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纪念联合国提出“向沙漠化进行战斗”宣言十周年,中科院兰州沙漠所与第三世界科学院合作,于今年7月31日至8月10日在兰州举行“土地沙漠化综合整治国际学术讨论会”,期间并组织了野外实地考察。 参加这次学术讨论会的有丹麦、美国、加拿大、瑞典、日本、科威特、巴基斯坦、苏联、苏丹、中国和以色列等11个国家与地区的58名学者和专家,其中国外学者24人。会议共收到论文52篇。这些论文包括的学科范围很广泛,涉及风沙地貌、水土资源、农林草场、环境、生态、气候、野外实地测试和实验室模拟、人文、经济等。从中看出,各个不同学科领域正在围绕土地沙漠化这个举世关注的问题进行相互间渗透深入研究,并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土地沙漠化主要是由人们不合理利用土地的结果,沙漠化科研的任务就是要探求制止这种恶性循环的途径和寻求良性循环的模式。专家们认为,土地沙漠化问题不是单一学科能解决的,需要多学科相互配合,相互渗透。他们非常赞赏中国学者提出的土地沙漠化综合整治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1982年中国地理学会接待了加拿大地理学家协会派出的以金德果教授(L.Gentilcore)为团长的第一个代表团,1983年中国地理学会应对方邀请派出以副理事长吴传钧为团长的六人代表团回访加拿  相似文献   

3.
童立中 《中国沙漠》1982,2(4):41-42
1982年10月16日-22日,中国地理学会沙漠分会在内蒙古哲里木盟通辽市,召开了"东部半干旱地区沙漠化土地整治原则和途径"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主要探讨东部半干旱地区农牧交错地区沙漠化土地现状、产生的原因、整治原则及主要整治措施,会上交流了各地区整治沙漠化土地的经验,并介绍了综合农业区划、农牧业合理配置,预防沙漠化土地的扩展和整治沙漠化土地提供咨询的情况,这对促进科研成果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使科研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现在各国认识到资源、人口、环境和发展是面临的主要问题,尤其在山区更为突出。山地灾害和环境退化既影响山区,又影响下游的平原地区。因此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为交流减轻和防治侵蚀、泥石流和滑坡灾害及防治环境退化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和发展新的理论与方法。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ydrological Scien  相似文献   

5.
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的委托,由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所主持,于1984年9月5日至18日举行了土地沙漠化综合整治国际学术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澳大利亚、埃及、西德、印度、荷兰、巴基斯坦、美国、苏联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12位外国学者和中国有关研究所、高等院校的15位学者,共27人。讨论会共收到学术论文35篇。讨论会采取室内讨论和野外考察结合进行。 参加这次学术讨论会的27位中外学者中大部分从事科研和生产,是在国内有一定声誉的科学家或专家(苏联的哈林从六十年代开始就从事干旱半干旱区沙漠化遥感制图的研究)。并  相似文献   

6.
沈炎彬 《极地研究》1988,1(2):66-66
南极生物群起源与演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5月24—26日在伦敦举行.会议由英国地质学会、古生物学会、南极调查所和国家科学基金会极地项目部联合举办.会议内容涉及生物的起源;冈瓦纳古陆分裂、气候变冷、冰川作用、火山活动、极地长夜、洋流温度与生物演化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经上级批准,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将于1985年8月7日至13日在乌鲁木齐召开《干旱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主要内容是:1.水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2.动植物资源保护和利用;3.盐碱土改良和利用;4.沙漠治理和利用;5.环境与生态变化等。  相似文献   

8.
第十六届摄影测量与遥感国际学术讨论会,将于一九八八年七月一日至十二日,在日本京都国际会馆召开。会议由国际摄影测量、遥感学会(ISPRS)主办,日本摄影测量学会为这次会议的东道主。  相似文献   

9.
《地理学报》1989,44(1):124-124
环境生命元素与健康国际学幕讨论会于1988年11月1-5日在北京科学会堂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中国科学院主持,在英国监测与评价中心冲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台国环境规划署、欧洲共同体、硒碲发展协会、第三世界科学院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共同协助和支持下组织召开的。这是首次在我国举行的以环境与健康为主蕊的国际学术会议,着重于讨论环境中人体和动物生命有关元素及微量物质与健康的关系、交流当前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国际泥炭学会(IPS)第四和第二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9月21日至25日在苏联明斯克举行。这次讨论会的主题是:泥炭的性质及其利用前景。参加会议的有奥地利、加拿大、中国、捷克、英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芬兰、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爱尔兰、荷兰、挪威、波兰、瑞典等128位科学家和泥炭工作者以及苏联代表148人。国际泥炭学会第四专业委员会的讨论内容是:泥炭和腐泥的化学、物理、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特性;生理活性物质;生长刺激素;医药制剂及有关物质的生产和应用。第二专业委员会讨论内容是:为了工业、农业以及园艺等目的,关于泥炭  相似文献   

11.
王守春 《地理研究》1990,9(4):116-116
坎儿井分布于世界干旱地区,是干旱区人民利用水资源的很有成效的水利工程。在漫长历史时期中,坎儿井为干旱地区文明的发展做出过贡献。当前世界上坎儿井普遍出现数量减少的衰退局面,因此,如何使坎儿井这种古老灌溉系统更好发挥作用,是许多干旱地区国家所面临的课题。1990年8月4日至7日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召开了有关坎儿井的国际性学术讨论会,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联合主持。会后又到我国坎儿井最集中分布的吐鲁番地区实地考察。  相似文献   

12.
国际地理联合会拉丁美洲区域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8月8—20日在巴西举行。为了增进同国际地理学界的交往、促进我国和拉美地理工作者的联系,同时,争取各国地理学者对恢复我国在国际地理联合会中合法会籍的支持,更主要的是为了使我国地理工作者对以往很少到过的拉美地区进行初步考察,经中国科协批准,中国地理学会接受此次会  相似文献   

13.
流域土壤侵蚀关键源区的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关键源区是指流域内对侵蚀产沙量起决定性作用的区域,控制了关键区域的土壤侵蚀就能有效降低流域的侵蚀量,因此,在关键源区识别的基础上评价基于关键源区的水土流失治理的有效性是流域管理的关键问题.SWAT模型是流域关键源区识别的重要工具,但现有的基于SWAT模型的关键源区识别研究,鲜有对于关键源区水土流失治理效益的评价.本文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羊道沟流域为例,基于SWAT模型模拟流域内的土壤侵蚀过程,根据HRUs土壤侵蚀模数的排序,将产沙量排在前20%的HRU提取为关键源区.在所提取的关键源区上设置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再基于模型模拟评价水保措施的减沙效果.研究结果表明,SWAT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流域的产流产沙过程,所提取的关键源区集中分布在坡度较陡的沟坡和坡耕地.覆盖流域内20%面积的关键源区,其产沙贡献量达到44%.覆盖关键源区的水土保持措施的单位面积减沙量(24115 t km-2 y-1)要显著高于全流域治理的单位面积减沙量(20290 t km-2 y-1),说明基于关键源区布设水土保持措施,能有效提高流域土壤侵蚀控制效率.因此,在关键源区识别的基础上合理布设水土保持措施,是一种有效的流域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RUSLE的卧虎山水库流域土壤侵蚀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RUSLE模型对卧虎山水库流域土壤侵蚀进行全面评价验证和总结。结果表明: 水库流域平均侵蚀模数为462 t/(km2·a),该数值与通过水库淤积等资料推算评估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本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水库流域年均侵蚀量达到2.6×106t,其中高于容许土壤流失量的面积为176 km2,占到流域总面积的31.51%。从不同侵蚀级别来看,占流域面积27.77%的轻度侵蚀,对流域侵蚀总量的贡献率为54.64%; 面积占比3.74%的中度及以上侵蚀,侵蚀量贡献率达到30.94%。 流域内土壤侵蚀空间差异较大,回归分析发现地形因子是导致各子流域土壤侵蚀模数差异的主要因素;就土地利用类型而言,旱地和农村居民点是流域内的主要侵蚀土地利用类型;流域内土壤侵蚀模数随着坡度增加呈现相应增大趋势,8°~25°坡度段面积比例不仅最大,而且侵蚀量占比最高,是水库流域的主要侵蚀坡度段。  相似文献   

15.
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类型复杂,为世界之冠。它对我国的工农业建设影响较大,所以喀斯特的研究曾多次列入国家重点任务。近年来地理学界在完成许多重大科研任务中对喀斯特的研究通力合作,为国家建设作出了贡献,同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党的十二大提出国民经济翻两番的任务,为了落  相似文献   

16.
何建邦 《地理研究》1987,6(4):109-109
为了交流学术经验,讨论应用问题,吸取国外先进经验,探讨国际合作研究模式与途经,在国际地理学会、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国际制图协会、国际发展研究中心(加拿大)等许多国际学术团体和中国地理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遥感中心的倡议和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办的“国际地理信息系统学术讨论会(北京,1987)”于5月24至28日在京召开。 来自五个国际学术团体、七个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北京、上海、南京等13个城市的70名中外科学家、教授、研究人员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周成虎 《地理研究》1993,12(4):80-80
由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国家遥感中心、中国科学院自然与社会发展协调局、武汉测绘科技大学遥感测绘信息工程国家实验室、美国国家地理信息分析中心、中国海外地理信息系统协会共同发起的第三届北京国际地理信息系统学术讨论会(IWGIS)于1993年8月19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  相似文献   

18.
1991年泥石流及洪水灾害防御国际学术讨论会暨第三次全国泥石流学术讨论会,在当年10月14日于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交通大学峋眉分校科技交流中心开幕。与会者共129人(其中国外学者18人)。会议经过三天的学术交流和讨论、二天工程参观后,取得了圆满成功。 会议由中国铁道学会、国际泥沙培训研究中心、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和成都铁路局联合主办,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对外经济贸易部国际交流中心、部分铁路的局、院校的支持。铁道部总工程师沈之介,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虞文高到会致词。铁道部原副部长廖诗权也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贵州猫跳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壤侵蚀(英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Due to the extremely poor soil cover, a low soil-forming rate, and inappropriate intensive land use, soil erosion is a serious problem in Guizhou Province,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centre of the karst areas of Southwest China. In order to bring soil erosion under control and restore environmen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initiated a serious of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projects such as the Grain-for-Green Programme and Natural Forest Protection Program and brought about tremendous influences on land-use change and soil erosion in Guizhou Province.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use and soil erosion in the Maotiao River watershed, a typical agricultural area with severe soil erosion in central Guizhou Province. In this study, we analyzed the spatio-temporal dynamic change of land-use type in Maotiao River watershed from 1973 to 2007 using Landsat MSS image in 1973, Landsat TM data in 1990 and 2007. Soil erosion change characteristics from 1973 to 2007, and soil loss among different land-use types were examined by integrating the 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 (RUSLE) with a GIS environmen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hanges in land use within the watershed hav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soil erosion. From 1973 to 1990, dry farmland and rocky desertified lan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contrast, shrubby land, other forestland and grassland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which caused accelerated soil erosion in the study area. This trend was reversed from 1990 to 2007 with an increased area of land-use types for ecological use owing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grams. Soil erosion also significantly varied among land-use types. Erosion was most serious in dry farmland and the lightest in paddy field. Dry farmland with a gradient of 6°-25° was the major contributor to soil erosion, and conservation practices should be taken in these area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decision makers and planners to take sustainable land use management and soil conservation measures in the area.  相似文献   

20.
刘希开 《地理研究》1983,2(2):112-112
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与中国海洋学会于1982年11月23-27日在福建省厦门市联合召开了“中国第四纪海岸线问题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沿海各省的生产、教学与科研单位的90余位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任美锷教授主持.厦门市副市长张可同、厦门大学副校长唐仲章教授、中国海洋学会秘书长李法西教授、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乃樑教授、国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副所长徐沧溶等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