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防震减灾事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地震科技进步,而制定好地震科技发展规划是推动地震科技进步的重要保障。本文建议了地震科技发展战略制定应考虑的5个原则,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地震科技发展战略的构想,从11个方面提出了“十一五”地震科技项目建议,同时,对其中地震预报科学实验场的选择提出了原则建议,进而从科学意义与必要性、已具备的条件、科学目标、监测与研究内容和运行机制与模式等5个方面论述了祁连山大震机理与预报科学实验场建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地震预测研究发展战略几点思考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2004年12月13—14日,中国地震局在北京召开了《地震预报发展战略研讨会》,近80位院士、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分二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专题报告,第二阶段是自由发言。专题报告观点明确,内容丰富,论述详实。自由发言踊跃,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陈建民局长、宋瑞祥同志分别到会发表了重要讲话。与会院士、专家一致认为,这是一次学术空气、讨论氛围都很好的会议。院士、专家们的很多建议对制定我国地震预报发展战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地震学会同其他社会团体一样将成为现代社会的支柱之一。以山西省地震学会目前的工作现状为例,指出学会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思路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际地震动态》1997,(11):1-21
近年来,地球科学研究有了迅速的发展。继板块构造学说问恨之后,对全球的系统研究,从宏观上大大推动了对地球的认识,大量高新的技术的应用也使地球科学研究的手段和方法日新月异。资源,环境,灾害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又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角度给地球科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相似文献   

5.
6.
本文认真思考了汶川地震对防震减灾各环节的影响,主要观点有:(1)地震预报很难,但不能不搞。(2)搞好建筑物的抗震设防、避让活断层与山地灾害隐患,或适当治理山地灾害隐患是震前防御减灾的有效途径。(3)汶川地震的紧急救援绩效卓著,但还有提升潜力。  相似文献   

7.
刘桂萍 《地震》2010,30(1):1-9
从地震预测预报的时间范围、 与基础性学科的依赖关系、 以及认识论和方法论等不同角度, 简要分析现今我国地震预测预报的三种不同分类; 从地震的科学与社会双重属性, 分析制约其发展的一般科学技术规律和社会需求形势; 结合地震预测预报分类及影响其发展的科学与社会因素, 讨论我国地震预报发展思路。 认为当前我国地震预测预报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发展阶段, 提出坚持多路探索, 建立“长中短临与震后”的分析预报工作体系, 加强技术创新与储备, 推进物理性地震预测预报探索的发展途径, 并就其必要性、 科学思路、 基本内容和基础条件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关于地震预测问题的8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当前我国地震预测的能力和水平,地震预测的任务性与探索性的关系,单科预测与综合预测的关系,测震学科与前兆学科的差异性,地震前兆监测技术发展与地震预测需求的关系,提出了地震预测探索的科学思路及地震分析预报人员的素质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地震工程软件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震工程软件是先进、成熟的地震工程理论和方法在科研和工程应用中最强有力的工具,是提高地震工程工作效率的必需手段,同时也是实现地震工程智能化、集成化和可视化的保证。在总结我国地震工程软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地震工程软件相对落后的原因,论述了我国开发地震工程软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了我国地震工程软件开发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我国地震工程软件开发应采用的策略,对我国地震工程软件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1 邢台地震促进了中国地震预报的研究工作 1966年3月邢台地震和此后发生的一系列地震事件, 促进了我国地震学、地震地质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等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 也提出了诸多研究课题, 本文只能摘述一二.  相似文献   

11.
数值模拟是计算机科学、计算数学与其他各类学科如力学、材料学、工程技术等学科相互交叉渗透且充满活力的研究领域,它与物理、化学实验和理论分析一起成为解决许多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问题的三大支柱。数值模拟实验室的建设不仅是信息时代的需要,也是开展动力地震预报的关键,必将成为地震科学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关于地震预报研究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际地震学界在地震孕育过程、发生机制的认识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相应地对于地震预报的研究、特别是基于物理模型的地震预报研究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我们在融和国际最新研究成果从事地震预报研究工作中,建议重点注意:①加强基于物理机制的地震预报研究;②现象学研究中注重系统性和定量化。  相似文献   

13.
借鉴发达国家的高技术产业化模式,根据国家发展战略的导向,深入分析中国地震科技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强调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探索中国地震事业的发展方向,提出应该提升中国地震科技的国家战略地位、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数字地震科学计划(建议书)"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制定中国数字地震科学计划的目的和意义,该计划的主要内容,及其与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2005年5月18日,中国地震局第六届科学技术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中国地震局指挥大厅举行,中国地震局局长、党组书记陈建民,副局长刘玉辰,第六届科技委委员、局有关司室领导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题是研讨地震科技发展战略和我局科技规划编制问题。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presents the state-of-the-art of preparedness and reduction of earthquake disasters in China. It contains abundant information on the goal, policy, working links,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s, and mai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pproaches for earthquake disaster reduction in this country. The focus is placed on "tak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the foundation" and "management based on legal system."  相似文献   

17.
在汶川地震序列的动态跟踪与甘肃震情的动态判定过程中,本文作者成功地把握了甘肃震情、一定程度上把握了汶川地震序列的动态发展变化,并对5月18日四川江油发生的6.0级地震作出了成功预测。这一预测实践使本文作者更加深刻地感悟到,地震预报虽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没有被攻克的世界性难题,但对于一个特定的地区,如果预报思路和方法得当,要实现一次乃至数次成功的预报是可能的。这对地球科学家们如何认识地震预报问题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新世纪地震科技信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地震科技信息工作发展出发,指出了地震信息工作发展现状,提出了“十五”期间地震信息工作发展与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建设原则和主要任务。从行业化管理的角度,论述了地震科技信息工作在新时期如何开拓新的服务领域,开创地震科技信息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