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广东河台金矿中Se和Te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明启 《物探与化探》1990,14(6):454-463
本文研究了河台金矿Se和Te的地球化学特征。金矿中Se和Te一般作为矿化剂出现,是金矿床中常见元素。尽管Se、Te作为金矿指示元素已有一些报道,但多缺乏系统性。文中研究了河台金矿矿床矿体、围岩及土壤中Se、Te分布特征,初步搞清了Se、Te与金矿化的关系,指出了Se,Te的找矿意义和进一步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分散元素--金矿床中应引起注意的地球化学信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散元素Te、Se、Cd、Tl在某些类型金矿中可以富集,是黄金找矿的重要指示元素,甚至是最重要的指示元素。Te、Se主要富集在与碱性岩浆活动有关的金矿中,Cd主要富集在火山热液型金矿和古老结晶基底内的糜棱岩型金矿中,而Tl则在卡林型金矿中富集.分散元素在金矿床中的地球化学信息丰富了黄金找矿方法理论,拓宽了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3.
宫丽  马光 《地质找矿论丛》2011,26(2):162-166
黄铁矿是硫化物矿床中的常见矿物,其形态、结构、物理性质及化学成分等均具有成因意义,黄铁矿的成分标型特征,特别是微量元素及其特征指数不仅能提供矿床类型、成因和成矿条件等重要信息,而且也是寻找硫化物矿床的重要找矿标志.通过对不同类型硫化物矿床中黄铁矿的Co,Ni,As,Au,Ag,Se,Te,以及Co/Ni,Se/Te等特...  相似文献   

4.
M_(17)树脂在>6mol/L的HCl介质中能同时吸附Se和Te,Se和Te可用水和丙酮分别洗脱,也可用丙酮同时洗脱。从而建立了两个新的Se、Te分离富集体系,使原子荧光测定达到纳克量级。  相似文献   

5.
水系沉积物中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是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找矿工作的基础, 分散元素作为一类新型的地球化学勘查指标, 已在勘查找矿工作中显示出显著的效用。西藏地区研究程度低, 以往区域地球化学勘查工作中, 多以主成矿元素及伴生有益元素研究为主, 一直缺乏对分散元素组成特征的研究。本文首次报道了西藏羊八井—宁中地区680件水系沉积物样品的分散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从区域上看, 研究区内水系沉积物中强烈富集Cd、Se、Te元素, 其它元素分布均匀, 无富集。与羊八井—宁中地区水系沉积物中分散元素平均值相比, 区内二叠系洛巴堆组地层中强烈富集Cd、In、Se、Te元素, Tl仅在第四系中富集, Cd、In、Se、Te元素的富集可能是由洛巴堆铅锌铜矿床中闪锌矿、方铅矿等金属硫化物的风化作用引起的, Tl元素的富集与羊八井—宁中一带地热资源的热水沉积作用有关; 不同时代侵入岩区水系沉积物中分散元素含量接近研究区平均值, 仅有In、Tl呈现弱的富集。Cd、In、Se、Te元素作为地球化学勘查指标, 可指示铅锌矿化体的产出范围, 为区内开展铅锌多金属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了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在Se和Te诱导反应中的作用,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表明,在选定条件下,加入适量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使Te的诱导反应速度加快,灵敏度提高1倍,并利用其对Se有抑制反应速度的作用,使Te对Se的抗干扰能力增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Se和Te均有加速反应的作用,Se的灵敏度提高1.3倍;Te的灵敏度提高40%.基于此,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地质样品中纳克级Se和Te的测定.测定Te的线性范围0.01~0.4 μg/L,相对标准偏差(n=5) 5.6%;测定Se的线性范围0.1~2 μg/L,相对标准偏差(n=5)7.5%.经4种地质标样分析验证,结果与标准值相符.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双毛细管雾化器氢化物-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痕量Se和Te的方法。测定Se、Te的灵敏度分别为0.012μg/ml和0.0088μg/ml(1%吸收);对含1.6ppm Se与0.42ppm Te的样品测定,其RSD(n=6)分别为3.3%和5.5%。方法简单、灵敏、实用。用GSS及GSD系列部分标样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可以测定一般地质样品中0.0001%以上的Se和0.0000x%以上的Te。  相似文献   

8.
浙江火山岩区金矿床黄铁矿的找矿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文给出了中国浙江火山岩区金矿床中黄铁矿的微量元素、形态和物理性质找矿标型特征.例如.(在许多)浙江火山岩区重要金-银矿床中黄铁矿相对富含铅、锌、钼、锡、砷、锑、铋而贫钴,镍、硒、碲:并且S/Se、Ag/Au、Pb/Ni、Se/Te、(As+sb+Bi)/(Se+Te)比值较高,Co/Nj、Ag/Pb、Ag/Zn、Cu/Zn和(Co+Ni)/(Pb+Zn)比值较低,再如含金黄铁矿比不含金黄铁矿的反射率低.总之,黄铁矿的标型性研究对于寻找金矿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日本的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可分为Se型和Te型。Se型矿床产于沉积岩及火山岩中,而所有的Te型矿床则赋存于火山岩内。将这类矿床的地质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与伴随浅成矿化活动地热系统的特点进行比较表明:(1)Se型和Te型矿床形成于同一地热系统的两个不同部位;(2)Te型矿床的形成比Se型更靠近热源;(3)在比酸式硫酸盐型更远离火山中央的矿化区形成Te型矿床;(4)火山成因的SO_2气体的影响及主岩的类型是造成矿液化学性质(氧活度、硫活度、pH值、硫同位素成分)不同的重要因素,它们对日本的Se型和Te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浙江弄坑金银矿区黄铁矿成分标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弄坑矿区金银矿化成因类型及对该矿区深部矿化远景进行预测,应用找矿矿物学方法研究了浙江武义弄坑金银矿区黄铁矿成分及其特征比值(如S/Fe、Fe/(S+As)、Co/Ni、S/Se、Se/Te、Au/Ag)、S、Pb同位素特征,分析了黄铁矿成分的成因标型及找矿标型,为该矿化区矿化成因类型的确定提供可靠性的矿物学依据.同时,利用黄铁矿微量元素的三角形图解对本矿区深部矿化远景进行了预测.结论显示,该区金银矿化属浅成低温火山热液成因类型,在矿化区的深部地段可望找到富的金银矿化体.  相似文献   

11.
文中给出了一个包含两大类五亚类八个型式的金矿床成矿模式图。浙江省火山岩区金矿的找矿标志有:矿床产出条件、围岩蚀变、同位素组成、包裹体、矿物共生组合、矿物组构及其标型特征。例如,该火山岩区重要金矿床的黄铁矿中,相对富含Pb、Zn、Mo、Sn、As,Sb和Bi,而贫Co、Ni、Se和Te;并且S/se、Ag/Au、Pb/Ni、Se/Te和(As+Sb+Bi)/(Se+Te)比值较高,Co/Ni、Ag/Pb、Ag/Zn、Cu/Zn和(Co+Ni)/(Pb+Zn)比值较低。Ⅰ、Ⅵ、Ⅶ式金银矿床中闪锌矿的化学成分富Fe、Mn,贫Cd、Hg;尤其贫Ge、Ga、Tl而富Au、Ag、Sn、Bi;晶体结构αo值约为5.4167~5.4191A。闪锌矿比重较低(d<4.05)、反射率(R)较高(高于纯闪锌矿0.24~1.61%),并且只有一个红外吸收峰(310~313cm~(-1))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大硐厂铅锌矿床 Sn、Ag、Bi、Cd、Ga、In、Tl、Se、Te 的赋存状态。研究表明,矿床中的 Sn 以矿物相形式存在;Bi 以类质同象代替 Pb 进入方铅矿中,不含方铅矿时形成 Bi 的独立矿物;分散元素 Cd、Ga、In、Tl 主要赋存于铁闪锌矿中;Se、Te 主要赋存于方铅矿中,不含方铅矿时形成 Te 的独立矿物;Ge 则分散于造岩矿物中。划分了两个成矿阶段,指出了元素地球化学演化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3.
石磊  周涛发  肖鑫 《岩石学报》2023,(10):3031-3047
新桥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内典型的大型层控矽卡岩型铜金硫多金属矿床。矿床成矿过程中除了铜、金、铁、硫等主要成矿元素富集成矿以外,钴、硒、碲等关键金属元素也以伴生形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富集。前人对新桥矿床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但对矿床中关键金属钴、硒、碲的分布规律、赋存状态和富集机制等方面系统研究尚未开展。本次研究在新桥矿床系统采集距离成矿岩体不同位置的两条代表性剖面(3804、E601)的岩矿石样品,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全岩主微量元素化学分析和矿物原位LA-ICP-MS微量成分测试等分析技术方法,查明了矿床中钴、硒、碲等关键金属的空间分布规律和赋存状态,初步探讨了钴、硒、碲的富集机制。新桥矿床中估算伴生Co、Se、Te资源量分别为:2326t、2590t、1463t,达到大-中型规模。近成矿(热)中心3804剖面Co、Se含量自矿体底板→顶板呈逐渐降低的趋势,Te含量变化没有明显规律,Co、Se、Te均主要在黄铁矿矿石中产生富集;远成矿(热)中心E601剖面上Co、Se、Te含量自矿体底板→顶板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且主要富集高品位黄铁矿矿石中。矿体走向上自成矿(热)中心→远端,Co含量明显降低,Se、Te含量相对增高。矿床中Co、Se主要以类质同象置换的形式赋存于黄铁矿中,Te的赋存状态以独立碲矿物为主,包括辉碲铋矿和碲银矿。Co主要在石英-硫化物阶段产生富集,成矿流体温度较高,流体中Co大部分随黄铁矿沉淀富集于近成矿(热)中心的黄铁矿矿石中,至碳酸盐-硫化物阶段,成矿流体温度降低,流体中Se、Te大部分沉淀富集于远成矿(热)中心的高品位黄铁矿矿石中,其中Se主要随黄铁矿大量沉淀富集,Te较少进入黄铁矿等硫化物中,主要以独立矿物的形式产出。  相似文献   

14.
铜石金矿田是新发现的新类型金矿田,该矿田金矿化类型较多,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化是最主要的类型.但以往常用的某些化探指示元素在大型金矿床附近也只有孤立的Au、Ag元素异常;而在不具有工业价值的斑岩型、夕卡岩型金矿点附近形成了高浓度的多元素组合异常.以前常用的化探指示元素已经不能满足该区野外找矿的需要.为了强化矿致异常,弱化非矿异常,该矿田外围找矿应利用分散元素Te、Se和卤素元素F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熊耳群火山岩系金矿床中的碲(硒)地球化学信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熊耳群火山岩系中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北岭金矿、庙岭金矿)和爆破角砾型金矿(店坊金矿)中的元素Au与Te、Se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性,且金品位在地表高于深部,官矿石是火山浅成热液成矿的标志。熊耳群火山岩无(弱)矿化构造蚀变带中Au与Te、Se的相关性较差,进而出现负相关性。Au与Te、Se的正相关性信息是探寻火山岩系中金矿床的重要标志,尤其是浅部产出的富碲化物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16.
浙江弄坑金银矿化区黄铁矿标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浙江武义弄坑金银矿化区黄铁矿的产状、形态、成分及其特征比值[如w(S)/w(Fe),w(Fe)/w(S As),w(Co)/w(Ni),w(S)/w(Se),w(Se)/w(Te),n(Au)/n(Ag)]、硫、铅同位素、热电性、包裹体特征的研究,分析了黄铁矿成因标型及找矿标型,提取了大量的成因及找矿信息,为该矿化区矿化成因类型的确定提供了可靠性的矿物学依据。并首次利用黄铁矿微量元素的三角形图解对本矿化区深部矿化远景进行了预测。笔者们认为:该区金银矿化属浅成低温火山热液成因类型;在矿化区的深部地段可望找到富的金银矿化体。  相似文献   

17.
南岭及其邻区两种不同成因类型铅锌矿床中方铅矿的微量元素标型较为明显,热液型方铅矿富Ag、Sb、Bi、Te、Se;层控型方铅矿含上述元素较低,而Au、Mo、Ge、In稍高。热液型方铅矿的Sb/Pb、Ag/Pb比值比层控型大,Sb/Bi、Se/Te、S/Se比值则比层控型小。此外,热液型方铅矿的比重、硬度、反射率、比层控型大,晶胞常数热电系数比层控型小。  相似文献   

18.
1概述黄铁矿是金矿床中常见的主要金属硫化物,同时也是金的主要载体矿物,因此研究黄铁矿标型特征对指导金矿的找矿非常重要。黄铁矿化学式为FeS2,常含有As、Co、Ni、Se、Te、Sb、Cu、Au、Ag等的细分散混入物。Co、Ni类质同象代替Fe,形成FeS2—CoS2和FeS2—NiS2系列,随Co、Ni代替Fe的含量增加,晶胞增  相似文献   

19.
为了建立有效的地球化学评价指标,对内蒙古哈达门沟金矿床2号脉和13号脉矿石和围岩进行了多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该区金矿化的最佳指示元素为:Au、Te、Ag、Bi、Pb、Se、Mo、Cu、As、Sb,且存在矿化分带现象。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深部石英脉矿石的稀土元素含量高,没有明显的Eu异常;而地表含矿石英脉的稀土元素含量低,有较明显的Eu正异常。这些特征可以为该区寻找哈达门沟式金矿提供找矿指标。  相似文献   

20.
《岩矿测试》1999,20(1):75
用自行改造的一种简单的连续氢化物发生系统,实现了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的联用。研究了该系统的分析性能,并以乙醇为信号增强剂建立了在折衷条件下同时测定As、Sb、Bi、Se和Te的分析方法以及在预还原剂体系中同时测定As、Sb、Bi和在高HCl体系中单独测定Se的方法。方法的主要特点是① 将乙醇作为信号增强剂首次用于氢化物发生ICP-MS系统,使As、Sb、Se和Te的灵敏度比溶液雾化法提高4~17倍。② 氢化物发生系统简单实用,由于采用了带有多级撞击分离器的雾化室作为气液分离器,有效地分离了氢化物发生过程中的气液相,消除了ICP-MS中的C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