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科技部2000年12月1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承担的1999年中国科技人员(不包括港、澳、台)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数量和论文被引用情况的统计结果:“ 1999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报告”。 一种刊物中的论文平均被引用的次数越多,其影响力越大。通常用“影响因子”来表示刊物影响力的大小。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提供的“1999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的统计数据,在全国1372种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影响因子大于1的期刊数由1998年度的3种增加到7种。《第四纪研究》也首次进入…  相似文献   

2.
1999年10月26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北京举行了“’99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新闻发布会”,公布了1998年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国际、国内发表论文数和被引用量的各类排行榜,以及科技统计源期刊各项计量指标的统计结果,并向部分单位及编辑部颁发了荣誉证书。《岩矿测试》杂志在1998年的1286种统计源期刊中列“1998年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排序”的第4名,影响因子0.901,获得了地学类影响因子第一名的荣誉证书。任何刊物中的论文平均被引用的次数越多,则刊物的影响力越大。自1994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开展“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古地理学报》2007,9(6):660-660
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的《2007年版中国期刊高被引指数》,《古地理学报》在2001—2005年中,共刊出文章243篇,五年影响因子2.025。五年影响因子是指某期刊前5年发表的文章在统计当年平均被引用次数。它与某一年的  相似文献   

4.
20 0 0年 1 2月 1 3日在由国家科学技术部召开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1 999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和“1 999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报告”,公布了国际论文发表情况和论文被引情况、国内论文发表数和论文被引用情况以及国内期刊统计结果排名。《地质科技情报》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现将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发布的《1 999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有关《地质科技情报》的情况报道如下。《地质科技情报》在期刊影响因子排序表中“地质与地理”类的排序为第 2 1位 (共 51种期刊 ) ;在影响因子总排序表…  相似文献   

5.
影响因子这一评价期刊的重要指标是E·加菲德1972年提出的,是对一篇文献或文献集合获得客观响应、反映其重要性的宏观度量。其计算公式为:影响因子一(某年引用某刊前两年论文的总次数)八某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总数)。鉴于影响因子的重要性,科学技术部首次表彰了各类学科1997年影响因子居前3位的全国科技期刊。表11997年度影响因子最大的中国科技期刊排行表表2地球科学类科技期刊影响因子前10名排行表科学技术部表彰1997年影响因子居前3位的全国科技期刊《地学前缘》居中国科技期刊第8位,居地学类期刊第3位,居高校期刊第1位…  相似文献   

6.
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研究课题组最近公布使用“引文法”鉴定的100种“1990—1991年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已公布,《冰川冻土》被入选,名列第75位。这一结果,是对1990、1991年中国出版的20种代表性学术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所引用的各种中文自然科学期刊被引用量进行客观统计后得到的,详尽的评述发表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缉研究会主办的《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2年第四期。目前我国每年公开出版3000多种科技期刊,入选核心期刊比例仅占3.33%。  相似文献   

7.
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研究课题组最近公布了使用“引文法”鉴定的100种“1990~1991年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区域地质》首次入选,名列第92位。这一结果是对1990、1991年中国出版的20种代表性学术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所引用的各种中文自然科学期刊被引用量进行客观统计后得到的,详尽的评述发表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  相似文献   

8.
星光 《中国岩溶》2008,27(1):62-62
客观公正地评价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对于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促进期刊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期刊评价所选用的指标主要有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他引率、被引期刊数、被引半衰期、载文量、基金论文比、Web即年下载率、h指数等,其中的5年影响因子指标被定义为某一期刊于前5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总次数与该期刊在前5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之比。由于该指标不受期刊历史长短、载文量多少等因素的影响,而且考虑的时间跨度较2年影响因子的大,所以能更真实反映期刊的实际学术水平。  相似文献   

9.
依据北京万方数据《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和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引文数据库》中的数据,对中文核心期刊《岩土力学》发表的论文在1996~2005年10月近十年来被国内期刊引用情况,包括引用的频次分布,被引论文年代分布和引用期刊分布进行了调查分析,客观地揭示该刊在我国学术界的整体水平及主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编辑部 《岩矿测试》2013,32(1):180-180
2012年12月7日,“2012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正式公布《2012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报告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发表在各学科领域代表性期刊的论文数量居世界第2位,国际热点论文数量居世界第4位,高被引国际论文数量居世界第6位。1998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为0.454。《岩矿测试》在2011年发布论文149篇,总被引频次为1172次;影响因子为1.319,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排名由第62位上升至第46位,在32种地质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由第8位上升至第5位。  相似文献   

11.
2011年12月2日,“2011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正式发布《2011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度1998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平均的影响因子为0.463,影响因子超过1.000的期刊有123种。《岩矿测试》2010年度的影响因子为1.280,在1998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排名第61位,发布论文175篇。现在我国广义的地学科技期刊(包括地理科学类、地质科学类和海洋科学类期刊)有234种(见中国地学期刊网http:∥www.geojournals.cn),其中地质科学类期刊32种。  相似文献   

12.
《水科学进展》2015,(3):346
为即时确认作者科研成果、彰显论文传播利用价值,从2011年1月起,将于《水科学进展》印刷版期刊出版的定稿论文优先在“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以数字出版方式提前出版(优先数字出版)。欢迎读者在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检索、引用本刊作者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
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研究课题组最近公布了使用“引文法”鉴定的100种“1990—1991年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地球科学》首次入选,名列第54位。这一结果是对1990、1991年中国出版的20种代表性学术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所引用的各种中文自然科学期刊被引用量  相似文献   

14.
回顾《工程地质学报》近10年来的发展历程,积极探索学报未来发展之路。本文统计和分析了《工程地质学报》近10年来的引用计量指标和来源计量指标。结果表明:(1)总被引频次和他引总频次直线式上升,影响因子波浪式上升;(2)国际影响力的总体趋势发展良好;(3)来稿量和刊发量逐年增加,且退稿率保持在70%上下;(4)平均作者数由2006年的3.4人上升为2016年的4.1人;(5)高发文作者TOP 30与高发文机构TOP 30的统计数据展示了本刊的核心作者和核心发文单位;(6)稿件的学科分布说明了本刊论文的主要来源为地质学、建筑科学与工程等;(7)平均引文数增长迅速,本刊引用文献的广度和深度明显加强;(8)平均出版周期为282 d,有待进一步缩短。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1)优化稿件的学科分布,组约优质稿件;(2)严格把控稿件的审稿质量,并缩短刊发周期;(3)利用新技术扩大期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期刊评价指标能定量评价期刊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正确评估期刊在科学交流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本文基于2006—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收录的统计数据,选取了《地球学报》期刊被引用计量指标(核心总被引频次、核心影响因子)、期刊来源计量指标(来源文献量、平均引文数、基金论文比)、学科分类内期刊计量指标(综合评价总分、学科扩散指数、学科影响指标),分析了其变化趋势,结论如下:核心总被引频次、平均引文数、学科扩散指数、学科影响指标显著提高;核心影响因子和综合评价总分波动式上升;来源文献量、基金论文比基本保持稳定.上述研究表明,《地球学报》学术质量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科学交流程度和吸收外部信息能力显著增强,这与其近年来实施的一系列影响力提升措施密切相关,如注重文章质量和原始创新性,树立精品意识;辟特色栏目,推优秀专辑;独特的封面设计理念及"封面故事";注重编辑与出版质量;关注出版行业和期刊发展动态等.  相似文献   

16.
《地球学报》2021,(主要)
期刊评价指标能定量评价期刊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正确评估期刊在科学交流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本文基于2006—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收录的统计数据,选取了《地球学报》期刊被引用计量指标(核心总被引频次、核心影响因子)、期刊来源计量指标(来源文献量、平均引文数、基金论文比)、学科分类内期刊计量指标(综合评价总分、学科扩散指数、学科影响指标),分析了其变化趋势,结论如下:核心总被引频次、平均引文数、学科扩散指数、学科影响指标显著提高;核心影响因子和综合评价总分波动式上升;来源文献量、基金论文比基本保持稳定。上述研究表明,《地球学报》学术质量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科学交流程度和吸收外部信息能力显著增强,这与其近年来实施的一系列影响力提升措施密切相关,如注重文章质量和原始创新性,树立精品意识;辟特色栏目,推优秀专辑;独特的封面设计理念及"封面故事";注重编辑与出版质量;关注出版行业和期刊发展动态等。  相似文献   

17.
一种刊物某年的影响因子是指该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被各种科技期刊 (包含本刊 )所引用的次数除以该刊在此两年内所发表的论文总数。一般来说 ,此值越大 ,表明刊物的影响力和学术作用也越大。因此 ,刊物的影响因子是国际上通用的对其质量进行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于 1999年 12月公布了约占全国学术类和技术类科技期刊 90 %左右的 2 648种刊物 1998年的影响因子 ,《贵州地质》杂志以 0 2 54而位居这 2 648种科技期刊的第 4 62名和地质地理类12 8种科技期刊的第 4 2名 ,同时在 19种省市地质期刊中名列首位 (见附表 1)。表 1…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以下简称《学报》)2004—2010年载文的第一作者学历、职称和服务单位、论文资助项目来源、研究领域、出版时滞、被引频次、下载次数、影响因子等论文信息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学报》呈现以下特征:高学历作者比例稳步提升;副高职称和中级职称作者是《学报》作者的骨干力量;作者来源呈多元化发展,主办单位论文呈下降趋势;大多数论文有各类基金项目资助;基础地质及矿产地质是《学报》载文的主要内容;出版时滞需要进一步优化;被引频次计量指标反映《学报》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9.
《地学前缘》1999,6(Z1):16
影响因子这一评价期刊的重要指标是E@加菲德1972年提出的,是对一篇文献或文献集合获得客观响应、反映其重要性的宏观度量.其计算公式为:影响因子=(某年引用某刊前两年论文的总次数)/(某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总数).鉴于影响因子的重要性,科学技术部首次表彰了各类学科1997年影响因子居前3位的全国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20.
《水科学进展》2006,17(1):36-36
科技论文是科技产出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中国国际学术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不断扩大,科学技术总体水平不断进步的最好见证。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从1987年起对中国科技人员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统计数据建立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并逐年出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报告,为国家科技部等各有关单位提供了各类论文基础数据和期刊评估指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好评。2005年12月6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了第13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这是科技界一年一度的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