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婉婷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6,(1)
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建设是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是进行地理国情统计分析的基础,也是今后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的本底数据库,由国家和省分级建设。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家对省级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的基本要求,以及辽宁省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建设的目标、系统架构、关键技术、概念模型与逻辑设计、功能设计和数据库的运行环境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是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存储、管理和分发应用的基础,为地理国情动态监测提供本底数据库。本文从甘肃省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和"天地图·甘肃"等现有成果,从数据库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接口设计,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地理国情展示系统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设计,为全面开展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库是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要数据源。本文通过对地理国情数据内容的分析,阐述了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库设计与组织方式,研究了数据库主要建设内容,并建立面向城市地理国情普查的地理信息数据库,从而为市域地理国情普查提供数据资源支持。 相似文献
4.
5.
6.
针对省级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数据海量、种类多样、更新持续、应用广泛等特征,本文提出一种集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建库、更新与应用于一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方案。研究在分析现有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特点的基础上,从总体设计思想、系统架构、运行模式、接口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期望为各级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8.
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是国情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自然地理国情、人文地理国情、经济地理国情的普查和监测等内容。总结中国第一次中国地理国情普查和重点专题国情监测的成果,提出了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新需求,并重点探讨了地理国情的内容创新、技术创新和成果表达创新。建议在国情内容中增加地面沉降和形变、地表透水性、人文和社会经济信息;在技术创新方面,提出自然地理国情监测要充分利用基础测绘成果,通过行业共享和转换获得人文地理和社会经济地理国情,通过众源数据验证各类地理国情的现势性,基于对地观测传感网开展地理国情更新。在地理国情的成果表达方面,提出地理国情的分类需要上升到本体、矢量和栅格数据模型可用于一体化表达国情数据、地理国情普查的统计成果和监测模型要面向用户需求发布通用指数。对地理国情的服务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9.
顾蕾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8,(2):102-105
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管理与应用服务系统建设是地理国情普查项目中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今后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的基础。本文简要介绍了辽宁省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管理与应用服务系统的架构、部署和功能实现以及系统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1.
吴琼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5,(10):106-108
地理国情普查是地理国情监测的首要任务,其成果作为地理国情本底数据,可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的空间依据。本文在简要介绍地理国情普查背景和成果内容的基础上,阐述了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在宏观决策、减灾防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应用构想。 相似文献
12.
13.
14.
随着国家、省两级普查成果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设完成,数据库中矢量数据的高效更新成了迫切需求。针对这一需求,在分析两级数据库相互联系和增量数据集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能够满足两级数据库更新要求的矢量数据更新模式,并对本更新方式的实现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尝试。 相似文献
15.
16.
关于地理国情普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国情主要是指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基本国情。全国地理国情普查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科学规划、科学布局、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信息。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应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开展,需采用多种技术和手段采集、制作覆盖全国的、内容丰富的、客观真实的、准确权威的地理国情数据库,是对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的全面检验,也是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的一次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17.
质量是地理国情普查的根本,地理国情普查的成败关键在于质量。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地理国情普查相关技术规程,分析地理国情普查过程中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对地理国情普查质量控制方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地理国情普查的背景和意义;介绍了武汉市地理国情普查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方法 ;分析了城市地理国情普查的特点和要求,包括指标体系设计、组织领导机制、技术规程制定、统计分析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20.
地理国情主要是指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理解吉林省地理国情普查技术设计和作业指导书以及国情普查的内容与指标,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需要有组织和人员来控制国情普查项目成果的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