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辽宁省"五点一线"战略的大背景下,分析了"五点"之一的丹东发展的优势及不足,提出了未来丹东发展的重点方向,指出随着"五点一线"战略的提出及实施,未来的丹东必将实现巨大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全面展开和实施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成为当前社会各界极为关注的重大课题.在全国海洋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辽宁省海洋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全省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结合大连地区海域资源的实际情况,就海洋产业如何支持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尤其是大连市如何在振兴东北战略中选准发展定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03]11号文中提出“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现有港口条件和优势,把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航运中心应是全球或地区运输网络体系中海陆运输的战略结点,但其基础条件是港口,没有港口的发展,即没有航运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我国重要的战略部署,为东北(辽宁)港口发展及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将重点探讨港口优化组合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作用与前景。  相似文献   

4.
在区域协调发展观的引领下,国家在继东部大开放、西部大开发之后又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而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在海洋开发浪潮逐渐高涨、海洋经济大有可为的背景下,把海洋开发与老工业基地振兴结合起来,不失为老工业基地的复兴的一大方略,文章主要论证了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中辽宁海洋经济的地位作用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受东海前进波、黄海旋转波以及苏北沿岸流的共同作用,当东海前进潮波与黄海旋转潮波在前行过程中达到某一谐振状态,并正好与南通沿海滩涂的特殊的"巨掌"辐射沙脊地形配合,就有可能产生苏北浅滩"怪潮"。文章针对这一现象,从"怪潮"预警报体系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认真思考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对苏北浅滩"怪潮"防灾减灾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面对当前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开发的热潮,国家海洋局提出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必须坚持“五个用海”的原则。区域建设用海,作为大规模、集中、连片式的开发海洋资源,更应切实贯彻落实“五个用海”的理念。文章以《晋江市围头湾区域建设用海规划》为例,通过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界定用海需求,科学确定用海范围、面积、功能和分区,分别探讨了规划用海、集约用海、生态用海、科技用海和依法用海在区域建设用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其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意志。国家海洋局顺应时代潮流,运用战略思维,对全国海洋管理工作做出长远规划,海洋站“一站多能”作为管理工作的技术支撑作用愈显重要。文章介绍了海洋站“一站多能”提出的背景及内涵,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分析了“一站多能”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一站多能”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庄河沿海12个乡镇岸线利用情况的走访调查,搜集工业投入强度、产出效益、居民出行、服务便利情况和生态环境治理情况等多方面数据;从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3个维度建立岸线利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和GIS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对庄河沿海岸线进行适宜性评价,将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适宜性分为一般适宜、较适宜、适宜3类;在"三生"空间利用适宜性评价与实际发展情况相结合的基础上,确定庄河沿海岸线利用的生产适宜区、生活适宜区、生态适宜区,为大连庄河沿海岸线利用提供重要依据,为辽宁乃至全国沿海岸线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916”对鹌鹑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实验研究海洋新药“916”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作用。结果表明,“916”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鹌鹑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其亚组分Ⅲ(HDL_2—C),减少过氧化脂质(LPO)代谢产物丙二醛(MDA)生成,降低胆固醇,特别是胆固醇在动脉壁中的沉积,抑制动脉壁LPO生成,从而减少动脉粥样斑块的生成,能延缓和阻止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南海东北部是寡营养海域,夏季浮游植物叶绿素浓度较低,热带气旋"风泵"效应带来的上层海洋扰动可能引起表层浮游植物的显著增长。以往的研究通常关注热带气旋风应力和海洋中尺度涡对上层海洋浮游植物的影响,本文利用航次CTD、实测叶绿素a浓度、Argo温盐剖面和遥感数据,探讨了台风"风泵"和黑潮共同作用下真光层内浮游植物的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2015年台风"莲花"过境1周后产生向吕宋海峡西北侧南海海域(A区)入侵的黑潮流套,该入侵的黑潮流套使台风前原有的气旋涡消失,抑制了台风产生的上升流对表层(0~40 m)营养盐供给,使次表层(60~90 m)营养盐富集,进而抑制了表层的叶绿素a增长,促进了次表层叶绿素a的增长;吕宋海峡西侧南海海域(B区)表层的浮游植物叶绿素a浓度增加不仅是源于叶绿素最大层浮游植物的向上输运,更是由于浮游植物的繁殖增长;A区台风引起的流套式的黑潮入侵,促进了B区台风后气旋式流场的形成,产生的持续增强的气旋涡为B区表层叶绿素持续增长提供了充足的营养盐供给。  相似文献   

11.
辽宁海洋文化产业基地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辽宁省是海洋大省,海洋环境多样,海洋文化资源丰富,区域特色海洋文化明显,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条件优越,具有建设相当竞争力的海洋文化产业基地的优势.文章在分析辽宁省海洋文化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海洋文化产业基地的构想,并对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主要港口物流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港口物流的效率影响着物流活动的全过程以及物流系统的其他环节,进而影响着整个物流网络的效率.因此,提高港口的物流效率,保持港口的持续性竞争优势,就需要了解是哪些因素影响着港口的物流效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辽宁省主要港口的物流效率,对其结果进行横向比较、分析,据此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承载力是衡量资源能否支持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文章结合国内海域承载力和旅游承载力的相关研究,从滨海旅游承载力和滨海旅游业发展潜力正反两个方面,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辽宁省6个沿海城市滨海旅游业发展现状进行评价,并基于DP政策战略矩阵对辽宁省滨海旅游业发展方向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连的海域承载力和发展潜力均高于辽宁省平均水平,处于稳定发展状态;锦州和葫芦岛的海域承载力和发展潜力均低于辽宁省平均水平;营口、盘锦和丹东的海域承载力在辽宁省平均水平之上但发展潜力低于辽宁省平均水平。分析表明,辽宁省滨海旅游业地区差异较为明显,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区域间合作开发较弱。应各自发挥旅游资源特色发掘地区历史文化内涵,明确自身旅游市场定位,加强区域间协同开发,实现辽宁省滨海旅游业协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产业结构升级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偏离份额分析法的数学模型,通过对辽宁省6个沿海地级市1998年和2005年3次产业产值数据的对比处理,比较分析了沿海6市的产业结构情况,为辽宁省沿海城市产业升级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带动辽宁省整体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辽宁六个滨海城市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为研究对象,从旅游业绩、旅游基础支撑、旅游潜力三方面建立指标体系,然后运用SPSS11.0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法比较研究各滨海城市的各项旅游竞争力,为辽宁省滨海旅游的有序发展,以及妥善解决竞争与合作关系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辽宁省渔业尤其是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综合相关统计数据,运用产业结构三轴图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系统分析辽宁省渔业产业结构及其主要产业的发展情况以及6个主要产业对海洋渔业的影响程度,并提出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渔业第一产业仍占主体地位,但第二和第三产业占比逐渐提高,产业结构三角形的重心呈左旋趋势;渔业第一产业有所优化,第二产业对渔业经济发展起到支柱作用,第三产业以水产品运输业为主;海水产品加工业和运输业对海洋渔业的影响程度最高;未来辽宁省应继续科学发展海水养殖业、远洋渔业、水产品加工业、水产品运输业、休闲渔业和“互联网+渔业”,不断优化渔业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7.
海洋旅游产业的发展要以良好的海洋环境为依托,同时受到诸多区位因素的影响.通过与我国沿海其他省份的对比研究,从资源区位、客源区位和交通区位三个视角具体分析了辽宁海洋旅游产业的区位特点.在此基础上,从建立沿海区域产业合作机制、滨海旅游城镇体系建设、海洋旅游文化开发、产品创新和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辽宁发展海洋旅游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辨析和定义海洋生态系统概念的基础上,分析辽宁海洋生态系统的恶化态势,主要体现在过度捕捞导致的海洋生物资源衰退,陆源污染、养殖污染和油类污染导致的海洋水体环境污染以及填海造地和海岸侵蚀等导致的海岸生态系统弱化。进而,从公地悲剧理论、环境库兹涅茨理论、外部性理论和产权理论4个维度做出具体的经济学阐释,阐明海洋生态系统恶化态势与经济开发行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