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笔者在参加西安地矿所“秦岭地区卫片构造解译”工作中,利用美国陆地卫星1、2、3号象片对秦岭构造进行了解译。在此基础上对解译脐获线、环构造及其与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侵入岩、矿产分布关系与地质成矿意义作了分析。由于卫片精度和研究程度所限,只能认为这种分析是初步的。不当之处,敬希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
以往铁路遥感技术是用于勘测阶段,文章扼要地叙述了遥感技术在南昆铁路施工地质调查中应用的概况及效果。这是遥感技术首次用于施工的一次尝试。文中首先对沿线地形、地质概况进行介绍,然后结合施工部门的要求,开展全线陆地卫星TM图像的断裂构造判释,利用全黑白像片开展主要隧道、部分地段岩溶、八渡桥位地区等的判释,利用不同时期航片对段家河流域的泥石流沟进行动态分析。文中还列出该线部分地段地质遥感图像判释意见与施工验证结果对比一览表。从该表得知遥感判释成果绝大部分是有效的。在结论中归纳出几点认识,并提出施工阶段在特定条件下有针对性地应用遥感技术是有益的。同时指出,施工阶段应用遥感技术是有条件的,并非任何情况下均可应用遥感技术。  相似文献   

3.
海洋遥感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尽介绍了海洋遥感技术的兴起、发展与航空摄影、陆地卫星、气象卫星在海洋上的应用,阐明了90年代海洋遥感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大中比例尺航测地图是冰川研究工作中基本资料之一,从地图上可以了解到冰川某些数据,因此,人们期望用不同时期航测地图的比较以求得冰川面积和长度的变化。但是,航测地图的供应与冰川研究的需求仍有一定差距。自七十年代以来宇航规划转向研究地球资源为主要目标,其中陆地卫星每间隔18天或9天能够重复扫描地球上同一地区影象,从而缓和了航测地图的供求矛盾。从陆地卫星上获得的地球表面象片现势性强,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参加西安地矿所"秦岭地区卫片构造解译"工作中,利用美国陆地卫星1、2、3号象片对秦岭构造进行了解译.在此基础上对解译所获线、环构造及其与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侵入岩、矿产分布关系与地质成矿意义作了分析.由于卫片精度和研究程度所限,只能认为这种分析是初步的.不当之处,敬希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6.
该《图集》是一部以卫星影象为主,结合地面实况调查和历史资料进行专题分析的多学科、综合性的遥感影象图集。它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应用陆地卫星影象对我国主要典型地区进行专题分析的集体研究成果;反映了遥感技术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和地学研究的能力、水平和前景,是我国现阶段遥感应用领域较完整的总结性专门著作。  相似文献   

7.
遥感技术引进水文地质领域引起很大的兴趣。我们在用航空象片进行山区找水方面做过一点工作,在这里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航片判释的范围和意义 众所周知,遥感技术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仅就其获得的信息来说,就包含很宽的电磁波谱段,通常  相似文献   

8.
青藏高原湖泊演变类型的遥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0年和2001年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7获得的青藏高原ETM+影像数据作为主要信息来源,运用遥感技术结合目视解译研究青藏高原湖泊演变类型。得出青藏高原湖泊演变的典型类型有:向心型、偏移型、分散型等。青藏高原的湖泊多为这几种典型类型的变异方式或组合方式出现。  相似文献   

9.
遥感地质是运用遥感技术研究地质现象,进行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察的一种新方法.本文通过回顾几年来遥感地质工作的情况,并参阅有关资料,概略介绍国内外遥感地质的现状. 国外遥感技术的几个侧面1.航天遥感资料的局限性1960年以来,航天遥感技术发展很快,美、苏等国先后发射了气象卫星、陆地卫星、海洋卫星、测地卫星和地球物理卫星等.这就为人类从不同高度、不同角度研究地球提供了可能性.目前,世界上已有百余个国家利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付里叶变换光学原理,对陆地卫星图象进行位相光栅编码,再在白光信息处理系统中滤波解调,使黑白图象彩色化并具有边缘增强效果。据此对吉林省中西部5幅卫片处理后,突出了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的影象信息,收到了可喜的地质解译效果。  相似文献   

11.
殷宝林 《中国岩溶》1986,(Z1):63-69
<正> 为了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中推广应用遥感技术,我们利用1∶1.4——1∶1.5万可见光黑白航空象片,在上高县末山岩溶区进行了1∶2.5万水文地质填图试验研究。这里,介绍试验工作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12.
应用遥感技术,从海岸线长度和曲度两个方面分析辽东湾北部海岸线变化,研究区域海岸线变化规律和趋势.选用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的MSS、TM、ETM+系列数据,法国SPOT/4-5系列数据和国产陆地卫星ZY-1 02C数据等多源遥感数据,通过人工目视解译和计算机信息自动提取结合的方法,监测了自1973~2012年辽东湾北部海岸线变化情况.研究表明,辽东湾北部海岸线长度和曲度均呈增加趋势,尤其是1997年以后,为快速增加时期,其中中段岸线增速最快,西段岸线次之,东段岸线居尾.人为因素是辽东湾北部海岸线变化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合国外资料,对代表欧美遥感技术水平的美国八十年代遥感系统和法国SPOT卫星作简要介绍,以期读者了解欧美遥感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一、NASA八十年代的遥感系统NASA八十年代遥感系统的研究重点在于发展试验新的传感器技术,以获得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谱波段中更高的空间和波谱分辨率,并探索微波和多波段近红外传感器及其应用.此外,还将努力改善用于地壳研究的卫星地球重力测量和成图技术.1.陆地卫星4号(Landsat4)  相似文献   

14.
矿产资源局(BMR)的地质学家们在最初获得陆地卫星影象之后即开始尝试在野外地质研究中将它作为航摄片的辅助手段使用。用传统航片解译方法来解译陆地卫星影象,其效果取决于影象质量和研究对象的特征。BMR野外研究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地质问题,并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地貌环境特征,诸如巴布亚新几内亚和伊里安查亚的森林,澳大利亚内陆的沙漠以及南极冰盖。  相似文献   

15.
遥感技术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具有快速、多波段、周期性、大面积覆盖等观测能力的空间遥感技术,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随着遥感技术在国际上的蓬勃发展,遥感技术在我国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也开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简述了遥感技术在我国土地覆盖、森林与草场、海洋调查与灾害监测方面的应用情况以及所取得的成果。这些研究为遥感技术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的深入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一、简要的回顾现代地质遥感研究的广泛开展开始于第一颗陆地卫星(Landsat-1,原名ERTS-1)的使用(1972年7月)。这种资源卫星对地球的绝大部分地面作周期性的重复覆盖的摄象,提供了全世界范围的高质量的多波谱图象资科,揭示了丰富的地质信息,特别是大型及隐伏的线性构造。随后又陆续发射了陆地卫星2号(1975年1月)及3号(1978年3月),互相  相似文献   

17.
序言环形影象又称“环状特征”(Circular feature)或“环状构造”(Circular tectonic),系各种遥感图象中的环状色调和形状异常.因为它常常是某些地质实体的地面表征,又往往与一些内生金属矿床相关,所以受到国内外遥感地质工作者的注意.尽管形成环形影象的因素很多,然而在一定的地质-构造条件下,它们无疑主要是特定地质作用的结果,并显示出相应的成矿意义.鉴此,我们利用陆地卫星的黑白图象、假彩色合成图象、密度分割图象及黑白航空象片,对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冰雪遥感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1958年,我国大规模进行高山冰雪调查的初期,就已使用航空象片研究祁连山现代冰川分布及型态特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70年代末,随着我国卫星遥感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首次将诺阿气象卫星影象应用于东北、华北地区积雪的研究,同时组建遥感应用小组(即寒区遥感应用研究室前身)。冰雪遥感专业人员的培养是关系到今后冰雪遥感事业的兴衰。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80年代初派遣一批优秀的中、青年科学工作者赴美国、加拿大遥感中心和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等进修冰雪遥感、图象处理或攻读冰雪遥感博士学位,他们大部分已学成回国并在各自岗位上发挥作用;另外近几年开始在国内招收培养冰雪遥感硕士研究生。据不完全统  相似文献   

19.
本项目成果是由《遥感地学分析》专著、《中国陆地卫星影象地学分析图集》(英文版)以及有关论文组成。本项研究获中国科学院1991年度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遥感是综合利用物理手段、数学方法,依据地学规律来研究地球表层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技术手段。遥感地学分析,就是遥感与地学各学科——遥感应用对象之间的一个接口。遥感地学分析既是遥感应用基础研究的重点,也是遥感技术发展的前沿。  相似文献   

20.
星载数字图象——即陆地卫星(Land sat)多波段(MSS)影象是当代遥感技术取得的最新成就之一。它是地壳表层物质反射、发射、吸收、透射电磁波谱的真实记录。这一现代技术已逐渐进入地学研究领域,组成了新的学科——遥感地质学。它已成为地学研究定量化、自动化、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星载数字图象提供的信息十分丰富。它不仅是地表地物信息的反映,而且包含着地下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