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偕胺肟树脂的吸铀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偕胺肟树脂对铀的吸附等温线和吸附速率测定,研究了偕胺肟树脂在海水中的吸铀机理,实验表明树脂吸铀量随温度上升而增加,亦随pH值不同而变,由热力学计算的吸附焓变为ΔH=42.4千焦尔/摩尔,由动力学计算的吸附表观活化能为41.2千焦尔/摩尔,结果表明吸附过程是通过树脂的偕胺肟基对铀酰离子的化学吸附,而树脂对铀酰离子吸附能力的次序为:UO22+>[UO2(OH)3]->[UO2(CO3)3]4-。  相似文献   

2.
褐藻渣是褐藻工业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容易破坏水体生态平衡.本研究用硅胶固定的褐藻渣吸附重金属Cu2+,并对其吸附特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吸附pH,Cu2+初始浓度以及吸附时间对吸附过程均有很大的影响.该吸附材料对初始浓度在2.0 mmol/L以下的Cu2+溶液吸附率可达85%,25℃时最大吸附容量在0....  相似文献   

3.
应用有机吸附剂从海水中提取铀,资料上已有若干报道.Davies.R.J,等曾经报道过用甲醛、间苯二酚胂酸缩合的树脂,虽然这种树脂交换容量大(通水112天,1010微克铀/克),选择性好,提取率高,但它在水中缓慢水解,吸附能力下降,溶损也较大(2.3%初量/周),因而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Bayer,E.提出用聚乙二醛三氨基苯酚和经硅藻土烧结的聚丙烯氧肟酸树脂,从海水中提取铀和铜等金属,但吸附量不很高,树脂的强度也差,因此很快就中断了研究.苏联一些学者也报道了用AH、等阴离子交换树脂提取铀的研究工作.AH-2Φ树脂具有一定的吸附量(30微克铀/克),在海水中比较稳定,但交换容量很低,价格也较贵.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导了在多聚磷酸作用下,0,0’-邻苯二酚二乙酸同三聚甲醛缩聚生成具有对钾离子吸着作用的树脂的反应。探讨了摩尔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影响树脂性能的因素。提出了合成0,0’-邻苯二酚二乙酸—甲醛树脂的最宜条件: CH_2O:CDAH_2=1:4(摩尔); (CH_2O+CDAH_2):PPA=1:4(重量); 温度=120—130℃;时间=1小时。树脂产率为84—91%。树脂在380PPm氯化钾水溶液中(相当于海水中的钾离子浓度)对钾离子的吸着容量是28—30毫克钾离子/克(干树脂)[动态法]。富集因数是73—78。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液插层法,利用壳聚糖和蒙脱土制备了壳聚糖/蒙脱土插层复合物,使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此复合物为活性红染料RR136的吸附剂,考察了复合物中壳聚糖与蒙脱土的摩尔比、染料溶液pH值和浓度、吸附温度及吸附剂用量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反应的最佳条件是以壳聚糖与蒙脱土摩尔比为5∶1的插层复合物为吸附剂,反应温度20℃,RR136溶液pH为3。壳聚糖/蒙脱土插层复合物对活性红染料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热力学参数ΔGo、ΔHo和ΔSo值分别为-3.338kJ·mol-1(30℃),-37.98kJ·mol-1和-114.77J·mol-1·K-1,表明壳聚糖/蒙脱土插层复合物对活性红染料的吸附是自发的、以物理吸附为主的放热反应。  相似文献   

6.
两种大型海藻粉对重金属离子吸附热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探讨了两种常见大型海藻,即马尾藻(Sargassum fusiforme)和海带(Laminaria japonica)对重金属离子(Cu^2 、Pb^2 、Cd^2 、Ni^2 )的吸附热力学过程.结果表明,这两种海藻粉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曲线基本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其吸附容量受温度的影响,马尾藻和海带粉对Cu^2 的吸附均为吸热过程;25℃和35℃两组实验结果显示,其吸附容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吸附热分别为59.9、76.8kJ/mol.  相似文献   

7.
黄河、长江、钱塘江水样中胶体对铅吸附络合容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过滤和切向超滤将黄河、长江和钱塘江的水样分成< 1 .0μm 、< 0 .4μm 和< 5000Dalton ( 相当于1 .5nm 孔径) 三种级分,对铅在不同级分上的吸附络合容量进行了初步探讨。铅在不同级分上的吸附络合容量差别很大,滤膜孔径越小,吸附络合容量越小。的黄河水样真溶液中的配体对铅的键合能力相对较强,而粒级较大的络合能力相对较弱;长江水样较大粒级的配体对铅的键合能力相对较强;钱塘江水样的各粒级配体的键合能力相似。胶体对三种江河水体的吸附络合容量具有很大贡献,黄河水样< 1 .0μm 的吸附络合容量中,1 .5nm ~1 .0μm 的胶体部分的吸附络合容量占总量的82 .5 % ,其中以0 .4 ~1 .0μm 大粒径胶体为主;长江和钱塘江水样中1 .5nm ~1 .0μm 的胶体部分的吸附络合容量分别达到了总量的57 .7 % 和56 .8 % 。  相似文献   

8.
为综合利用工业茶渣,并探明磷酸浓度对生物炭表面特性及铅吸附性能的影响,本文以工业茶渣制备的生物炭为研究对象,通过SEM、FTIR、XPS、XRD等表征手段和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模型拟合等吸附实验研究了不同磷酸浓度下生物炭的表面特性和铅吸附性能。研究表明,当磷酸浓度为50%时生物炭羧基和偏磷酸基团含量最高,不溶性晶体分解最完全,对Pb(II)有最佳吸附性能,最大吸附容量达到188.68 mg·g-1,且经盐酸解吸后可多次循环使用。其吸附机理主要为表面络合和沉淀。研究结果表明,浓度50%的磷酸对生物炭具有最佳的活化效果,磷酸活化茶渣生物炭对铅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9.
采用负载镧的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GDE)交联壳聚糖微球对含氟水进行吸附处理.该吸附剂的适宜工作条件为:温度30~50℃,pH值7.0,吸附时间30 min.用吸附等温线描述了F-在吸附剂上的吸附平衡,并用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其吸附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吸附剂对F-的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饱和吸附容量为25.7mg·g-1;该吸附剂对F-的吸附既包含化学吸附又包含物理吸附过程,以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为主;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过程受化学吸附机理的控制,颗粒内扩散和液膜形成的边界层是其限速步骤.  相似文献   

10.
黄河口水域微量重金属表观络合容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铭一  张昊  张正斌 《海洋学报》1987,9(5):581-588
本文采用物理涂汞膜电极阳极溶出伏安法络合滴定技术结合ip-Ea*特性曲线的研究,完成了黄河口水域两个站位的微量重金属(Cu、Pb、Cd)的表观络合容量测定.结果表明,黄河口水样中微量重金属的表观络合容量大小顺序为:Cu>Cd>Pb,近岸水样比远岸水样的表观络合容量高.同时还对紫外线照射对有机配位体的破坏效应及电解池壁的吸附效应进行了研究,并利用ip-Ea*特性曲线探讨了海水中微量重金属在电极上还原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