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王育民 《矿床地质》1983,2(1):21-29
一、中国铅锌矿床分类的尝试为有利于指导找矿和矿床评价,矿床分类的基本原则应该是:(1)既不是成因分类亦不是工业分类,而是以成因为基础,以工业意义为主导的两者有机结合,统称为“中国铅锌矿床类型”。即对不同成因系统的铅锌矿,按影响不同工业意义矿床形成的主要控矿地质因素进行的具体分类;(2)以“多因成矿”观点指导矿床分类,从我国铅锌矿床的实际情况出发,既考虑岩浆热液成矿作用,亦重视层控或沉积改造等成矿作用的影响;(3)分类方  相似文献   

2.
<正> 矿床分类是矿床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就金矿而言,许多矿床地质工作者已经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对金矿床分类进行了多方面的实践和探索,提出了不同的分类方案,无疑,这些工作对金矿床进行深化研究都是有益的。一个成功的矿床分类,不仅能够正确反映成矿的客观规律,揭示各类金矿床之间的差异和内在联系,而且能够有效地指导矿床的普查、勘探及合理的评价。为此,我们在我国金属矿床传统分类的启发下,开展了金矿床普查分类的研究。这种分类是从含金岩系所反映的成矿地质背景入手,结合控矿构造样式和矿体形态特征,从已有的工业金矿床着眼,按我国矿床传统命名习惯,冠以××式金矿的名称。共分为六大类十六式,各类型金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见附表。  相似文献   

3.
矿床类型、成矿系列和矿床组合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孟宪民曾经指出:“多少万年来,人类的劳动经验与智慧创造了无数寻找和利用地下资源的方法与说法.这些,归根结蒂就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矿床分类说”.“矿床分类就是指出找矿的方向”.这些论述精辟地阐明了矿床分类学在地质科学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地位. 成因分类是矿床分类的基础.在以往的矿床成因分类中考虑的基本因素有:成矿作用,成矿位置,温度与压力,大地构造环境和矿石建造等.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矿质来源问题逐渐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应该肯定,已有的矿床成因分  相似文献   

4.
何维基 《矿产与地质》2001,15(Z1):450-456
对本省钽铌矿床根据矿床成因采取四级划分原则进行了详细分类,按成矿作用分内生矿床和外生矿床二大类,按矿床成因及成矿地质条件分二个亚类,根据成矿阶段分七种矿床类型,根据与矿化有关的母岩体的标型矿物分十四种矿体类型,其中蚀变的花岗岩型钽铌矿床是主要类型,其次是伟晶岩型钽铌矿床,细晶岩型矿床因矿物细小,目前尚难利用.各种类型钽铌矿床(点)主要是位于构造隆起带内,分布于怀玉山、武功山、武夷山、于山和九岭等5个钽铌成矿带中.从华力西期至燕山期均有产出,其中以燕山中期为主要成矿期.  相似文献   

5.
海相层控硫化物矿床,按照斯坦顿(Stanton,1960,1972)的意见,基本上可划分为两种主要类型:(1)产在海相火山岩或火山来源岩石(熔岩、凝灰岩和火山角砾岩)内的块状硫化物矿床,亦称黄铁矿型矿床;(2)产在海相沉积岩为主岩石内层状贱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在表面上看这种分类是按容矿岩的岩类属性划分的,但斯坦顿的本意则是一种按形成地质环境的分类。此后,  相似文献   

6.
矿床分类的历史及初步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针对矿床学的分类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对一些有代表性的分类方案进行了简要评述。认为矿床分类应该按照成矿系统进行划分,这样更能反映矿床形成过程的深层次特性。按成矿系统的划分法划分出成矿系列后,进行矿床式和矿床的划分时,应该具有针对性,对不同类型的矿床应该有不同的分类标准。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自十六世纪德人阿格利科拉提出成矿的概念,按形态进行了矿床分类以来,随着地质科学的发(?),特别是成矿理论的不断创新,于是各种矿床成因分类应运而生。至二十世纪前半期,在内生矿床方(?)明显分出两大派系:一  相似文献   

8.
论矿床的自然分类——四论矿床的成矿系列问题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矿床的成矿系列概念是一种研究区域成矿规律的学术思想,亦是一种新的矿床分类——矿床的自然分类。矿床的自然分类,是以成矿的时代、成矿的地质构造环境、地质成矿作用与所形成的矿床组合自然体这4个因素作为划分原则的。以矿床成矿系列为基本单元,具有5级序次体系:第一序次为矿床成矿系列组合、矿床成矿系列组和矿床成矿系列类型,第二序次为矿床成矿系列,第三序次为矿床成矿亚系列,第四序次为矿床式,第五序次为矿床。矿床的自然分类着重强调矿床在四维时-空域中形成的完整的自然地质过程,恢复矿床在一定时-空域中存在的客观自然面貌。矿床的自然分类是一个既科学又具有实用价值的分类方案。  相似文献   

9.
矿床的环境质量———一个新的地学研究领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翟裕生 《现代地质》1998,12(4):462-466
摘 要  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实行矿业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矿床的环 境质量就是适应这一需要而正在形成的边缘研究领域‚它的目的是为改善环境而进行的矿床 学研究。主要任务是:① 研究矿床的环境质量‚包括矿床类型、物质成分 (主要是有害组 分)、矿体产状、矿床构造及矿床的表生变化过程;② 按环境影响程度对矿床作分类‚建立 矿床的地质 环境模型;③ 进行矿床的地质 环境评价;④ 研究和找寻经济 环境综合效益好 的矿床新类型。面向21世纪‚矿床地质工作者应更新观念‚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将矿床学研 究单纯为找矿、采选冶服务转变为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0.
中国岩浆硫化物矿床新分类与小岩体成矿作用   总被引:27,自引:7,他引:20  
中国镍(铜、钴)、铂族等许多重要金属矿产都产出于岩浆硫化物矿床,该类矿床是矿床地质研究的热点之一。笔者综合构造背景、侵入方式、岩体规模、矿床模式、主成矿元素等因素,对中国岩浆硫化物矿床提出了新的分类:①古大陆内的小侵入体矿床;②与大陆溢流玄武岩有关的侵入体矿床;③造山带内小侵入体矿床;④蛇绿岩型矿床。认为小侵入体(小岩体)岩浆矿床是中国主要的矿床类型,并在此基础上,从小岩体矿床的相关概念、3种地质背景、3种火山岩_岩体_矿床组合形式以及成矿的主要因素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小岩体成矿作用。结合国内外勘查实践指出,小岩体岩浆矿床仍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是中国应继续重点研究的主要矿床类型。最后,还讨论了小岩体矿床不仅在基性_超基性岩体中广泛发育,而且在中酸性岩体中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1.
湖南片状高岭土矿床丰富多采,按成因可分为两大类五个亚类。不同类型矿床的控矿因素不尽相同。风化残余型片状高岭土矿床主要受母岩、风化程度、地形、地貌等因素的控制。沉积型片状高岭土矿床主要受古地理环境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合理的划分矿床勘探类型,是矿床勘探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对不同的矿床勘探类型一般都采用定性划分方法,故常常出现分类模式与实际的矿床地质特征不能完全吻合的情况。笔者从影响矿床勘探类型的主要因素入手,试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定量划分,以求克服前述弊端。由于矿床的勘探类型以及区分不同类型的各因素都具模糊概念,加之诸因素对类型划分的影响程度亦不一样。所以,应用模糊综合评判进行矿床勘探类型的划分,不仅有其需要,而且有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13.
按照以成矿作用为主,兼顾物质来源的矿床分类原则,将中国伴生金矿分为5种成矿作用、11个成因类型,各类型伴生金矿均有各自的矿床特征;同时按矿种的不同,把伴生金矿分为6个矿种系列、18种工业类型;研究认为,中国伴生金矿床的成矿主要受矿床(田)构造、赋矿地层(岩性)和围岩蚀变等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中下游地区矿床系列和成矿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湘培 《地质论评》1989,35(5):398-408
本文主要按多来源、多成因、多阶段的观点对长江中下游的矿床类型进行系统分类,并通过对与矿有关的岩浆岩系列的研究,深入探讨矿床系列的特征。同时分析内生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归纳为铜陵、大冶、宁芜三个主要成矿模式,指出其综合控矿机制,并着重阐明矿床类型、矿床系列和成矿模式三者时间、空间的纵横关系和有关规律。  相似文献   

15.
中国铅锌矿床成矿规律概要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中国铅锌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全国铅锌矿产地数据3000多处,铅锌金属储量1亿多吨,铅锌储量均居世界第二位。鉴于铅锌矿床的分类一直以来极具争议,应矿产资源定量预测需求建立了铅锌矿床预测类型分类方案,并将成因类型和工业类型结合,提出了以成矿作用为一级要素,容矿围岩为二级要素的5类13亚类铅锌矿床类型划分方案。总结了全国铅锌矿床时空分布规律,提出多期次、多旋回的造山带环境是铅锌矿床发育的最有利部位,元古代是火山岩型矿床发育的主要时期,古生代是沉积型铅锌矿床发育的重要时期,中、新生代是岩浆型铅锌矿床发育的全盛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构造演化与铅锌成矿的关系,并提出了成矿时代确定、成矿关键地质要素厘定、构造环境分析等因素是影响成矿类型划分、时空分布规律研究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五十年代初期出版的《矿产储量分类规范》提出,勘探类型,是指"矿床根据确定勘探工作方法的自然因素的分类"(见地质出版社1958年中译本-《铁》).《规范》中还进一步解释说:决定矿床最合理的勘探方法的自然因素中,最主要的是"矿体的规模、形态、矿体的内部构造、倾角和矿石质量的稳定性."《规范》把"自然类型繁多"的矿床,分为五类,其中每一类所包括的矿床都有"据以决定勘探方法"的类似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中国矽卡岩型白钨矿矿床成矿基本地质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毕承思 《地球学报》1987,9(3):49-64
矽卡岩型钨矿在世界钨矿床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分布最为普遍并最具经济价值的一类钨矿床。中国钨矿居世界首位,矽卡岩白钨矿已占全国钨矿总储量的60.62%,是潜在的尚待开发利用的一类矿产资源。本文总结了中国该类矿床基本特征,探讨了时空分布、物质来源与形成环境,与世界著名矽卡岩钨矿床进行了对比,按热液来源进行了分类。认为开展有关研究,以达逐步开发利用这一潜在资源,可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相似文献   

18.
一、概述有关钾盐矿床的研究工作,就当前世界范围来说,主要集中在欧美和苏联。前者,着重于探讨钾盐矿床的成矿理论,而对其分类的研究甚少;后者,除了研究钾盐矿床的成矿规律以外,同时还进行了一些分类的研究。其中研究得比较多的是伊万诺夫、菲维格等人。而其他学者,如我国的袁见齐教授也在阐述盐类矿床分类的同时,对  相似文献   

19.
斑岩铜矿与杂色砂页岩型层状铜矿内在联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陈文明 《地质论评》1980,26(6):526-528
从三十年代林格伦进行矿床分类以来,人们已习惯地将矿床分为内生矿床与外生矿床。前者与岩浆作用有关,矿质主要来自上地幔;后者与外生作用有关,矿质主要来自陆源剥蚀区。二者各有其自身的成矿规律、找矿标志与找矿方法,是人们进行找矿、勘探与  相似文献   

20.
论贵州省铅锌矿床的分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通过总结前人对铅锌矿床的分类,结合贵州省铅锌矿床产出的特点,以成矿地质背景为基础,以成矿演化为主线,运用深部成矿理论和现代与古代海底热水成矿作用理论,将铅锌矿的产出环境分为地槽、地台、造山带和陆地表浅部四种环境境类型。按成矿的主要地质作用,将贵州省铅锌矿床分为4大类型10种类型,其中产于碳酸盐岩中的铅锌矿床最为重要,是贵州省主要的铅锌矿床类型,可分为3个亚类,即白云岩为容矿岩石铅锌矿床亚类、白云质灰岩为容矿岩石的铅锌矿床亚类和灰岩为容矿岩石的铅锌矿床亚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