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以SOKKIA SRX1X自动化全站仪为基础组成的无人值守自动变形监测系统和深圳地铁“深圳地铁运营中的地铁结构变形监测”项目的现场方案及优化设计。地铁变形监测是为了掌握地铁沿线因物业开发或其它工程施工对地铁建筑结构产生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确保地铁结构安全和正常运营,建立全线的变形监测体系,为后续地铁设计、施工提供资料。深圳环中线前海湾站地铁结构变形监测工程,对深圳环中线前海湾站地铁结构危害性变形及时提出了预报,达到了监测的目的;并且分别建立了全线的变形监测体系,为下阶段的监测工作提供了依据;为地铁轨道检修及维护使用、保证地铁的正常运行和设施安全提供安全信息。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可以胜任地铁结构变形监测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以工程实例为依托,介绍以徕卡TCA1800型全站仪为基础组成的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在广州市天誉四期基坑相邻地铁隧道结构监测项目中的应用,利用自动化监测技术,在深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对毗邻运营地铁隧道的结构变形情况进行监测,通过对各变形监测点的变形量与预警值的比较和综合分析,提出预警预测,确保在项目施工期间地铁隧道的结构安...  相似文献   

3.
介绍以SRX1X自动化全站仪为基础组成的无人值守自动变形监测系统和"深圳地铁运营中的地铁结构变形监测"项目的现场方案及优化设计。深圳环中线前海湾站地铁结构变形监测工程,对深圳环中线前海湾站地铁结构危害性变形及时提出了预报,达到了监测的目的;并且分别建立了全线的变形监测体系,为下阶段的监测工作提供了依据;为地铁轨道检修及维护使用、保证地铁的正常运行和设施安全提供了安全信息。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可以胜任地铁结构变形监测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由于受基坑开挖所产生的卸载和基坑降水的影响,临近地铁隧道的受力条件将改变,造成地铁隧道的变形和位移。采用自动化技术实时监测地铁隧道的变形,对保证地铁运营安全至关重要。文中结合广州大马站商业中心项目基坑开挖对临近运营地铁1号线隧道结构变形位移自动监测工程项目的实践,对自动全站仪监测系统在地铁隧道监测方面的系统构建、测量方法、测量精度、监测效果等方面进行论述。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以高精度、自动化的优势,及时提供可靠的动态监测数据,科学指导基坑施工,保证了地铁运营安全,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邵文 《现代测绘》2017,(1):55-58
随着城市地铁运营线路的快速增加,临近地铁的深大基坑项目也不断增多,这些基坑施工造成地铁产生较大的变形和位移,严重威胁地铁的安全,应对地铁进行高频率、高精度变形监测。传统的人工监测方法已不能满足地铁监测周期短、时效性强的要求,而自动化监测可实时提供稳定可靠的高精度动态监测数据,是目前的研究方向和趋势。据此,以某地铁保护区自动化监测方案为例,介绍了方案设计、监测系统的构成与运行、监测网布设等内容,监测数据准确反映了基坑开挖对地铁的影响规律,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可靠,有效保证了地铁的结构和运营安全,适宜在类似项目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地铁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以及地铁沿线的工程建设,工程施工将引起基坑附近土体的变化,不可避免的对地铁隧道结构造成影响,对地铁的建设和运营安全带来威胁。传统的人工监测受制于地铁运营的影响,只能在列车停运期间进行,无法满足实时监测的需要;高精度的自动化监测能够实现自动采集、远程传输、实时分析等功能,可以做到24h不间断监测,及时发现隧道结构和轨道变形,保证地铁结构安全,是地铁监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地铁运营阶段对隧道结构的变形监测保证了地铁运行的安全。现阶段我国地铁隧道监测主要采用传统的全站仪等设备进行人工测量,该方法布设的变形监测点有限,且监测过程缓慢,难以全面反映隧道结构的整体变形特征。本文将移动式三维激光技术引入地铁隧道监测,采用推行式扫描方法快速获取隧道完整结构信息,自动化后处理软件全面监测隧道结构变形信息。该方法在满足监测精度要求的情况下,实现了地铁隧道快速、全面、可靠的结构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8.
黑君淼  王力  李昂 《测绘通报》2024,(2):39-44+79
本文分别对地铁施工期间和运营期间的变形监测技术手段进行了总结、归纳,梳理了地铁变形监测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地铁变形监测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地铁变形监测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对研究地铁变形监测的系统化和自动化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9.
北京地铁隧道结构整体变形监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结合北京地铁一号线八宝山站至八角游乐园站区间结构变形监测工程,提出了一种对城市地铁隧道变形三维整体监测的方法,在不中断地铁正常运营的情况下,得到地铁整个变形区域形变的三维数据,不仅精密的监控了隧道衬砌、轨道和道床的形变,确保行车安全;而且可以方便的进行隧道结构和轨道变形的力学分析,从而达到了解地铁变形机理、掌握形变规律、预测形变趋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付和宽 《现代测绘》2011,34(1):43-46
在轨道交通保护区内的重大、危险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实时了解地铁结构变形情况。静力水准测量是地铁隧道结构自动化垂直位移测量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对静力水准在地铁隧道内观测精度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布设在地铁隧道内部的静力水准仪进行遥控测量,对采集的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研究地铁隧道内静力水准的观测精度以及地铁列车运营导致容器内液面震动对观测精度的影响,为类似自动化观测精度分析、观测数据取舍以及变形观测数据可靠性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新建地铁隧道下穿既有国铁线路或场站工程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国铁运营和下穿隧道施工安全,需要对既有国铁线路进行安全监测。结合合肥市地铁4号线下穿国铁涉铁项目,首先系统全面地研究了国铁下穿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然后设计并开发了基于云平台的智能全站仪自动化监测系统,实现监测数据的自动采集、远程传输、自动处理和分析工作;最后在系统中加入三维可视化分析模块,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更加全面直观地展示监测区域变形规律和趋势。该系统在合肥市地铁4号线下穿国铁项目中的应用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对铁路路基及轨道变形进行自动化实时监测,为国铁运营和下穿地铁隧道施工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2.
传统人工测量方法进行地铁变形监测具有低效率、时间滞后性等缺点。为了实时掌握地铁隧道结构变形并对变形趋势进行分析预报、辅助决策,结合传感器式液体静力水准仪、测量机器人ATR功能、无线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针对地铁保护区监测项目,设计出比较智能的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研究表明,该系统自动化监测精度较高,能准确反映隧道结构变形特征,大大提高了监测效率。系统实现了监测数据获取、传输、分析、预测、成果输出等一系列功能,是一个较为成功的自动化监测平台。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以TCA自动化全站仪为基础组成的自动变形监测系统和广州地铁"非地铁施工时地铁结构变形监测"项目的现场方案及优化设计.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可以胜任地铁结构变形监测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自动变形监测系统在地铁结构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介绍了以TCA自动化全站仪为基础组成的自动变形监测系统和广州地铁“非地铁施工时地铁结构变形监测”项目的现场方案及优化设计。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可以胜任地铁结构变形监测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高洪  李凯  马全明  韩志晟  孙丕川 《测绘通报》2019,(8):96-101,161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在地铁隧道相关的竣工测量、变形监测等方面逐步得到应用,越来越受到地铁工程建设和管理部门的重视。由于地铁隧道工程的复杂性,采用传统方法进行运营隧道监测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为了适应地铁建设和运营管理部门对地铁工程信息化、三维可视化工作的迫切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集成多种传感器于一体的移动三维激光测量系统。该系统集成了高精度三维扫描仪及编码器等传感器,能快速、高精度地获取隧道内轮廓断面尺寸,通过配套的软件处理,高效地对限界、断面轮廓及隧道变形进行分析。通过在实际项目中应用验证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解决地铁隧道病害监测中的实际问题,可供同类地铁工程项目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测绘》2021,(3)
地铁隧道保护监测是城市轨道交通正常运营的重要保障,现行以静站式设站、相邻测站逐站拼接的隧道变形、收敛等三维激光扫描监测方法虽然渐渐成熟起来,但逐站拼接带来的误差累积和缓慢的作业效率仍然是地铁隧道保护监测的瓶颈。本文在分析移动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原理和优势的基础上,研究了移动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用于地铁隧道点云数据快速采集方法,提出了基于隧道椭圆参数模型的改进RANSAC算法,通过对隧道断面点云数据去噪、拟合、提取地铁隧道变形信息,进而实现断面变形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快速、全方位准确获取隧道断面数据,为地铁隧道保护监测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7.
结构变形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地铁结构的工程问题,基于现有变形数据选择合适的预测模型对地铁结构变形的发展趋势进行较为准确预测分析对地铁结构的安全运营及维护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地铁结构变形监测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常见的变形预测方法主要有样条曲线拟合、灰色模型、蚁群算法。本文通过介绍"S"形Logistic曲线性质与经典Logistic模型参数估计方法,并利用基于高斯牛顿法的非线性曲线拟合迭代,获取全局最优参数并结合某地区地铁保护区道床沉降监测工程,探讨分析了Logistic预测模型及其预测精度。研究结果表明,Logistic预测模型计算得到的变形趋势与实际工况吻合,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对同类型地铁道床沉降预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可为相关工程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科学、准确、及时地对地铁隧道结构进行监测分析,该文将重标极差分析法引入到地铁的变形监测中,并以南京地铁为例,对长时期垂直位移时序进行了R/S分析,研究地铁沉降监测点的变化趋势,并将R/S分析的预测结果与实际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预测结果与实测数据具有一致性。结果表明:描述和刻画复杂非线性时序的R/S分析方法,能有效地对地铁变形时间序列数据进行预测分析。地铁变形时间序列数据的Hurst指数,不仅在时间上反映不同变形的趋势性及其强度,而且在空间上反映地铁不同部位的变形趋势特征。R/S分析方法适合变形监测项目的预报分析,在变形监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根据当前地铁隧道变形监测研究现状,利用移动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杭州市某运营地铁区间进行变形监测和分析,并利用全站仪对其监测结果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利用移动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能够分析出隧道变形情况,且精度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20.
王成  黄腾  沈月千  欧乐 《测绘工程》2013,(5):75-77,81
详细介绍大型基坑施工对邻近地铁隧道结构的影响,结合南京地铁一号线新模范马路车站地铁隧道变形监测实例,介绍隧道监测控制网以及沉降监测点的布设,并利用平均问隙法对监测控制网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获得基坑施工引起的地铁隧道沉降情况及规律,有较高的可靠性,为地铁隧道的运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