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县站预报是气象事业走我国自己发展道路的产物,在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服务中,尤其在为农业服务中,显示了很大的生命力,作出了贡献。然而县站预报还年轻,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我站从七三年起,从统计预报的角度,对基本资料处理、因子的选择和预报方法问题,进行了一些摸索,经历了淘汰—改进—使用的几个反复过程,希望能找到一套适合县站条件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因子的可预报性和预报模型适用性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孝源 《大气科学》1994,18(1):122-126
本文从因子场与预报量场之间的整体相关性着手,通过典型相关分析来提取因子信息,用求得的典型变量作为新预报因子,经试用表明,新因子的可预报性比原因子有明显提高。 在预报模型的选择上,本文提出了依据预报模型对历史样本实际预测精度的优劣来衡量预报模型的预测能力,从而选用对历史样本预测精度较高的预报模型作未来预报。  相似文献   

3.
客观预报中格点因子处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建国  李玉华  耿波  吴炜 《气象》2001,27(3):8-11
在要用数值预报产品制作温度,降水客观预报时,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对数值预报产品格点因子进行平滑处理,以利于过滤噪声,为了确定对格点因子进行平滑处理与非平滑处理优劣,采用1995-1997年6-9月的国家气象中心T106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分别建立了这两种方法的山东省各测站1-5天日极端温度,降水量MOS预报方程,并对1999年7-9月的预报结果进行了对比检验,结果表明,非平滑处理优于平滑处理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4.
张文坚 《大气科学》1983,7(1):60-67
到目前为止,对多因子两值预报,已有不少方法,如编码法、REEP法等。但诸方法并没有涉及两值预报的内在规律。本文从概率论角度对它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预报效能的概率估计法。 针对简单投票法,我们导出了数学表达式,用它们探讨了多因子预报比单因子预报优越的条件。发现多因子预报效能取决于1)因子数;2)各因子的历史拟合率;3)各因子历史拟合率之间的差异程度;4)预报原则等四方面因素。还发现历史拟合率小于0.5的因子是超负贡献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数理统计中的方差分析原理,逐步选取具有生物学和农业气象学意义的因子,进行春小麦产量预报,方法简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产量处理以奇台县 1953—1986年春小麦单产(y)为基本资料,用正交多项式取四项处理,模拟趋势产量。  相似文献   

6.
广东前汛期降水预报因子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水成因研究一直是气象工作者的研究课题。广东地处低纬,中低纬各种环流系统都可能对它产生影响,使降水成因更加复杂,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本文从高、中、低纬环流特征入手,分析探讨前汛期降水的前期因子,并尝试作预报。1 资料和方法  本文所用的资料有:1961~1996年副热带高压4个特征指数(包括西脊点、北界位置、强度和面积)、印缅槽指数、亚洲经(纬)向环流指数、欧亚经(纬)向环流指数、太平洋极涡面积指数和亚洲极涡指数11个环流特征量月资料,广东34个测站月降水量。将广东分为西北部、东北部、中部、西…  相似文献   

7.
8.
采用二维风场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方法等,研究广东盛夏7-8月高温的同期及前期风场差异特征,探讨广东盛夏高温的风场影响因子和前期的强预测信号.结果表明:南海中北部风场的异常是影响广东盛夏高温日数的重要因子;前期冬季200 hPa我国东北到印度北部、华南到江南、赤道低纬度80~120 °E地区,以及上年12月500 hPa孟加拉湾到南海中北部、我国中部偏西地区的风场异常可能是广东盛夏高温的强预测信号.分析还表明,前期1月和3月的亚洲500 hPa高度场及前期1月的太阳黑子也与盛夏高温日数关系密切.最后,建立了广东盛夏高温的预报工具.  相似文献   

9.
为综合多因子做短期天气预报,我台制作了操作简便反映直观的“多因子预报转盘”。现将其制怍步骤及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一、制作步骤 (1)挑选较佳因子 首先选取若干个与预报对象相关性较好的因子(一般以5—7个为宜),并将其逐一等差分级。(如△P_(24)在6月份的变化幅度为-7— 7毫巴之间,把它等差分级为-7——6,-6—-5……  相似文献   

10.
闪电与大气层结因子相关性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喜轩  张翠华 《气象学报》1990,48(1):102-107
众所周知,闪电总是与雷暴等强烈对流性天气的发生相联系在一起的。“闪电造成的总死亡人数,比包括龙卷和台风在内的其他强烈天气现象造成的死亡都多。另一个值得关心的方面是闪电对森林的影响,森林这种自然资源正在失掉其不断增长的趋势”。闪电引起的森林火灾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目前旱涝预报大都采用统计方法。这种方法多缺乏对预报对象的物理分析,因而难以取得准确的稳定的效果。另一种方法是数值预报。它物理基础较好,但由于计算过程复杂,往往难以分析预报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因而亦很难对具体的旱涝过程做出准确的物理分析。  相似文献   

12.
蒋延龙 《气象》1980,6(10):16-16
在作预报时,选预报因子和确定预报对象究竟哪一个重要呢?有的同志认为,当然是预报因子重要,只要有几个历史概括率很高的权威因子,就能作准预报。我认为这种说法还不够全面。预报因子固然重要,但预报对象定得是否合理,则更重要。如果预报对象定得不合理,就不能选到揭示天气规律性的预报因子,也就影响到预报的成败。  相似文献   

13.
华南前汛期旱涝影响因子和预报方法   总被引:20,自引:8,他引:12  
利用二维风场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和蒙特卡洛模拟检验等方法,研究华南前汛期旱涝年同期及前期风场差异特征。结果表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及850hPa贝加尔湖东北部和南印度洋中部的风场异常是影响华南前汛期旱涝的重要因子;前期1月的印度北部和3月的西北太平洋风场异常可能是华南前汛期早涝的强预测信号。分析还表明,3月份北太平洋地区的高度场与前汛期降水有密切关系。最后,建立了华南前汛期旱涝的预报工具。  相似文献   

14.
对预报因子进行分部筛选建立待选因子库,克服了因子数目太多而带来的计算困难;通过对预报因子进行预报能力检验,提高了因子的预报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1951-1980年北半球500hPa和1964-1973年欧亚500hPa月平均高度及距平图,对阿克苏地区夏末秋初“低温冷害”的环流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给出预报该地区有无“冷害”的因子。  相似文献   

16.
我省 MOS 预报试验第一阶段的任务是完全预报试验,在试验中考虑了地方性的预报经验,为有别于纯粹的完全预报、暂称为经验完全预报(EPP)。任何一种预报方法的研究,首先要恰  相似文献   

17.
论最优预报因子与最优预报方程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冯耀煌  杨旭 《气象学报》1989,47(1):52-60
本文根据预报量与预报因子关系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预报因子的四种类型,并且利用最优化方法原理选取最优的预报因子,同时还利用强迫引进重要因子的办法选取最优预报方程。从实例计算证明,最优预报因子基本上是非线性的,所以用逐步回归或逐步判别方法建立的预报方程也是非线性的,并且还证明,非线性预报方程比线性预报方程效果有明显的提高。本文最后还指出,此种非线性预报方法可推广到各个领域有关多元分析的定量和定性预报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18.
一、季节变化与流脑发病关系流脑是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的发生和发展与气象因素有一定的关系。我们统计了文成县防疫站从1972年至1990年历年流脑发病资料整理后制成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流脑发病从当年的9月开始到次年的6月份结束。历时10个月时间,在这时间中,流脑发病又出现两个高峰期,分别出现在当年11月与次年3月。尤以3月那次高峰最明显。同时我们又把1972年到1990年从冬天到春天影响平均冷空气次数制成图2。从图2中可以看出,影响我县冷空气从9月开始到次年6月结束。与流脑一样历时10个月,在这10个月中,冷空气活动最多有两个月,分别出现在当年11月与次年的3月份,这两个高峰恰好与流脑两个发病高峰相重合。尤其是3月份高峰相关最好。由此可见、流脑的发病率的多少与冷空气  相似文献   

19.
《气象科技》1975,(6):43-44
辽宁省锦州市气象台章国材认为目前天气预报中对预报对象的选择问题考虑较少,而是先验地把某量(例如高度场、降水量、温度等)的年量、季量、月量、旬量等当然地作预报对象。作者认为由于天气长期变化过程中,明显地存在着以年为周期的周期变化,年是“实在的”而“非臆造”的天气  相似文献   

20.
用相应时段累积因子预报累积降水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焱  王兴荣等 《气象科学》2002,22(3):356-361
本文针对当前数值预报产品释用工作中通常存在的因子的瞬时量与预报降水的累积量这样一个时间尺度的不相匹配的问题,提出了用相应时段内因子的累积量预报降水的累积量的预报方案,用该方法处理的累积因子与降水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与瞬时因子相比有显著提高,以此为依据,用HLAFS数值预报产品,建立了一个降水量滚动预报系统,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