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烟台小麦产量与气候条件的关系进行分析,建立趋势产量方程,并分离出小麦趋势产量和气候产量,再用气候产量对应年份的气候因子建立气候产量的预报方程,最终预报2012年烟台冬小麦产量,并与当年实际产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预报方程可行。  相似文献   

2.
自1997年秋播,临汾地区275万亩小麦在百年不遇的干旱影响下,普遍受到旱灾或虫害的袭扰,但是由于各级领导充分重视科技工作的作用,小麦生产仍然取得了接近历年平均产量的好收成。11997~1998年度小麦生长期气象条件评价1-1播前,夏季高温重旱,底墒极差,小麦失去了“伏雨春用”的背景条件1997年夏季平均气温高达27-3℃,高于35℃的高温日数达49天,雨量仅相当于常年的43%,大雨过程仅1次等等,均创历史恶劣气候的极端记录,致使土壤肥力下降,是小麦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1-2秋连夏旱苗情差,…  相似文献   

3.
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是甘肃农科院粮作所科技人员经过多年研究后获得的一项促使小麦产量再上新台阶的突破性技术。覆膜后,小麦生长发育所处的农田小气候环境发生了变化,进而影响了小麦的生育进程和产量。为了研究地膜小麦栽培的小气候特点,1997~1...  相似文献   

4.
结语     
1.我省大小麦产量的空间分布和年际波动与大小麦生育期内的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布和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密切相关,与生育期的长短有关。就是说,决定我省大小麦产量的地区差异的气候条件主要是日照条件,而产量的年际波动则主要是由降水的多少决定的;有效分蘖期和抽穗成熟期是两个气候关键期,又是决定穗粒重的重要时期,降水偏少日照编多有利于形成合理的穗粒性状。 2.本省大小麦的农业气候条件总的讲是有利有弊,利为主,弊不少。气温高→低→高,降水少→多,日照多→少→多的时间变化与大小麦生育阶段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基本同步;有一  相似文献   

5.
运城市2008年度小麦腥黑穗病发生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城是山西的小麦主产区,2008年是小麦腥黑穗病发生最为严重的一年,全市约5300hmz小麦发生了腥黑穗病。原因主要有:一是与小麦的品种抗病性有关,二是与2007年小麦播期的低温连阴天气有关,三是与2007年的小麦播期偏晚有关。从总体上来看,主要是由于2007年小麦播期的不良气候条件诱发了小麦腥黑穗病的发生,使得2008年发病小麦产量严重下降,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6.
赵白果 《山西气象》1999,(4):33-33,48
小麦收割工作结束后,经调查1999年小麦产量普遍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受气候条件影响所致。1999年小麦生育期遭受四种不利气象因素影响,一是播种期降水稀少,气温偏高,小麦出土不利,分蘖偏少。二是冬季高温干旱麦苗盘根不足,死苗严重。三是早春返青受阻。四是后期?..  相似文献   

7.
濮阳县天气气候条件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78 ̄1997年濮阳县气象资料和夏玉米产量资料,分析了丰歉年夏玉米生育期气候条件的差异,确定了不同生育阶段的适宜气象要素指标。  相似文献   

8.
小麦是甘肃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播种面积已接近粮食作物的59%。但是产量受气候影响大,各地单产高低差异显著,产量波动形成明显的时空分布。众所周知,农业收成年景好坏与气候条件联系密切,而且一般研究认为,农业产量形成中气候影响  相似文献   

9.
利用黑龙江省1961~2003年逐日气象资料,采用世界粮食研究模型(WOFOST)和气候变化趋势分析的数学方法,分析了气候变化趋势对小麦产量变化趋势的影响.在黑龙江省中部、东部和北部相对湿润的小麦种植区域,辐射量降低趋势是小麦模拟产量降低趋势的主要气候原因;在松嫩平原西南部的齐齐哈尔市、大庆市和哈尔滨市,降水量增加的趋势是小麦模拟产量增加趋势的主要气候原因;在西北部的北安、五大连池、克山和克东4县,辐射量增加趋势是小麦模拟产量增加趋势的主要气候原因;黑龙江省小麦模拟产量变化趋势百分率的平均值为-1.57%/10a.  相似文献   

10.
成兆金 《山东气象》2000,20(3):39-40
为提高小麦产量,运用本站1961~1990年的气候资料,对该谚语进行论证,并运用气候保证率的方法,以播种至冬前≥0℃积温的保证率在80%为条件,以稳定通过16℃或15℃的日期为指标,确定小麦的最佳适播期。  相似文献   

11.
4 未来技术条件下模拟气候对作物的影响4.l 对产量的出响不考虑调整或适应,伴随未来技术,对作物施加模拟气候将会引起产量下降.旱地暖季作物受影响最为严重:玉米减产28%,大豆减产25%,高梁减产21%.在灌溉条件下,玉米减产将缓和到9%,高梁减产则缓和到10%、模拟气候对小麦和紫苜蓿的影响较轻:旱地小麦和紫苜首蓿仅减产7%,灌溉小麦的产量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2.
周口市气候条件对小麦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 1953~2003年周口气象资料、小麦生育期观测和小麦产量资料,分析了气候条件对小麦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部分年份 11月上旬之前有 1~2次>20mm的降水过程,有利于小麦播种;小麦越冬期气温较高,有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地下部分继续生长的特征,有利于形成壮苗;穗粒形成期无连阴雨的年份占 80%,日照相对充足,气温>10℃的日数长,延长小花分化时间,有利于成大穗; 5月份日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对小麦灌浆有利。小麦生产气候条件的劣势为:春季晚霜冻出现的几率为 10年 1遇,应注意防范 4月 10日之后出现的晚霜冻; 3~4月偏旱的年份较多,几乎 2年 1遇,应加强各种水资源的开发; 5月份出现干热风的几率为 2年 1遇,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气象因素。  相似文献   

13.
甘肃中部地区长期以来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平衡失调,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为了认识半干旱地区小麦产量与气候的关系,本文选择定西、会宁两县作为代表,对小麦产量与气候条件作一初浅分析。定西和会宁两县位于甘肃中部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雨养农业县,旱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85—86%以上。年降水量在300—450毫米之间,属半干旱、干旱气候区。  相似文献   

14.
根据1953~2003年周口气象资料、小麦生育期观测和小麦产量资料,分析了气候条件对小麦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部分年份11月上旬之前有1~2次>20 mm的降水过程,有利于小麦播种;小麦越冬期气温较高,有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地下部分继续生长的特征,有利于形成壮苗;穗粒形成期无连阴雨的年份占80%,日照相对充足,气温>10 ℃的日数长,延长小花分化时间,有利于成大穗;5月份日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对小麦灌浆有利.小麦生产气候条件的劣势为春季晚霜冻出现的几率为10年1遇,应注意防范4月10日之后出现的晚霜冻;3~4月偏旱的年份较多,几乎2年1遇,应加强各种水资源的开发;5月份出现干热风的几率为2年1遇,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气象因素.  相似文献   

15.
海河低平原春季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海河低平原气候与小麦产量资料,对气候环境及其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56 a海河低平原春季气温线性升高倾向显著,平均每10 a升高0.38℃;春季降水不存在明显的线性增大或减少趋势,2000年以来的气候环境不利于冬小麦生产。冬小麦气候单产与春季气温、降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当气温距平为0.2~1.2℃时,小麦气候产量为正值;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使小麦减产,高温使小麦减产更严重;近年来气温持续偏高,小麦气候单产持续偏低。冬小麦产量对春季降水的需求有一个极限值,降水异常偏多和异常偏少都会使小麦减产。研究认为,通过改进种植模式、改善农田小气候,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增加地面有效降水,可以增加小麦气候单产。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 菏泽地区气候条件对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基本是有利的,但在小麦籽粒灌浆成熟过程中,天气条件变化较大,经常出  相似文献   

17.
冬小麦是我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高低受着气候条件的影响。本文以济南市1960—1981年22年的冬小麦产量和气象资料为依据,经统计分析,找到影响济南市冬小麦产量的主要气候因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冬小麦产量预报方程,且提出了济南市冬小麦丰、欠年的不同气候型。一、冬小麦丰、欠年的气候分析(一)丰、欠年标准的划分根据农业部门常用的方法,即比上一年增产大于或等于10%,为丰产年;比上一年减产10%以上,为欠年。按照这个方法,将济南市22年的小麦产量(单产)从中划分出丰年为11年,占50%,即1962、1964、1965、1967、  相似文献   

18.
冬小麦产量围绕其时间趋势的波动,无疑依赖于气象条件的年际变化。笔者试图通过对气象因子在小麦产量形成中所起作用的分折,研究产量变化的气候原因,了解和发现冬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各时段与环境条件的供求矛盾,以便为在生产管理中采取相应的措施,为小麦的高产、稳产、低成本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一、产量预处理影响小麦产量的因素基本可分为两大类,即:气候因素和人为因素.前者是产量年际变化的主要因素,后者是生产力水平因素,它的变化比较缓慢,有一定的规律,这就为我们进行产量分离提供了条件.我们可以把产量用下式表示:y=y_t+y_w……(1)式中y、y_t、y_w分别表示亩产量、趋势产量(即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部分)和气候产量.通过试验,取趋势产量为  相似文献   

20.
冬小麦是我县主要栽培作物,其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面积的52.8%,冬小麦增减与否,左右着全县粮食产量。实践证明,气候条件与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关系非常密切。一、播种期的热量条件与产量热量对小麦播种期的影响是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