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省予防小麦干热风试验协作组 《气象》1978,4(3):30-30
干热风是我省小麦生育后期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常年十有八、九到小麦生育后期要发生“西南火风”的逼热情况,一般年份减产5—10%,严重年份达20%以上。为避免或减轻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1974—1977年我省着重就石油助长剂预防小麦干热风的作用和效应进行调查,试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石油助长剂增产效果一般为10%左右,起到了“有灾抗灾,无灾增产”的作用,目前已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4.
5.
6.
7.
喷洒草木灰水防御干热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河南省气象局农气试验站 《气象》1976,2(4):15-15
万顷麦浪,丰收在望。这时,如果突然刮起又干又热的西南风或偏南风,连续几天功夫,就会使小麦叶片凋萎卷缩,麦芒炸开,穗子发灰,籽粒干瘪,产量下降,丰收就成了“风收”,群众把这种受害后的小麦籽粒,形象地比喻成“雀舌头”,千粒重大大降低,可减产10—40%。 干热风为什么对小麦生育后期会产生这么大的危害呢?小麦从灌浆到成熟阶段,植株体内物质的合成、转化和运输都很活跃,在这个时期如果遇到了干热风,在高温、低湿和风综合影响下,植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小麦干热风气候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热风是危害我省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灾害性天气之一。轻干热风年份可使小麦千粒重减少1—3克,减产5%左右;重干热风年份千粒重可减少3—5克,减产达10%以上,因此,给我省小麦生产造成很大损失。本文依据干热风危害程度、天气特征和生理机制而确定的干热风气象指标,统计分析了35个台站廿年的资料,研究其发生规律;根据研究结果确定气候区划指标,作出我省小麦干热风气候区划。 一、干热风的天气类型 及其指标 相似文献
10.
北方小麦干热风气候区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小麦干热风科研协作组 《气象》1981,7(5):11-15
本文根据干热风危害程度、天气特征和生理机制,分别不同气候区和小麦生态型,采用不同气象要素组合,确定北方小麦干热风气象指标;依其指标统计分析了155个台站20年的干热风资料,研究其发生规律;通过对比分析确定气候区划指标,作出我国第一个北方小麦干热风气候区划,并提出相应的防御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小麦干热风是我国北方小麦产区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受干热风危害的区域,东起黄淮流域,西到新疆,受害面积约两亿亩。对我国小麦产量影响很大。所以,开展小麦于热风的研究与服务是农业生产的迫切需要。 1984年9月8—14日,在河北省承德市召开了小麦干热风防御措施推广应用研究课题开题会议。会议首先交流了干热风研究成果推广应用的经验。如河南省气象局与农业部门紧密配合,用化学药剂防御干热风已有3—4年,在每年小麦乳熟中后期, 相似文献
12.
我国小麦干热风灾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干热风是小麦生长后期危害籽粒灌浆最严重的灾害.我国小麦干热风灾害研究可分为灾害防御田间试验期、大发展期和成果巩固与综合发展期.自建国以来,小麦干热风灾害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逐步构建了灾害等级指标,初步取得了灾害对小麦影响机理研究成果,开展了区域特征较强的干热风灾害形势分析及预报技术方法研究,总结出一套较为实用的干热风灾害防御办法,但目前还存在灾害预报分析方法不成体系、机理研究不足等问题.今后,对小麦干热风的研究应朝着机理深入分析、灾害立体监测、动态评估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概况小麦干热风是我国北方小麦稳产高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对小麦的千粒重和产量影响很大,它是引起年际小麦产量波动的气象因素之一。因此,我国气象和农业部门都很重视干热风的研究。早在六十年代,一些农业气象科技人员即对干热风危害作过不少研究。七十年代中期,中国农科院委托原华北农业大学主持的北方麦区干热风科研协作组,曾对干热风危害的气象指标、生理机制、天气形势、气候特征,以及防御措施效应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八十年代初,中央气象局又委托陕西、甘肃、河南省气象局召集,由山东、河北、山西、新疆、内蒙古、宁夏、天津、江苏、安 相似文献
14.
15.
晋城小麦干热风灾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晋城小麦干热风灾害分析牛晋源石兰瑛王密凤(晋城市气象局048000)干热风是影响冬小麦产量的灾害之一,我市地处太行山南部,丘陵面积约100.2万亩,占总面积的30.9%,十年九旱,往往在春末夏初小麦扬花至乳熟阶段,大气温度回升较快,在高温低湿,土壤干... 相似文献
16.
小麦干热风灾害是危害我国北方麦区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和实际灾情,从干热风的概念、分类及研究方法出发,对小麦干热风灾害的危害机理、气象环境成因、致灾指标、时空分布、监测预报及防御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归纳阐述,并对未来小麦干热风灾害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我国小麦干热风灾害主要分为高温低湿型、雨后青枯型及旱风型3种,形成的气象环境成因主要受干热风天气系统、气候变暖、土壤墒情的影响,致灾指标主要分为形态学、气象学、综合指数指标。小麦干热风灾害的危害总体呈东西两边重、中间轻的分布格局,主要发生在黄淮海平原、河西走廊和新疆3个地区。气候变暖背景下,大部分地区的干热风年日数在20世纪80—90年代出现突变,近30年呈明显加重扩大趋势。基于土壤墒情影响的小麦干热风灾害等级指标构建、小麦干热风过程的灾害监测预警方法、气候变化背景下小麦干热风灾害时空分布新变化及其气象环境成因等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7.
1981年3月10—16日在青岛召开了北方13省市小麦干热风科研协作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陕西、河南、甘肃等12个省(自治区)气象局(台站)和内蒙农科所的代表共39人。 从会议收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材料看,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1982年11月5—10日在黄山召开了小麦干热风研究课题总结会。陕西、甘肃、河南、山东、河北、新疆、内蒙、江苏、安徽、宁夏、天津、青海等十三省、市、自治区气象局和内蒙农科院的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收到材料81篇,大会交流11篇,专题成果7篇。 1979—1982年,协作组在我国北方主要冬、春麦区布设了30多个试验点,进行了干热风气象指标。生理机制、预报方法、气象区划以及防御措施等方面的观测、研究。四年来,共获得了280余份试验资料,统计分析了北方麦区干热风危害地区548个台站20年的气象资料,获得了大量的科学数据,并坚持科研与应用相结合,及时为农业生产服务,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经与会专家鉴定,这项综合 相似文献
19.
小麦干热风环流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北方干热风科研协作组 《气象》1984,10(12):2-7
一、引言 对干热风环流机理问题,前人已作过分析研究。苏联学者在研究西伯利亚于热风产生的环流条件与特征时指出:“干热风是在稳定的反气旋天气条件下产生的”;“一般来说,要把干热风和干旱分开,不论是从实践观点还是从气候观点和地理学观点来说都是不可能的”。国内从六十年代开始就对这方面进行了不少研究,1961年中电气象局气科所将华北地区产生于热风的环流过程分成了两类。1977年陕西省气象台指出:“北路冷空气活动是干热风天气的先兆过程”;“极涡的断裂是形成干热风的环流背景”。我们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应用1959—1978年北方十三省、市、自治区28个代表站点的小麦和气象资料,重点研究了黄、淮、海麦区干热风天气的酝酿、形成、维持、消失过程的物理 相似文献
20.
小麦喷醋酸防干热风技术任凤云(南阳市气象局观测站·473032)干热风是小麦生育后期出现的一种高温、低湿且伴有一定风力的灾害性天气,影响小麦粒重的进一步提高,使产量降低。日本学者吉田研究结果表明:喷施醋酸或米醋,不仅可以防止小麦干热风,还可以调节植株...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