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得颖一定会好起来的,我们也会尽我们所能来帮助她。”7月16日上午,汝阳县国土资源局职工代表李朋可等一行来到汝阳县人民医院肿瘤科,将他们自行组织的爱心捐款6000元,送到了身患恶性肿瘤的11岁女孩裴得颖的父亲手中。  相似文献   

2.
正书香世家天才少年谢家荣的曲折身世和辉煌业绩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先辈是江西的书香职员之家。清朝初年,他们举家迁往上海市南市区。他的祖父曾官至县令,他的家庭就此成为官僚世家。他的父亲谢简庭则才力平平,初服务于上海文报局,后辞职。"家非素封衣食,奔走历二十余年。辄少成就,备尝艰苦"。1917年,他父亲才40多岁就英年早逝,留下五子二女(谢家荣最小,上有四兄两姐)。幸得的他母亲孙太夫人生性贤淑,父亲去世后,母亲"十指一针,全家衣食,二十余  相似文献   

3.
阮维周,字岐山,1912年5月23日生于安徽滁县.阮维周族姓朱,是明朝宗室,明末清初为躲避政治迫害,逃离北京,到长城外的宣化隐居,改"朱"姓为"阮".但这一宗族对皖东故土非常留念,满清末年,已在塞外成为巨富的阮维周父辈,南归滁县,重振家园,同时塞外的庞大产业亦留人经营.1912年,阮维周在滁县出生,他父亲阮嘉宾是一位满腹经纶的大知识分子,母亲李和,是家庭妇女.阮维周幼年时,他父亲任直隶省会保定农业专门学校的国文教师,他们全家便移居保定,他从小就接触了特别多的农业生产知识,父亲还经常带他去宣化,看望在那里经营大片土地的祖父.受家庭影响,阮维周对实用性的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在严格的家教督促下,他刻苦努力,品学兼优.  相似文献   

4.
《回回历法》和《明译天文书》是中国的天文名著。但人们对其译者马沙亦黑和马哈麻的生平事迹却一无所知。笔者从其后裔编撰的《马氏宗谱》等书中找到了线索,原来他们是亲兄弟。他们于明洪武二年随同父亲马德鲁丁自麦加到中国定居,并在回回司天监中担任领导职务。这两部译著,是其在任职期间的主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5.
自从开展整风运动以来,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在以帮助党整风的幌子下,企图抹煞成绩,扩大缺点,以达到他们的政治野心,削弱甚至取消党对地质勘探工作的领导。他们说:“地质勘探工作解放后成绩是次要的,缺点和错误是主要的”,“地质勘探力量虽然有所发展,但是不能说明地质勘探工作就有发展”,“地质工作水平没有提高”,因此要“老干部下台”,主张“从根上换一下”等。这些  相似文献   

6.
正书香世家天才少年程裕淇,1912年10月7日出生在浙江嘉善县一个塾师之家,其父程成鉴是晚清秀才、贡生。程裕淇5岁就读于程氏私立的秉义小学,到上高小时,进入了县立第一高级小学,当时课业非常繁重,但他在父亲的督促和年长他五岁却与他同班姐姐的帮助下,他不仅跟上了学习的进度,而且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他父亲不仅要求他完成课堂  相似文献   

7.
有人曾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过科学方法论的意义:第一,帮助科学工作者自觉地掌握正确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帮助他们提高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的见解、才能和知识。第二,通过对科学方法论和科学史的研究,正确认识科学发展的主流、趋势、前沿和远景,以便合理安排我们的工作。第三,帮助科研人员通过自己的实践,自觉地学  相似文献   

8.
徐竺声 《第四纪研究》2002,22(6):495-496
我的父亲 ,中国科学院院士徐仁先生 1 91 0年 8月 2 2日出生于安徽芜湖的一个书香徐仁先生在做学术报告 (1978年 )世家。父亲十三岁时 ,祖父就去世了 ,从此家境贫寒 ,生活艰难。父亲在少年时代读书刻苦努力 ,总是以第一名的成绩得到免交学费的嘉奖。上初中时他接触到“三民主义” ,对孙中山先生十分敬佩。为了响应向列强收回教育权的号召 ,他曾经毅然从芜湖的一个教会中学退学 ,转入公立学校。中学毕业时 ,亲友曾劝他就业养家 ,然而父亲渴望继续求学 ,决心要考上全国第一流的大学 ,立志走科学救国的道路。 1 92 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清华…  相似文献   

9.
国家给有突出贡献的知识分子发放特殊津贴已经3年了。发放特殊津贴是国家对知识分子的关怀,是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一项措施,体现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有利于克服分配不公。受到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0.
叶连俊,字梅邨,1913年7月19日出生于山东省日照县黄海西岸的一个渔村.其父叶秀樟先是跟着老人打渔,母亲陈立芳是家庭妇女.后来父亲与同乡到山东省的通都大邑去打工.初去青岛,后去潍坊,乃至省会济南.待叶连俊在家乡读完小学以后,他父亲已在济南一家纱厂当上职员,一家人也随之到了济南.由于家中贫困,他上初中时常常转学,先后进过济南鲁东中学、铁路中学和齐鲁大学附属中学.1930年他考入济南第一高中,1933年毕业并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70年代,一个叫李希霍芬的德国地质地理学家到中国考察时,说了这么一番话:中国的知识分子是迟钝的,对快速发展的社会是持续地阻碍,步行在他们的眼里是低贱的,地质学家的工作更是放弃了所有人类的尊严。由此他预言,中国的其他科学会有发展,唯独地质学不会。  相似文献   

12.
《水文》1965,(5)
蔣坝水位站是洪泽湖水位的代表站。这个站自一九一四年設站起,就由李泽鑾同志的父亲担任观測工作,后来,李泽鑾同志从父亲的手中接过时钟和記載簿,继续观測下去。現在,他已年逾六十,又培养他的子女初步掌握了观測水位的方法,准备把蔣坝水位站的观測工作接过来传下去。李泽鑾同志在这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不少成绩,閃爍着先进的思想光輝,值得我們从事水文工作的同志学习。  相似文献   

13.
《水文》1957,(1)
对雨量站的檢查不能放松苏州二等站所屬甘露雨量站兼職观測員華洪生,他从1954年1月份兼任該站職务后,一貫的对工作不負責任,虽然当时領導他站的苏州一等站(后改組为苏州二等站)屡次進行教育帮助,但效果不大,反映在降水量月报表上,仍旧有很  相似文献   

14.
一 前言 1958年北京地质学院石油系有十多名同学在松辽平原作了短短的几个月生产实习,受到松辽石油普查大队同志们的热情关怀与帮助,并从大队取得了1957年、1958年的许多地质资料,这是松辽石油普查大队几年来辛勤劳动的结晶,同学们回校后根据这些宝贵资料进行了一些辅助劳动,参考了苏联专家的许多深刻见解,试探性地写出了本文,这应该算作前人(主要是松辽石油普查大队)多年劳动的成果,应该深深地感谢他们和敬爱的苏联专家。  相似文献   

15.
父亲是世纪同龄人 ,从 50岁到 80岁是他生命的春天。他以常人在这个年龄难以迸发的热情、智慧、不懈努力和顽强开拓的精神 ,在地质战线上为新中国建设辛勤耕耘 ,是一位在地学领域涉足宽广、具有科学预见能力、富有领导组织才能的科学家和领导者。他总是关注未来 ,特别热心于培养年轻人 ,对建立一支高水平、有解决问题能力的地质队伍下了很大功夫。父亲沉静善思、富有哲学头脑 ,他的许多预见性学术观点和开创性思维都源于他宁静淡泊的心态。没有浮华和功利 ,这便是他智慧的源泉。  相似文献   

16.
《世界地质》2000,19(2)
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是我国地质界青年的最高荣誉奖,分为金锤奖和银锤奖,每两年评选一次。第七届青年地质科技奖评出金锤奖8名、银锤奖26名,他们是各单位从数以百计青年地质工作者中筛选后推荐出来的。这次推荐的候选人总体水平比往届高,这不仅表现在学历和职称上,而主要表现在他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做出的业绩显著,水平高。尤其是获奖者,真正达到了评选条件规定的标准。我校教师刘财获金锤奖,王常明获银锤奖。他们发表论文几十篇,有的论文进入了三大检索系统涌且在教学领域独挑大梁、开大课并编写讲义或课本;并主持重要勘…  相似文献   

17.
我国加入WTO后,勘察设计行业也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技术竞争说到底也是人才的竞争。国门敞开后,国外设计事务所涌入国内,他们可以凭借技术和国外著名设计公司品牌的优势,对国内的设计市场和人才市场构成强大的冲击。面对人才市场的开放,这些设计事务所可能从目前仍在改制问题上迈不开步子的国内一些设计院带走一批富有经验的专业设计  相似文献   

18.
<正>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爱国进步青年1914年7月,黄劭显出生在山东省即墨县一个旧知识分子家庭。1931年他在山东济南初中毕业,即到北平上高中,他学习刻苦努力,成绩非常优异,这期间他接触了爱国进步思想,积极参加进步学生的抗日救国运动。1932年,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因参加纪念“五卅运动”的抗日集会游行遭到反动派的追捕。1934年,他考入北京大学成为了地质学系的一名学生,在学期间他就加入了中共地下党组织,  相似文献   

19.
一、国家要求铁路勘测设计的技术要赶上国际水平周总理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中曾希望我国的科学技术在十二年后要达到国际水平,我们铁路勘测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当然不能例外,也要在这十二年内赶上国际铁路勘测设计的水平,或者还要超过他们。根据我这几年和大家一块工作的认识,我认为:我们的线路工程师,对于线路布置,是有很高的技巧,我们的大建工程师,对于桥隧结构,也有精湛的研究,只是对于工程地质知识的运用,为了达到国际水平,还需要在这一方面加一把力。德国大土木建筑工程师寇克虏曾说过:“土木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不少地学上作者对红层的成因持有不同看法,也提出过一些疑问。为了帮助读者正确理解,本刊编辑部特请张邻素同志撰写短文,拟从两方面解答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