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低氧胁迫对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幼鱼抗氧化、免疫能力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幼鱼于(2.98±0.40) mg/L的低溶氧条件下养殖1周,分别测定其肝脏和肌肉组织的抗氧化、免疫相关酶活力以及能量供应物质。【结果】低氧胁迫过程中,幼鱼肝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显著升高(P 0.05)后逐渐下降(P 0.05),肌肉组织SOD活力呈波动上升趋势(P 0.05),肝脏和肌肉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后,呈逐渐下降趋势,肝脏组织过氧化氢酶(CAT)先降(P0.05)后升至正常水平,肌肉组织CAT活力先升(P 0.05)后呈下降趋势;肝脏组织碱性磷酸酶(AKP)活力先降后升高(P 0.05),随后恢复至与对照组水平(P 0.05),肝脏酸性磷酸酶(ACP)活力先显著上升(P 0.05),随后恢复至正常水平(P 0.05);肌肉组织和肝脏组织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变化趋势一致,均为先显著升高(P0.05),之后呈降低趋势;肝糖原在低氧胁迫后呈先下降(P 0.05),后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 0.05),肌糖原各时间点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军曹鱼幼鱼在低氧胁迫后发生氧化损伤,刺激自身免疫系统,通过调整相关酶活力及能量代谢的方式提高其适应低氧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保活运输中低氧胁迫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lanceolatus♂)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诱导体质量为(498.2±27.3)g的杂交石斑鱼进入休眠状态,并放置在溶解氧为(1.74±0.21)mg·L?1的低氧环境下,低氧胁迫0、6、12、24、48、72 h后,取样测定血清应激指标,肌肉、肝脏、鳃组织氧化应激指标及肌肉、肝脏能量利用指标。【结果】低氧胁迫过程中,杂交石斑鱼血糖含量在胁迫6 h时最大,72 h时恢复胁迫前水平;皮质醇含量在胁迫过程均显著高于胁迫前;肌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胁迫时间的增加而上升,肝脏、鳃S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肌肉、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鳃CAT活性在胁迫12、72 h显著低于胁迫前;肌肉、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在胁迫过程中均增加,鳃MDA含量先降后升;肌肉谷胱甘肽还原酶(GSH)含量在胁迫12 h达到最大值,肝脏GSH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鳃中GSH含量在12 h时显著高于胁迫前,之后逐渐升高;总抗氧化能力(T-AOC)在肌肉、肝脏、鳃中均呈上升的趋势;肌肉和肝脏中糖原的含量显著减少,肌肉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增加,肝脏LDH先降后升。显著性水平均为0.05。【结论】低氧胁迫会刺激珍珠龙胆石斑鱼产生应激反应,影响体内正常的氧化应激系统,并对不同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温胁迫对军曹鱼(Rachycentroncanadum)幼鱼脂代谢相关生理生化的影响。【方法】将军曹鱼幼鱼分别在自然水温(30.5±1.0)℃(对照)、(20.0±0.5)℃条件下养殖7 d,并在1、4、7 d时采集各组血清、肝脏、肌肉和腹腔脂肪(intraperitoneal fat, IPF),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 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HO)、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HDL)、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LDL)、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和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T-AOC)等生化指标,以及肌肉、肝脏和IPF的脂肪酸组成。以油红O染色切片观察肝脏组织。【结果】低温胁迫过程中,军曹鱼血清TG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T-CHO呈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HDL在前4 d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之后显著低于对照组;LDL 1 d时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之后呈显著上升趋势;血清T-AOC在7 d内均呈下降趋势,MDA在显著上升后又呈下降趋势;肝脏组织油红O切片结果显示,有脂滴分布不均的现象;低温胁迫对军曹鱼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不显著,但可显著提高肝脏和IPF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PUFA)比例。【结论】低温胁迫导致军曹鱼幼鱼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并积累大量MDA,军曹鱼从提高血清TG含量、增加血清胆固醇含量(增加LDL、减少HDL)、调整肝脏和IPF中脂肪酸组成方面响应低温胁迫。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香港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对低氧的耐受性及复氧后的恢复能力,为香港牡蛎养殖及耐低氧品系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开展溶解氧分别为0.5、1.5、2.5 mg/L低氧胁迫72 h及复氧24 h的实验,分析其鳃、闭壳肌的抗氧化能力及能量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1)低氧胁迫6 h时,0.5 mg/L及1.5 mg/L两组香港牡蛎总抗氧化能力(T-AOC)、糖原含量、丙酮酸激酶(PK)活性和磷酸果糖激酶(PFK)活性显著降低(P <0.05),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PEPCK)活性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 0.05);2)低氧胁迫72 h时,T-AOC、糖原含量以及能量代谢酶PK、PFK、PEPCK活性显著升高(P <0.05);3)复氧24 h后,1.5 mg/L和2.5 mg/L两个低氧组牡蛎的T-AOC,PK酶及PFK酶活性基本恢复至初始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 0.05),0.5 mg/L低氧组牡蛎各项指标仍显著低于对照组,3个低氧组PEPCK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配合饲料中添加乳酸杆菌和粪肠球菌对军曹鱼幼鱼生长、消化酶和免疫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按1.0×10~8、3.0×10~8、5.0×10~8cfu/g单独喷洒乳酸杆菌和粪肠球菌两种菌,制作6种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10.66±0.09)g的健康军曹鱼幼鱼10周,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测定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和免疫酶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乳酸菌组幼鱼饵料系数降低(P0.05),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乳酸杆菌添加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整体显著高于粪肠球菌添加组(P0.05),在3.0×10~8cfu/g乳酸杆菌添加组达到最大值;乳酸菌组的淀粉酶(AMS)、胰蛋白酶(TRY)和脂肪酶(LPS)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种乳酸菌添加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LZM)活性高于对照组,而丙二醛(MA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P0.05)。【结论】以喷洒方式在饲料中添加乳酸杆菌和粪肠球菌,可显著提高军曹鱼的生长性能、消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力,影响效果与添加量和添加乳酸菌种类有关,乳酸杆菌对军曹鱼的相关作用效果优于粪肠球菌,以3.0×10~8cfu/g乳酸杆菌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复方中草药对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肝脏免疫功能及肠道免疫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将红枣提取物、山药提取物和黄芪提取物按照质量比1∶1∶1混合,分别按质量分数0(对照)、0.3%、0.6%和1.2%添加到虹鳟基础饲料中,饲喂体长7.6~8.9 cm的虹鳟幼鱼56 d。用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对幼鱼进行攻毒试验(5.48×106 cfu/尾),4 d后,取其肝脏和肠道,测定肝脏的生理生化指标,用半定量PCR及荧光定量PCR测定肠道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脏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升高(P<0.05),溶菌酶(LZM)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酸性磷酸酶(ACP)、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降低(P<0.05),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0.6%剂量组的丙二醛(MDA)极显著降低(P<0.01),而SOD无显著差异(P>0.05);各复方中草药组肠道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1.2%剂量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转录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0.3%和0.6%剂量组的补体3(C3)转录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复方中草药(红枣+山药+黄芪)可提高感染副溶血弧菌的虹鳟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同源四倍体蓖麻的育种意义。【方法】以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蓖麻为材料,测定光合速率,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Pro)、丙二醛(MDA)等含量,并比较上述指标的种间差异。【结果】同源四倍体蓖麻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地高于二倍体,分别提高30.00%、53.47%、19.23%、25.22%、11.72%、262.07%和24.20%,丙二醛(MDA)的积累明显低于二倍体,降低30.57%。【结论】四倍体蓖麻可为蓖麻种质资源提供较宝贵新种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饲料不同钙、磷添加水平对大规格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体成分、部分血清生化指标和组织钙磷含量的影响,以确定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饲料中钙、磷的适宜添加量。【方法】采用双因素设计,在钙添加水平为0%、0.5%、1%的条件下,分别添加质量分数0%、0.4%、0.8%、1.2%、1.6%的磷,配制15种不同钙磷水平的实验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为(11.5±0.32)g的对虾8周。【结果】1)饲料钙水平极显著影响对虾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效率(PER)和饲料系数(FCR)(P0.01),显著影响对虾的存活率(SR)(P0.05)。饲料磷水平及钙水平与磷水平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对虾的WGR、SGR、PER、FCR和SR(P0.01)。2)饲料钙水平极显著影响对虾的全虾粗蛋白(CP)、粗脂肪(CL),肌肉CL和粗灰分(CA)的含量(P0.01);显著影响全虾CL的含量(P0.05)。饲料磷水平极显著影响全虾CP,肌肉CP、CL、CA的含量(P0.01);显著影响全虾CL、CA的含量(P0.05)。饲料钙水平与磷水平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全虾及肌肉CP、CL、CA的含量(P0.01)。3)饲料钙水平极显著影响对虾血清碱性磷酸酶(AKP)、酚氧化酶(PO)的活性及无机磷(IP)的含量(P0.01)。饲料磷水平极显著影响对虾的血清AKP、PO的活性(P0.01);显著影响对虾的血清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IP的含量(P0.05)。饲料钙水平与磷水平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地影响对虾血清AKP、PO的活性(P0.01);显著地影响对虾血清TG、Ca~(2+)的含量(P0.05)。4)饲料钙水平极显著影响全虾钙磷含量、肌肉钙含量、虾壳磷含量(P0.01);显著影响对虾肌肉磷含量、虾壳钙含量(P0.05)。饲料磷水平极显著影响对虾的全虾、肌肉、虾壳的钙磷含量(P0.01)。饲料钙水平与磷水平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全虾钙磷含量,肌肉和虾壳的磷含量(P0.01);显著影响对虾的肌肉和虾壳的钙含量(P0.05)。【结论】以SGR为判断依据,大规格凡纳滨对虾饲料中添加质量分数0.5%的钙(总钙质量分数2.15%)和1.08%的磷(总磷质量分数2.56%)时,SGR最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二氧化碳CO2麻醉协同低温对卵形鲳鲹有水保活的影响,延长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的保活时间。【方法】研究保活过程中CO2质量浓度、麻醉时间、麻醉温度和鱼质量水比对卵形鲳鲹有水保活时长的影响;在最佳麻醉保活条件下,测定其血清生化指标、肌肉及肝脏氧化应激指标及代谢指标。【结果】卵形鲳鲹在16℃、100 mg/L CO2水溶液中麻醉3 min其麻醉效果最佳。在15℃低温下进行有水保活,鱼水质量比为2∶1,存活时间最长,为(359±2)min,此条件下复苏率达100%。经过CO2麻醉协同低温有水保活后的卵形鲳鲹血清谷草转氨酶(GOT)活性显著升高(P<0.05)、尿素氮(BUN)和甘油三酯(TG)含量上升,血糖含量下降。肌肉中的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上升(P<0.05),乳酸(LD)和糖原含量上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下降;肝脏中的LDH活性显著上升(P<0.05)、CAT活性和LD的含量上升,MDA和糖原的含量下降。【结论】CO2协同低温有水对卵形鲳鲹有较好的麻醉效果,有助于保活运输。在保活过程中卵形鲳鲹通过提升能量代谢水平和抗氧化能力应答环境应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卵形鲳鲹保活过程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富含谷胱甘肽的酵母水解物对干露胁迫下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肝胰腺糖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为谷胱甘肽酵母水解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在基础饲料(鱼粉质量分数17.7%)中分别按质量分数0%、0.3%、0.5%、0.7%、0.9%、1.1%的比例添加谷胱甘肽酵母水解物,配制等氮等脂饲料6组(分别记为G0、G0.3、G0.5、G0.7、G0.9、G1.1),饲喂初始体质量(0.24±0.01)g凡纳滨对虾4周,测定对虾生长性能指标;对对虾进行干露胁迫30 min,测定对虾肝胰腺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结果】各处理组对虾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无显著差异(P> 0.05)。干露胁迫后,G0组凡纳滨对虾肝胰腺缺氧诱导因子(HIF-1α)、果糖磷酸激酶(PFK)和乳酸脱氢酶(LDH)基因的表达显著上调(P <0.05),琥珀酸脱氢酶(SDH)、苹果酸脱氢酶(MDH)和细胞色素氧化酶(CCO)基因显著下调(P <0.05),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己糖激酶(HK)和丙酮酸激酶(PK)基因的表达无显著变化(P>...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对鲫鱼(Carassius auratus)细菌性败血症的防治效果。【方法】由茵陈、地锦草、大黄、黄芩、白术、苦参、板蓝根按一定比例组成中草药复方,用索氏提取法以乙醇为溶剂提取中草药复方的总有效成分,提取物按质量分数0%、0.5%、2.0%,中药复方原料粗粉按质量分数2.0%的添加量制成药饵(分别记为0%、0.5%、2.0%药饵组,2.0%生药组),投喂人工感染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的鲫鱼,测定感染4 d和15 d时鲫鱼的血清转氨酶(GPT、AST)、甘油三酯(TRIG)、胆固醇(TC)、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白球比(白蛋白与球蛋白质量浓度比,A/G)等肝功能指标,尿素氮(BUN)、尿酸(UA)、肌酐(CR)等肾功能指标,心肌功能指标肌酸磷酸激酶(CPK)。【结果】2.0%药饵组在0.5×10~9 cfu/mL和1×10~9cfu/mL的温和气单胞菌攻毒感染下,药饵防治率分别为82.5%和42.5%,与0%药饵组相比,药效极显著(P <0.01)。相对于对照组(健康鱼),感染0.5×10~9 cfu/mL温和气单胞菌病鱼(0%药饵组)转氨酶、TRIG、TC、TP、ALB、GLB、A/G指标下降(P <0.05),BUN、UA、CR、CPK指标上升(P <0.05),而其他药饵组各指标均较0%药饵组改善,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中药复方对鲫鱼细菌性败血症有一定防治作用,可改善病鱼的肝脏、肾、心肌功能的受损状态。以添加质量分数2%中草药复方提取物的药饵防治鲫鱼细菌性败血症的药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罗勒精油对运前暂养胁迫下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i♀×Epinephelus lanceolatus♂)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以期为石斑鱼保活运输应激缓解技术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分析罗勒精油的暂养浓度与暂养时间对珍珠龙胆石斑鱼无水保活的存活时间及存活率的影响,以及不同暂养时间下石斑鱼血清生化指标与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10 mg/L罗勒精油暂养处理,能显著延长珍珠龙胆石斑鱼无水保活时间(P <0.05),延长5.7 h,保活时间为(19.7±0.5)h;暂养24 h处理组的石斑鱼无水保活15 h时存活率仍能保持100%。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0 mg/L罗勒精油暂养处理组石斑鱼血清中皮质醇质量浓度、尿素氮浓度以及乳酸脱氢酶酶活力显著降低(P <0.05),谷草转氨酶酶活力上升速率减缓,石斑鱼肝脏与脑部中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 <0.05),热休克蛋白70的释放显著增加(P <0.05),随着暂养时间的延长,脑部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与肝脏过氧化氢酶活力的上升趋势减缓,暂养过程血清中葡萄糖消耗速率减缓,肝脏...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饥饿和再投喂的尼罗罗非鱼胃、肠、肝胰脏蛋白酶活性。结果表明:(1)尼罗罗非鱼蛋白酶的活性以胃为最高,肠为最低,且胃蛋白酶的活性极显著高于肠、肝胰脏(P<0.01),肠和肝胰脏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饥饿后,蛋白酶活性呈降低的趋势,饥饿处理25d后,胃、肠、肝胰脏的蛋白酶活力分别降低到饥饿处理前的42.7%、41.0%、61.5%,均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3)再投喂后,饥俄15d以内的鱼蛋白酶活性上升迅速,经过15d恢复投喂,基本上就恢复到了正常水平,且消化酶活性甚至高于一直投喂对照组,而饥饿20、25d的鱼蛋白酶活性虽缓慢上升,但仍无法恢复到正常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放流苗种的氨基酸组分与含量、免疫酶活性、消化酶活性。【方法】2016年取辽宁盘锦、营口和金州3家增殖放流承担单位的中国明对虾苗种,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氨基酸组分,用试剂盒测定免疫相关酶、消化酶活性。【结果】1)不同产地的中国明对虾苗种氨基酸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必需氨基酸(EAA)/总氨基酸(TAA)由高到低依次为营口组、盘锦组、金州组;2)不同产地苗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由高到低依次为盘锦组、营口组、金州组,但金州组苗种磷酸酶(ACP、AKP)的活性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 0.05);3)淀粉酶(AMS)活性由高到低依次为金州组、盘锦组、营口组,而脂肪酶(LPS)和胃蛋白酶的活性由高到低均依次为盘锦组、营口组、金州组(P 0.05)。【结论】3组中国明对虾放流虾苗蛋白质质量均较佳,金州组虾苗的免疫活力低于盘锦和金州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冷藏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质构品质劣变生化变化特性并识别生物标记物。【方法】测定凡纳滨对虾4℃冷藏期间肌肉质构参数,检测肌肉组织中糖原与乳酸含量、ATP水平,以及Ca2+-ATP酶、酸性与碱性磷酸酶(ACP、AKP)活性,分析无氧代谢特征和磷酸化调控酶活性动态变化,解析各指标间相互联系。【结果与结论】4℃冷藏期间对虾质构指标迅速下降,冷藏72 h后硬度显著下降至(2 947±113)g(P<0.05),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FI)与质构指标呈显著负相关(P<0.01);新鲜对虾冷藏24 h后磷酸果糖激酶(PFK)活性显著下降至(20.82±0.38)U/mg(P<0.05),且PFK活性与糖酵解各指标相关性最强,其调控的糖酵解是触发和加速肌肉快速软化的关键前期生化事件;ATP含量调控磷酸酶和Ca2+-ATP酶活性,ACP活性和AKP活性在冷藏96 h显著上升至(16.39±1.17)U/mg和(0.86±0.05)U/mg(P<0.05),Ca2+-AT...  相似文献   

16.
在以豆粕、酪蛋白、鱼粉(质量分数分别为33%、17%、15%)为蛋白源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0、0.4%、0.8%、1.2%、1.5%和2.0%的胆固醇,制成6种等氮等能饲料,养殖初始体质量为(24.00±0.19)g的军曹鱼幼鱼(Rachycentron canadum)8周,研究胆固醇对其生长、体成分、血液生化指标和脂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低水平胆固醇对军曹鱼生长有改善作用,而高水平胆固醇对生长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增重率(WGR)(P0.05)、成活率(SR)(P0.05)、饲料系数(FCR)(P0.05)在0.4%组较佳,随添加量的增加,各组幼鱼有增重率、成活率降低,饲料系数增大趋势。幼鱼肝体比、脏体比、肝脏病变率有增大趋势。添加胆固醇后,全鱼、肝脏和肌肉中粗脂肪0-0.4%组有上升趋势,0.4%-2.0%组有下降趋势;鱼体粗蛋白有上升趋势,肝脏中胆固醇有先降后升趋势,但水分和灰分的变化不大(P0.05)。血清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胆固醇(LDL-C)有上升趋势。肝脏中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有先升后降趋势。在以豆粕为主要蛋白源的饲料中添加少量胆固醇(0.4%组)可一定程度上改善军曹鱼幼鱼生长,影响机体脂代谢,但过多添加会抑制生长,并造成肝脏病变。以SR为判据,饲料中军曹鱼对胆固醇最适需要量为0.566%。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淀粉饲料中添加精氨酸对松浦镜鲤(CyprinuscarpioL.)肠道消化酶活性及肠道形态的影响。【方法】选用初始体质量(6.84±0.02)g的松浦镜鲤36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8尾鱼。实验饲料分为5组,分别在45%水平的高淀粉饲料中添加质量分数0%、0.6%、1.2%、1.8%、2.4%的精氨酸,实验周期为8周,进行肠道消化酶和形态的测定。【结果】前、中、后肠的淀粉酶活性,各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 0.05);添加2.4%精氨酸组的前肠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中肠和后肠的脂肪酶活性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前、中、后肠蛋白酶活性随精氨酸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添加1.8%和2.4%精氨酸组的前肠和中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2.4%精氨酸组后肠的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淀粉饲料中添加Arg显著影响了肠道皱襞高度,但对肠绒毛宽度和肌层厚度没有显著影响。2.4%精氨酸组前肠皱襞高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05),1.8%精氨酸组中肠和后肠皱襞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1.2%、1.8%和2.4%组肠体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2.4%精氨酸组肠长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各组前、中、后肠肠绒毛密度没有显著差异,且排列较整齐。【结论】高淀粉饲料中添加1.8%~2.4%精氨酸可以增加松浦镜鲤肠道消化酶活性,同时改善了松浦镜鲤的肠道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等边浅蛤(Gomphina aequilatera)肉的基本营养成分、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及中性蛋白酶酶解产物超滤组分的免疫活性。【方法】采用中性蛋白酶酶解等边浅蛤肉,利用3ku超滤膜对等边浅蛤肉酶解产物进行超滤分离,通过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评价小于3 ku和大于3 ku两个超滤组分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等边浅蛤肉具高蛋白低脂肪特点,其氨基酸种类和含量丰富。细胞实验表明,3 ku组分的细胞相对增殖率及吞噬中性红能力均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其中质量浓度为250μg/mL时细胞相对增殖率高达126.22%;动物实验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3 ku组分能够极显著提高迟发型变态反应(DTH)程度、半数溶血值(HC50)、抗体生成细胞数、吞噬指数及NK细胞活性(P0.01)。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均表明3 ku组分的免疫调节作用优于3 ku组分。【结论】等边浅蛤肉酶解产物的3 ku超滤组分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确定波吉卵囊藻(Oocystis borgei)遗传转化体系中的选择筛选标记。【方法】使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藻体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及观察藻液颜色变化,综合评定波吉卵囊藻对6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1)波吉卵囊藻对博来霉素非常敏感,25μg/m L的博来霉素即能完全抑制藻体生长,叶绿素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藻体颜色发黄变白;2)红霉素和氯霉素各浓度的处理都会使藻体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但是溶解红霉素和氯霉素的乙醇溶剂会对藻体生长产生抑制,不适用作筛选试剂;3)氨苄青霉素、遗传霉素和庆大霉素对波吉卵囊藻生长抑制作用不明显,甚至会促进叶绿素含量的增加。【结论】质量浓度为25μg/m L的博来霉素可以作为波吉卵囊藻遗传转化中的筛选试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磷饲料中添加谷氨酸对松浦镜鲤肠道消化酶活性及肠道形态的影响。【方法】将初始体质量(5.07±0.02)g的松浦镜鲤450尾随机分为5组,其中4个实验组在低磷(NaH_2PO_3质量分数1.5%)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0%、0.5%、1.0%和2.0%的谷氨酸(Glu),分别为G0、G0.5、G1.0、G2.0组,同时以正常磷饲料(2.0%NaH2PO3)为对照(C组),实验周期为8周。【结果】G1组前肠和后肠的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G0组,与C组差异不显著;G1前肠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G0、G0.5和G2组,C和G1组中肠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G0组;C和G1组中肠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05),各组间前肠和后肠淀粉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 0.05)。各添加组的松浦镜鲤幼鱼前肠和后肠的皱襞高度显著高于G0组,且前肠的皱襞高度与C组相比差异不显著;C组后肠的皱襞高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05)。G2组前肠的绒毛宽度与C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各组的松浦镜鲤幼鱼前肠的绒毛宽度显著低于C组(P0.05);中肠和后肠的绒毛宽度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 0.05)。各添加组的松浦镜鲤幼鱼前肠的基层厚度与C组比没有显著差异(P 0.05)。中肠和后肠的基层厚度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 0.05)。肠体指数和肠长指数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 0.05)。添加Glu组的前肠绒毛高度及密度均显著增加,且排列整齐。【结论】低磷饲料中添加谷氨酸可以增加松浦镜鲤幼鱼肠道消化酶活性并改善肠道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