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秦岭化马地区中泥盆世早期鲁热组腕足标本甚丰,组分中除含一些典型的旧世界域成员外,土著分子较发育,构成独特的Pseudocamarophoria-Uncinulus腕足群落。该群落分异度高,密度大,贝体偏小,且多呈铰合产出,反映原地埋藏的特点;结合附生生物以及所在基底性质等方面分析,该群落处于正常含氧的近岸、浅海静水环境,相当于底栖组合3(Benthic Assemblage 3)的生态位(Boucot,1975)。计算的大冢系数值表明,化马地区的腕足动物群与我国华南和波兰圣十字山最接近;因此本区中泥盆世早期腕足动物地理区系划分隶属华南区。  相似文献   

2.
哈尔扎位于青海茫崖镇(旧址)西南45公里处。属于东昆仑西段祁漫塔格山北麓的低山区。1955年,张文堂等在哈尔扎沟口附近的灰绿色碎屑岩灰岩中,首次采获腕足化石:Cyrtospirifer sp.,Productella sp.及三叶虫:Proetus sP.确定为晚泥盆世。1959年,朱夏将上述地层称之为哈尔扎群。1958年,西北地质局石油普查大队在哈尔扎沟口剖面的中部采得腕足:Cyrtospirifer sinensis(Gra bau),植物:Leptophloeum rhombicumDawson。1969—1970年,青海地质局第一区调队在哈尔扎东侧山脊于相当层位中采到腕足:Cyrtospirifer sinensic(Grabau),C,chaoi(Grabau),Tenticospirifersp.及瓣鳃。  相似文献   

3.
甘肃西秦岭地区成矿系列的初步厘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运用矿床成矿系列的理论和方法,对甘肃西秦岭地区进行矿床成矿系列的研究。初步厘定了7个矿床系列12个亚系列,分属5个矿床系列类型和2个成矿系列组合,探讨了各成矿系列在区域内的演化特征。这对于深入研究区域成矿规律,指导矿产勘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西秦岭中泥盆世沉积环境及其与铅—锌矿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建中  高兆奎 《地质论评》1993,39(2):156-164
西秦岭中泥盆世沉积环境可分为深海—次深海盆地相区、碳酸盐台地及浅海陆棚相区和浅海盆地相区三大部分,其中又可划出若干相、亚相及微相。对于铅—锌矿产至关重要的是断陷滞流盆地相及碳酸盐台地相。矿床的形成与沉积环境关系密切:热水沉积型铅—锌矿床生成于断陷滞流盆地环境中,受生长断裂、热水沉积作用及断陷滞流盆地的联合控制;热水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床生成于碳酸盐台地边缘生物礁亚相中,受碳酸盐台地、生物礁及热水沉积改造作用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利用西秦岭地区近20年来取得的数以万计的化探数据,借助计算机技术及GIS地理信息进行处理,重点选择主要成矿元素Au、Cu、Pb、Zn、W进行研究。从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入手,研究元素在空间、时间上的迁移、富集、分散规律,通过对西秦岭地区成矿元素地球化学规律研究,提供了全面、详实、系统的地球化学成果,为区域矿床地球化学预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提出了主要找矿远景区及找矿有利地段,为下一步矿产勘查工作提供靶区。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甘肃省迭部县位于秦岭的西段,在地质构造上位于横亘我国中部的纬向构造带,在地层发育史上属于西秦岭南部泥盆系南、北两带中的北带,是研究地质、古生物的一个关键性区域。该区自六十年代前后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以来,已初步建立起地层系统,如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西秦岭区域成矿特点和区域构造演化阶段的讨论,选择区内主要矿床就控矿地质因素、成矿时代、物质来源等特征进行对比,根据矿床成矿模式概括区域成矿模式。提出新元古代、晚古生代、晚中生代是本区大规模成矿期,对甘肃西秦岭地区成矿环境的分析认识进一步深化,对指导区域矿产评价和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西秦岭地区的麦秀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启平 《地层学杂志》1994,18(4):282-288
西秦岭地区甘肃与青海交界一带发育着一套陆相中-中酸性火山岩,对这套火山岩的时代归属,前人认识不统一。作者等通过1/5万区调,将其重新厘定为上三叠统麦秀群并进一步将其自下而上划分为火山岩及碎屑岩组、英安质火山岩组和安山质火山岩组。查明了这套火山岩的地层层序。  相似文献   

9.
甘肃西秦岭地区金矿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岭造山带地质构造复杂,各类金属矿产丰富,分布广泛,特别是甘肃西秦岭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矿成矿区(带),也是甘肃最主要的金矿勘查开发基地。近年来,西秦岭地区金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先后发现和评价了大水、早子沟、大桥、李坝、拉尔玛、阳山、寨上、竹园北、加甘滩等超大型、大型金矿床。笔者从西秦岭地质构造背景、成矿区带划分入手,分析金矿成矿类型和金矿成矿的控制因素,探讨金矿成矿地球化学特征,提出西秦岭地区金矿找矿方向,对该区勘查工作部署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甘肃西秦岭地区代家庄铅锌矿床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代家庄铅锌矿是西秦岭泥盆系铅锌矿带近年来新发现的矿床,矿床类型是以白铅矿、菱锌矿为主的碳酸盐型,是区内有别于硫化物型的一种新类型,野外难以识别.代家庄铅锌矿床的发现,反映了该区成矿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说明泥盆系铅锌矿带继续向西延伸,含矿层位向西也有逐渐抬高的趋势,并且出现了新的成矿类型.因此,要用新的找矿思路重新认识区内成矿环境,用新的我矿模型指导地质勘查,以取得找矿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1.
根据新发现的竹节石化石Nowakia maureri cf.latemaureri Alberti,确定龙别组时代为中泥盆世早期埃姆斯期.其硅质岩浊流沉积特征为海槽环境成生.  相似文献   

12.
西秦岭西成地区泥盆系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秦岭“西汉水群” 的地层时代和划分对比是一个长期争议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地层的岩性特征、生物群、矿物及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重建了地层系统,并首次研究了本区的牙形石,确定了地层层序及地质时代,指出前人建为上、下关系的“洞山组(D_3)”、“西汉水组(D_2~2)”和“安家岔组(D_2~1)”实属同期异相地层。新的地层系统包括黄家沟组、红岭山组和双狼沟组。中、上泥盆统界线在红岭山组中部。  相似文献   

13.
藏北双湖地区中侏罗世早期腕足动物群的发现及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遵仪  史晓颖 《地球科学》1990,15(3):251-256
  相似文献   

14.
徐仁  高联达 《地球学报》1994,15(1):119-132
笔者在研究云南东部中泥盆世和晚泥盆世早期孢子的过程中,发现丰富的大孢子.并进行了研究.本文图示的大孢子为8个属、30个种和变种.其中新种8个即;Verrucisporites reticuloides,V.lunanensis,Biharisporites microspinosus,Trichodosporites mirabilis,Nikitinsporites yunnanensis,N.sinensis,N.maximus和Lagenicula verrucosa等。云南东部中泥盆世和晚泥盆世早期大孢子组合基本上可与加拿大北极地区同期地层中的大孢子组合进行比较,亦可与西欧、原苏联和中国有关地层中的大孢子进行对比.该组合的研究对泥盆纪植物演化,地层划分与对比,古气候和沉积环境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徐仁  高联达 《地球学报》1993,14(3):119-132
笔者在研究云南东部中泥盆世和晚泥盆世早期孢子的过程中,发现丰富的大孢子.并进行了研究.本文图示的大孢子为8个属、30个种和变种.其中新种8个即;Verrucisporites reticuloides,V.lunanensis,Biharisporites microspinosus,Trichodosporites mirabilis,Nikitinsporites yunnanensis,N.sinensis,N.maximus和Lagenicula verrucosa等。云南东部中泥盆世和晚泥盆世早期大孢子组合基本上可与加拿大北极地区同期地层中的大孢子组合进行比较,亦可与西欧、原苏联和中国有关地层中的大孢子进行对比.该组合的研究对泥盆纪植物演化,地层划分与对比,古气候和沉积环境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一、前言洛大地区位于甘肃迭部县与舟曲县的交界一带(图1)。属秦岭东西向构造带西部白龙江复背斜的北翼,自背斜轴部向北依次出露地层为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迭系和三迭系。区内泥盆系前人做过较多的工作,然而大都划为中泥盆统。近几年,我们在本区进行普查找矿过程中,在其下部地层中首次发现了具有典型意义的早泥盆世晚期及中泥盆世早期竹节石带化石,也采获了中泥盆世晚期和晚泥盆世珊瑚、腕足、介形类等重要分子。从而不但证实本区泥盆系上、中、下三统皆有存在,而且也表明洛大一带早泥盆世晚期及中泥盆世早  相似文献   

18.
西天山乌拉斯泰地区的中泥盆世沉积被定名为汗吉尕组,过去认为它属于滨-浅海相,近年笔者在该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的枕状玄武岩及其相伴的深水槽谷型沉积,改变了过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西秦岭地区金矿化特征及金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总结了西秦岭地区四种主要金矿化类型的地质特征及金矿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分析了金成矿的4个条件,并对今后该区的找金工作提出了几条有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西秦岭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金矿矿集区之一,除产出少数夕卡岩型金矿床外,几乎所有的其他金矿床都可归并为造山型、卡林型和类卡林型3种类型。研究表明,西秦岭地区中生代花岗岩主要形成于中晚三叠世,而金矿成矿主要集中在晚三叠世,它们都是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碰撞导致的秦岭造山作用的产物。西秦岭地区造山型金矿床主要赋存在泥盆系和石炭系一套复杂的构造变形和区域变质的绿片岩相岩中,主要受北西西向脆韧性剪切带控制,成矿元素组合主要为Au-Ag。矿石中含有大量显微自然金、银金矿,明金可见。成矿流体主要为变质流体。由造山作用引起的强烈构造运动为成矿流体提供了运移通道,为矿质沉淀提供了有利的场所。虽然一些造山型金矿床与中酸性岩体相邻,但矿化与岩浆活动不具直接的成因关系。西秦岭地区卡林型金矿床主要产于轻微变质的寒武系至三叠系沉积岩中,明显受地层、岩性和构造控制。金矿床中的金以超显微金和存在于含砷黄铁矿与毒砂晶格中的固溶体金为主。成矿元素组合为Au-As-Hg-Sb-Ba。成矿流体由早期形成的地层水被后期大气降水补给活化形成,也有部分岩浆水或变质水的加入。在伸展背景下大气降水通过循环演化形成了较浅层次的流体系统,导致Au等成矿元素发生沉淀而形成浸染状矿石。西秦岭地区类卡林型金矿床主要产于浅变质沉积岩建造中,受脆韧性剪切带的控制,并形成于花岗岩岩体附近。与造山型、卡林型金矿床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类卡林型金矿床的形成与同时期的岩浆活动有密切的成因关系。矿石中存在显微自然金,载金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含砷黄铁矿和碲化物。成矿热液主要是岩浆水与变质水、建造水的混合流体。与造山型金矿床类似,流体不混溶导致类卡林型金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