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通过两榀按不同预应力度配置无粘结预应力筋、非预应力筋的“强柱弱梁”型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在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探讨其包括裂缝分布、破坏形态、极限承载力、无粘结筋应力变化、位移延性、耗能能力等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了能够利用振动法测量316国道洪塘大桥预应力体外索的索力,本文根据理想弦的振动方程以及梁的横向振动方程,建立起有灌浆预应力体外索索力的计算模型,该计算模型中含有两个权重系数λ1、λ2。利用该桥体外预应力索的模型实验数据,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出系数λ1、λ2并得到体外索索力的计算公式。误差分析表明该体外索索力计算公式误差小,可以用于洪塘大桥体外索索力计算以及该桥体外索长期健康监测。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两榀框架梁按不同预应力度配置无粘结预应力盘和非预应力筋的“强柱弱梁”型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在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探讨其包括裂缝分布、破坏形态。极限承载力、无粘结筋应力变化、位移延性、耗能能力、恢复力特性等工作性能,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此类结构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为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在地震设防区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两个假设:在第1自振频率计算中,体外筋预拉力增量产生的弯矩图等效为梁第1振型的比例图,忽略了体外筋对其他自振频率的效应。这两个假设改进了文献[5]中的体外筋预拉力增量与梁跨中位移成正比的假设。建立了体外预应力梁的动力平衡方程,解得梁的振型和自振频率。与文献[5]中的分析方法相比,由于假设更为合理,计算结果也更准确,与数值解吻合良好。计算结果表明:文献[5]方法低估了体外筋对第1自振频率的效应;随着体外筋面积和偏心距的增加,梁的自振频率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5.
预应力组合网架结构的自振特性分析及现场测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采用子空间迭代法计算了预应力组合网架的自振频率与振型,分析总结了结构的自振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诸如索预应力、跨高比、边界条件、板和梁肋偏心、附加质量以及节点刚度的影响,并回归得出预应力组合网架基本周期简化计算公式。同时使用“脉动法”对天津一中新建活动中心楼层预应力组合网架进行了现场动力测试,结果表明预应力组合网架动力计算所采用的计算模型合理、计算分析结果可信,最后使用自由振动法及半功率点法得出了预应力组合网架结构的阻尼比,此值可作为钢与混凝土预应力组合网架结构的参考阻尼比。  相似文献   

6.
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截面时,除了考虑破坏强度以外,还应满足一定的延性要求。延性好的结构能以残余的塑性变形来吸收震动和爆炸荷载的巨大能量,这对人防工程建筑物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根据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力学特性,探讨了影响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曲率延性的一些主要因素,给出了在动载下设计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振动特性变异及舒适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预应力损失、混凝土收缩徐变、超载等原因,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出现了较强的振动。本文通过对福建省福州市闽江三桥全桥环境振动试验和正常运营条件下24小时的监测,研究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动力特性及其变异和振动舒适度,结果表明:在较为稳定的风和温湿度环境下,固有频率在一天内的最大变化为3.06%,模态阻尼比的最大变化为37.93%,舒适度的狄克曼指标降到“能忍受短时间振动”的区域。  相似文献   

8.
针对足尺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板高温后的抗弯承栽力开展了非线性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综合配筋指标、有效预应力对高温后极限弯矩与常温下极限弯矩比值M_u~A/M_u的影响不大,预应力度和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对M_u~A/M_u影响显著。高宽比近似相同的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当第一排钢筋的保护层厚度相同时,受火时间为3 h,高度为700 mm的梁高温后截面承栽力下降幅度最大约为30%,高度为4500 mm的梁高温后截面承栽力下降幅度不到10%,高温后大尺度梁的力学性能优于小尺度梁。给出了考虑预应力筋保护层厚度和预应力度影响的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板M_u~A/M_u的计算公式,以及综合考虑预应力筋、非预应力筋合力点到梁底距离和预应力筋梁侧保护层厚度影响的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M_u~A/M_u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
低周反复荷载下预应力高性能混凝土梁的抗震性能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基于预应力高性能混凝土梁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其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延性、耗能能力、刚度退化、变形恢复能力等抗震性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预应力高性能混凝土梁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0.
通过进行9根配置600 MPa级钢筋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研究预应力度、非预应力纵向受拉钢筋强度等级及配筋率、混凝土强度等级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弯承载力、应力增量及刚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预应力度和非预应力筋配筋率能够显著提高配置600 MPa级钢筋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弯承载力,减缓试验梁的刚度退化。随着预应力度或非预应力筋配筋率的增加,配置600 MPa级钢筋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预应力筋应力增量减小。提高非预应力钢筋强度等级,能够使预应力筋的极限应力增量和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1.
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不但会出现顺风向平均风响应和脉动风引起的风振响应,而且必然同时出现横风向旋涡脱落风振,当横风向旋涡脱落频率与结构的某阶自振频率一致时,结构会产生极大的横风向共振,以致引起结构的损坏或破坏。在阐述横风向旋涡脱落频率共振的基本原理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对某一电信楼的避雷针结构进行了横风向风振(旋涡脱落)的校核与计算,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与建议,为避雷针的进行风振控制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Summary An attempt is made to study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a thick, homogeneous isotropic elastic sphere under the action of uniformly distributed internal and external pressure distributions which vary sinusoidally with time. An exact solution of the problem is obtained with the aid of the Laplace transform method and the theory of residues. Some main properties of the radial vibration field are examined. The frequency equation for the free vibration is derived explicitly. Several limiting cases of interest are recovered.  相似文献   

13.
以上海余山实验地震台阵的测震记录为基础,研究了近震事件、远震事件及噪声不同的幅频特征,分析了影响台阵记录之间相关性质的一些主要因素:当子台间距增大时,记录之间相关性降低;当间距固定时,所记录事件的相关性质受信号的频率、震中距(波阵面的入射角)及噪声振动背景的影响,提出了一维时间序列滤波函数的优化结果并不是二维台阵的最佳频率窗,欲取得较好的聚束信噪比,滤波函数不仅考虑压制噪音振动,还要考虑压制信号的非相关频段。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设计并完成了考虑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构减震控制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通过对四种结构形式的对比试验,探讨了土与结构相互作用(SSI)效应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以及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在刚性和柔性地基条件下对主体结构的减震效应。通过比较同一地震动作用下主体结构在刚性和柔性两种地基条件下的地震反应,可知:SSI效应具有降低和提高结构减震控制效果的双重作用,其综合效果与输入地震动的频谱特性、加速度峰值大小有关。由于SSI效应在结构地震反应中发挥着双重的作用,因而使得基于刚性地基假定下设计的TMD减震控制系统在柔性地基条件下的控制效果不太理想,甚至会出现负面效应。本文还探讨了在柔性地基条件下影响结构减震控制效果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15.
地铁运行产生的环境振动超过一定值会影响人体健康,准确评价地铁运行引起的振动响应值意义重大。本文采用进口测振仪分别对青岛地铁3号线和上海地铁10号线进行现场测振,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振动加速度时程曲线,对测试数据进行Fourier变换得到相应的频谱曲线,将频谱曲线按1/3倍频程滤波转化为1/3倍频程谱,进而计算出分频振级平均值。通过加速度时程、频谱、1/3倍频程谱和分频振级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青岛地铁振动响应明显大于上海地铁,其分频振级已超过我国的环境振动标准,而上海地铁的分频振级基本上与我国的环境振动标准相当。  相似文献   

16.
屏障隔振是一种用来阻碍或改变外围振波向受保护区(屏蔽区)传播的工程方法,由于其机理的探讨尚不深入,工程实践中常出现隔振系统失效的现象.本假设屏障是埋入土介质的中厚弹性板,采用薄层法分析了该弹性板在振波作用下的振动响应和屏蔽区内位移变化规律;研究了影响屏障隔振效果的主要参量;发现了使屏障隔振效率降低甚至失效的入射波全透射现象.结果表明柔性屏障易发生波的全透射,并指出了避免屏障失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刘晶磊      张业荣      张冲冲      周玮浩     《世界地震工程》2022,38(3):162-170
本文采用模拟试验的方法,对分层土地基中双排隔振屏障对振动波的动力响应进行了探讨,并研究了桩长与土层分界面位置关系、激振频率对其隔振效果的影响作用,得出结论:(1)屏障前振动强度远大于屏障后振动强度,并随着振源距、激振频率、桩长的增加而下降,且屏障前出现明显振动增强现象,在激振频率80 Hz时产生振动峰值,振动强度在高频时基本稳定,继续增加激振频率,振动强度并不会发生明显变化。(2)屏障后中线左右2倍桩长范围内为整个隔振区域的薄弱区,其他区域则由包络线围成一个封闭有效隔振区。(3)屏障对中频和高频有更好的隔振效果,且桩长越大有效隔振面积越大,当桩长超过土层分界面时,有效隔振面积可达到53.25%~69.78%,但此时有效隔振面积增幅由原来的14.29%下降到11.64%,增幅降低了约3%。(4)未设屏障区振动强度较小,随激振频率小范围内浮动,在激振频率为30 Hz和80 Hz时取得振动峰值,且随着屏障布置方向减小,即靠近屏障一侧振动强度较强,远离屏障一侧振动强度较弱。  相似文献   

18.
老旧小区中房屋产生振动影响正常使用的现象近期日益增多。这些房屋一般为6~7层砖混结构,属于多层住宅。本文基于某典型小区房屋振动现象,根据地质和房屋资料,采用经验公式法对小区房屋自振频率进行估算,结合现场微振测试结果,确定由大型车辆经过或是车站车辆制动及启动引起的振动,其频率较低,与房屋的自振频率相近,是引发房屋振动的主要原因。结合此类小区自身特点,对常用减振方法的实用性逐一进行分析,选择打钻孔灌注排桩的方式作为房屋的减振措施,并提出初步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Traditional magneto-electric vibration sensors and servo accelerometers have severe shortcomings when used to measure vibration where low frequency components predominate. A low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extension for velocity vibration sensors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passive circuit technology, active compens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closedcycle pole compensation technology are used to extend the measurable range and to improve low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of sensors. Thses three types of low frequency velocity vibration sensors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widely adopted in China.  相似文献   

20.
振动频率对原状黄土动本构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原状黄土( Q4) 施加4 种频率的等幅正弦波荷载进行动三轴试验,研究振动频率对原状黄土动本构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应于4 种频率的原状黄土的动本构关系均服从双曲线模型,但试验常数a 、b 均随振动频率的增大而略有减小.讨论了试验常数、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等随振动频率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