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高平 《地质论评》1948,13(Z1):160-162
“草地”一名,原为当地人之称呼。阴山山脉以北,东起多伦,西逾居延海,北越库伦,面积凡七百余万方公里。青草绿茵,一望无际,所谓“天苍苍,地茫茫,风吹草动见牛羊。”  相似文献   

3.
陈龙  赵元艺 《地质通报》2017,36(1):112-126
博洛(Boroo)金矿是蒙古国发现的首个岩金矿床,同时也是该国开采规模与黄金产量最大的金矿。该矿矿体主要产于博洛近水平断裂带内,整个矿化带(Au异常≥100×10~(-9))长度超过2000m,宽度400m,局部厚度达100m,主要围岩为博洛花岗杂岩、变质沉积岩等。矿床主要矿化类型有金-硫化物、金-石英脉型矿化2种,与中国典型超大型造山型金山金矿具有较多相似点,判定其为造山型金矿。距博洛金矿35km处产出同类型且储量相近的大型金矿—盖特苏尔特(Gatsuurt)。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产出环境、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等方面对其进行了介绍和总结,并在矿床邻区内划定3个找矿战略靶区,这对中国企业在蒙古寻找同类型金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蒙古的金成矿作用按照通常的与岩浆作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和变形作用的关系,蒙古金矿成矿作用可划分如下类型.A:与火山岩伴生的脉型和浸染型.B:与侵入岩伴生的网脉、单脉和复脉型以及围岩蚀变型.C:与变质岩伴生的整合脉、石英细脉和浸染型.D:与沉积岩伴生...  相似文献   

5.
蒙古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主要有铜、铁、煤、锰、铬、钨、钼、铝、铅、锌、金、磷、石油等资源,绝大部分都有待于开发。蒙古历任政府均将开发矿产资源作为拉动其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之一,并在组织机构管理、政策法规支持方面予以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6.
7.
沙朗戈尔(Salang-Gol)剖面位于阿尔泰镇西北70公里的哈沙特—哈尔克汗(Khasagt-Khairkhan)山脉的东北坡。该剖面由于发现了丰富的动物群,而具有一定的意义。苏联古生物研究所完成了该剖面的专门研究,发现了丰富的古老动物群、植物群和微植物化石组合,使前寒武系-寒武系界限的确定成为可能。在岩性上,该剖面的前寒武系和下寒武统的岩层。从老到新可分为:扎克汗(Dzabkban)组,为喷出岩  相似文献   

8.
丁秋红  傅晓平  李勇  张武 《世界地质》2010,29(4):527-542
本文报道了产自蒙古东南部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的木材化石7属8种。其中,包括3个新种(Protaxodioxylon mongolense sp.nov.,Circoporoxylon mongolense sp.nov.,Protocircoporoxylon mongolense sp.nov.)和5个已知种(Protocupressinoxylon coromandelinum,Protocupressinoxylon mishanense,Xenoxylon latiporosum,Protophyllocladoxylon franconicum,Protocedroxylon lindicianum)。作者对这些木化石解剖特征做了详细描述,并对其古气候环境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蒙古之地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东昆仑中部缝合带清水泉一带发育石榴斜长紫苏麻粒岩、紫苏辉石黑云母石榴子石麻粒岩、石榴二辉斜长麻粒岩和石榴单斜辉石麻粒岩,它们与混合岩化黑云母石榴子石变粒岩、黑云母辉石变粒岩、石墨大理岩、含透辉石透闪石大理岩、透辉石大理岩、黑云斜长角闪岩和片麻岩等高级变质岩系以及纯橄岩、辉橄岩、橄长岩、辉长岩、辉绿岩和玄武岩等共同构成蛇绿混杂岩。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温压条件为T=760~880℃,p=830~1200MPa,为高温中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估算其形成深度为40~45km。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SHRIMP锆石U-Pb年龄为(507·7±8·3)Ma。清水泉地区蛇绿岩形成于~520Ma,到~508Ma时俯冲至地下40~45km深处而发生中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然后发生构造折返而剥露至地表。证实了清水泉高级变质岩和基性—超基性岩片是形成于早—中寒武世的蛇绿混杂岩,标志一个古生代早期的非常重要的板块汇聚边界,这对于进一步研究东昆仑造山带构造演化、乃至中国西部大地构造格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蒙古之地质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25  
按照构造单元和构造阶段讨论中国和蒙古的演化史。中国前寒武纪地壳演化可分3大阶段:陆核的聚结(2·8Ga);原地台在吕梁运动中固结和侧向增生(1·8Ga);地台在晋宁运动中固化拼合成华夏超大陆(830Ma)。晋宁运动后,中国和蒙古以离散大陆和洋盆并存为特征,至早古生代末聚合为中国和北蒙古两个古大陆。晚古生代时,斋桑—南蒙古—兴安和乌拉尔—天山两大海域陆续消减,形成了海西期的主缝合带。中国蒙古各地块大致于印支运动末期(210Ma)重新聚合,成为劳亚超大陆,即二叠纪—三叠纪泛大陆北支的一部分。印支期后大阶段的特征是泛大陆裂解和大西洋扩张导致了环太平洋域的出现,这一新的构造型式使中国由南北部之间的差异转变为东西部之间的差异。中国东部,也包含蒙古在内,在中—新生代基本上处于张性构造状态,发育张裂盆地和大陆内部火山活动;而在中国西部,中—新生代的构造发展过程则表现为亲冈瓦纳诸地块陆续向北增生拼贴到古亚洲大陆之上。这个过程最终导致了青藏高原在中新世至第四纪的迅速上隆。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迪迅矿业公司在蒙古国的铀矿勘查工作扎实开展,该公司与蒙古国、俄罗斯成立了合资铀开发公司。迪迅矿业公司在合资开发项目中占有70%的股份,而蒙、俄两国各具有15%的股份。古尔凡赛罕铀项目在蒙古国的南戈壁省,涉及5个地块,占地面积为750000hm^2,包括海尔罕和哈拉特两个可用原地浸出工艺开发的砂岩型铀矿。在海尔罕,已控制品位为0.076%的U3O8铀矿储量为3587t,2008年计划施工的钻探工作量为25000m,投入资金190万美元;在哈拉特,已控制品位为0.076%的U3O8铀矿储量为3587t,2008年计划施工的钻探工作量为10000m,投入资金14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2.
前言近年来,随着蒙古地区地质勘探工作的深入,积累了许多新的实际资料。大量探井资料,加深了我们对深部地层的认讥大比例尺重力、电法和航磁等工作的完成,为区内地层和构造等方面的研究展现了新的前景。地震多次覆盖测线的日益增多,提供了大量的地质实际景观,而古地磁等方面的工作成果则为板块构造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蒙古国塔林金矿自1999年发现以来,先后在其临近地区发现了一批与之相类似的石英脉型金矿床(点),如Dankhyn khudag、Khatan-Sudalyn、Shar khuls等,使得该区成为全球金矿找矿勘查的"热点"地区之一(聂凤军等,2000)。由于该矿床邻近我国,国内有地质专家也在我国一侧找寻与之类似的石英脉型金矿。1矿区地质特征塔林金矿地处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阿尔泰亚省南东245 km的蒙古自然保护区内,距中蒙边界约  相似文献   

14.
15.
蒙古古生代地层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国古生代地层的研究以往主要侧重底栖大化石的研究, 很多地层的时代划分、归属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底栖化石的地方性很强,不能与国际直接对比。 牙形刺是古生代地层的主导化石, 很多古生代地层问题都可以用牙形刺解决并进行可靠的洲际间对比。2001年笔者在蒙古南戈壁采集了158个样品, 经分析发现了大量牙形刺标本, 解决了很多蒙古的重大地层问题。Arynshand组应当归入下石炭统, 泥盆-石炭系界线在Arynshand组之下, 而不是在此组的内部。Mushgai地区Bayan-Khoshuu Ruins剖面的Mandalovoo组Gavuu 段的上部应属早泥盆世早期, 而不是以前所确定的早志留世, 称为奥咯诺伍德组(Olonovoot Formation);Gavuu段的下部仍归早志留世。Mandalovoo组应提升为Mandalovoo群;Gavuu段应提升为Gavuu组。南戈壁Shine Jinst地区Tsakhir剖面Tsagaanbulag组的时代是早泥盆世洛霍考夫期, 而不是中晚志留世,Ulaan-Shand剖面Tsagaanbulag组的时代也是早泥盆世洛霍考夫期。Chuluun组的时代为早泥盆世晚埃姆斯期。Tsagaankhaalga组的时代为早艾菲尔期。Indert组为早石炭世。蒙古古生代海相地层大部分是浅水相地层, 并可能存在5个间断:志留系的文洛克统和罗德洛统的下部,下泥盆统布拉格阶的一部分,中泥盆统艾菲尔阶上部,泥盆-石炭系界线地层。蒙古国南部和中部很可能缺失上二叠统的海相沉积。  相似文献   

16.
蒙古矿产勘查与开发现状评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蒙古位于俄罗斯与中国之间,各类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是落实"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构思的理想地域。随着蒙古南部地区欧玉陶勒盖巨型铜—金矿床和白山特大型铜—锌矿床的发现,该国矿产资源的成矿理论研究和找矿勘查工作备受国际矿业界关注,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笔者等对蒙古矿产资源分布特征和新修改矿业法要点进行了总结;对重要矿山开发现状和矿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以便提升我国与蒙古接壤地区成矿理论研究水平,有力推动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进行,进而为实施我国矿业企业"走出去"全球矿产资源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文章综述了19世纪以来外贝加尔区有关玛瑙-0玉髓和碧玉矿的发现,开采,利用情况,并以详实的资料介绍了外贝加尔-蒙古玛瑙成矿省内的俄罗斯区域的七个玛瑙成矿带。略述了蒙古境内四个成矿带,依据成矿带特征,综合分析了具有玛瑙成矿潜在储量的火山夺的基本特征,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8.
2010.0年代蒙古地区地磁场曲面样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斌  袁洁浩  王雷  徐如刚  倪喆  顾左文  冯丽丽 《地球科学》2014,39(12):1927-1932
蒙古为我国的北方重要邻国, 其境内的西蒙古构造块体为我国主要地震带——南北地震带的主要北端构造.应用曲面样条(SP)方法, 对蒙古地区119个野外地磁测点的观测数据进行了计算, 获得2010.0年代蒙古地区地磁场空间分布, 并与EMM2010.0模型给出蒙古地区地磁场空间分布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曲面样条方法建立的蒙古地区地磁场模型与EMM给出的地磁场描述的蒙古地区各地磁要素的空间分布基本类似, 但在局部地区存在一定差异, 该差异在局部地区能达到±30'(I), ±60'(D), ±500 nT(H、F、X、Y、Z).   相似文献   

19.
蒙古-兴安地槽中的金矿化朱会增(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局)0引言蒙古-兴安地槽位于西伯利亚与塔里木地块和华北地台之间(图1)。从北至南共划分出9个二级构造单元。即萨彦-贝加尔褶皱区、色楞格-雅布洛诺夫褶皱区、斯坦诺夫边缘断隆带、蒙古-鄂霍茨克褶皱系、中...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