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了GPS的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和用户部分的发展状况及其作用。并对GPS定位的基本原理做了阐述。GPS定位误差由几何精度因子和站星距离的测量误差决定,站星距离的测量误差由3大类误差因素决定,它们是与GPS卫星有关的误差、与GPS卫星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与GPS信号接收设备有关的误差。对上述重要误差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误差修正模型及各种减小或消除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临潼对来自冲绳的100kHz低频一跳天波的时延及场强的实测,并利用相应的地磁扰动等资料,进行了有关低频天波信号变化与地磁活动的关系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GPS信号信噪比对接收机捕获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在强卫星信号的干扰下GPS接收机对弱卫星信号的捕获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对于强信号对弱信号的干扰进行了推导,讨论了几种能够改善接收机捕获性能的方法,并进行了相应的仿真,仿真的结果表明这几种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利用多链罗兰C信号实现UTC同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多链罗兰C信号的特点,提出了利用多链罗兰C信号实现UTC同步的方法,首次提出了多链罗兰C信号的有关定义和性质,研究了用户利用多链信号实现UTC同步的基本原理,给出了多链TOC秒重合和不重合两种情况下的实现方法,采用这些方法,用户可以摆脱对粗同步手段的依赖,提高定时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在观测双星系统时,接收的信号包含伴星反射成分。反射信号的时延可以给出伴星的位置、运动等信息,提取反射信号可以实现双星系统的轨道估算。利用相关函数,可实现对反射信号的提取,但由于双星的相对运动,直接对接收信号进行自相关运算不能提取反射信号。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接收信号在时域做变换的方法,计算接收信号与变换后信号的互相关函数,可以解决运动情形下反射信号的提取。利用MATLAB对具体的情形进行了模拟,成功地提取了反射信号,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小波变换去噪只对信号的低频部分进行分解和处理,忽略了信号的高频部分,无法对信号的整个频段进行有效的信息提取,进而影响脉冲星信号去噪的效果。提出利用小波包阈值法对脉冲信号进行分析,针对小波包分解后的系数选用不同的阈值函数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脉冲星信号的去噪效果明显提高,其中,脉冲星信号的信噪比、峰值信噪比与平滑度指标都有相应的改善,为脉冲星信号去噪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描述了图象中的噪声特性,着重讨论了与信号有关的噪声的模型及其统计特性,特别是颗粒噪粒噪声和光电散粒噪声。指出磁带记录噪声是一种与信号有关的噪声。在Naderi和Sawchuk图象中噪声模型的基础上,针对CCD摄象机的图象数字化,提出了底片数字化图象的模糊和退化模型。  相似文献   

8.
大气层对GPS信号的传播有时间延迟作用,时廷将影响GPS系统的定位和定时精度,且随气象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本文根据3年有关的气象资料,采用大气指数模型分析了广州地区大气层随昼夜变化、季节变化和太阳活动变化对GPS信号传播时延影响的变化规律.分析得知,在信号垂直传播时,大气层对GPS信号传播的影响,用距离表示.最大时为2.691m,最小时也会产生1.993m的误差;如果信号斜传播,误差因仰角因素将更大.  相似文献   

9.
基于小波分析的脉冲星信号消噪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冲星信号是一种典型的非平稳信号,且信噪比非常小.目前对脉冲星信号的处理仅局限于对脉冲星信号不同周期的迭加.根据脉冲星信号的特点采用小波消噪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并对小波的选取和分解层数的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波阈值消噪能够对脉冲星信号实现噪声剔除,达到既净化信号,又不丢失高频有用信息的目的.从而实现了迭加较少的信号周期就能够获得与较长时间迭加相似或更好的效果,可以大大提高脉冲星观测的轮廓精度.  相似文献   

10.
高能天体物理观测中,宇宙线带电粒子通过探测器丢失的能量常是产生探测器本底信号的重要来源。宇宙线产生的信号与它通过探测器的径迹长度和探测器大小、形状有关。因气球X射线天文观测和γ射线暴观测的需要,空间天文实验室研制了若干种正比计数器,为此我们进行了宇宙线通过正比管径迹长度的模拟计算,它是整个设计工作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论述BPM标准时号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L作原理和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低光度天文应用时CCD器件的主要噪声源的噪声特性和三种典型CCD读出信号处理方式的噪声抑制效果;提出了天文CCD读出信号的相关多次采样(CMS)处理新方法,并分析了四次采样抑制CCD读出噪声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3.
着重分析了信号通过无源器件魔T合成与分配的幅度、相位和频率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魔T实现多原频率组合与冗余的几种实用结构.它与以往流行的利用开关在源与源之间直接转换相比,无论在源的有效利用上,还是在保持信号的不中断和相位、频率的连续性方面,都呈现出比较突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BPC低频时码信号场强计的设计方案和原理,并结合出仪器硬件设计和控制软件框图,该仪器体积小,重量轻,测量精度高,对低频时码系统工程应用和低频电波传播特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即使静止、同步卫星有着标称位置,但由于各种摄动的存在会使卫星轨道发生漂移.而在许多应用中,例如高精度时间同步,必须精确知道卫星的轨道.另外,由于很少为时间传递、时间同步发射专用卫星,所以它通常使用以其他目的为基本任务的卫星,如气象卫星、通信广播卫星等.以往,这些卫星的轨道信息总是由卫星主管部门给出,在这种情况下,卫星的轨道确定不可能专门考虑第二目的.为此,应用部门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在不影响卫星基本功能条件下,采用闭路动态技术来精确确定卫星的轨道.本文在简要叙述闭路动态卫星定轨原理的基础上,探讨了利用卫星彩色电视副载波信号测速进行同步卫星定轨的可能性.并给出单台站的某些试验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6.
利用CsSync1000型接收机的输出数据,分析了BPL信号在接收点的质量,还将该接收机的GRI与主钟(CSAO)1PPS比较,给出了接收时间内BPL发射系统时延变化范围。分析结果表明,BPL发播控制具有较好的短期和中期稳定性能。为进一步提高发播时间控制的稳定性,需要采用新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设备。  相似文献   

17.
We develop a statistical approach aimed at the detection of weak sporadic pulses on the noise background. The results are applied to modeling the observational time series where pulsed radio emissions have to be recognized against the sky background fluctuations.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demonstrates the efficiency of using the statistics of peak values (integrated tail of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function of the intensity) for the purpose of signal detection. It is established that the highest sensitivity is reached with this method at low values of the filling factor (duty cycle) of the pulsed signals. If in addition the pulses have sufficiently high intensity, the discussed approach performs better than simple integration over the observational time. Then we discuss the possibility of detecting radio pulses from exoplanetary magnetospheres, especially from known “hot Jupiters” found by radial velocity measurements in the visible and we report our results from extensive observations of several candidate exoplanets with the world largest decameter telescope UTR-2. Although no detection of pulsed emission from exoplanets has been found to date, the analysis demonstrates the feasibility of detection with more stable receivers and longer observational time.  相似文献   

18.
为了开展雷达天文科学研究, 将射电望远镜接收的雷达回波信号进行采集和记录, 研究基于SNAP (Smart Network ADC (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 Processor)硬件实验板和快速存储服务器设计并开发了雷达天文基带数据采集与记录系统. 该系统采用CASPER (Collaboration for Astronomy Signal Processing and Electronics Research)提供的图形化FPGA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开发工具流, 设计了双通道、256MHz带宽信号采集和VDIF (VLBI (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 Data Interchange Format)基带数据输出固件程序; 基于HASHPIPE (High Availability SHared PIPeline Engine)多线程管理引擎开发了双万兆以太网口实时基带数据存储程序, 存储带宽达到1GB/s; 最后编写了VDIF格式到雷达天文格式的转换程序. 经过脉冲星信号观测实验检测, 该系统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9.
多频带-正交频分复用超宽带系统的研究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阐述了多频带-正交频分复用(MB-OFDM)超宽带系统的基本原理及信号格式,具体分析了相应的发射机与接收机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利用SystemView仿真平台对发射机、接收机以及信道进行了仿真设计,并互连成一个MB-OFDM超宽带系统。最后,分别给出了功率谱密度、子频带切换以及发射端与接收端信号比较结果,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证明了整个系统的正确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