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由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全球能源及环境系统学院(GLEES)主办,国际环境地学技术协会(ISEG)、UNESCO、全球减灾联合会等17家组织机构协办的国际能源环境与灾害学术大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ERGY,ENVIRONMENT AND DISASTERS,即INCEED2005)于2005年7月24日至30日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夏洛特(CHARLOTTE)召开。  相似文献   

2.
地球动力学专题学术报告会是在1980年巴黎召开的第26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于7月15日至16日举行的。会议由黑尔斯(L.Hales)和鲁塞尔(R.D.Russel)主持。共宣读论文23篇,其中13篇主要讨论地球动力学问题,10篇讨论世界各主要造山带的演化问题。欧美学者多强调岩石圈的水平运动,而苏联学者则强调垂直运动。主要内容包括大陆开裂、地幔物质重力  相似文献   

3.
1979年4月2日至6日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了国际地震预报讨论会,这是以地震预报为主题的首次世界性大型会议(关于会议概况详见本刊1979年第8期的有关报道)。会议组织委员会评选了16个国家的82篇论文,其中77篇在大会宣读讨论,分为7个专题。在此之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于1979年1月31日编印了《提交的论文文摘》专辑,其中属自然科学的三个专题的48篇论文文摘,已选译出27篇刊登在本刊1979年第9期,现再将属社会科学的四个专题(四~七)的33篇论文文摘译载如下(按原文编排顺序):  相似文献   

4.
秦伯强 《湖泊科学》2005,17(2):138-138
2005年4月24日至26日,大型浅水湖泊富营养化国际研讨会在南京顺利召开.包括国际理论与应用湖沼学会执行副主席Brian Moss教授、《Ecological Modelling》主编S.E.J φrgensen教授、《Ecological Engi- neering》主编Williams Mitsch教授等来自美、德、奥、丹、荷等20余国的代表约200人出席了会议.大会共收到论文136篇.大会邀请了三位教授作了大会主题发言,分别是刘正文教授(太湖生态环境状况)、Brian Moss教授(湖泊生态修复的发展现状)和Williams Mitsch教授(湿地与浅水湖泊的模拟与管理)会议按五个主题进行专题交流,大会报告有:(1)湖泊物理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David Hamilton(物理要素对蓝藻  相似文献   

5.
深部过程与大陆裂谷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9月9日至13日在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举行。这次会议是受国际岩石圈委员会委托和支持下召开的。中国岩石圈委员会主席团主席陈宗基教授、程裕祺教授、马杏垣教授和刘东生教授曾召集多次会议,成立了组织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进行筹备·会议由陈宗基教授和F.C.Froidevaux教授(法国)主持召集。参加这次会议有14个国家55名外国学者和150余名中国学者。会议期间的大会报告、小会报告及张贴的论文约130余篇。其中,中国地球科学工作者在多年对裂谷、断陷、盆地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论文77篇,包括了中国的攀西裂谷、汾渭地堑、东部郯  相似文献   

6.
由 IASPEI、UNESCO 和 ICL 主办的区域性国际地震学会议于1990年8月22—29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来自亚、非、欧、美及大洋洲约50个国家的近200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国际会议。会议上报告的100多篇论文涉及八个专题:第一专题:地震灾害估计和减灾问题有关学者介绍了在地震危险性和地震灾害估计、减灾以及地震监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这些工作有:研究不同区域的地震与地壳结构、构造条件关系以讨论地震活动性并估计地震危险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9年4月2日至6日在巴黎主持召开了国际地震预报讨论会,这是以地震预报为主题的首次世界性大型会议(关于会议概况详见本刊1979年第8期的有关报道)。会议组织委员会评选了16个国家的82篇论文,其中72篇在大会宣读讨论。在此之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于1979年1月31日编印了《提交的论文文摘》专辑初稿(编号:SC—79/Conf.801/Col.2),内分七个专题,计:一、“地震前兆”25篇,二、“震源物理过程、实验和理论”11篇,三、“地震预报的方法”12篇,四、“个人和集体的反应”7篇,五、“地震预报的经济意义”10篇,六、“组织机构的作用”11篇,七、“预报和警报的传播”6篇。现从大会讨论过的前三个专题论文,即“自然科学部分”中选译出27篇文摘登在本期(按原文顺序),以后拟再从其余专题,即“社会科学部分”中选译有关文摘,陆续在本刊登载。  相似文献   

8.
第27届国际地质会议于1984年8月4—14日在莫斯科召开,正像近年来许多其他地球科学会议一样把地震预报也列为一项专题。提交这次会议的论文中有5篇是苏联科学家基于水文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提供了苏联在这一比较新的研究领域内某些当前见解。某些科学家认为水文学和地球化学方法对短期预报非常有效,而另一些学者则持怀疑态度。约在20年前,苏联、日本、中国和美国就开始实际的努力尝试,以适当的精度来预报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苏联的研究是由1949  相似文献   

9.
国际海面变化及应用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0月7日至14日在青岛和烟台两地举行。来自二十三个国家,近百名中外有关的学者和专家参加了会议,其中包括我国的刘东生、叶连俊、杨怀仁、林观得等教授,法国的皮拉佐教授(P.A.Pirazzori),瑞典的摩纳教授(N.A.Morner),荷兰的捷尔格斯玛教授(S.Jelgersma),日本的大田洋子教授(Yoko Ota)等。会议内容分两部分,一是进行专题学术讨论,另一是在山东半岛东部沿海进行地质考察。  相似文献   

10.
2000年国际CT和三维断面成像理论与应用学术会议 论文出版:会议的论文集将在会议举行前出版.截稿日期为2000年4月15日评选的重要论文将列 在大会和分会场作主题发言,会后以国际期刊专辑的形式出版. 论文格式:论文全文(英文)包括图表不超过5页.欢迎将论文以Word的形式存入软盘寄给大 会秘书处,或以电子邮件发往: glcan@a-l.net cn或guo luc@yahoo.com.cn或 glucan@eq-igp.ac.cn 论文编排要求和顺序如下:论文题目: 作者:作者所在单位及通讯地址:电子邮件地址摘要 (是上级要求的) 不多于5篇请务必在本年4月15日以前寄来题目和正文本研究资助单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