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海洋生物学系建于1959年3月。在六十至七十年代,只有海洋生物一个专业,其间一度设立过遗传、海藻、海洋无脊椎动物、鱼类和无脊椎动物胚胎等专门化,自1980年起始改为海洋动物和海洋植物两个专业。  相似文献   

2.
欢休 《海洋世界》2013,(5):30-33
根据传统分类,人们将众多海洋生物主要分为两类:脊椎动物(背部有一列骨骼)和无脊椎动物。至少97%的海洋动物都是无脊椎动物,主要的无脊椎海洋生物都是海洋特有的代表物种。下文要介绍的海星、海胆、海参和一些其他形态的海洋生物组成了其中的棘皮类动物门。  相似文献   

3.
人们对海洋生物资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近十几年来,人们从海洋甲壳动物等无脊椎动物中不断发现新的起生理作用等的活性物质,包括高血糖肽激素、速激肽相关肽等等。作者介绍这2种肽类物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共附生海洋微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海洋的特殊生境使海洋生物具有与陆生生物不同的生理性状,并产生许多结构新颖,作用特殊的活性物质,许多海洋微生物与海洋藻类和无脊椎动物处于共生,共栖,寄生或附生的关系中,迄今为止,已从这些共附生微生物中发现了许多具有不同生物学活性的物质,包括毒素,抗生素,抗肿瘤活性物质,酶类。色素等。并有许多已具有工业化生产价值。本文主要介绍海洋共附生微生物的共附生机制及其产生的活性物质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5.
海洋动植物中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富才 《海洋科学》1994,18(4):20-22
近几年来,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已引起人们极大重视。海洋药物、海洋保健食品、海洋新材料品种不断涌现。我国有海洋生物1400余种,可供食用的仅为10%,尚有大量的资源没有被认识和开发,开发利用的前景是相当广阔的,不仅可以向食用、药用方向转化,而且可向化工、饲料、农药、化妆品方向转化。有些海洋生物,虽然没有开发的先例,或者资源量不大,但其活性物质成分和化学结构有可能为开发新药开辟新路。也可以说,这部分资源是将来海洋药物和保健食品研究开发的贮备资源。1海洋生物毒素海洋生物毒素是海洋天然产物中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6.
国外海洋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海洋生物是抗肿瘤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近十几年来,已从不同的海洋生物中分离鉴定了许多结构新颖的抗肿瘤活性物质,显示出诱人的研究开发前景。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外从海洋动物、海洋植物和海洋微生物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开发进展。  相似文献   

7.
回顾与展望     
数学系创建于1977年。在完成全院各专业的数学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了科学研究。在常微分方程、随机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生物数学等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分支中取得了一批成果,并结合海浪、海流、潮汐、海洋工程、海洋气象、海洋地质、海洋生物及水产科学的研究获得了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海洋生物技术是规模化生产和利用海洋生物资源获取海洋生物产品和服务的系统工程技术。自1989年日本东京第一届国际海洋生物技术会议以来,国际海洋生物技术在促进海水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开发海洋生物制品、保护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以及建设“和谐海洋”等领域得到迅猛发展,不仅促进了传统海洋生物产业的转型升级,还催生了包括海洋天然药物、海洋生物材料等许多新的产业生长点。第十二届国际海洋生物技术会议于2019年9月9?13日在日本静冈召开,会议以“下一代的海洋生物技术”为主题,旨在全球范围内交流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最新进展,强化一个国际层面的“政府?学术?产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平台。这次会议最大的特点是把青年科学家、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推向了大会交流的一线。本文针对本次会议反映的新进展,提出我国未来5~10年特别值得关注的重点方向,建议把青年人才特别是学术、工程和产业融合型人才的培养放到最重要的位置,及时布局下一代海洋生物技术的原始创新和新兴产业孵化的战略制高点。  相似文献   

9.
海洋生物技术是规模化生产和利用海洋生物资源获取海洋生物产品和服务的系统工程技术。自1989年日本东京第一届国际海洋生物技术会议以来,国际海洋生物技术在促进海水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开发海洋生物制品、保护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以及建设"和谐海洋"等领域得到迅猛发展,不仅促进了传统海洋生物产业的转型升级,还催生了包括海洋天然药物、海洋生物材料等许多新的产业生长点。第十二届国际海洋生物技术会议于2019年9月9-13日在日本静冈召开,会议以"下一代的海洋生物技术"为主题,旨在全球范围内交流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最新进展,强化一个国际层面的"政府-学术-产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平台。这次会议最大的特点是把青年科学家、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推向了大会交流的一线。本文针对本次会议反映的新进展,提出我国未来5~10年特别值得关注的重点方向,建议把青年人才特别是学术、工程和产业融合型人才的培养放到最重要的位置,及时布局下一代海洋生物技术的原始创新和新兴产业孵化的战略制高点。  相似文献   

10.
海洋生物技术是以海洋生物为主要对象,并与其他高新技术有机结合而形成综合性生物技术体系,它是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开发海洋生物等资源方面已展现出巨大的潜在力。一、各国重视海洋生物技术的发展近些年来,国际上非常重视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和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日本把积极开发利用海洋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把海洋技术包括深海生物工程列为日本90年代发展12项高技术之一,并专门成立了“海洋生物技术研究会”(1987年),举办过第一次国际海洋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综述了我国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海洋物种多样性及其利用以及海洋生物遗传多样性的现状,指出过度捕捞、生境丧失、环境污染、生态入侵是威胁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文本还阐述了我国在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及管理上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在海洋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海洋无脊椎动物金属硫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在海洋无脊椎动物中广泛存在,对多种重金属具高亲和性,在生物体内重金属解毒、必需金属离子调控和体内自由基清除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综述了近几十年来海洋无脊椎动物金属硫蛋白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软体动物(Mollusca)、节肢动物(Arthropoda)以及棘皮动物(Echinodermata)金属硫蛋白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无脊椎动物金属硫蛋白的特点,对海洋无脊椎动物金属硫蛋白的研究进行了总结。近年来,海洋无脊椎动物金属硫蛋白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金属硫蛋白不同组织定位及蛋白序列多态性对其功能的影响、异构体在动物体内发挥的不同作用等。我国近海的重金属污染日益严峻,金属硫蛋白在重金属生物毒理效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海洋无脊椎动物金属硫蛋白在生态毒理领域的研究日趋受到重视,对海洋无脊椎动物金属硫蛋白的研究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3.
海洋生物对重金属有相当强的累积能力,它们对海洋中重金属的分布和迁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研究,但试验材料主要是无脊椎动物。Wright,Heit等曾对鱼体中若干重金属含量进行过测定分析。瑞典人首先使用狗鱼Esox lucius作为河口淡水和半咸水汞污染的指示生物。Dix等也建议用鲬Platycephalus bussensis作为海洋汞污染的指示生物。然而由于室内饲养困难等原因,对鱼类进行实验室内  相似文献   

14.
《海洋世界》2007,(12):4-5
从2007年11月12日起航开始,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大洋队就按照任务计划,在风浪中全面展开走航观测工作,内容涵盖了海洋物理、海洋生物、海洋化学和海洋地质等学科。  相似文献   

15.
海洋无脊椎动物抗氧化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无脊椎动物是重要的经济水产生物和海洋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者。抗氧化酶系统在其环境适应性以及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海洋无脊椎动物主要抗氧化酶类的种类、结构、环境适应性、酶学、基因和蛋白研究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对今后海洋无脊椎动物抗氧化酶的相关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6.
冯佳倩  王天明  杨静文 《海洋科学》2021,45(11):144-155
褪黑素是神经内分泌调控的关键激素之一,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在改善睡眠、调节生殖、延缓衰老等生理过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功能机制研究亦较为成熟。本文综述了褪黑素和褪黑素受体的基本特征,特别关注褪黑素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特征;总结了其海洋生物中的褪黑素信号系统研究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并对海洋生物开展该信号系统研究的理论价值及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进一步探明海洋鱼类及无脊椎动物中褪黑素及其受体的信号转导特征和生理功能提供一定的线索,为褪黑素信号系统进化演变的探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国家海洋局厦门海洋预报台是主要承担福建海域海洋环境监测、预报工作的专业职能机构,也是全国海洋环境监测、预报网络的组成部分。 预报台现有高级工程师7名,工程师30多名,兼职及外聘专家顾问多名。专业涉及物理海洋、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水养殖、海洋气象等各有关海洋领域。除具有常规海洋水文、气象和水质监测仪  相似文献   

18.
1.海洋生物资源量估计海洋是生物资源宝库。据生物学家统计,海洋中约有20万种生物,其中已知鱼类约1.9万种,甲壳类约2万种。许多海洋生物具有开发利用价值,为人类提供了丰富食物和其他资源。关于海洋生物资源的数量,特别是其中鱼类资源的数量,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生物学家曾做过许多研究,有些专家用全球海洋净初级生产力(浮游植物年产量)和以估算世界海洋渔业资源数量基础,其结果为:世界海洋浮游植物产量5000亿t。折合成鱼类年生产量约6亿t。假如以50%的资源量为可捕量,则世界海洋中鱼类可捕量约3亿t。2.…  相似文献   

19.
许多海洋无脊椎动物在变成附着成体之前,有一个浮游幼体阶段。幼体的浮游生活短则几分钟。长达数月。一般来说,海洋无脊椎动物幼体的附着变态主要由外界环境因子和内源性因子控制,特别是外界环境因子对许多海洋无脊椎动物的幼体附着和变态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海中取药     
映海 《海洋信息》1994,(12):22-24
世界的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的70%。据估计在海洋里有20万种无脊椎动物和海藻,而且过去25年研究表明,海洋植物、无脊椎动物和微生物是具有各种特别化学结构天然产品的最好来源,因此,世界大洋药物开发资源潜势,是显而易见的。 海洋不断地为海洋药物的新发现提供机会。深海勘探工具的不断完善,使得取样生境得以扩展,而且大大增加了发现新代谢物的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