩石裂隙地球化学方法在危机矿山寻找隐伏矿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徐善法  王玮 《地学前缘》2012,19(3):84-92
以长江中下游1∶20万铜区域地球化学数据为基础,研究了铜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认为不同尺度的地球化学异常图具有不同的研究意义:(1)1∶20万地球化学异常可以圈定矿床异常,用于大型矿床预测。研究区内13个大型矿床中有12个落在具有三层套合结构的地球化学异常中,已知矿床储量与异常面金属量、异常面积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0.95,显示区域地球化学异常规模与储量之间的较好相关性。(2)1∶50万地球化学异常可以圈定矿区异常,用于在成矿带中预测有利成矿区。(3)1∶100万地球化学异常可以圈定大型矿集区或成矿带,用于矿集区预测。如果把研究区内面积大于1 000km2且含有3个以上已知矿床的异常作为矿集区的话,则长江中下游存在3个大型矿集区:马鞍山—南京矿集区、九江—瑞昌—大冶矿集区和德兴—黄山—安庆—铜陵矿集区(实际上包含德兴和铜陵2个矿集区)。大型矿床多产于多层套合的地球化学异常中,大型矿集区所形成的异常具有至少3层套合结构,浓集中心与大型矿床存在对应关系,这些规律的发现为在不同成矿域预测新的大型矿集区提供了重要地球化学标志。  相似文献   

13.
李炳华 《物探与化探》1998,22(4):262-266254
在陕西秦岭巴山地区9万km2内,通过1:20万区域化探扫面,发现了一批多元素综合异常,并根据地质构造背景分析划分出五个异常带(区)。其中新发现的北秦岭Au、Ag、Pb、Zn异常带,规模大、元素组合复杂且含量高,为一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带。1986年开始,在该区大力开展区域化探异常查证工作。通过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了以金元素为主的化探异常。在主体异常部位系统地开展了1:1万土壤测量和槽探工程,于当年就在周至县马鞍桥发现了金矿体。随后又根据化探异常特征,布置了钻探和坑探工程验证。经进一步检查和详查,确认马鞍桥金矿为一大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4.
河南洛宁县西青岗坪金矿区地球化学异常的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耳山金矿田内的区域性七里坪—星星阴含矿大断裂带上及其附近分布着Au、Pb为主的带状异常,通过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对其中段的西青岗坪矿区开展地球化学调查,查明了该区土壤地球化学的基本特征,在综合异常剖析、成矿因素分析和找矿预测区划分的基础上,认为优势矿种为金、铅、锌,并具有利的赋矿环境及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5.
陈龙照 《地质与勘探》2021,57(5):1008-1016
古木口金矿是在桂东大瑶山成矿带上发现的首例中型规模以上高品位金矿,其矿床类型属于中低温岩浆热液型。该金矿矿体呈似层状、脉状、透镜状产出,受断裂、成矿结构面及构造蚀变带控制,矿床在垂向和横向上具有石英脉型、破碎蚀变岩型及斑岩型分带特征。为及时总结矿区勘查新成果,推动该区找矿新突破,研究矿体与寒武系含碳细碎屑岩系、层间引张型走滑转换断裂、花岗闪长斑岩组合要素的空间关系,以及近矿围岩蚀变矿物组合标志、土壤化探异常等成矿综合信息;运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及异常带槽探、钻探揭露等综合找矿方法,在总结分析了矿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化时空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区带的找矿方向。结果显示,该矿区深部及外围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特别是北西向断裂、引张型走滑转换断裂、伸展型脆-韧性剪切异常带利于寻找破碎带蚀变岩型富金矿,其构造相对封闭环境的深部是寻找斑岩型金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6.
滇西北红牛—红山铜矿床是义敦—沙鲁里岛弧上与晚白垩纪中酸性侵入体有关的典型的斑岩-矽卡岩-热液型铜矿床。本文通过对其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化富集规律及成矿模式、矿床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研究,建立了红牛—红山铜矿床的"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和综合研究+重力+激电和高精度磁测+土壤化探测+工程验证"组合勘查技术方法、"燕山晚期石英二长斑岩+接触带矽卡岩和层间破碎带矽卡岩+重力低异常+高磁异常+高视极化率和低视电阻率异常+Cu-Mo-Pb-Zn-Ag-Au等元素综合异常"组合勘查模型。地质调查研究确定矿床成矿地质体和找矿地质体、矿化类型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建立矿床"四位一体"的成矿模式和区域-矿区地质找矿模型。区域中小比例尺的土壤化探测量确定区域找矿靶区,大比例尺土壤化探测量进一步缩小找矿靶区,逼近矿体赋存部位。矿区处于1∶5万土壤测量圈定的Cu-Pb-Zn-Mo-Au-Ag元素综合高异常区,1∶2.5万土壤测量圈出Cu-Pb-Zn-Ag-W元素综合异常面积较大、强度高、浓集中心明显、元素套合好,与矿区铜(铁)矿体赋存区域异常相对应。区域重力低异常区和正磁异常强度高区域是重要的找矿靶区,矿区大比例尺磁异常和激电异常区确定了矿体的空间位置和产状;矿区铜(铁)矿体赋存区为低视电阻率、高视极化率异常区,高精度磁测表现为正负磁异常相伴。矿区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综合勘查模型对矿区深边部找矿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继祖 《地质与勘探》2022,58(3):619-628
湘中芭蕉冲金矿区为低山丘陵地球化学景观区,位于羌塘-扬子-华南板块东北缘,区内已查明4个工业矿体,矿体受断裂构造控制。本文以该矿为基础进行湖南省中低山丘陵景观区土壤地球化学找矿研究,以供同行参考。在该区完成土壤地球化学测量30 km,采集土壤样品1435件,样品采集深度在30~40 cm,部分采集深度为40~50 cm,成分均为土壤B层。利用多元统计学方法,对Au、Ag、Pb、Zn、As、Sb、Hg七种元素进行R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及地球化学参数统计,确定Au、Ag为主成矿元素,Pb、As为找矿指示元素,运用衬值异常推断了隐伏构造位置,圈定单元素异常39处,综合异常区6处。通过地质工程查证,证明了衬值异常推测的含金构造的存在,发现芭蕉冲F_(2)含金构造和工业矿体,实现该区域的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查干德日斯铜(金)矿区地质地球化学勘查工作,区内发现铜矿体1条、铜(金)矿化体1条、铜矿化蚀变带8条。铜(金)矿化体均赋存于NEE向、NNW向断裂破碎带内,且以NEE向为主;矿化与褐铁矿化石英脉密切共生,伴随明显的硅化、钾化热液蚀变。认为矿区Cu-Au-Ag原生晕组合异常明显,与断裂构造套合良好;铜(金)矿化受构造控矿特征明显,热液充填-交代作用强烈,初判为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矿区深部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9.
应用衬度异常量法在宁夏六盘山立洼峡寻找铅锌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化探异常评价时,推断是否矿致异常及确定主成矿元素,是地球化学工作者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特别是有时会出现多达十几种元素的综合异常,使这一问题更加复杂化。笔者介绍了衬度异常量这一参数的应用,可较为简单地帮助确定主成矿元素,进而对异常作出评价,指导找矿。用该方法在宁夏六盘山铅锌矿勘查中进行了实际应用,无论区域化探异常还是矿区化探异常的主成矿元素判断,都与实际验证见矿相吻合,有助于矿产勘查中地球化学异常主成矿元素的确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新疆阿克塔斯地区找矿远景评价与资源量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地质、地球化学勘查资料为基础,探索了应用数学地质方法快速评价区域化探异常的可能性。文中分别使用了判别分析和标准矿化估值法,对新疆北部1/20万区域化探扫面圈定的阿克塔斯金异常区进行了找矿有利地段和远景资源量的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已知的矿化地段由0.5km延长到2km,合理地预测出26t的金远景资源量,显示出了该异常区的找矿前景,为在我国西北部地表露头少、地质勘探工作程度低的地区进行异常评价和找矿预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