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秦岭西段驾鹿金矿田成矿条件及找矿前景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晓峰 《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1999,8(1):35-41
驾鹿矿田既有葫芦沟蚀变岩型金矿,亦有石英脉型金矿。太华群地层,断裂构造以及岩浆活动是矿田金矿形成的主要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2.
3.
宫同伦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1997,19(2):14-20
小秦岭金矿田的成矿地质条件是矿源,热源,搬运介质和构造条件构成的统一整体,缺一不可。因为矿源层晨民矿的物质基础,热源是矿质的活化动力,各种热液是矿质的搬运工具、断裂构造的存在是成矿的决定因素,这四种因素的综合用方能形成金矿床。 相似文献
4.
寻找矿区深部盲矿或隐伏矿的最佳物化探方法及其最佳组合:在已知矿体深部寻找盲矿或第二矿体富集带,采用激发激化法激电测深方法;在地表覆盖厚区域找矿,采用土壤测量方法;矿山有深部工程(钻孔或坑道)的,采用构造叠加晕样品、电导率测量组合方法。 相似文献
5.
6.
7.
南秦岭沉积岩型金矿成矿潜力与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南秦岭沉积岩区广泛分布于商丹缝合带与勉略缝合带间的秦岭地块中,并以上古生界泥盆系最为发育。该含矿与岩矿建造中产出多种类型的浸染状金矿床,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本文根据各金矿类型地质特征、岩矿与含矿岩系组成、所在区地质背景等方面,分析了它们的成矿潜力和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8.
平江黄金洞金矿田成矿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金洞金矿田的成矿特主要来源于含矿地层,矿体赋存于近东西向的断裂中,并具多阶段成矿及主要成矿阶段叠加富集之特点。根据该矿田金矿的成矿特征及成矿规律,本文指出在其北部地域具有良好的找金前景。 相似文献
9.
对小秦岭金矿田Q240号矿脉进行构造与矿化蚀变特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脉体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改造。构造带早期以左行脆韧性剪切变形为主,发育北西走向石英脉,其构造线理倾伏向南西,石英脉中矿化特征以黄铁矿为主,呈条带状分布;而后期右行脆韧性剪切变形则形成北东东走向的黄铁矿石英脉。对3个矿体平面上变化特征的分析表明,矿体被多期构造-热液活动叠加,主成矿构造应该与北东走向的左行剪切变形相关,并在后期遭受了右行走滑变形改造,以北东东走向的缓倾结构面为容矿空间。结合应力环境和控矿规律以及矿体侧伏特征,依据构造蚀变特征,认为矿体在走向和倾向上均有似等距规律。据此,在Q240矿脉深部圈定出3处成矿靶区。 相似文献
10.
11.
无论是从矿化的垂直深度还是矿床的埋藏深度看,金矿床都是突出的代表. 世界上最大的南非维特瓦特斯兰德金铀砾岩型矿床的开采深度达地表以下3600多m,钻孔穿透的最大深度为4600m.苏联学者涅克拉索夫研究了深延金矿的一般特征和类型.除苏联外,他统计的开采深度达1 km和更深的金矿床有30个.其中一半是产于绿片岩系和角闪石化陆源-火山岩系中的矿床,其特点是矿化深度大(平均1600m)、金储量大(平均367t),而且每加深1 m,金储量可增加0.12t.这类深度大、储量大、矿化又相对稳定的金矿的开采也较简单,因而是最有远景的金矿类型之一. 我国在深部金矿的研究和普查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以栾世伟教授为首的小秦岭金矿深部矿化特征课题研究小组,经过4年的工作,得出了小秦岭金矿深部远景储量大于现在保有储量的可喜结论.江 相似文献
12.
针对小秦岭金矿田地质找矿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矿床实际特点,提出了现阶段该区含金石英脉找矿评价模式,并从控矿构造,岩石地球化学,矿物包裹体,黄铁矿标型特征等方面探讨了找矿评价的指标问题。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小秦岭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贵金属成矿带之一,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显示了该区良好的资源潜力。金矿受地层、构造和岩浆岩控制,具有“三位一体”的成矿模式。成矿过程复杂,太古宙太华群为成矿提供了物质基础,区域变质作用使金发生初次富集;早期自北而南的挤压形成规模巨大的推覆构造为含金石英脉的生成提供了有利空间;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对金的活化、迁移、富集起主导作用。金成矿温度属中低温热液矿床,围岩蚀变简单,成矿具有多阶段、多成因等复合型特征。矿床成因为动热再造多元热液型。通过对该区综合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初步显示开展小秦岭地区深部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小秦岭石英脉型金矿田是我国重要的金矿富集区, 区内一些重要矿山已逐渐成为危机矿山, 深部找矿是当务之急.运用趋势面分析法对3个典型东西向南倾矿脉的矿体厚度及品位进行处理, 分析了断裂构造控矿特征及矿化富集规律.结果表明: 东西向矿脉主要向南西侧伏; 控矿断裂具有由南西向北东斜上左行逆冲的活动性质; 多阶段矿化具有\"Ⅰ阶段成脉、Ⅱ阶段金矿化、Ⅲ阶段金铅叠加\"的过程; 由矿体侧伏与断裂产状波状起伏联合控制的近平行等间距展布的2组结构线的交汇部位是矿化富集地段; 据此指出了各矿脉深部找矿预测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8.
19.
小秦岭金矿田黄铁矿热电性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秦岭金矿田黄铁矿热电性特征及其找矿意义马宪,左大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30)黄铁矿热电性,是金矿找矿评价中重要的矿物标型特征。国内外大多数研究表明 ̄[1],金矿体上部为空穴型导电黄铁矿带(P型热电场,V_NP>+10mV,热电系数为较高的... 相似文献
20.
在对东闯特大型金矿床地质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该矿床成矿的必要条件:物质来源,矿化剂,构造,热源,水源,时间等要素以及每个要素的控制因素,建立成矿判别式。再结合其含金性,建立矿脉的成矿预测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