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果清 《地图》2003,(4):58-59
《市井图》见于东汉(公元25~220年)墓出土的画像砖上。东汉市井画像砖在四川成都、新繁、广汉、彭县等地均有出土,其中成都、新繁出土的画像具有地图的性质。因其表现了市井(市肆)图景,故称市井图。1965年在四川新繁县东汉墓出土的一块画像砖,图幅纵39厘米,横47厘米。此图表现了东汉郡、县商业区市容面貌。图中的市井围墙成方形,其上标出的方位物有北市门、东市门。几条东西、南北向的街道,将市井分成了几个交易区,每个交易区内有长廊式建筑,称为“列肆”,即排列成行的商店。还有纵横交错的建筑组成的市宅区。市井中央有市楼,市井官署当设…  相似文献   

2.
孙果清 《地图》2006,(6):106-107
《古今形胜之图》,明代喻时绘制,原图纵横115厘米×100厘米,木刻墨印着色。根据中国古代地图着色的传统习惯,黄河涂成黄色,长江涂蓝色。图的左下角刻有“嘉靖乙卯孟冬金沙书院重刻”十三字,说明此图是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十月福建省龙溪县金沙书院重刻本。此图以《明一统志》为依据,为学者研究历史、了解“天下形势古今要害之地”而编制,属历史地理图和形势地图的性质。绘图范围包括两京十三省及周边地区,东至日本、朝鲜,西至今乌兹别克斯坦东南的铁门关,北起蒙古高原,南达南海,包括爪哇、三佛齐(今苏门答腊)等地,用不同的符号和文字标注…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数字成图的三种作业方法(原图数字化,航测数字成图,地面数字测图)及数字测图工作中的三种测绘软件,并对它们进行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王怀宝 《地图》1999,(3):9-9,33
布质地图以其美观、耐用、便于携带等优点,正日益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有些印刷精美的布质地图还成为高文化品味的馈赠佳品和有价值的收藏物。因布质地图所用的布(如常用的的确良布、涤绸布、涤缎布等)与传统地图所用的纸张相比,在白度、光滑度、密度、变形方面有差异,故在布质地图的制作过程中,除了对布质进行各种处理和关注印刷过程外,还要重视对印刷原图的一些特殊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印出高质量的布质地图。一、不同布质对印刷原图的要求1.对印刷工艺的要求不同布质决定了其有不同的印刷工艺,不同的印刷工艺又决定了其有不同…  相似文献   

5.
为了在微型计算机上进行专题地图集的编制(这里主要指经济类地图集内一系列经济方面的专题图),必须为计算机提供一种数字底图,以便在该底图上实施专题要素的编制。其全过程如图1。一、微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微机应具有64K以上的内存,并配有小型矢量绘图仪或打印机、小型盒式磁带机及图形显示屏幕。小型盒式磁带机使用的磁带是市场上出售的普通盒式磁带。二、准备原图及数字化前的一些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6.
在基于公共信息模型(CIM)的配电网拓扑建模规范的基础上,研究了配电网设备的GIS数据建模方法以及空间连接逻辑关系;提出了基于GIS的专题图布局算法(单线图和系统图布局生成技术);并通过佛山市电力GIS建设对拓扑模型和专题图布局算法进行了应用和验证。结果表明,算法能满足专题图布局科学、布线美观和避免交叉等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7.
利用刻图膜成图是制作地图原图的一种方法,这样制作的原图一般为阴像图。由于这种技术有很多优点,所以在测绘或其它部门的地图生产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孙果清 《地图》2003,(5):58-61
1971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新店子发现东汉晚期大型墓葬一座。墓室各壁均有壁画,画面总面积约百余平方米,共有彩画46组、57幅,其中有地图5幅。主要内容表现墓主人的身份、仕途经历及庄园财产等。此外还有祥瑞网、历史人物和仙人神兽图像等。《宁城图》和《繁阳城图》是壁画中的两幅汉代城市地图。  相似文献   

9.
《地图》2001,(1):(Ⅱ)
1986年9月,考古工作者在发掘甘肃省天水市放马滩汉墓时,意外地发现一幅纸质地图。该图残存长5.6cm,宽2.6cm。图上用墨绘有山脉、河流和道路等。据考证,它是早于西汉文景时期(前179年~前141年)的作品。古代,地图是统治者权力的象征,在政治统治、军事征战、封疆划土和经济建设上具有重要的价值。放马滩地图出土时,安放在死者的胸前,充分表明,它是作为稀世珍宝和炫耀权贵而陪葬的。无疑,这是一幅极有研究价值的地图(因年代久远,此地图复原困难,有关地图表达内容的研究亦不甚详)。   放马滩地图的纸基采用的是麻纸。种麻用麻,在我国最早可以追溯到母系社会,这从西安半坡村遗物可知。西汉时,用大麻韧皮纤维为原料造纸已相当普遍了。经统计,1933年至1978年,考古学家在新疆罗布淖尔汉代烽燧遗址、甘肃额济纳河科尔贴、西安市东郊灞桥、甘肃居延汉代遗址以及陕西省扶风县中颜村等都发现过汉代麻纸。当时,每一次麻纸的发现,都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巨大的反响。   放马滩地图的出土,比起其他汉代麻纸的发现,应该说价值更高、意义更大。这是因为:①它是迄今为止世界现存最早的古纸实物,与传统的蔡伦(?~121年)造纸说法相比,它至少早了300年。②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用于书写的古纸实物。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从我国敦煌盗走9封粟特文残信,据称它是世界现存最早的用于书写的纸(其产生年代约在公元137年),但是,它与放马滩纸质地图相比,晚了310多年。③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纸基地图。过去有人认为最早绘在纸上的地图是隋虞世基主编的《隋区域图志》。据《太平御览*大业拾遗》记载,其“卷头有图,别造新鲜,纸卷长二尺”。其实,它与放马滩地图相比,年代差得更远了,足有780多年!(姚顺滨)  相似文献   

10.
陈小凡 《地图》1991,(4):26-27
我国现行地图生产工艺比较落后。长期以来,尽管在器材工具上有不少进步,但在指导思想的整体技术上变化不大。最近,总参推出《地图制版软片化工艺》,将对我国地图事业有较大促进。本文提出从编图到晒版阳图的各道工序一体化建议,也望有助于这一改革。一、理论范畴分析:制图就是制版参照书刊印刷和彩色印刷。在地图生产中,作者原图相当于作者手稿或设计草稿,编绘原图相  相似文献   

11.
《地图》1986,(2)
连编带绘一次成图通常要经过裱版、展点、晒兰、拼贴、综合清绘等工序获得出版原图。但供编、绘用的底图并非一定要用兰图拼贴的方法得到。我们曾试验在绘图薄膜上拼贴软片图连编带绘,结果比较满意,不仅减少了工序,缩短了成图时间,成图精度也达到了规定要求。成图过程如下。新编图的图幅面积100×70厘米~2,比例尺为1:20万,使用1:10万地形图为基本资料。首先选一张较厚(约0.1—0.3毫米)、质量较好的毛面聚酯薄膜,用坐标仪在绘图面展好图廓点和经纬线交点,并逐点检查,标记数据,用铅笔连线。  相似文献   

12.
利用原有地形图进行补测,工作方法尽可能简便而无误。首先踏勘测区,查看原图,掌握测区内地貌,地物变化的情况,并了解测区内是否仍保留有控制点,以便制订补测的方法。一般来说,应充分利用原有图上与实地相符的图根点和地形、地物点。以此为基础,确定图界和加密图根点,进行局部测量,修改原图上变化的图形。高程施测,应从附近水准点引测,以便与原图高程系统一致。现将利用原图进行补测的主要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宋向阳 《地图》2000,(4):49-52
中国古代的地图有一部分是刻在石头上的,其中大多数是碑刻,如<华夷图>、<禹迹图>、<平江图>等,个别的是摩崖石刻,如桂林鹦鹉山的<静江府城池图>,这些都为广大地图爱好者所熟知.清代有一幅刻在端砚上的<端溪研坑图>,恐怕知道的人就不那么多了.这方端砚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我在河北省图书馆阅览室翻阅<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砚>一书时,偶然发现了它的照片和拓片,并将拓片复印下来,作为收藏品.现将这方端砚介绍一下,以飨地图爱好者.  相似文献   

14.
《地图》1990,(2)
最早的实测木板图:近期在天水放马滩古墓群中出土了七幅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9年)的木板图这是战国晚期秦国属地邽县(天水到宝鸡一带)的政区、地形和经济的综合地图。距今已有2229年的历史。《邽县图》(暂名)共四块木板(其中三块是两面有图)、七幅图,图上字迹、线条清晰,保存完好。地图比例尺约为1:30万,定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相似文献   

15.
利用Voronoi图的城乡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覃瑜  师学义 《测绘科学》2012,(1):136-138,150
本文综合考虑居民点现状布局及相邻居民点间相互影响,以山西省晋城市为例,应用Voronoi图理论,依据熵值、聚类指数、标准差3个测度组合,将晋城市居民点划分为4种整理类型并绘制城乡用地布局等级图,结合2020年晋城市居民点用地规模预测值,进行晋城市居民点布局优化。结果显示,考虑居民点布局现状,利用Voronoi图理论及其聚合形态测度检验,为城乡居民点布局优化方案的提出提供了空间理论依据,是布局优化的直观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刘坚耿 《浙江测绘》1994,(4):20-22,33
JX-3解析测图仪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数字测图系统。在解析洲图仪测图过程中,成果记录、绘地形图铅稿原图和数据文件的进一步处理等工作是由计算机和软件来完成的。故软件是解析测图仪的灵魂。  相似文献   

17.
以1︰10 000梯形图幅接合表和1︰2 000矩形图幅接合表为例,介绍了一种基于Arc Map 10.1中Create Fishnet(渔网)工具的图幅接合表快速生成及相应图幅号生成、标注的方法,该方法能大幅提高图幅接合表生成的效率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孙果清 《地图》2003,(2):70-71
《长沙国南部地形图》亦称《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地形图》。1973年12月于湖南省长沙东部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原图上本无图名,由于地图内容包含山川、道路、城镇等地理要素,故取名“地形图”。考古学家根据墓葬中一件木牍上的文字:“十二年二月乙已朔戊辰”定该墓为汉文帝初元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下葬,因此该图绘制时间当在此之前。它是绘在帛上的一幅边长为96厘米的正方形地图。方位上南下  相似文献   

19.
专题地图的阅读与解译,是通过图中表示的各种符号、颜色等图形要素,揭示该制图区的各要素,及相互间的关系的。经过分析获得区域内本质的内涵的内容,对制图区域有进一步的全面了解。这是提高专题图的利用率、发挥专题图作用的一个重要步骤,地图制图工作者也应具备这方面的素质。本文附图是我国某地一幅岩溶区的水文地质图(原图内数据资料从略),从中可以解译出该区的地质构造及其与岩溶发育的关系。该区地层从外缘向中心依次出露,有志留-泥盆系(S-D)的砂页  相似文献   

20.
MAPGIS支持下1:25万冬给措纳湖幅机助制图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数据编辑准备 青海省1:25万冬给措纳湖幅是造山带非史密斯填图方法研究的试点图幅,除不同来源、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地质图、矿产图、剖面图、专题图外,还使用了全球卫星定位数据和航空遥感数据.因此从图幅精度要求、编图资料来源、编图技术规律来说,都要求在编辑准备阶段,编图者应有意识地按照一定规则来选择编图资料、设计图面结构,使之能够正确地反映地质事件的空间关系、时间关系、因果关系.编辑准备工作做得充分与否,直接影响到机助制图的编辑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及成图质量的优劣.对需数字化的原始资料要进行专门处理,复制到不易变形的聚酯薄膜等特殊材料上,保证内图廓、方里网、控制点等各项精度指标符合出版要求.为便于扫描,原图各要素的清编绘用色不宜过浅,必须保证色调分明、线划清晰、图面干净.编稿原图墨色应浓黑,内容齐全,要素无错漏.为了提高成图质量,减少劳动强度,在数据输入之前必须进行成图工艺流程设计.图1为MAPGIS支持下1:25万冬给措纳湖幅计算机辅助制图工艺流程.该流程与传统的成图工艺相比,减少了传统制图印前作业的翻版、分涂、修版、撕膜等制版前的所有工序,大大缩短了成图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