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从获得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批准立项,正式列入2011年数字城市建设推广城市,到项目建设完成,上饶市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同时,又为两度跻身全国十大幸福感城市的上饶锦上添花,使上饶市实现了华丽转身,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知名度较高的宜居城市。今年5月,上饶市以排名第96位的竞争力从全国289个宜居城市中跻身"中国宜居城市"百强榜。这成功的背后,除了有宜居的环境、便捷的交通、扎堆的著名旅游景点和独特的美食等雄厚的实力打拼外,数字上饶地理空间框架的建成也是功不可没。正是因为它的建成,为人们更快了解上饶、喜欢  相似文献   

2.
正改革开放40年来,苏州成为全国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之一。但伴随工业化、城市化的脚步,苏州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鱼米之乡""人间天堂"的美誉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挑战。"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近年来,苏州不再单纯为建设而抓建设,而是以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为引领,全力将苏州打造成生态环境优美的宜居城市,让全市人民都能幸福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1980年代.北京城市功能定位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确立了以重工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战略。1983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明确提出“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是我国进行国际交往的中心.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的经济事业要继续发展”.城市性质不再提“经济中心”。1997年中共北京市第八次代表会议提出了“首都经济”的概念.《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提出,建设“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形成服务经济为主导的城市经济战略格局。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11月29日,由北京测绘学会、北京电子学会和北京交通工程学会发起的北京智慧城市建设联合体在北京成立,同日举办了智慧城市与和谐宜居城市建设学术论坛。来自北京市科协的领导、行业学会、科研院校、企业代表等近30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联合体的宗旨是,统筹协调智慧城市数据资源、人才优势、技术资源和装备资源,组织协调并发挥各成员单位的优势和特点,推进学科集成创新和科技资源集成共享,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创新和产业进步。  相似文献   

5.
农地应“流转集中”到谁手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维 《今日国土》2009,(3):28-30
鼓励农村土地流转是为了鼓励集中。我国农村的耕地、房基地、山林地,该不该流转集中?应该。8亿农村人口中的2亿人脱离耕地流动到了城市,他们留下的耕地和房基地权属当然应该适度集中。然而,农地流转集中给"资本"  相似文献   

6.
对发达国家而言,城市就是一座大矿山,城市的垃圾中不仅有"金属",甚至还能找到"原油"。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开始过上天天都能吃罐头的生活,城市垃圾中到处是铁罐头盒,从垃圾  相似文献   

7.
宜兴是一座山清水秀的生态宜居城市,境内有“三山两水五分田”,生态禀赋得天独厚,山在城中、城在水中的特色非常鲜明,自古就有“阳羡山水甲江南”的美誉,素有“陶的古都,洞的世界,茶的绿洲,竹的海洋”之称,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区、国家生态市。宜兴又是一座文脉厚重的历史文化名城。7000多年的制陶史、2200多年的建城史,孕育了宜兴特殊的地域文化现象,是全国著名的“教授之乡”、“书画之乡”,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8.
当前基于现状用途的管制存在管制方式偏行政化、管制手段无偿化导致农村集体土地收益偏向国有、非农产业和城市分配,重塑用途管制制度已显示出迫切性。本文探索基于最佳用途,通过"用途差"和"用途差"交易实现土地用途有偿管制的机制,认为通过用途有偿管制机制不仅可以保护农用地,特别是耕地资源,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且,可激活土地资源价值,特别是有助于农用地资源资产、资本化,缩小农村、农业和农民家庭资产与收入与城镇的差距。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境是构建宜居城市的重要指标。构建基于遥感监测的建设用地自动提取模型可快速获取建设用地现状,及时发现侵占山水资源的违规用地,有利于维护城市生态安全。以城市化程度较高的东莞市为例,结合传统的谱间阈值指数模型和混合像元分解模型自动提取建设用地。结果表明,建设用地的提取精度为91.36%,可满足生态保护中对建设用地进行快速全面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中美建交的起点可以追溯到日本的名古屋,因为就是在这座城市,参加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中国代表团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赴中国访问,"乒乓外交"由此蜚声海内外,名古屋也因此成了"乒乓外交的发源地",那是1971年的事。如今,30多年过去了,这座城市发生了许多变化。 名古屋这座城市的历史可以追溯  相似文献   

11.
自美国"9·11"事件发生以来,全球恐怖主义活动日益频繁,已成为21世纪城市所面临的重大安全问题。目前,对城市恐怖主义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紧要。本文以模糊层次分析法为基础,构建城市遭受恐怖袭击的风险评估模型,分析城市遭恐怖袭击的可能程度,得到我国15个大城市遭受恐怖袭击的风险排序,并用专题图展示。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增大,城市病越来越严重,智慧城市建设就是为了解决城市发展这个难题孕育而生的。美国城市规划专家安东尼·汤森在他的著作《智慧城市》里,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意义和思想,提出了由于信息技术与城市相关的可能要素相结合,来减免经济和环境的问题。郭仁忠院士在"2018中国智慧城市产业与技术创新高峰论坛"上指出,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要融入地质安全信息。  相似文献   

13.
李树屏 《测绘科学》2007,32(Z1):10-13
文章通过介绍美国应急系统("911"系统)、城市服务系统("311"系统)和电子政务建设与使用情况,提出推进我国公共管理现代化和电子政务建设的建议与措施,特别提出电子政务的规划与建设应"以人为本,服务于民"。  相似文献   

14.
视点     
《地图》2008,(3)
世界十大科技城市美国媒体3月13日评出"世界十大科技城市排行榜",这十个城市分别是:No.10:以色列特拉维夫——这座以色列的文化之都不仅人口年纪轻,而且每4个从事高科技行业的以色列人中就有一人出自特拉维夫。美  相似文献   

15.
蔡天新 《地图》2010,(3):94-101
在现代汉语里,欧洲各国的主要城市名大多采用音译,雅典是仅有的少数几个例外之一,它的中文名"雅典"与希腊语(Athinai)或英语(Athens)里的发音都有着较大的差异。可以这么说,早期的中文翻译家们把最高贵的名字留给了这座城市,而把最美丽的名字留给了太平洋彼岸的新世界(美洲和美国)。  相似文献   

16.
北京:你离宜居有多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前不久,中国宜居城市排行榜揭晓了中国各大城市的宜居排名,北京在上海、大连之后,位列第三。而选择北京的理由多少也是由她特殊的地位决定的这就不仅让人思考:北京,你离宜居到底有多远?宜居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它要求建筑必须将居住、生活、休憩、交通、管理公共服务、文化等各个复杂的要求在时间和空间中结合起来。因此,要求设计一种聚居地,使所有社会功能在满足目前的发展和将来之间取得平衡,使创造节约能源及材料的建筑设计与环境相协调,最终达到“人-城市-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一适宜人居城市追求的最高理想目标。此外,还应包括良好的人文环…  相似文献   

17.
空间大数据支持下的城市区域评估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人口拥挤、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困难等一系列"城市病"问题,为了客观、定量评估城市现状,找到"城市病"根源,本文面向城市区域评估,利用空间大数据全面、客观、准确的特点,对城市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从人口、资源、环境、住房、公共设施、道路交通、经济发展及城市安全等多方面为治理"城市病"提供基础数据。本文从城市区域评估的内涵入手,设计了城市区域评估的总体流程,建立了全面的评估体系,并对实现城市区域评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通过城市区域评估的方式,对城市现状客观扫描,将使"城市病"的病重程度得到客观度量,是根治"城市病"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就居住区配套设施建设提出了详细的指标体系,随着城市建设从增量扩张向存量更新转型,在向美丽宜居的城市转化过程中,对居住区配套设施配置进行优化成为一项重要的规划和管理工作.本文从实践中总结出基于地理空间分析的方法,实现了对生活圈的科学划分和对配套设施服务范围的准确反映,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对现有配套设施在生活圈内满足度的精确评价.基于这种方法得到的分析结果对后续的配套设施规划建设和公共政策制定有很强的针对性,在宜居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有较高的借鉴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影 《测绘通报》2015,(5):139-140
<正>一、引言"数字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方向,是数字地球的一部分,三维地理信息数据是"数字城市"的重要基础空间信息。城市三维数据的建立能够全方位、直观地给人们提供有关城市的各种具有真实感的场景信息,并可以第一人称的身份进入城市,感受与实地观察相似的体验感。通过建立基于真实影像的"三维数字城市",人们可以直观地从三维城市上判读出山川、河流、楼宇、道路。借助传统平面地图的概念,叠加空间矢量数据、地物兴趣点数  相似文献   

20.
关于我国电子政务与数字城市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本文根据从事"数字城市"理论、技术及应用研究的实践,提出"数字城市"是以信息基础设施为核心的完整的城市信息系统体系,"数字城市"建设应以电子政务作为最佳切入点,"数字城市"建设将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文章分析了"数字城市"与现代服务业的一致性,指出了"数字城市"建设目前存在的六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