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采用了预测编码的视频数据对传输差错极为敏感,为了有效地消除网络传输错误对解码图像的影响,介绍了一种基于反馈的参考帧选择(RPS:Reference Picture Selection)技术.它利用反馈信道传回的差错信息,选择被正确解码的帧作为参考来进行编码.仿真试验给出了各种RPS模式下图像的主客观质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抑制传输差错的扩散与差错恢复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辽沈大地     
《国土资源》2013,(7):60-61
沈阳土地执法视频监控网络系统通过验收日前,沈阳市土地执法视频监控网络系统项目顺利通过专家验收。沈阳市土地执法视频监控网络系统项目是国土资源部试点项目,项目建立1个市局监控中心,5个分局监控中心,100个野外基站,采用高清晰视频影像监控设备,利用3G无线传输模式,开发与执法监察工作结合的系统软件,可实现对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易发区的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定点形变数据采集传输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原理以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系统中的数采仪与接口电路的通用性,使用户可以因地制宜地采用有线或无线方式建立实用化台网;针对形变观测的特点,系统以丰富的软件支持,完成台站与中心站包括传输在内的全部日常处理工作从而为地震预报研究提供了迅速及时,完整准确的前兆资料。系统的全自动功能为实现台站的无人值守提供了可能性。本文最后还介绍了系统的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4.
森林生物量遥感估算与应用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遥感图像光谱信息具有良好的综合性和现势性,利用遥感信息和GIS技术进行森林生物量估算及碳过程的研究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手段。本文对森林生物量遥感估算方法及其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了利用遥感信息进行森林生物量估算的四种主要方法:遥感信息参数与生物量拟合关系的方法、遥感数据与过程模型融合的方法、基准样地法(KNN方法)以及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该领域研究的不足,以及今后利用遥感方法进行森林生物量估算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嵌入式信息家电的主要特点、意义和发展趋势,给出了SOPC技术的概念及涵义,并着重给出了基于嵌入式微处理器NiosⅡ实现语音无线传输系统的一种解决方案.系统应用嵌入式SOPC技术,选用了Altera公司最先进的32位软核嵌入式微处理器NisⅡ并结合无线传输模块PTR8000实现了语音的无线传输和接收.  相似文献   

6.
以TMS320DM642为核心构建一个实验室安全控制系统,通过摄像机采集视频图像,将图像传输给DM642进行图像处理,包括获取背景图像、差影处理、图像分割、运动目标检测、安全控制,并将处理结果显示在液晶屏上.实验验证,系统能够实现实验室条件下的安全控制.  相似文献   

7.
以TMS320DM642为核心构建一个实验室安全控制系统,通过摄像机采集视频图像,将图像传输给DM642进行图像处理,包括获取背景图像、差影处理、图像分割、运动目标检测、安全控制,并将处理结果显示在液晶屏上.实验验证,系统能够实现实验室条件下的安全控制.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升无线图像通信中的图像渲染性能和减小数据的传输量,提出了一种优化算法,将基于矩形分割的局部渲染技术引入到无线图像通信中,以此减小每一帧的渲染区域和传输数据,以达到在节约CPU计算资源的同时,降低电量消耗和带宽依赖的目的。通过实验发现,该算法在图像相对变化较小的时候,最多能将渲染性能提升一倍,同时传输数据量和需要重新渲染的单个对象数量基本呈正比。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有其适用范围,当图像较稳定的时候,平均能够提升30%以上计算性能,并减少50%以上的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9.
二维视频三维化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3DsMAX软件平台,根据对二维视频中帧间物体与摄像机位置关系和现有的二维视频转三维的方法的分析,提出了一种二维视频转化成3DTV的新思路--利用视频帧间本身具有的三维视差信息对运动物体进行图像处理后所得图像作为视差图,同时运用三维合图程序得到用于显示的合成图,并对其可行性作了理论和实验t的比较分析,实验证明该方法在某些特定环境中的可操作性,比较了与其他三维化方法的优劣.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通过讲解GIS系统中远程视频监控定位技术的原理和实现方法以及其他定位方法的应用,通过GIS系统实现多种定位技术,使森林防火工作做到打早、打小,把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尽可能地减少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1.
天山西部林区护林防火信息系统是综合运用空间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及森林防火专业技术,依托地理基础信息、森林资源信息及护林防火专题信息,在Arc GIS Engine开发平台上,通过VB.NET可视化开发语言的二次开发,构建的专业应用系统。该系统的框架包括数据库及林火预测预报、火灾指挥扑救、灾后损失评估、森林资源管理等子系统,可实现火点智能定位、火场信息查询显示、辅助决策指挥等具体功能。为林区护林防火部门进行宏观管理、分析决策提供多源、及时、科学的空间信息服务,旨在改善林区防灾、减灾及森林安全工作的被动局面,提升林火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火险等级评估方法与应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森林草原火灾不仅严重危害到社会和人民财产安全,还危及到我国生态安全。火险等级评估作为科学防火的一个重要方法,可以为森林草原防火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支持信息。本文在已有相关研究总结的基础之上,针对火险等级评估方法和应用进行了如下分析。并定义阐述了火险等级评估研究中的相关概念;对火灾危险评估已使用过的指标进行了总结,简要分析了各类评估指标对火灾的影响;总结和分析了已有的火险等级评估方法;并介绍了针对我国北方四省森林草原生态环境特点简要分析了遥感反演指标的火险等级评估应用。  相似文献   

13.
人为或自然因素造成的森林火灾常导致森林覆盖和结构的变化,对森林碳循环产生重大影响。MODIS热异常-火灾产品(MOD14)包含地表火灾位置、可信度、火点辐射能量及其他属性信息,可用于火灾频率、等级及其变化的监测。本研究以俄罗斯欧洲地区的北方森林为研究对象,采用2005-2010年每日MODIS14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研究区过火像元进行判别提取,分析该地区林火时空变化规律,并探讨驱动因素。结果显示,俄罗斯欧洲地区森林火灾主要分布在中南部。近年来,火灾数量呈上升趋势,2010年的火灾覆盖范围是2005年的1.5倍;年内火灾发生情况随时间波动,火险期为每年的4-10月;极端干旱天气造成的的特大型火灾事件在本研究结果中得以反映。  相似文献   

14.
森林资源是极其重要的自然资源。利用3S(GIS、RS、GPS)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建立森林防火信息系统对减少森林火灾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四川省遂宁市为例,对该市森林防火信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系统的数据库进行了设计、建设。该系统数据库的数据主要有1:1万地形图,1:1万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气象站点数据,扑火力量分布数据,了望站点分布数据,扑火物资储备数据,林业管理机构分布数据,以村或乡镇为单位的人口、经济统计数据及遥感影像数据库。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的处理和管理,森林火险等级评价,森林火灾监测,林火趋势模拟和预测,最佳扑火路径分析,防火扑火预案制定,防火扑火决策,灾害损失评估,灾后重建辅助决策,相关图、表和报告制作等功能。在系统的搭建过程中,采用MicrosoftVisualStudio2005作为开发平台,利用Ar-cEngine组件对象模型进行软件系统的开发,采用SQLServer2005数据库管理系统和ArcSDE9.2空间数据库引擎来实现该系统的数据管理。该系统的建立对该市森林防火和森林资源管理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森林过火区植被遥感参数的变化与恢复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监测森林火灾火烧迹地的植被遥感参数变化,分析植被对火灾的响应与恢复特征,为防灾减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首先基于森林火灾前后的Landsat5 TM数据,利用差分归一化燃烧指数(the Differential Normalized Burn Ratio,dNBR)来提取2009年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火烧迹地的范围,计算过火区面积及火烧强度;其次基于时间序列的全球地表特征参量(Global Land Surface Satellite,GLASS)产品中的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吸收光合有效辐射比例(Fraction of Absorbed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FAPAR)数据,利用距平分析法对比不同火烧强度过火区植被与未过火区植被受森林火灾的影响状况与植被恢复特征。结果表明,森林火灾发生后,LAI、FAPAR值迅速降低,火烧强度越大,LAI、FAPAR下降程度越大,高火烧强度过火区的LAI、FAPAR最大降幅分别为中火烧强度、低火烧强度过火区的1.2、1.3倍;随时间推移,LAI、FAPAR值逐渐上升,在2-3年内恢复至未过火区水平。LAI、FAPAR恢复至未过火区平均水平的时间与森林火灾规模、火烧强度密切相关:维多利亚州森林火灾过火区域中大过火斑块、高火烧强度林地的植被遥感参数恢复时间相比小过火斑块、低火烧强度林地滞后1-2年。植被遥感参数LAI、FAPAR能很好地反映过火区植被的受损状况及恢复过程。  相似文献   

16.
Forest fire is one of the major causes of forest loss and therefore one of the main constraints for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worldwide. Identifying the driving factors and understanding the contribution of each factor are essential for the management of forest fire occurrenc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identify variables that are spatially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and incidence of the forest fire in the State of Durango, Mexico. For this purpose, data from forest fire records for a five-year period were analyzed. The spatial correlations between forest fire occurrence and intensity of land use, susceptibility of vegetation,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and slope were tested by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GWR) method, under an Ordinary Least Square estimator.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atial pattern of the forest fire in the study area i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intensity of land use, and land use change is one of the main explanatory variables. In addition, vegetation type and precipitation are also the main driving factors. The fitting model indicates obvious link between the variables. Forest fire was found to be the consequence of a particular combin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when these factors coexist with human activities, there is high probability of forest fire occurrence. Mandatory regulation of human activities is a key strategy for forest fire prevention.  相似文献   

17.
1INTRODUCTIONForests are one of the major natural resources that per-form important environmental and recreational func-tions (COSTANZA and GROOT, 1997). It is well known that forests can absorb atmospheric carbon, maintain a certain degree of humidity in atmosphere, regulate rainfall, moderate temperature, and restrain soil erosion, etc. (AURELIA, 2003). So, the health of a forest in any given area is a very important indicator of the ecological conditions. But fire is the great…  相似文献   

18.
漳平市森林可燃物类型变化遥感动态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森林可燃物类型的空间分布是林火蔓延、灭火可视化建模与仿真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对森林可燃物类型划分的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树种信息的分类方法。根据漳平市2003年小班图层中的优势树种信息,获得该市2003年四种森林可燃物类型即竹林、阔叶树、杉木林以及马尾松的空间分布专题图。在此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技术,对ASTER影像进行分类,探测每种可燃物类型的内部变化和外部变化。该技术利用影像分割技术构建分类对象,使每个对象具有光谱信息的同时,具备大小、形状、拓扑关系、类别层次等诸多信息。对分类结果进行评价的结果表明,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技术,充分利用了光谱特征以及类别相关特征,提高了分类精度,分类的面积精度达到89.3%。由于影像分割过程应用了专题图层,对象的边界不会超越专题图层的边界,使得对现有图层的更新尤为容易。最后,利用矢量格式的遥感分类结果对原森林小班图层进行更新,获得新的可燃物类型图层,作为林火可视化模型的输入图层。该研究不仅提供了现势性强的森林可燃物类型图层,而且在不破坏原小班边界的基础上,对发生变化的区域进行刻画。对于森林资源管理者,提供了实地调查过程的目标区域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Title】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optimal spatial allocation of initial attack resources for firefighting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Korean initial attack resources with a range of policy goals, we create a scenario optimization model that minimizes the expected number of fires not receiving a predefined response. In this study, the predefined response indicates the number of firefighting resources that must arrive at a fire before the fire escapes and becomes a large fire. We use spatially explicit GIS-based information on the ecology, fire behavior, and economic characterizations important in Korea. The data include historical fire events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 from 1991 to 2007, suppression costs,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on forest fire extent. Interviews with forest managers inform the range of we address in the decision model. Based on the geographic data, we conduct a sensitivity analysis by varying the parameters systematically. Information on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the components of the settings helps us to identify “rules of thumb” for initial attack resource allocations in particular ecological and policy settings.  相似文献   

20.
基于气象监测网络的森林火险快速预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火灾发生频繁且突发性强,进行森林火险快速预警对于减小森林火灾损失和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GIS空间分析和可视化技术,利用地面气象站构建实时气象监测网络,设计了运用气象监测网络的森林火险预警模型,可实现森林火险及时、快速预警。模型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预警因子重要性层次结构并确定预警因子的权重;运用Voronoi图技术,基于气象站点和实时气象数据,构建气象监测网络;利用叠置分析技术计算得出预警结果。基于该模型设计的森林火灾快速预警系统应用于青海省林业局,验证了系统可行性与适用性,该模型可全面、准确、快速地实现对森林火险的预警。结果表明:① 根据预警模型及实时气象监测数据,可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快速实现县级、林场级别的森林火险早期预警和及时响应;② 运用GIS可视化技术,可快速生成相关区域森林火险的空间分布专题图,直观地观察预警等级的变化情况。实践表明,森林火险快速预警对森林火灾进行有效预防、中断管理和制定扑救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并对森林防火工作、保护森林资源和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