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用于风电场功率预测的逐时风速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龙  吴息  丁宇宇  丁杰  江燕如 《气象科技》2013,41(4):777-783
为满足风电场精细化风速预报的需要,利用MM5模式的格点输出数值预报产品以及福建沿海地区两座海上测风塔的逐时气象资料,采用逐步回归的统计方法,将MM5数值预报产品与测风塔实测气象资料要素指标值共同引入回归方程,拟合两座测风塔特定高度的逐小时风速预报方程,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实现过程.通过一年的预报效果指标以及15日的独立样本效果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逐小时风速的预报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用PP方法做河北省雾的分县预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赵玉广  李江波  康锡言 《气象》2004,30(6):43-47
利用 1 96 0~ 1 999年 4 0年的气候资料 ,运用天气学原理和气候统计学方法 ,分析了雾与气象要素的关系。使用常规气象资料、利用T1 0 6数值预报产品和PP方法 ,分别制作了 2 4小时、4 8小时河北省雾的区域预报和分县预报  相似文献   

3.
简单介绍了T639中尺度数值预报产品及其使用,对2009年夏季5—8月T639降水预报产品在威海市的使用效果进行总结和验证。对降水趋势预报、时效为3小时和12小时的定性预报、定量误差进行了统计;分析了天气系统与降水落区预报的关系。结果表明:3小时趋势预报准确率较高;3小时预报中,大部分时段预报值大于实况值;12小时预报中,各时段预报准确率均在30%左右。  相似文献   

4.
在党的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罗城县气象站的面貌焕然一新。站建立了党支部,结束了建站二十三年来未建立党支部的状况,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了政治思想工作,充分调动了气象人员的积极性。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狠抓了业务学习,一九七九年业务质量大有提高。地面测报年总错情率0.8%,比一九七八年减少0.6%,其中发报总错情率0.5%,比上一年减少1.1%;上半年二十四小时大雨以上预报准确率46.2%,比上一年同期提高13.5%;上半年月预报准确率81.7%,比上一年同期提高20.1%;春播预报质  相似文献   

5.
以数值预报为基础,综合运用统计、天气学方法,开展地方MOS要素预报,是预报业务走向客观化、定量化的一条途径。我们采取分工协作,责任到人,分题定时间的办法,全面开展数值预报产品的应用工作。现已基本完成预定任务,1985年投入业务使用。现就有关情况综述如下:1.建立了3—9月的逐日地方MOS晴雨预报方程,因子选自700hpa36小时T—Td、  相似文献   

6.
利用数值预报产品制作夏季降水分县分级预报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兴旺 《气象》1997,23(10):27-30
将国家气象中心T63和HLAFS,武汉区域中心MAPS数值预报模式的短期降水预报分别以所属7个测站上,以此作为预报因子,运用灰色预测GM(O,h)模型制作 孝感市夏季短期24小时降水分县分级预报。经1996年夏季业务应用,其一般性降水(小雨、中雨、大雨)分县预报质量较高、暴雨落区落占预报能力较中,取得了良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T106物理量产品和12小时降雨量产品进行插值处理和时效组合,对在降雨分县预报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预报业务中运用T106产品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中央台逐站24小时、中央台24小时落区、内蒙古台24小时落区、德国天气在线24小时指导预报、盟台24小时预报数据和实况数据的处理,应用河北省气象台推广的指导预报评分程序,对兴安盟地区6个气象站的降水和气温进行了检验,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为今后更好地应用指导预报产品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李平  黄石璞  刘绿江  郑梨云  贺哲 《气象》1995,21(7):21-25
从专业服务需求出发,将概率统计学中多种统计方法与天气预报方法相结合,为用户提供了1981-1990年10年间有关相对湿度的各项咨询资料,并分月讨论了逐日14时24小时相对湿度概率特征区间、特征日和综合预报方法,建立了郑州市相对湿度预报服务系统。供专业咨询和日常相对湿度预报业务使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T106物理量产品和12小时降雨量产品进行插值处理和时效组合,对在降雨分县预报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预报业务中运用T106产品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一、试验情况 我站从1982年开展MOS预报,1983年正式做为预报依据,1984年5—8月全面试行MOS预报。每天以晚上发布的天气预报参加对比,评定未来24小时预报,评比范围为:本站MOS预报、本站晚上对外发布的预报、省台晚上广播的我区天气预报、市台晚上对县站发布的预报。根据每月天气形势分月建立的MOS方程为:  相似文献   

12.
一、预报依据利用713测雨雷达作未来24小时的海雾预报,青岛开展较早,预报成功率几年来都在95%以上,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青岛的雾,海雾季节,73%为海雾。因此,青岛雾的预报,基本上是海雾(平流冷却雾)的预报。王彬华教授在(海雾)一书中分析平流冷却雾的综合生成条件时指出:  相似文献   

13.
据笔者粗略估算,目前国内外24小时降水预报的准确率可以达到80%左右,而48小时预报仅为60%上下.至于3~10天的中期预报和一个月以上的长期预报,准确率更低.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气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预报质量.已经成了每个预报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国家环境卫星、数据和情报服务处(NESDIS)在业务上应用卫星资料估算降水量的工作已有十多年了.在此工作的基础上,NESDIS现正在开发一个暴洪估算模型和临近预报方案(PROFFENS).临近预报方案包括现在天气的详细描述以及未来0-12小时的短期预报两部分(Scofield和Weiss,1977).PROFFENS的研制包括分析降了多少雨以及预报未来0-12小时内将出现多少  相似文献   

15.
1 24小时预报的不足 我们在预报业务中发现,天气系统侵入测站的时间较难把握,受地形影响推迟3~6小时是常事,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开始于预报日20时前,延续至预报日次日的情况较为多见。明明是下了一场暴雨,分断统计的结果,两天都够不成重大降水,直接影响评分质量。2 过程降水有利于预报经验的积累 预报业务规定,凡是重大天气出现后,均要进行个例档案分析,目的是今后作预报时相似寻找历史资料,提高预报质量。由于分断统计的结果,尽管暴雨的出现已经给工  相似文献   

16.
基于定量监测的沙尘暴定量预报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建立了6个沙尘暴监测站,对沙尘天气进行了连续、定量观测,在预报业务工作中可以得到器测能见度、PM10、TSP等定量数据,为沙尘暴的定量分析和预报提供了基础条件.选取了2004-2007年间内蒙古地区10次较强沙尘暴天气过程,利用内蒙古自治区的6个沙尘暴监测站器测资料,结合常规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器测数据具有连续、稳定、定量的优势;但器测数据与现行沙尘天气业务标准存在很大差异,需要新的分级标准.在现有数据条件下,初步确定了器测能见度、PM10的沙尘天气分级标准;讨论了沙尘暴形成的定量条件和机制,以沙尘综合指数、摩擦速度等为预报因子建立了器测能见度、PM10的沙尘暴定量预报方程.该预报方法在2008年的业务试用中预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对1979—1983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路径的正式预报和客观方法以CT和AT分量作了评定(相对于持续预报)。研究焦点在于72小时预报。CT扣AT分量分为3型时,评定结果单向热带气旋模式最好。分5型的则用非线性惩罚评分。72小时路径预报也是套网格热带气旋模式最有技巧。把移速和移向分为5型代表了5种天气影响。本研究对各种客观预报方法的相对价值给以指导,对业务预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探空记录中的隐性错情及其审核处理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峻 《湖北气象》1997,(4):34-35
PC—1500机处理探空测风记录虽然减轻了探空员的劳动强度,也减少了工作错情,并能提高探空测风记录的质量,但在记录的相关性处理上存在较大的局限性,难免产生一些处理上的错误。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将探空测风错情划分为两大类,即显性错情和隐性错情。 显性错情指读数错、处理错、计算错或书写错。随着探空业务微机化进程的加快以及观测员责任心的增强,显性错情将会越来越少。隐性错情是指在整理探空记录时,在读数、计算、书写无错的情况下,在特定的相联系的规定层与特性层要素之间出现的相互矛盾或不正确的结果。根据探空测报中的这一实际情况,着重讨论隐性错情的类型及其审核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利用深圳市城市气象探测网110个自动站5年每分钟的观测资料,对深圳市短时强降水(20 mm/h)的气候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在平均200 km2的预报单元上,要定时、定点、定量地预报短时强降水等小概率事件,目前的预报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严格按TS标准评分,第1小时的准确率在10%以下。按照TS评分的基本思路,以人口密度为权重,从公众亲历事件的角度,提出一套相对准确率的定量计算方法,按此方法 2013年深圳市全年短时强降水预报质量第1小时的相对预报准确率为41.6%、第2小时为15.2%、第3小时为8.2%,亦即第1小时的预报具有实用价值,第2小时的预报可供参考,第3小时以上的预报有待今后预报系统的不断总结、完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20.
集合预报产品在台风麦莎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提高集合预报效果,利用T106L19全球谱模式和增长模繁殖法对台风麦莎制作了13个成员的集合预报,并对其结果进行集合预报产品解释应用研究。首先在离散距离分簇法中,引入方差分析的方法确定分簇基础,然后对集合预报的形势场进行了分簇,相对于以往采用96小时样本为分簇基础进行分簇的方法,分簇效果提高明显,分簇结果能给出台风移动的几种可能路径及其概率;其次对要素随时间的演变利用系统聚类法进行了分类,根据分簇平均图可以确定几个可能的台风登陆地点,制作了这些特殊点要素分类烟羽图,通过分析要素随时间的演变特征,提高对台风登陆地点和时间的预报精度;最后制作了盒须图,通过盒须图中数据组主体以外的数据点,确认出值得注意的一些特殊集合成员的预报结果,减少了小概率事件的漏报率。研究结果表明,将方差分析引入离散距离分簇法,要素烟羽聚类法以及盒须图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和改善集合预报效果,集合预报产品解释应用效果得到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