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地质背景桂东地区处于桂东-粤西金地球化学省西缘,金银矿化普遍,在广西占有重要的地位.大地构造位于华南地槽系西南部,属南岭纬向构造带南亚带的一部分,经历了地槽、准地台和大陆边缘活动带3个地史发展阶段(陈开礼,2001).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地洼构造及金矿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地区的研究表明。按沉积建造、变质建造、岩浆建造及构造型相、地球物理场、地球化学的特征标志分析,其演化史可区分出:前地槽、地槽、地台、地洼发展阶段,现阶段大地构造属性应为地洼区。侧重分析了该区的地洼构造以及金的成矿作用,地洼阶段的构造-岩浆活动,对先存于地槽构造层中的金改造、富集作用的结果,形成金的矿床,它们在空间上分布受地槽构造层限制,时间上受地洼阶段的制约。  相似文献   

3.
对戈枕断裂金成矿带石英成分和形变特征的研究表明,构造控制了本区金矿床的分布和矿化强度。石英中微量元素Al、K与金矿化密切相关,Al、K是本区构造成矿过程的两个灵敏指示元素;石英的形变程度在时空上具一定的规律性,并与金矿化的强度在时空上的分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通过区域地质的研究,分析了头滩子地区的土壤金异常晕,该区土壤晕分布与构造展布方向一致,金异常晕对地层的选择性不明显。指出了构造、热液、地层岩性三位一体控制着金的矿化与成矿。特别是断裂构造是金矿化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中国天山地槽的形成和发展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过去的资料和两年来天山构造分队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用多旋回构造观点结合板块构造的理论,对中国天山地槽的形成、发展与演化的基本特点提出以下认识供讨论,不妥之处希指正.一、中国天山地槽发生的地质背景天山地槽位于西伯利亚古大陆与古中国大陆之间的中亚一蒙古古洋区南缘(或称北方)海槽南缘).该地槽区,具有相向离陆向洋不对称迁移的明显特点,致使陆缘区不断“固化”、大陆增生、古海槽消失、古大陆对接,这是地质界公认的地质事实.天山地槽是处于塔里木大陆型地壳与北方海槽大洋型地壳之间的过渡型地壳的部位.确切地说,它的基底性质南部属大陆(塔里木地台)的活动边缘,北部属古洋壳的南缘,整个基底性质是固结性差.结构不均一.活动性较强.这是天山地槽发生和该褶皱带形成的地质前提.  相似文献   

6.
琼西戈枕断裂带多因复成金矿成矿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海南岛西部的戈枕断裂带处于东南地洼区儋县地穹的西南缘。由于该区地壳经历了前地槽、地槽、地台、地洼等四个发展阶段,致使该区经受区域变质、混合岩化、岩浆侵入和动力变质等多种地质作用,为戈枕断裂带多阶段成矿创造了良好的地质构造条件,并使受戈枕断裂控制的金矿床在矿体形态、产状、矿化特点、围岩蚀变、矿石类型、成矿阶段、金矿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等许多方面,具有多因复成金矿成矿特点。构造控金模拟实验结果为戈枕断裂带构造变形及构造作用使金活化迁移、富集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性岩脉与金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良  胡菲菲 《江苏地质》2013,37(2):208-211
基性岩脉是大陆伸展背景下,主要来自陆下软流圈或地幔岩石圈的岩浆侵入岩体.大量研究成果表明基性岩脉发育与金矿脉在空间展布、构造格局和形成时间具有紧密依存关系,虽然对基性岩脉是否为金矿脉提供金源尚无统一定论,但是根据基性岩脉与金矿化紧密的时空关系,基性岩脉可以作为找金矿的良好标志.  相似文献   

8.
构造形变类型与金矿化类型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陈柏林 《世界地质》2000,19(3):217-223,239
含金构造形变类型决定或控制金矿化类型,深层次的韧性超韧性变莆为元素迁出区,一般不利于金矿化;韧性含金构造控制蚀变糜棱岩型金矿化,韧脆性变形含金构造控制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化,脆性含金构造控制石英脉型金矿化。对于韧性剪切带和未来发生叠加蚀变矿化的糜棱岩来说,往往是构造变形越强,金元素含量越低。但在蚀变糜棱岩型金矿床中,已经叠加蚀变矿化的糜棱岩若幅度,石英变形机制与金矿富集程度都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含金构造  相似文献   

9.
中国金矿床成矿构造背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镇宽  关康  沈明星 《矿床地质》1991,10(4):325-332
本文试图采用板块构造观点来探讨金矿床成矿构造背景。板块的消减带及消减带一侧的大陆边缘活动带和岛弧活动带是有利于金矿化的位置。显生宙以来,中国地块周边发生了3次大规模的板块运动,并伴随有3次大的金矿化。据此将中国划分为海西、特提斯—喜马拉雅、燕山3大构造成矿域。由于受板块构造的控制,导致中国金矿时、空分布规律和成因上的一些重要特征。时间上,前寒武纪金矿不是特别重要,显生宙的金矿占了主导地位;空间上,金矿床常分布在古消减带及其附近的古大陆边缘活动带;成因上,许多矿床具有多期矿化复成因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王伏泉 《黄金地质》1999,5(3):13-18
内生金矿产与控矿地层及其构成的褶皱构造体系,在形成时代上有时因属于同一大地构造阶段而差距不大;有时因属于不同大地构造阶段而相互间差距很大。重点讨论第二种情况。许多由前寒武纪至古生代地台构造层构成的褶皱构造体系及其所控制的内生金矿产,是在中一新生代形成,一些于前地槽,地槽阶段形成的褶皱构造体系所控制的内生金矿产,在形成时代上也属于中一新生代。  相似文献   

11.
湖南雪峰地区金成矿演化机理探讨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研究表明,湖南雪峰地区存在前地槽构造层,该区金矿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赋矿地层,成矿流体主要为大气降水,其主成矿期为加里东期、印支-燕山期。金的成矿作用与壳体的演化关系密切,前地槽阶段为矿源层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地槽阶段形成矿源层并发生金成矿作用,地洼阶段金发生改造迭加成矿。  相似文献   

12.
崔振奎  方茂龙 《铀矿地质》1995,11(3):155-160
在前人对矿化规律认识的基础上,结合野外验证结果,本文通过对TM影像、尖兵1号甲卫星影像以及航磁、航放资料的综合处理与解译,对北山重点金成矿区内的地层、构造、岩浆岩、蚀变和金矿化规律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提取出与金矿化有关的地层层位、构造期、断裂构造切割深度、岩浆岩及蚀变等金成矿地质信息,经“证据权重法”复合处理,得出了9个金成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3.
综合研究表明,W-Sb-Au型金矿床的赋矿层位形成于地壳强烈活动期(地槽期、地洼期)。富含钙泥质,凝灰质的砂板岩系是该类金矿床的有利控矿围岩。层间断层在其成矿过程中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断层作用过程中发生的构造地球化学反应导致金的聚集成矿,伴随地壳演化而发生的构造成矿演化促使金等矿化元素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4.
西华山柳沟金矿位于北祁连优地槽褶皱带的东端,赋矿地层为一套中元古界海原群(P t2hy)中的深程度变质岩系。矿体受深大断裂的次级断裂NE向和近EW向张性或先压扭后转换为张扭性断层控制;深大断裂带的长期活动,形成了多期矿化和多组含矿组合构造。主成矿期与加里东期沿深大断裂带侵入的中酸性花岗岩体热力作用有关;成矿表现为金的多期次、多来源富集作用;主要的金矿化类型应为构造蚀变岩型和沿破碎带充填的晚期(黄铁矿化)石英脉型,构成了区域内的主要矿(化)体。因此,多期活动的构造—热液作用在西华山地区具有非常重要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15.
研究澳大利亚地台在太古代以后的地质发展历史,对于分析古构造及贡瓦纳次大陆的演化有着重要意义,因为在元古代(即26—17亿年,在里菲前),在澳大利亚及其它贡瓦纳大陆首次广泛出现了地台及地槽型杂岩。因而与显生代一样可以确定出不同的构造单元,后者证明澳大利亚的广大地区,在元古代开始阶段就已存在成熟的大陆壳,并开始发育有地台和后克拉通构造[地台内部地堑及冒地槽]类型,而在澳大利亚地台东部地区大陆壳或者没有完全形成,或者遭受了破坏。这  相似文献   

16.
斑岩铜矿特征(中—新生代为主)及其成矿物质来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周作峡 《地质论评》1983,29(5):454-455
斑岩铜矿资源在我国占重要地位,并有广泛分布。斑岩铜矿矿化经常是以地槽区造山晚期和构造稳定断块中火山盆地边缘为特征,矿化岩体受背斜轴和构造鼻或两组断裂控制。这些岩体是属具斑状结构浅成岩体,或似斑状结构中浅成岩体。矿化集中于侵入体流动前缘及其两侧陡变缓部位,或发生在岩株、岩  相似文献   

17.
翟斗烈 《吉林地质》1990,9(1):65-68
早印支运动结束了吉林省北部地槽的发展进程,从而南台北槽统一为一体。早印支运动具有华力西构造运动的继承性,晚印文运动时期则具有中生代构造运动的新生性特点。北部地槽是递进式封闭的华力西地槽印支皱褶带。印支运动时期是在亚洲大陆与太平洋构造体系中首次出现大陆边缘活化带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18.
徐鸣  姚仲友  沈莽庭  高天山  周延 《地质通报》2017,36(12):2164-2178
通过建立描述成矿作用特征的构造和时间框架,探讨圣弗朗西斯科克拉通北部矿床的成因。许多太古宙的矿化作用发生在克拉通形成以前。铬铁矿、镍、金和祖母绿矿床是古元古代造山旋回形成的,那时克拉通合并到大西洋古陆。在中—新元古代,即罗迪尼亚(Rodinia)超级大陆的裂解期间,有拉张事件发生,其与磷矿和铀矿有关。金伯利岩金刚石矿化和金矿化是巴西利亚(Brasiliano)造山旋回形成的,其与西冈瓦纳大陆拼合同期。在寒武纪,该区存在长期和均一的地应力记录。同位素和磁性系统的重置,影响了在520Ma时候的依列斯(Irecê)盆地的新元古代沉积作用。这种重置归因于巴西利亚造山旋回结束时区域尺度流体的迁移和矿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板块构造与多旋迴构造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如何理解构造旋迴与多旋迴构造运动一般地说,在一个地槽区,沉积了相当厚的地层,经过挤压,地层发生强烈褶皱,并伴以岩浆活动,其后又经过侵蚀夷平,不整合地盖上新的地层,这个全过程,叫作一个构造旋迴(Tectonic cycle或Orogenic cycle)。在过去大约一个世纪内,大多数地质工作者常认为地槽是大陆内部,或两个稳定地块之间的一个拗陷或断陷活动带,在地槽内沉积了很厚的  相似文献   

20.
蒙古-兴安地槽中的金矿化朱会增(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局)0引言蒙古-兴安地槽位于西伯利亚与塔里木地块和华北地台之间(图1)。从北至南共划分出9个二级构造单元。即萨彦-贝加尔褶皱区、色楞格-雅布洛诺夫褶皱区、斯坦诺夫边缘断隆带、蒙古-鄂霍茨克褶皱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