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松辽盆地油页岩资源极其丰富,JFD6井位于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哈拉海向斜内。通过录井资料,测试分析及测井解释,对该井青山口组油页岩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青山口组一段油页岩质量较好,含油率属于低—中等级,而且为低硫油页岩。表明在未来油页岩开发利用中,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2.
以吉扶地6井为主,结合邻井资料研究了松辽盆地东南隆起三井子地区青山口组油页岩特征.吉扶地6井于1058.6~1079.9 m处青山口组中见有油页岩5层,累计厚度10.3 m,含油率(3.5~10.5)%,平均5.46%,为中等品质油页岩.具有有机质丰度高的特征,平均TOC 7.72%,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Ⅰ型,有机质成熟度...  相似文献   

3.
为近一步了解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上白垩统青山口组油页岩特征,对该地区新钻井增深3井青山口组全取芯井段进行了详细的岩芯观察、取样与测试等单井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增深3井青山口组共发育5层油页岩,主要形成于半深-深湖沉积环境,油页岩单层最厚达5 m;含油率为3.50%~7.34%,平均为4.73%;发热量分布范围为1 928.68~4 537.08 J/g,平均为2 691.42 J/g;灰分含量为82.65%~87.56%,平均为85.02%;全硫含量为0.59%~4.08%,平均为1.40%,为高灰分、低发热量、低硫、中--低品质油页岩。其中含油率与发热量、有机碳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性,与灰分含量呈明显的负相关性,表明发热量、有机碳和灰分含量可作为油页岩含油率良好的替代指标。对油页岩段的测井曲线分析显示,油页岩层较泥岩具有高声波时差、高电阻率、低密度的特征,可作为识别油页岩的辅助标志。通过对样品岩石热解参数进行分析,表明油页岩中的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Ⅰ型,其次为Ⅱ型,有机质成熟度处于未熟-低熟阶段。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JFD1井为研究基础,通过岩心观察、样品测试等方法对上白垩统青山口组一段油页岩进行评价。研究分析表明:JFD1井青山口组一段共发育4层油页岩,最低含油率为3.5%,较高含油率为9.2%,个别样品含油率高达11%,整体为中-低品质油页岩,单层最大厚度可达7.4 m,累计厚度为20 m,全硫含量范围0.85%~1.93%,平均值为1.18%,属于特低硫-低硫油页岩。油页岩段含油率与小体积质量、灰分、挥发分显示一定的负相关性,与总有机碳含量TOC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可以作为油页岩评价的替代指标。对青山口组一段的测井曲线分析显示,油页岩段较非油页岩段具有明显的高自然伽马、高电阻率、高声波时差和低密度的特点,可以作为间接识别油页岩的参考手段。  相似文献   

5.
6.
松辽盆地南部青山口组湖相风暴沉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岩心观察、粒度分析、薄片鉴定等方法,研究了松辽盆地南部青山口组湖相风暴沉积。结果表明,本区风暴沉积具有:a.丘状交错层理、冲刷面、渠模、截切构造、泄水构造及生物扰动成因等沉积构造;b.以跳跃总体为主、悬浮总体不发育的粒度特征;c.典型的“似鲍玛序列”。风暴沉积物源来自于西部斜坡区的(扇)三角洲及滨浅湖滩坝沉积,按其沉积特征及与物源的关系,又可进一步分为原地风暴岩和异地风暴岩。  相似文献   

7.
松辽盆地扶余—长春岭地区上白垩统青山口组发育多层油页岩,油页岩颜色主要为棕褐色和灰黑色,发育水平层理和块状层理,揭示其沉积于半深湖-深湖环境。通过系统取样、测试和分析表明:研究区油页岩为中等含油率、中发热量、高灰分及低硫油页岩。总有机碳(TOC)测试结果为4.87%~19.90%,平均为7.88%,表明油页岩有机质丰度较高;通过岩石热解参数分析,研究区油页岩有机质类型以Ⅰ型为主,Ⅱ型次之;结合最大热解峰顶温度T_(max)(℃)的变化范围为437℃~449℃,指示出研究区的油页岩有机质成熟度处在未熟-低熟阶段。对研究区油页岩的厚度及含油率展布特征进行分析表明:研究区2号和3号矿层油页岩厚度最大,连续性最好,ZK0809井和ZK3201井区油页岩累计厚度较大,而SY9井区油页岩含油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笔者通过观察岩心,结合测井、录井资料,采用沉积学最新分析方法,查明了主要研究层青山口组(K1qn)下部发育的沉积微相类型及其特征,建立了相标志,同时查明了不同体系域沉积相、亚相、微相的空间展布。研究层段发育的沉积类型有湖泊相和湖底扇相,湖泊相主要为半深湖-深湖亚相,湖底扇相区分为内扇和外扇两个亚相。通过单井相划分和3条不同方向的联井剖面查明沉积微相在纵向上的变化,利用沉积微相平面分布图分析了研究区各沉积微相的平面分布特征。纵向上研究层段底部湖底扇较发育,向上湖底扇的面积逐渐减小。平面上,以深湖-半深湖沉积为主,在研究区的西侧、西南和西北地区发育湖底扇。湖底扇具有多期性、多物源的特点。该区的主体砂岩为碎屑流、浊流成因的湖底扇砂,其典型特征是厚层暗色的深湖-半深湖亚相的烃源岩夹由重力流成因的湖底扇,上下均呈突变接触关系,具有很好的隐蔽油藏成藏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通过岩心和测井资料分析,系统地研究了松辽盆地中央坳陷滨北地区上白垩统青山口组的沉积特征;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编制出了研究区上白垩统青山口组各亚段的砂岩含量、暗色泥岩含量和紫红色泥岩含量等单因素图件,在此基础上做出沉积相图,深入分析了研究区沉积演化规律。研究表明,青山口组主要发育三角洲和湖泊2种沉积相,进一步分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滨浅湖和半深湖-深湖4种沉积亚相。从研究区边缘到中心,沉积相类型由三角洲平原亚相渐变为三角洲前缘、滨浅湖和半深湖-深湖亚相;自下而上由半深湖-深湖亚相逐渐变为滨浅湖、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亚相。青山口组沉积时期可划分为青山口组沉积早期、青山口组沉积中期和青山口组沉积晚期。不同时期、不同构造单元的沉积特征表现各异,从青山口组沉积早期到青山口组沉积晚期,研究区湖盆发育总体表现出规模由大到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沉积学和地震沉积学理论指导下,综合应用11口岩心资料和大量地球物理资料,将松辽盆地齐家地区青山口组划分为3个长期旋回和6个中期旋回,确立青山口组主要发育湖盆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青山口组浅水三角洲由成熟度较高的中细砂岩组成,发育反映较强水流作用形成的沉积构造以及间断正韵律,分支河道砂体发育,累计砂体厚度达数十米,分布范围广,向湖盆中央方向延伸数十公里。三角洲前缘可细分为內前缘和外前缘。三角洲內前缘水下分支河道连续性好、延伸远;三角洲外前缘水下分支河道连续性差,被改造后形成前缘席状砂。基于浅水三角洲发育主控因素分析,建立了干旱和湿润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利用地震沉积学的地层切片刻画了浅水三角洲沉积砂体的枝状形态和大面积分布特征,指出近油源和临近断层的三角洲前缘砂体为有利勘探开发目标。  相似文献   

11.
以松辽盆地北部为研究区域,以上白垩统青山口组一、二段泥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国内外页岩油研究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典型井岩心观察、样品测试数据分析等,对研究区青山口组一、二段泥岩的岩性、物性、电性、含油气性、烃源岩、脆性及地应力特征七方面页岩油评价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松辽盆地北部上白垩统青山口组一、二段具有页岩油发育的有利石油地质条件,其中古龙凹陷为页岩油的有利区,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2.
Micropores of shale are significant to the gas content and production potential of shale, which has been verified in the research of marine shale gas; while, few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on lacustrine shales. This study collected 42 samples from three wells in the Late Cretaceous Qingshankou Formation of the southern Songliao Basin, NE China, and investigated these samples by the focused ion bea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FIB–SEM) and nitrogen adsorption analysis techniques. Four types of micropore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samples, i.e., intergranular pore, intracellular pore, organic matter pore and microfracture. The pore structure type is characterized by open slit pores and “ink type” pores which are mainly 1.5–5 nm in diameter with mesopores as the main pores. The mesopores account for 74.01% of the pore volume and 54.68% of the pore surface area. Compared with the lacustrine shales from the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in the Ordos Basin and Xujiahe Formation in the Sichuan Basin, the intergranular clay mineral interlayer pores are considered to be the main reservoir space for shale gas storage in the study area, followed by intraparticle pores, organic matter pores and microfractures. Maturity and micropore are the key controlling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shale gas content of the Qingshankou Formation in southern Songliao Basin.  相似文献   

13.
基于钻井、测井、地震及分析化验资料,开展了松辽盆地青山口组一段油页岩成矿条件及有利目标区分析。研究发现,松辽盆地青山口组一段油页岩最大厚度达15m;埋深几十米~2 000m,盆地东南部农安-登娄库一带埋深在500米以浅。将青山口组划分出3个三级沉积层序,青一段油页岩形成于SQ1层序下降半旋回,为深湖相沉积物,油页岩分布受该时期深湖相沉积范围的控制。根据研究区整体地质勘查程度,选取油页岩埋深和油页岩厚度为主要评价指标,并以含油率作为参考指标,建立了青一段油页岩有利目标区优选方案,确定了A类选区为农安-增盛-长春岭-朝阳沟勘查区和白城东北部勘查区,B类选区为登娄库背斜带南部地区,C类选区为农安-增盛-长春岭-朝阳沟勘查区外围。  相似文献   

14.
综合利用岩心和测井资料,系统总结了松辽盆地南部乾安地区上白垩统青山口组三段高分辨率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建立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对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内地层叠置特征进行了探讨,并进一步分析了层序地层格架内河道砂体展布特征及沉积相演化规律。识别出冲刷面、底部滞留沉积和滑塌沉积3种高分辨率层序界面识别标志,以及泥岩颜色转换和含油性变化2类辅助性证据,在此基础上将青三段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SQ1,SQ2)、13个四级层序(HFSQ1-HFSQ13),层序内可进一步划分出湖侵体系域(LTST)和湖退体系域(LRST)。四级层序体系域内识别出单向加深A1型、单向加深A2型、单向变浅B型、复合对称C1型和复合对称C2型共5类四级层序结构;三级层序湖平面升降可划分为4个阶段,各阶段内四级层序组合模式各不相同。根据砂体连井对比和平面相分析成果,结合体系域阶段划分,在研究区青三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内共总结出4类沉积模式。其中,湖退体系域早期沉积模式砂体分区叠置,河道平面呈分支树杈状。湖退体系域晚期沉积模式砂体规模最大,整体连片叠置,河道平面呈网络交织状,分流河道间湾在河道间呈零星点状分布。湖侵体系域早期沉积模式砂体规模较小,孤立分布,河道平面呈分支树杈状。湖侵体系域晚期沉积模式砂体规模最小,零星分布,河道平面呈曲流状—分支树杈状。  相似文献   

15.
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下部广泛分布一套富含有机碳的黑色泥岩、页岩沉积,是全盆地地层划分对比的一级标志。茂206井是中国白垩纪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井,全井获取了青山口组497.02 m的岩心资料。茂206井青山口组具有相对高的有机碳、干酪根碳同位素正偏、重排甾烷含量低以及普遍存在伽马蜡烷生物标志化合物等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表征为白垩纪温室效应时间窗内古湖泊缺氧事件的产物。结合生物地层研究成果,认为青山口期缺氧事件层大体可与白垩纪古海洋Cenomanian-Turonian界线事件层进行对比,进一步证实了青山口组的地质时代属晚白垩世晚Cenomanian-Turonian期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综合利用地震、录井、测井、岩心资料,建立了松辽盆地西斜坡上白垩统青山口组二段及三段底部四级层序地层格架,查明了四级层序格架内沉积微相的空间分布。青山口组二段划分为2个四级层序(Cg4、Cg3),每个四级层序均可划分为湖泊扩张体系域和湖泊收缩体系域,分别命名为Eg4、Sg4,Eg3、Sg3。西斜坡青山口组二段及三段底部的沉积格局为滨浅湖沉积体(砂坝、泥滩、混合滩)和三角洲前缘沉积体(河口坝、远砂坝)共存。Eg4沉积时期发育了物源来自西部与北部的4个三角洲前缘沉积体,沉积体之间发育滨浅湖混合滩;Sg4沉积时期三角洲沉积体规模较前期扩大,并且发育了物源来自西北方向的三角洲。Eg3沉积时期物源来自西部及北部的三角洲向东推进,东北部三角洲前缘沉积体萎缩;Sg3沉积时期以三角洲前缘沉积占优势,三角洲前缘沉积体错叠连片,滨浅湖沉积大量减少。青山口组二段及三段底部自下而上,沉积区范围和三角洲前缘沉积体的规模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