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花岗岩区单元—超单元填图方法,是英国学者皮切尔教授在秘鲁海岸岩基段地区,通过几年的详细研究之后提出来的一种新的填图方法,它在国际上引起强烈的反响。近两年来,我们分队在承担福州地区1:5万区调工作中,对魁岐岩体南半部首次试用这种填图方法,取得了一些经验和较好的效果。现已初步查明魁岐复式岩体(超单元)是由钾长花岗岩、极细粒碱性长石花岗岩、碱性花岗岩、似  相似文献   

2.
郑基俭 《湖南地质》1995,14(4):200-204
本文综述了花岗岩单元-超单元填图的理论基础和分解岩体、划分侵入体的标志及单元、序列、超单元超单元组合的归并原则,对花岗岩地区的地质填图和普查找矿,科研工作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借鉴花岗岩区单元—超单元填图理论方法 ,通过对乌增苏辉长岩体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特征的研究 ,将岩体划分为四个单元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花岗岩单元—超单元填图的理论基础和分解岩体、划分侵入体的标志及单元、序列、超单元、超单元组合的归并原则,对花岗岩地区的地质填图和普查找矿、科研工作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英、美等国加强对花岗岩地区的区域地质研究工作,采用了近似于对沉积岩区的填图方法。具有代表性的,是对秘鲁海岸花岗岩岩基填图中创立的单元-超单元-岩基段填图方法。该方法的理论基础是:花岗岩岩基是复式岩体;花岗岩岩基是多幕深成活动造成的;侵入体的成分和结构的分带,常是多次岩浆活动的产物。在填图中要解决的关键是:查明花岗岩岩基和岩体的内部结构;查明花岗岩的侵位序次;建立起不同等级的构造单元或填图单位;寻找岩基的典型地段和典型剖面。我国已在江西等省开始进行这种花岗岩地区新填图方法的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6.
是地层单元还是构造单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古大陆边缘变质地质体性质的确定对于探讨大地构造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后期变形变质作用的影响,原先不同的构造单元往往被改造成看似完整的一套地层单元,但在同位素年龄、变质程度、岩浆活动与地层的专属组合及其空间延伸等方面则变化很大,这在华北古陆北缘的单塔子群和南缘的太华群中最为典型。因此,笔者建议用“构造-岩相杂岩体带”填图法来取代以地层为骨架的变质岩区地质制图,这有助于确定该地区的大地构造演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迟广城  林维峰 《辽宁地质》1999,16(4):288-300
辽西务欢池-铁匠各冷地区中生代-晚古生代花岗岩体可划分为十一个填图单元,据岩体形成时间、侵入接触关系,岩体及岩石组构特征,可把这十一个花岗岩填图单元归并为小欧力营和察哈尔山两个超单元,两 个超单元主体岩性为钾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岩体成因类型属于壳幔混源型,二者岩源不同,小欧力营超单元同位素年龄为269Ma,侵入时代为早二叠纪,为强力就位,察哈尔山超单元同位素年龄为190Ma,侵位时代为早侏罗纪,岩石糜棱岩化明显,属于被动就位。  相似文献   

8.
矿物相填图法(也称超单元填图法)是花岗岩区填图的一种新方法。1984年6月由国外传入我国。有意义的是,同年11月在江西新干县举行的有地质矿产部、  相似文献   

9.
湘南大义山岩体地质特征及其侵位机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单元-超单元填图法,对大义山岩体进行了岩石谱系单位划分,并对其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化学等特征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岵浆演化从南东向北西、从早期至晚期有由酸性向酸碱性方向演化的规律,并认为花岗岩(尤其燕山期)独特的地球化学背景是大义山岩体内部及接触带盛产锡铅锑钨多金属矿之主因所在。岩体构造研究表明,岩体受北西向邵阳-郴县构造岩浆成矿带严格控制;岩体内部构造及接触带围岩的构造位态显示为“被动”  相似文献   

10.
浙江梧村岩体是一个主要由石英二长岩、二长岩组成的中生代复式岩体。通过详细的野外填图和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发现该岩体具有结构和成分演化序列。依据侵入体之间及其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岩石的矿物成分及岩石地球化学、结构构造等特征,可将其划分为大山、沐尘、下坞等3个岩石单元,归并为梧村超单元。从早期到晚期,岩浆的侵入具有明显的反序特征,这种"反序"现象是因为存在带状岩浆房。三个单元在格局上呈刺破式同心带状型式,这种就位很可能属于刺穿式底辟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较详细地叙述了广西大容山—十万大山花岗岩区运用单元超单元方法填图所取得的成果;总结了单元超单元填图的优越性;填补了国外S型花岗岩区成功地运用此方法填图的空白。  相似文献   

12.
白马尖超单元组合特征及其成因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详细填图,将白马尖复式杂岩体解体出91个侵入体,归并6个单元,3个超单元,它们均属燕山期产物,物源于壳幔混合岩浆。岩石由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方向演化,岩浆活动由弱强弱,一幕一幕向上推进,呈向北东迁移趋势。区域构造活动和岩浆自身演化的双重因素制约了白马尖超单元组合。  相似文献   

13.
骑田岭花岗岩各单元特征及物质来源与成岩方式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1:50000骑田岭花岗岩基单元—超单元填图,笔者从岩石学、岩石化学、暗色包体、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副矿物等特征研究入手,指出岩基的物质来源与成因,应是地壳物质重熔型,可能有少量幔源物质参与混熔,岩体的成岩方式,为岩浆侵入冷却而成。  相似文献   

14.
北京房山岩体的主体——花岗闪长岩,长期以来一直划分为三个(环状)相带。作者不认为是三个“相带”,而是多次上涌岩浆形成的不同单元。文中阐述了具有论据,并对各单元进行了命名。加上与之呈脉动型侵入接触的石英闪长岩,将房山岩体划分为四个填图单位——单元。并将房山岩体的四个单元及周围地区规模较小的岩体,归并为高一级填图单位——序列,并命名为房山序列。  相似文献   

15.
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填图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发现分布在皖浙两省交界处的天目山一带的石英二长闪长岩、石英二长斑岩、石英正长(斑)岩体不仅在空间上相伴,且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相近,又都与燕山期黄尖旋回的火山岩密切共生,亲缘关系较密切,将其归并为天目山超单元。该超单元为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地球化学特点表明岩浆由造山带的山根或者加厚的双倍陆壳的下部熔融产生,为同源岩浆成分与结构演化序列,其侵位机制不仅受区域构造控制,而且还受火山机构制约,以被动式就位为主,少数可能兼有主动就位机制。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中部白垩纪碱性花岗岩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罗飞  罗照华 《现代地质》1995,9(2):203-211
作者通过对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地区深成侵入岩类同源岩浆演化系列的研究,首次发现了一个典型的碱性花岗岩杂岩体.在详细的地质填图和室内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岩石谱系单位的划分原则,对其作了进一步的解体,并对该碱性花岗岩超单元的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化学以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进行了综合研究.同时,对杂岩体的成因性质及岩浆起源的物化条件作了初步探讨。认为沙尔塔拉碱性花岗岩超单元是形成于早白垩世的A型花岗岩,是该地区造山期后陆壳整体抬升过程中拉张环境下岩浆活动的产物,它的发现将对本区构造岩浆活动发展史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何则干  陈胜宏 《岩土力学》2007,28(8):1544-1550
加锚节理岩体有着复杂的细部结构和力学行为,常规的数值模型很难满足模拟这种力学行为的要求。进一步发展了笔者建立的加锚岩体的复合单元法,提出加锚节理岩体的复合单元法研究。在不考虑锚杆、节理等细部结构的情况下划分网格,分别定义了加锚岩体复合单元、不连续岩体复合单元和加锚节理岩体复合单元,并建立了其数值模型。同时,在复合单元中还定义了不同材料介质的子单元用来模拟加锚节理岩体内复杂的细部构造。对加锚节理复合单元法进行了理论推导和算例研究,通过与常规有限单元法计算结果的比较,表明了加锚节理岩体复合单元法的合理性,同时也突出体现了其前处理简便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传统地质填图方法一般按成因划分第四系填图单位,但在半覆盖区,往往存在第四系不同成因物质混杂堆积的现象,若按成因划分填图单位,则会造成混乱。笔者在填图实践中,尝试按岩性划分第四系填图单位,这一做法能避免这种混乱,且有利于第四系中基岩信息的发掘,并能为勘查地球化学工作提供景观依据,这种新式填图方法可称为"第四系岩性填图法"。用岩性划分第四系填图单位需要使用统一的分类命名方案,本文使用了按碎屑特征进行分类的方案,主要考虑第四系松散堆积中碎屑的粒径、形态和含量变化。第四系岩性填图法中填图单位的划分需要参照这一分类命名方案,并可选用颜色、构造、次要碎屑类型等修饰性要素做为辅助划分依据。填图单位划分一般在踏勘和剖面实测中完成,第四系岩性填图法剖面测制较为复杂,除采用传统垂向测制方法外,还需运用横向测法和横向-垂向联合测法,通过剖面工作,可细化填图单位划分方案,并可评价不同填图单元基岩恢复的可靠性。第四系岩性填图法除需要编制传统地质图外,还需要编制基岩推断地质图或是在报告中制作插图以阐述此成果。  相似文献   

19.
赣南鹅婆岩体地质特征及演化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明 《江西地质》1998,12(1):20-26
在1∶5万黄石幅区调中,遵循单元—超单元的填图方法,对鹅婆岩体进行全面研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鹅婆岩体的地质特征,并对其演化历程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以1:5万茶洛、阿冬纳幅为实例,介绍了优地糟区花岗岩单元。超单元填图工作概况。详细论述了解体岩基的方法及不同先后侵位的岩石单元的差异性在单元-超单元划分的可信度研究中论述了划分、归并的依据,并从大量的测试数据及其演化规律中印证了宏观上解体的正确性。作者认为在优地槽区也同样能开展花岗岩单元-超单元填图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