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
地下室抗浮设防水位标高取值的讨论以及抗浮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庆  陆有忠 《地质与勘探》2019,55(5):1314-1321
地下水勘察是岩土工程勘察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带有深基坑的高层建筑和地下广场式建筑大量兴建,一旦地下水可能高于地下室基础底板时,必须提供合理的抗浮设计水位,并对地下室抗浮有关问题提出建议。因此,抗浮水位的合理确定问题,它直接涉及到工程的安全性和成本问题,而实际中抗浮水位情况是比较复杂的,抗浮水位的标高取值尤其对一些水位变化大的地方,一直纠结于业内人士。抗浮水位取高了则造成浪费,估算低了则容易出事故,危险性很大。本文结合了不同的地貌地质和水文地质等条件探讨并总结了如何合理的确定地下室的抗浮水位以及相应抗浮措施,运用工程实例区别于传统的“拉压抗浮”设计方法,倡导节能绿色技术以“疏”代“抗”的疏水降压方法及时的降低地下水位,满足地下室抗浮要求。为相应的勘察与设计、施工单位确定抗浮水位或抗浮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膨胀土地层透水性弱、渗透性低,一般被视为相对隔水层或隔水层,其抗浮设防水位需综合考虑场地渗流特性、肥槽填料特性、水-结构相互作用而确定,建筑工程抗浮设计问题素来棘手难解。本文依托成都膨胀土地区某商住楼地下室局部抗浮失效案例,通过地下室渗漏水水源调查、基底地下水流量监测、排水系统排泄能力评价等方法,认为地下室上浮属肥槽施工控制不当使高压水渗入抗水板底部进而导致水力学条件失衡造成的。基于此,结合FLAC3D有限差分法,详细探讨了地下水浮力及膨胀土膨胀力作用下地下结构的力学行为特征。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一种以“卸压”为主的地下室抗浮方法,其理念是在底板开设卸压孔使地下水流动,通过主动式泄排适量地下水来减小或消除水浮力,并辅以观测及自动控制措施,实现抗浮目的。工程监测结果表明,流量及水头可控,运行效果良好,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3.
彭涛 《地质与勘探》2024,60(2):377-387
随着建筑物地下室的埋深增加、地下水位升高以及极端恶劣天气的影响,对抗浮锚杆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抗浮锚杆的局限性日益明显。为了解决建筑物因不同区域结构自重和地下室底板埋深差异带来的抗浮难题,本文通过精细分区抗浮设计,采用精轧螺纹钢筋代替普通钢筋的高强度扩大头抗浮锚杆解决了抗浮问题,其单根抗浮锚杆的抗拔承载力为560 kN,在最大试验荷载840 kN作用下锚头最大位移仅为5.25~9.97 mm,平均值为7.91 mm,卸荷后回弹率为18.09%~46.26%,未出现破坏,展现了优越的性能。高强度扩大头抗浮锚杆存在3种类型的应力-应变模式,(压密)-预应力抵消-扩大头端压是抗浮锚杆的理想应力-应变模式,其在1120 kN荷载作用下仍能保持正常维持收敛,且抗拔承载力为560 kN时仅处于预应力抵消阶段,仍具有很大的承载潜力。  相似文献   

4.
<正>著译者:唐孟雄胡贺松张程林版次:第一版出版时间:2016-05开本:小16开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装帧:平膜标准书号:978-7-112-19191-8【内容简介】本书将理论研究、数值模拟、工程设计、检测与监测有机结合,重点论述地下水设防水位、地下结构抗浮设计及抗浮结构试验。全书分为13章和1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抗浮设防水位、抗浮设计、地下结构抗浮措施、等截面抗拔  相似文献   

5.
地铁车站抗浮设计是地铁设计的重要内容,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但在设计参数、抗浮计算等方面一直存在争议.从工作经验出发,结合最新规范、专家意见,系统介绍了地铁车站抗浮设计涉及的抗浮水位选取、抗浮计算、抗浮措施等,阐述了个人对分歧的看法及原因,并根据地铁工程的特点,针对地铁车站抗浮设计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近年来地下建筑成为了很重要的部分。由于地下空间的与岩土工程条件紧密相关、直接相互影响,引发了相关的问题。地下建筑抗浮是最重要的安全性问题之一。采用不同的途径解决抗浮问题,各地域、各单位差别较大。多年来,经过岩土工程师的研究实践,抗浮锚杆成为了解决地下建筑抗浮的重要途径。抗浮锚杆的设计和施工的方法很多。在北京地区对土层抗浮锚杆的设计和实践效果予以研究。特别是对长螺旋中心压灌后插主筋的锚杆施工工艺进行推进和实践,取得的成果可作为类似工程的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抗浮锚杆的应用实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抗浮锚杆是一种竖向锚固技术,由于该方法具有造价低,工期短,施工便捷等优点,在抗浮锚固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本文以两个成功应用实例介绍了抗浮锚杆的设计和施工经验,并探讨了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对同类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人工岛抗浮、防水设计水位选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宏  赵森林  刘应辉  焦志斌 《岩土力学》2008,29(Z1):197-200
分析了内陆地区抗浮和防水设计水位的选取方法,以冀东南堡油田2#人工岛工程钻井放喷池抗浮和防水设计水位选取实例,提出了海洋人工岛抗浮和防水设计水位选取方法,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于人工岛永久性构筑物,抗浮设防水位按岛面高程选取;而临时建筑物或施工期建筑物,可取岛面高程以下0.5~1.0 m。影响抗浮、防水设计水位的主要因素为人工岛的高程和降雨。  相似文献   

9.
当前,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地下结构物如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场等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广泛,其抗浮问题亦日益受到关注。与压重法、摩擦抗浮法、基板延伸法、降排截水法以及大口径抗浮桩(如预应力管桩、钻孔桩、人工挖孔桩)等相比,抗浮锚杆(索)(一般直径小于300mm)由于采用高压注浆工艺,使浆液能渗透到岩土体的空隙与裂隙中,锚杆(索)的侧摩阻力较大,更有利于抗浮,具有受力合理、工期短、造价低、施工便捷、节省建材等诸多优点,已在各大中城市的工程建设中迅速推广使用。文章介绍了锚索抗浮桩在昆明某工程中进行抗拔试验概况,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适用于下一阶段进行抗浮设计所需的土力学指标及有关施工工艺参数的建议。其锚索抗浮桩试验经验可供同类工程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当建筑物基底处地下水水头压力大于基底荷载时,建筑物将会发生上浮事故。为保证建筑物不发生上浮事故,设计前必须确定保障建筑物安全的地下水水位高程,该高程一般被称为建筑物抗浮设防水位。以实例形式对当前几种确定建筑物抗浮设防水位的不同观点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可供确定建筑物抗浮设防水位设计工作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临江地下结构进行浮力计算时,其抗浮设计水位直接采用地面高程或江河水位是不合理的,需要对场地进行渗流分析才能确定。在沿用本奈特假定的前提下,推导出一种简化算法用于临江二元地层的渗流分析,可得到强透水层中的水头分布。在此基础上,提出地下结构物底板水压力的实用计算方法为抗浮设计提供依据。其方法适用于堤前、堤后覆盖层有不同的厚度和渗透系数,以及宽度为有限或无限的边界情况。该法计算简便,结果足够精确。经过算例验证和比较,堤后小型结构物对强透水层中的水头分布影响不大,但大型结构物和堤后宽度收窄将会显著抬高水头。位于覆盖层中的地下室底板浮力呈中部大、四周小的分布形态,但位于强透水层中时则呈线性分布。  相似文献   

12.
抗浮锚杆是建筑工程中控制地下水浮力的重要技术。结合青岛星雨华府北区下沉广场基坑抗浮锚杆工程,基于现有抗浮锚杆设计理论进行了初步方案设计,并运用FLAC3D开展了数值模拟试验,分析了在结构荷载、地下水浮力和锚杆共同作用下基坑底板的受力和变形。在综合考虑受力和施工成本的情况下,得到了抗浮锚杆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3.
李征翼 《岩土工程技术》2010,24(6):277-281,298
建议设立建设工程抗浮设防标准作为勘察设计的规范性技术依据,通过归纳抗浮设防水位推断计算公式,阐述了最不利条件下各影响因素的涵义,明确其中的地下水位最大年季节性变幅应采用统计分析的上限分位标准值,同时提出组合效应的分析思路;依据地层的水力连续性原理及实际的工程技术条件,分析了弱透水性土层中基础浮托力折减的风险性;强调抗浮分析和设计中应将结构重力按抗力条件取值,并对抗浮设防水位应发挥的功用给予了一些说明。  相似文献   

14.
罗云海  刘君 《岩土工程技术》2020,(1):60-62,F0003
为探讨泥岩地层全黏结抗浮锚杆荷载传递机理和承载性能,基于陕西安康地区泥岩地层抗浮锚杆现场进行了基本试验和锚杆杆体的轴力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锚杆杆体的轴力分布是不均匀的,从锚杆顶面向深部逐渐减小,且超过一定的长度后不再受力;同时表明锚杆受力时,沿锚固端全长的黏结应力分布也是不均匀的,其有效发挥黏结应力的分布长度有一定限度;确定了该地区泥岩地层中直径为150 mm抗浮锚杆的有效锚固长度、极限黏结强度标准值及8 m长锚固段对黏结强度的影响系数等,为类似泥岩地层抗浮锚杆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李文峰  李建军  王永新 《岩土力学》2006,27(Z1):832-835
详细地介绍了挤扩支盘桩在地铁车站抗浮工程中的应用和挤扩支盘桩的设计原理、施工方法和力学特性以及在抗浮工程中的优越性及经济性。为保证地铁车站的安全顺利通车打下了技术基础,为今后类似地下构筑物抗浮设计、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骆冠勇  马铭骏  曹洪  潘泓 《岩土力学》2020,41(11):3730-3739
临江场地的地下水位受外江水位影响,具有长期水位较低、短期汛期水位极高的特点。临江场地内的地下结构,若仅采用抗拔桩或抗拔锚杆等常规被动抗浮措施进行抗浮,将抗浮设防水位取为地表高程显然是偏危险的,但按50年一遇和100年一遇水位采用常规被动抗浮措施进行抗浮设计又显然是不经济的,成本极高。基于此,提出抗浮范畴临江结构的定义及其“排水廊道+常规抗浮措施”的主被动联合抗浮的方法。根据临江承压圆湖公式,考虑越流效应,给出了临江排水廊道简化计算分析方法并进行了有限元验证。临江地下结构利用排水廊道进行防洪渡汛,保证汛期地下结构水荷载稳定,消除汛期高水压对结构产生的极端水荷载,而对于平时非汛期水位的作用则利用常规抗浮措施进行考虑。廊道只在汛期高水位时起防洪渡汛作用,排水减压不会引起环境影响问题,同时其耐久性也容易保证。最后介绍利用此方法进行抗浮的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抗浮锚杆存在的锚固效率低、耐久性和抗腐蚀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有螺旋箍筋的承压型预应力基础抗浮锚杆。通过现场原位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与传统非预应力全长黏结的抗浮锚杆进行对比分析,对承压型预应力抗浮锚杆受力特点、承载能力及工程应用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浆体内设置螺旋箍筋,提高了浆体的抗裂、抗压性能,避免了浆体开裂引起的钢筋锈蚀问题,提高了锚杆的承载力、可靠性及耐久性,进而确保抗浮工程的安全,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巨大,在基础抗浮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抗拔(浮)桩——部分粘结预应力抗拔(浮)桩。该新型桩有效改善了抗拔桩的桩身结构,能充分发挥抗拔桩的承载力,改变了混凝土受拉时的受力性状,克服了普通抗拔桩容易产生裂缝的弊病。结合有关地下结构浮力方面的研究成果及现场实际的部分粘结预应力抗拔桩荷载试验结果,对抗拔(浮)桩进行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9.
考虑围护摩阻力的地铁车站结构抗浮安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俊能  刘干斌 《岩土力学》2010,31(Z1):279-283
在地下结构抗浮设计中,较少考虑侧壁摩阻力的作用,对于侧摩阻力的的计算方法也不够明确。抗浮安全系数目前尚无统一规定,主要参照类似工程实践经验确定。在宁波轨道交通工程福庆路站抗拔桩静载试验的基础上,以地铁车站结构为研究对象,经过试验分析,对地下车站结构设计中侧壁摩阻力大小进行计算,进而考虑抗浮安全性对车站结构的临界宽度进行计算,可为地铁车站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刘国亮  杨志武  孙国春 《地下水》2009,31(2):102-104
确定抗浮设防水位是勘察报告中的重要一项参数,影响抗浮设防水位的因素较多。通过对天津市区范围内可能影响抗浮设防水位的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工程实例探讨确定天津市区内地下构筑物的抗浮设防水位的方法。得出:抗浮设防水位要综合考虑场地不同的地质条件、建筑条件和地貌条件等因素,采用最不利组合综合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