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比较肺CT靶重建(局部小扫描视野(FOV)薄层CT成像)和常规肺CT图像的质量以及对正常活体肺结构的显示情况。方法:对74例受检者分别行常规肺CT扫描(5mm)及靶重建(FOV 20cm,层厚1.25mm)。两名放射科医师分别判定常规肺CT成像、正常肺野小FOV薄层CT成像的图像质量:肺小叶结构、肺动静脉-支气管分支的显示(1~4级)及判断信心强度;3级和4级图像以小FOV薄层CT成像(1.25mm)显示数较多者作为标准,进一步判断常规肺CT扫描(5mm)成像的敏感性,两名观察者间的一致性做Kappa检验。结果:1级和2级图像质量在常规肺CT扫描和肺小FOV薄层CT成像间无统计学意义;3级和4级图像质量,肺小FOV薄层靶重建CT成像明显优于常规肺CT扫描,在两名观察者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参照肺小FOV靶重建成像,常规肺CT扫描(5mm)成像,3级图像敏感性分别为97.1%、98.6%;4级图像敏感性分别为80.8%和85.3%。诊断信心水平明显提高(P<0.05)。在肺小FOV靶重建CT成像、常规肺CT成像上的图像质量的判断,两名观察者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0.717,0.746)。结论:肺小FOV薄层CT成像较常规CT图像,能增加正常肺微细结构的显示能力和增加观察者判断信心。   相似文献   

2.
从1971年Hounsfield完成世界上首次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CT)扫描以来,CT技术在扫描方式上经历了5代发展,并在医疗、安检等领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扫描方式不断进步的同时,重建方法也在不断发展.与迭代算法相比,解析算法具有重建速度快、误差分析简单以及占用运算资源小等特点,成为CT系统中常用的成像算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CT(computed tomography)技术在临床中的大量应用,其辐射伤害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此同时,高性能低剂量的成像也已经成为近年来CT研究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随着学习型算法的提出及广泛应用,为低剂量CT成像算法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方向。在影像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特征学习方法的低剂量CT成像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将从稀疏表示和深度学习两个方面,介绍一些国内外应用于改善CT成像质量的相关技术,包括CT成像技术的发展趋势,特征学习相关算法的研究现状,提高低剂量CT扫描成像质量的相关方案等。本文对近年来在低剂量CT成像及特种学习算法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并进行相关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静态CT技术相较于传统的螺旋CT,在扫描速度上有着革命性的优势,这使得其在行李安检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目前,要实现静态CT系统的实际应用,需要解决几何尺寸误差标定、有限角重建、双能投影数据匹配等一系列实际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X射线源和双平面扫描方式的双能静态CT系统。该系统采用碳纳米管冷阴极射线管,实现X射线源的高速启停;并采用双平面扫描方式,提高投影数据的覆盖角度以减小伪影,并通过采集双能投影数据实现物质识别。本文详细介绍该静态CT系统的系统设计、几何校正及成像方法等内容。实际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可对箱包及其内部物体进行三维成像,获得较为理想的形状及材料信息,在行李安检领域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FDK算法是应用在锥束CT系统中最有代表性的重建算法之一,该算法是在假设CT成像系统满足理想成像关系的条件下得到的.然而实际的锥束CT成像系统很难完全满足理想成像关系的要求,系统的几何失配会极大影响重建图像的质量,因此必须在重建之前对成像系统进行校准,获得系统的几何失配参数,并在重建过程中修正几何失配参数造成的影响.本...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断层成像(CT)需要对物体进行360°扫描,由于几何限制及X射线在纵向的高吸收率,使得其在大构件尤其是板状构件的检测方面具有局限性,在这些情况下,计算机分层成像(CL)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本文首先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关于CL的研究成果,然后系统地阐述CL成像的原理、重建算法以及应用,最后在成像质量方面比较CL和CT。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能谱CT对CT门静脉成像(CT Portal Venography,CTPV)质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对45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能谱CT扫描,应用能谱分析软件,分别采用混合能量模式(QualityCheck,QC,140kVp)、能量为51keV和70keV的单能模式进行重建,测量并计算三种重建模式CT图...  相似文献   

8.
中国体视学学会CT理论与应用分会(CSSCT)和清华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办、《CT理论与应用研究》编辑部协办,并欢迎有关单位参加主办、协办,将于2004年10月10日前后在北京市开会 :研讨“21世纪科技进步与CT及三维成像理论与应用,交流国外内CT和三维成像的理论、应用技术的成就和展望”。会议分5项议题: Symp1: CT理论、计算方法和软件:显微CT、锥束CT成像理论和算法; Symp2:工业CT和数字扫描成像、新型CT机和微焦点CT的设计和性能,信息反馈工程和其他应用;CT与NDT在线检测;Symp3: 医学CT扫描成像诊断: 高质量CT/MRI/PE…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X射线断层成像(CT)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自1998年推出4层螺旋CT后,CT扫描设备在容积覆盖,空间分辨率,扫描速度,切片数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这不仅给医学应用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给CT系统设计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容积CT(VCT)的设计过程引入了各种策略来战胜其复杂性.这些方法学包括:理论分析,系统性能预测的图像分析工具,各种基于专家背对背评价的参数优化.本文论述了64层CT系统设计中的一些考虑因素及优化过程.这些设计过程保证了锥束CT的优化性能.首批客户的应用反馈显示了我们设计实践的有效率性.  相似文献   

10.
最小焦皮距是国标中限制CT扫描仪小型化的一个关键参数。本文介绍焦皮距的物理意义,分析X射线透视成像和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的异同,以及滤过器在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中对扫描孔内吸收剂量分布的重要影响。实验证明,由于滤过器的作用,大、小CT扫描仪扫描孔内的吸收剂量分布都是中心区域高、内壁区域低。源自X射线透视成像的最小焦皮距概念,在断层成像中不能发挥同样的作用,但是会限制CT扫描仪小型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CT图像质量评价技术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文中详细讨论了典型的CT图像评价指标,方法和资料:考虑到不同图像评价方法的专有特征,以及不同厂家评价方法的各异性.结果:本文只对典型的图像评价技术,原理和实际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做详细阐述.结论:已达到有效地帮助CT理论研究工作者和医务工作者加深对CT图像的理解和正确应用CT图像所传达的有效信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在医用X-CT中,散射现象对重建图像的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多源锥束CT是医用CT的一种发展趋势,可成倍提高时间分辨率。但与单源CT相比,多源CT额外的光源会导致散射现象的加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着重考虑这一问题。本文在开源工具EGSnrc的基础上,开发了一套基于蒙特卡罗法的CT仿真软件SimProj,用该软件获得了贴近...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T)技术具有成像速度快分辨率高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医学临床诊断中.然而,提高剂量辐射会引发人体组织器官受损,降低剂量又会造成成像质量严重下降.为解决上述矛盾,在确保成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需求的条件下,研究如何最大程度地降低X射线辐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己成为低剂量CT成像技术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在人工智...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二维平板探测器技术的锥束CT系统广泛应用于放射治疗前的摆位验证,但在以胰腺癌为代表的腹腔肿瘤放疗应用中会遇到呼吸运动和肠道蠕动导致的严重阴影与条状伪影问题,难以从CT影像中分辨病灶区域。由于胰腺等柔性脏器在呼吸运动作用下会存在非刚性形变,体表运动监测结果和实际脏器运动间存在难以量化的偏差,也难以监测以肠道蠕动为代表的不规则运动,故腹腔锥束CT运动伪影修正问题缺乏有效解决方案。本文基于生物动力学理论和人体生理学常识,提出全新的无需运动监测或体内标记物植入的放疗图像引导锥束CT运动伪影修正方法,设计基于伪影图像特征、融合各类CT图像域处理算法的伪影修正策略。将该策略应用于临床腹腔锥束CT影像处理后所得结果表明锥束CT图像质量有显著改善,典型软组织区域的平均CT数误差从90 HU降到30 HU,肠道空腔边界和周边软组织信息得到部分恢复。本文开发的伪影修正策略无需呼吸门控或增加投影数,避免标记物植入手术,可集成到现有工作流,为胰腺癌放疗图像引导提供肿瘤定位信息。   相似文献   

15.
在箱包CT检测中,当放射源活度很低的情况时,对CT成像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多次累加的方法降低统计涨落和噪声的影响,使CT图像质量得到提高。实验证明对于弱信号情况下,利用多次累加的方法,CT成像具有比较高的质量,能够实现物性判别的要求。另外对于A/D量化误差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工业X-CT成像系统中,散射现象对重建图像的质量有重要的影响,一直是CT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工业X-CT系统的最新发展,锥束CT也逐渐被广泛应用,由于成像质量要求高,散射成二维分布,及新型平板探测器的应用,对散射校正带来更大的挑战.在传统的散射校正方法基础上,近几年出现了众多新的校正方法.本文首先分析了散射干扰的形成原理,介绍了散射评估方法,同时又对目前主要的几种校正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散射校正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在乳腺专用CT(DBCT)系统中,图像质量和人体所受辐射剂量是倍受关注的两个重要因素。本文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研究球管电压和滤片对图像质量和剂量的影响,并引入与图像分辨率、噪声、辐射剂量相关的剂量效率η,综合评估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合理的管电压值能够获得较好的剂量效率,并且通过优化滤片的形状可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降低人体所受剂量,为乳腺专用CT的临床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用计算机断层成像方法由EUV观测图像重建等离子体层全球密度分布时,地球的遮挡和有限角度都会导致投影数据不完备,从而无法精确重建出等离子体层的密度分布.本文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总变差极小化的代数迭代算法.通过重建等离子体层投影数据缺失最为严重的中心子午面,证明该算法能够显著提高重建图像的质量. 并且在IMAGE卫星仅能达到90°的有限投影角度下,此算法重建图像的相关系数可达0.760,而代数迭代算法的相关系数仅为0.696.  相似文献   

19.
图象恢复在工业CT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以影象增强器为检测系统的目标旋转式工业CT,分析了其图象退化的因素,采用对一维投影数据进行图象恢复的方法来提高CT图象质量。文中给出图象恢复公式,从计算机模拟和实验图象恢复的结果可看到所用方法提高了图象清晰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