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桂西岩溶堆积型铝土矿床成矿作用及控矿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彩娟 《矿产与地质》2003,17(3):225-228,241
桂西岩溶堆积型铝土矿赋存于岩溶洼地中的红土层中,具有矿床规模大、矿石质量优的特点。成矿物质来源于上二叠统底部的古风化壳型铝土矿层,成矿时代为早更新世,矿床成因与岩溶作用、红土化作用有关。成矿受矿源层、地层岩性、气候、构造、地貌等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2.
贵州北部铝土矿床成矿地质条件、机制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讨论了黔中古陆北部及黔北古陆下石炭统铝土矿床,即所谓的息熄式铝土矿床。本类型铝土矿床系古陆经过长期红土化风化作用而形成的古风化壳原地残积和原地堆积的。下伏基岩为碳酸盐岩的为原地堆积侣土矿床;下伏基岩为页岩、粉砂岩及细碎屑岩有连续过渡的现象的为原地残积铝土矿床,均属古风化壳型铝土矿床。其共同特点是:矿体中均含红土化风化壳物质;无水体中沉积结构、构造;无动物化石及其碎屑。碎屑、豆鲕红土化形成时的特征明显,如豆鲕外壳有较多的氧化铁包壳薄膜。  相似文献   

3.
通过找矿勘探,在那坡县龙合矿区发现一处大型规模的堆积铝土矿矿床,为广西区铝工业发展提供后备资源基地。堆积铝土矿赋存于岩溶洼地内更新世岩溶堆积红土层中,成矿物质来源于上二叠统合山组底部的古风化壳型铝土矿(岩)层,主要成矿时代为更新世,主导成矿作用为岩溶作用、红土化作用。矿化富集主要受矿源层、地层岩性、构造运动、气候和地貌等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4.
广西铝土矿矿床类型有沉积一水硬铝石型、堆积一水硬铝石型和堆积三水铝石型三种, 各类型铝土矿矿床均有相当数量达中-大型规模。矿石质量以堆积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最佳。广西铝土矿矿集区主要位于桂西和桂中地区, 其次为桂西南地区, 其中百色市的那坡—靖西—德保和平果—田东—田阳两个矿集区分布有广西大部分优质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矿床; 桂中地区的矿集区以堆积三水铝土矿分布为主; 桂西南扶绥—龙州矿集区亦具有一定的规模。广西沉积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矿床受控于上二叠统合山组煤系地层, 其后期风化形成了堆积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床, 而堆积三水铝土矿床则主要为碳酸盐岩分布区第四纪红土型风化作用形成的。广西铝土矿划分为两个矿床系列组合, 一为与沉积作用有关的矿床系列组合, 二为与风化作用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组合。作者采用全国统一成矿预测方法预测了广西铝土矿资源潜力, 圈出了7个铝土矿成矿远景区。下一步找矿将以探查沉积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为主。  相似文献   

5.
中国铝土矿资源特征及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铝土矿资源现状、成因类型、预测类型、资源潜力等方面总结了中国铝土矿资源特征。中国铝土矿划分为古风化壳沉积型、堆积型和红土型3大矿床成因类型,对应于铝土矿3大预测类型;根据中国铝土矿查明资源储量和预测资源量分布,从成铝区带、省区市和主成矿期3个层面,重点分析了中国铝土矿资源潜力,提出中国南方红土型铝土矿和中国北方煤下铝土矿是今后主要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6.
罗永恩 《地质与资源》2014,23(2):170-173
邓广圩-太平铝土矿床赋存于第四系残坡积红土层中,有埋藏浅、规模大、分布广的特点.矿床受矿源层、地层岩性、构造、地貌、气候等因素控制.结合区域矿床对比,初步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堆积型三水铝土矿床.在矿床地质背景基础上,着重研究分析了矿床的控矿因素,认为该区具有较好的铝土矿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前景,是寻找大中型铝土矿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7.
在全面收集整理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开展华南不同成铝区带的铝土矿矿床床矿物组合对比工作,认为铝土矿矿床含铝岩系的演化序列与矿物组合存在一定耦合关系,不同成因类型的铝土矿矿床(沉积型、堆积型及红土型)和华南不同成铝带(黔中、渝南—黔北、滇中、滇东南—桂西、桂中)中的矿物组合存在明显差异性。沉积型矿物组合复杂,堆积型和红土型矿物组合单一。一水硬铝石是沉积型和堆积型主要铝矿物,时间上分布于石炭纪—第四纪,空间上除桂中成铝带外,黔中、渝南—黔北、滇中、滇东南—桂西成铝带均有分布;三水铝石是红土型主要铝矿物,时空上分布于第四纪桂中成铝带。高岭石时空分布广泛,是含铝岩系中主要的黏土矿物,各成矿时代和成铝带均有分布;赤铁矿分布零散,不稳定,仅在修文—清镇一带稳定存在含铝岩系底部。伊利石、绿泥石、黄铁矿和菱铁矿时空上有明显的差异性。矿物组合差异性与环境变化有密切关系。高岭石和赤铁矿指示陆相沉积环境,伊利石、绿泥石、黄铁矿和菱铁矿指示海陆过渡相沉积环境。因此,笔者等重点用华南不同成铝带和不同时代内含铝岩系中矿物组合差异约束沉积环境和铝土矿矿床成因亚类,对铝土矿矿床沉积环境的深入研究和铝土矿矿床成因亚...  相似文献   

8.
姚兰  付勇  潘忠飞  唐波  罗木焕  罗培麒  刘国栋  杨黔闽  刘兵  段明飞 《地质论评》2023,69(3):2023030028-2023030028
在全面收集整理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开展华南不同成铝区带的铝土矿矿床床矿物组合对比工作,认为铝土矿矿床含铝岩系的演化序列与矿物组合存在一定耦合关系,不同成因类型的铝土矿矿床(沉积型、堆积型及红土型)和华南不同成铝带(黔中、渝南—黔北、滇中、滇东南—桂西、桂中)中的矿物组合存在明显差异性。沉积型矿物组合复杂,堆积型和红土型矿物组合单一。一水硬铝石是沉积型和堆积型主要铝矿物,时间上分布于石炭纪—第四纪,空间上除桂中成铝带外,黔中、渝南—黔北、滇中、滇东南—桂西成铝带均有分布;三水铝石是红土型主要铝矿物,时空上分布于第四纪桂中成铝带。高岭石时空分布广泛,是含铝岩系中主要的黏土矿物,各成矿时代和成铝带均有分布;赤铁矿分布零散,不稳定,仅在修文—清镇一带稳定存在含铝岩系底部。伊利石、绿泥石、黄铁矿和菱铁矿时空上有明显的差异性。矿物组合差异性与环境变化有密切关系。高岭石和赤铁矿指示陆相沉积环境,伊利石、绿泥石、黄铁矿和菱铁矿指示海陆过渡相沉积环境。因此,本文重点用华南不同成铝带和不同时代内含铝岩系中矿物组合差异约束沉积环境和铝土矿矿床成因亚类,对铝土矿矿床沉积环境的深入研究和铝土矿矿床成因亚类型划分具有一定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云南省砚山县红舍克铝土矿成矿地质特征研究,认为该区沉积型铝土矿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基岩升隆、剥蚀,含铝矿物风化堆积;(2)切割、夷平和喀斯特化,含铝矿物迁移、脱硅,形成红土化堆积;(3)沉积、海解、去硅、铝土富集.而堆积型铝土矿床主要为沉积型铝土矿经近代岩溶化阶段所形成的次生淋滤矿床.地层层位、古侵蚀面、褶皱构造及地形地貌是该区寻找铝土矿的重要标志.该区铝土矿资源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10.
论铝土矿床成因及矿床类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铝土矿全部是风化作用形成的,无一例外。地球上含铝(含少量铝质也可以)岩石在适宜的气候和地形条件下,风化成红土矿物,包括铝土矿物及少量粘土矿物、含铁矿物及少量含钛矿物等风化壳铝土物质(红土铝土物质)。第四纪以前的古风化作用形成的是古风化壳铝土物质(古红土铝土物质),迁移就位以后便形成风化壳铝土矿床(红土铝土矿床)。深埋地下经过成岩变化,再随地壳抬升进入地壳浅部,或地表的叫古风化壳铝土矿床。我国98%是古风化壳铝土矿床,即国外所称的喀斯特铝土矿床。由于其迁移就位方式不同,便形成了不同的风化壳和古风化壳(亚型)矿床  相似文献   

11.
河南石炭纪铝土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河南铝土矿为上古生界石炭系本溪组的G层铝土矿,分布在三门峡—郑州—平顶山这个三角地带。底板为中奥陶统马家沟组或上寒武统的碳酸盐岩,为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床。化学成分以高铝、高硅、低铁、中低铝硅比为特征。全省平均Al2O365.28%,SiO211.57%,Fe2O34.14%,铝硅比5.64。总体上讲,化学成分比较稳定,(Al2O3+SiO2+Fe2O3)一般为80%~82%,铝土矿的形成明显受岩溶古地形的控制,矿体厚度变化很大。全省平均含铝岩系厚11.42m,铝土矿厚3.83m;但含铝岩系最大厚度为68.34m,铝土矿最大厚度为57.95m。溶斗中的厚大矿体一般铝硅比较高。在铝土矿的地质特征作了分区描述后,对铝土矿成矿地质条件,含铝岩系特征,矿床地质特征和铝土矿形成的岩相古地理环境做了总结归纳,并建立了成矿模式。作者认为:要把“G层”铝土矿归结为由某一种方式形成的意见是不可取的。铝土矿的成矿作用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残留下来的红土风化壳型,也有钙红土-沉积型、浊流堆积型和胶体化学沉积型。以钙红土-沉积型为主;钙红土风化壳形成之后,受到破坏经过短距离搬运再沉积下来。浊流堆积是钙红土-沉积型的一种特殊类型,胶体化学  相似文献   

12.
桂西岩溶堆积型铝土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桂西岩溶堆积型铝土矿床赋存于岩溶于、谷地中的红土,矿石具有中铝、高铁、高铝硅比、低硫的特点。成矿物质来地上二叠统底部的古风化壳型铝土矿层,成矿时代为早更民,矿床成因与岩溶作用、红土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桂西堆积型铝土矿床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桂西堆积型铝土矿床赋存于第四系列新统红土层中,且有埋藏浅,规模大,分布广,高A/S,矿石质量好的特点。矿床受矿源层、地层岩性、构造、地貌、气候等因素控制 。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研究,贵州兑窝铝土矿的主要赋矿层位为下石炭统九架炉组,可分为堆积型铝土矿和沉积型铝土矿两大类型,矿体多呈似层状、层状分布;矿石矿物成分以一水硬铝石、一水软铝石和水云母为主,矿石品级均为Ⅰ级,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可用于研磨料、高铝水泥、氧化铝等原材料;堆积型铝土矿在第四系中的分布规律受古地理环境影响较为明显,而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则受地形控制明显;矿床属于古风化壳再沉积型铝土矿床,其形成过程经历了红土化阶段、迁移就位阶段和表生富集阶段。  相似文献   

15.
广西红土型高铁三水铝土矿资源潜力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瑞湖  李梅  陈定雄 《地质通报》2011,30(8):1303-1311
在对区域成矿特征与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广西红土型高铁三水铝土矿的成矿地质特征,深入分析了红土型高铁三水铝土矿成矿的控制因素。进而运用基于GIS的“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方法”对广西红土型高铁三水铝土矿进行了综合定位和定量预测,共圈定了42个最小预测区,估算未查明预测资源量7.67×108t。该成果对广西红土型高铁三水铝土矿进一步勘查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铝土矿矿床成因与类型(及亚型)划分的新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士范 《贵州地质》1998,15(2):139-144
全球铝土矿都是在南北纬23°~25°以内(热带、亚热带)在适宜的地理、地形的海洋气候条件下,由风化作用形成的。为此其矿石结构、构造都是风化作用形成的红土豆、红土鲕、红土结核、红土碎屑、红土砾块,无一例外,统称为风化壳(红土)铝土物质构成。它们迁移就位以后便形成风化壳铝土矿床(红土铝土矿床)。其迁移就位不同便形成不同的亚型红土铝土矿床。在第四纪以前的红土(风化壳)铝土矿床深埋地下,再随地壳上升迁移到地表或地壳浅部,经过酸性地下水将其中硅质溶解淋失,便形成多孔隙的土状、半土状富矿的古风化壳铝土矿床。其亚型的划分与红土铝矿矿床的亚型相同。  相似文献   

17.
堆积铝土矿中三水铝石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堆积铝土矿中三水铝石成因探讨谌建国,刘云华(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宜昌443003)关键词堆积铝土矿,三水铝石-硬水铝石矿床,三水铝石成因,大气降水淋滤我国桂西至滇东广泛发育堆积型铝土矿,资源量很大。矿体是杂基支撑的角砾堆积物,砾石和基质...  相似文献   

18.
桂西某些铝土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桂西铝土矿有原生沉积型和堆积型两种矿床类型,它们关系密切。对铝土矿及其围岩系统取样。进行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原生铝土矿的成矿母岩主要为下二叠统茅口灰岩,其次有少量古陆风化物的加入;原生铝土矿形成于海相的沉积环境,堆积型铝土矿由原生沉积型铝土矿风化淋滤而成。  相似文献   

19.
由于已知国内的红土型三水铝土矿矿床均为小型,且矿石质量也偏差,多为小规模开采利用,而国外多为大型—特大型矿床,质量也好.笔者长期在境外开展红土型三水铝土矿的资源勘探和资源评价工作.在结合矿山开采的选矿工作和生产氧化铝的拜耳法工艺,对红土型三水铝土矿按照边界品位即是否需要洗矿,提出了全新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已探明的铝土矿储量居世界第八位,铝矿资源甚为丰富。它们主要分布在晋、鲁、豫、黔、桂和滇等六省,形成时代主要为石炭纪、二叠纪和新生代。本文论述中国铝土矿床的分布、层位、时代、沉积环境、地质特征和形成条件。根据21处主要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可将中国铝土矿床划分为二大类四亚类,即沉积型(海相和陆相)和风化型(红土型和堆积型)铝土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