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综合分析沽源—围场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多源信息量法进行了综合信息成矿预测,圈定出Ⅰ级远景区1片、Ⅱ级远景区3片、Ⅲ级远景区5片。对Ⅰ级预测靶区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并在2个预测矿靶区进行了异常查证,落实了1个铀钼多金属矿床和2个银多金属矿床,证明了综合信息成矿预测在本地区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成矿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胡彬  陈建平  安文通 《江苏地质》2016,40(3):486-492
分析了内蒙古额济纳旗红石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和控矿地质条件,总结了研究区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在深部的变化规律,建立了该区域的找矿地质模型,利用Surpac软件对区内地层、断裂构造、岩体、已知矿体、物化探异常等成矿预测因子进行了三维实体建模;采用立方体预测模型法对三维实体模型进行空间分割,并依据建立的找矿地质模型,给每一个立方体单元块赋相应属性值,建立数字找矿模型;进而对研究区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9个预测变量进行三维成矿有利条件分析与提取,采用三维信息法计算并统计各预测变量所包含的信息量,确定成矿有利组合的空间部位,并结合研究区内实际地质情况、已有见矿工程分布等因素圈定了3处找矿靶区;最后采用体积估计法计算得到3处找矿靶区的总资源量为4.67 t。  相似文献   

3.
应用"矿产资源评价系统(MARS)平台",对德安洪溪畈萤石矿典型矿床及其区域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研究,提取彭山式岩浆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必要预测要素,生成网格单元并构置预测变量,结合该区成矿地质特征人工圈定地质体单元,选择典型矿床所在地质体单元作为模型区,采用类比法对预测要素展开特征分析,优选出最小预测区。在此基础上运用"脉状矿体资源量估算方法",逐一确定算量过程中各项预测参数,估算出该地区萤石矿预测资源量,并对其进行可信度分析。  相似文献   

4.
秩相关权法及其在资源靶区定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矿产资源靶区定位预测的统计方法-秩相关权法。该方法以评价目标变量(矿床的资源量,矿床规模等)与成矿和控矿地质变量(定量地质变量,半定量地质变量和定性地质变量)之间的秩相关性研究为基础,用地质变量与目标定量之间的τ秩相关系数来衡量地质变量的重要程度,用矿床统计单元之间的联系度来评价资源靶区的优劣。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矿产资源靶区定位预测的统计方法秩相关权法。该方法以评价目标变量(矿床的资源量、矿床规模等)与成矿和控矿地质变量(定量地质变量、半定量地质变量和定性地质变量)之间的秩相关性研究为基础,用地质变量与目标变量之间的τ秩相关系数来衡量地质变量的重要程度,用矿床统计单元之间的联系度来评价资源靶区的优劣  相似文献   

6.
初论内生金属矿床矿区地质预测的主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 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研究,在矿产勘查实践中,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已经形成了以远景区预测评价的区域预测和矿区定量预测评价两个重要方向。二者在目的任务、研究对象、精度要求和工作侧重面等方面都有显著的不同。前者以不同的区域成矿分析理论为指导,建立区域矿床成因模型为依据。预测对象集中在成矿(区)带,以筛选勘查战略靶区为主要目的。因此,研究的主要内容,侧重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历史演化和成矿地质环境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基于成矿系列理论和GIS为平台的综合信息找矿预测理论方法,梳理分水岭北地区地质背景,分析成矿地质条件,总结铜金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型,建立找矿模式,析出研究区金铜矿产可能的5个成矿系列,并以综合信息法、逻辑信息量法、找矿信息量法做成矿预测,圈划找矿靶区8处,优选出3个A类找矿靶区。对比分析5种找矿靶区的圈划方法后认为,定量以定性为基础,是定性过程和结果的定量表达,并能规范化、精细化、客观化定性的过程和结果,防范定性过程和结果的主观错漏。  相似文献   

8.
黄照强 《地质与勘探》2011,47(1):113-120
本文通过对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东段约2x104km2区域的地质、物探、化探、遥感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在区域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该研究区斑岩型铜矿床的成矿模型,确定了成矿预测变量.并且,利用基于GIS的MRAS系统采用特征分析法进行成矿远景区预测,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数量化理论I方法进行资源潜力评价.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三维地质环境,综合白象山矿区积累的地质资料和物探成果,首先开展三维地质建模工作,详细刻画了白象山矿区的三维地质结构;在三维地质模型基础上,利用三维空间分析手段对三维控矿因素进行定量挖掘,提取了多种三维控矿因素;最后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三维成矿定位预测。预测结果显示,人工神经网络三维成矿定位预测能很好的定位出已知矿体,同时显示,在已知矿体北部及东部的深边部具有较高的成矿概率,可作为开展进一步找矿勘探的靶区。因此,人工神经网络三维成矿定位预测对于白象山矿区的应用是有效的,可服务于新老矿区的深边部三维成矿定位预测,同时可为隐伏矿、盲矿的成矿预测和优选靶区提供定量、定位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凤凰-麻阳地区汞铅锌矿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凤凰-麻阳地区汞矿、铅锌矿成矿地质条件进行总结和研究,确定了本区汞铅锌矿产预测类型,建立了区域预测要素和区域预测模型.根据成矿预测标志和级别划分原则,结合本区成矿区(带)的划分及矿床成矿系列特征,确定区内成矿远景区12个.通过计算机优选结合人工干预,最终圈定了最小预测区(找矿靶区)19个.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证据权重法及其理论基础,根据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成矿理论,应用由ArcView3.2二次开发形成的砂岩铀矿勘查信息系统软件在克鲁伦盆地内提取控矿信息,最后通过证据权重分析综合证据因子,完成盆地内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的远景预测。  相似文献   

12.
中国铀矿资源特征及成矿规律概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铀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作为26个重要矿种之一完成了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在项目开展过程中,通过对中国铀矿资源特征、铀矿床类型(成因类型和预测类型)、时空分布及成矿系列研究,总结了中国铀矿的成矿规律。本文梳理了中国铀资源勘查现状与最近铀矿勘查工作进展,建立了4大类9类21亚类铀矿床类型,划分了50个铀矿预测类型;总结了中国铀矿时空分布特征及铀成矿规律,进而划分了29个铀成矿区带和20个铀成矿远景区带,建立了20个铀~多金属成矿系列。上述研究成果与进展有利于综合分析区域铀成矿规律,以期为未来的铀矿找矿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Uranium,as one of twenty-six kinds of important minerals in China,is strategic resource and energy mineral,which has been thoroughly investigated in the project of National Potential Evaluation of Uranium Resource.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project,the authors summarized the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of uranium resource in China systematically,through the researches of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uranium resource,uranium deposits type(genetic and prediction type),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and metallogenic series.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gress in uranium exploration,this paper proposes the uranium deposits in China should be divided into 4 classes,9 types,21 subtypes in genetic,and 50 types in prediction;suggests to divide China into 29 uranium metallogenic belts and 20 uranium prospective area,and constructs 20uranium-polymetallic metallogenic series,through summarizing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of uranium deposits in China.The above research is beneficial to th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regional uranium metallogenic regularity,and will direct the uranium exploration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4.
新疆谢米斯台成矿带火山岩型铀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米斯台成矿带是中国新疆北部重要的铀多金属成矿带,铀矿勘查突破令人期待。文章通过对典型铀矿床观察研究,建立了火山岩型铀成矿预测模型,在GIS平台系统提取了赋矿地层、含矿围岩、控矿构造、航磁推断隐伏岩体及断裂构造、U-Be元素组合异常、铀矿床和矿化点等各类成矿、找矿信息,采用MRAS系统中的特征分析模块进行铀矿产定位预测。按照后验概率大小划分了三级有利成矿远景区,其中A级包括赛力克、白杨河和七一工区3个远景区,显示出较大的铀成矿找矿潜力,在今后的找矿勘查中应给予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5.
中国铀矿资源成矿地质特征与资源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铀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为摸清其资源潜力,科学规划资源勘探、开发与利用,铀矿与其他25个重要矿种一同开展了全国性的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在项目开展过程中,通过对中国铀矿资源特征、铀矿床类型(成因类型和预测类型)、时空分布研究,总结了中国铀矿的成矿规律。评估工作全面梳理了中国铀资源勘查成果与最近铀矿勘查工作进展,总结了中国铀矿时空分布特征及规律,划分了29个铀成矿区带和20个铀成矿远景区带;建立了4大类9类21亚类铀矿床类型划分方案,划分了50个铀矿预测类型;采用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法完成了共49个铀成矿(远景)区带的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并对各区带潜力评价成果进行了全面的统计与分析。上述研究成果综合分析、评价了我国铀资源潜力,为未来的铀矿找矿工作和核能发展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全国火山岩型铀矿资源潜力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火山岩型铀矿床均产于古陆壳之上的酸性(或偏碱性)陆相火山岩系中,文章根据中国陆相火山岩系的产出环境,结合铀矿床、矿点及矿化点的分布,划分出6条火山岩型铀矿成矿带和8条火山岩型铀矿远景带(预测工作区),对铀矿化集中区进一步划分出21个预测区。根据含矿主岩及控矿构造特征,将火山岩型铀矿床分为5个亚类、16个矿床式(29个典型矿床),建立了成矿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划分出4个预测类型,总结了火山岩型铀矿的成矿要素、预测要素及成矿规律。对14个预测工作区和21个预测区编制了系列图件,圈出了预测工作区靶区近200个,并分别采用数量化理论Ⅰ、品位吨位法、体积法及德尔菲法对各预测工作区和预测区500m以浅及1 000m以浅的铀矿资源量进行了估算。编制了火山岩型铀矿勘查工作部署图,对今后铀矿地质工作及铀矿大基地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川北地区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砂岩型铀矿成矿带之一.文章通过区域地质背景和典型铀矿床研究,总结了该区的铀成矿规律,厘定了砂岩型铀矿区域预测要素.根据预测要素构置了区域预测变量,并应用特征分析法圈定18片预测区,为今后的总体找矿部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二连盆地中部古河道砂岩型铀矿成矿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通过对铀源、赛汉组上段沉积建造、构造演化等的分析认为,二连盆地中部具备古河道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古河道形态与规模、河道内沉积微相、潜水一层间氧化是铀矿床定位的“三要素”,其不同的组合方式构成了不同的古河道砂岩型铀矿成矿模式。据此,指出二连盆地中部具有较好的古河道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9.
乌库尔其矿区砂岩型铀矿化特征及控矿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细根 《新疆地质》2002,20(2):137-140
乌库尔其矿区是20世纪80年代,引进水成铀矿理论开展区域预测和普查找矿中发现的新区,特别是通过近3年的铀矿普查工作,在该区巳大致控制远景资源量近数千吨,铀矿主要分布在中下侏罗统第V旋回中,并在第Ⅱ、Ⅶ旋回中亦发现部分远景资源量,本文通过乌库尔其矿区砂岩型铀矿化特征及其控矿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为矿区进一步开展铀矿普查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谭立群 《铀矿地质》1998,14(3):150-157
本文对库捷尔大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的成矿地质、地球化学条件进行了探讨,阐述了为什么在该矿床8个沉积旋回中都有层间氧化带发育,但以第Ⅴ旋回铀矿化最好,以及煤层在铀成矿过程中的作用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表明了下述观点:(1)本矿床的铀成矿具有双重铀源体系;(2)伊梨盆地的构造条件对铀成矿起了一定的控制作用;(3)煤系天然气(煤成气)中的CH4是本矿床铀成矿过程中的主要还原剂。因此,在含煤盆地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找矿过程中,要加强对煤系天然气圈闭的预测;(4)盆缘的扇三角洲相地层既具有良好的补-迳-排条件,又具有烃类的储集层,因此是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的有利部位;(5)地下水迳流区内的局部排泄源在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找矿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