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实施滨海旅游开发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滨海旅游发展态势 1.1 国外滨海旅游概况 随着人们对海洋认识的不断深化,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滨海旅游热。以大海、阳光、沙滩组合的“3S”滨海旅游蓬勃发展,国际旅游者主要流向之一就是海滨及海岛旅游区。据统计,滨海旅游的游客在法国占50%,在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舟山建立海洋经济开发区有诸多得天独厚的地理和历史条件,认为海洋经济开发区应以发展海洋经济为中心,提出立足当地,面向全国及世界,以港口海运、国际贸易、滨海工业、海洋渔业、海岛旅游和创汇农业为支柱产业,加快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滨海度假旅游优化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滨海度假旅游是世界度假旅游的主流类型,伴随着海洋开发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度假旅游发展的条件成熟,滨海度假旅游将成为近期旅游发展的热点.文章在分析福建省发展滨海度假旅游的有利条件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福建省滨海度假旅游优化发展的若干对策,以期使福建省的滨海度假旅游发展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滨海旅游景区海洋环境预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骏  卢美  车助美  朱业 《海洋预报》2006,23(1):48-53
滨海旅游区海洋环境预报主要是指滨海旅游区海洋环境要素,包括波高、海况、水温和几个相关旅游指数的预报,目的是通过开展海洋环境预报为滨海旅游区的进一步发展服务,为旅客的出游服务,为海洋综合管理、海洋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保护等提供技术保障和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5.
滨海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滨海旅游资源包括海岸线向海和向陆侧延伸一定范围(含海洋岛屿)内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随着现代人类社会生活对海洋娱乐和滨海旅游的需求日益增多,滨海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各沿海国家海洋开发的重要方面。 1 国外滨海旅游资源开发 滨海地带气候适宜,空气清新,自然风景优美,沿海发达国家都很重视滨海娱乐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少国家已将其列入海洋开发  相似文献   

6.
我国滨海旅游度假区开发的文化问题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盛红 《海岸工程》1999,18(2):81-85
滨海旅游度假文化是海洋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现代滨海开发地区为度假旅游者创造的一种旅游文化。这种文化的度假性、开发性、外向性和崇商性,是滨海旅游度假区吸引度假旅游者的关键所在。为使滨海旅游度假文化建设持续地发展,除生态的、技术的原则外,在滨海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时应遵循整体性、时代性、审美性和赢利性原则。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滨海旅游与海洋经济的关系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滨海旅游是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沿海地区,它又是海洋产业构成中一个很大的一部分。在中国长达18000多km的大陆海岸线上,有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这些资源与海洋经济的开发和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但如何认识两者的关系,以及怎样合理规划滨海旅游资源,却是值得探讨的事。本文目的,就是阐述两者的关系,分析滨海旅游在广东省海洋经济中的作用,及如何在保护海岸环境的同时,怎样利用现有资源,作出最佳旅游规划,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提高海岸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价值。 1.引言 进入21世纪,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  相似文献   

8.
为填补滨海旅游灾害防范的空白,文章详细介绍了国家海洋局海洋减灾中心着手开展我国典型滨海旅游区裂流危险评估、安全警示、公众科普等技术工作。归纳总结了地形动力学概化分析、精细化数值模拟、遥感影像分析、现场勘测等裂流灾害危险性评价技术方法;详细介绍了我国海南省三亚、陵水地区重点滨海旅游岸段的裂流灾害风险及安全警示现状的调查评估情况;分析探讨了近期国内频繁出现的海滩裂流溺水事故以及国内裂流灾害公众科普宣传动态;并提出了滨海旅游灾害防范下一步的专业技术工作和科学探索方面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刘洪滨 《海岸工程》2000,19(3):50-56
青岛市的海洋产业发展战略是在保持第一产业稳定增长的条件下,大力发展第二产业,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第二产业的比重,稳定第三产业,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建立东北亚航运中心、修造船和临海工业基地、海洋药物基地、海水淡化基地、海水增养殖基地和海洋科技产业城和滨海旅游城。  相似文献   

10.
关于设立青岛海洋(旅游)节的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突出青岛滨海旅游特色和丰富旅游产品,本文提出了高立青岛海洋(旅游)了的建议,阐述了设立青岛海洋(旅游)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就该陈的主题、举办时间、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海洋溢油事件频发,对滨海地区旅游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针对滨海旅游区的溢油现象进行定量评价,寻求合理的评价方案是当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根据滨海旅游区生态系统的特性,以滨海旅游区的海水水质、岸滩环境和溢油危害为评价内容,构建滨海旅游区溢油污染评价指标体系和滨海旅游区溢油污染综合评价模型,并且基于GIS技术进行了系统架构设计与实现。通过模拟海洋溢油事件,对该系统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对溢油区的污染等级做出快速评价。本研究为滨海旅游区的溢油污染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该系统能够辅助相关部门管理溢油相关的综合信息,在溢油发生时快速反应,采取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12.
近30多年来,世界进入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期,已形成近海石油、滨海旅游、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四大支柱产业,主要海洋产业的总产值几乎每隔10年翻一番,1995年估计已超过8000亿美元,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8%。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是海洋大省,发挥海洋旅游资源优势,加快滨海旅游业发展对于振兴全省经济乃至东北地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重点分析了辽宁省滨海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和区域划分,并在滨海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北海分局岸滨海冰调查总结会于1992年4月3~4日在大连召开。国家海洋局管理监测司、北海分局、大连、秦皇岛中心海洋站、海洋技术研究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海洋标准计量中心等单位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对增加海冰要素观测和开展岸滨海冰调查四年来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认真全面的总结,对下一步岸滨海冰调查的测点布局、观测方法改进、仪器设备更新方案及如何使岸滨海冰调查工作更好地为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的发展提供服务等问题进行了热烈地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海冰  相似文献   

15.
滨海旅游业是我国沿海发达城市的主导产业之一。如何认识滨海旅游与城市经济发展相互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文章运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检验方法定量,以青岛市为例,分析了滨海旅游产业与城市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从海洋旅游资源保护、旅游产品开发和营销渠道拓展等方面提出滨海旅游产业发展策略,以实现滨海旅游与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滨海旅游业是山东省重点发展的海洋产业,如何加快山东滨海旅游业的大发展长期得到省领导和经济学者的关注,山东滨海旅游资源优势突出,但开发中也存在的很多问题。山东滨海旅游开发高端潜在旅游产业,走精耕细作联合集成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措是山东滨海旅游业未来发展的新希望。  相似文献   

17.
福建滨海渔业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滨海旅游业不仅是海洋业体系中的热点研究问题,也是国内外旅游业开发的重点.文章结合福建滨海渔业资源丰富的特点,在分析福建滨海渔业旅游发展优势及福建滨海渔业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福建滨海渔业旅游开发以资源保护为前提,分阶段开发;以市场为导向,延伸滨海渔业旅游产品链;依托沿海城市,突出海洋渔业特色等深入开发福建滨海渔业旅游的构想.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均GDP的增长,滨海温泉旅游逐渐被大众接受并喜爱。滨海温泉旅游以温泉养生为主题,是一种新兴的休闲度假旅游方式。目前,我国对滨海温泉旅游地的空间结构研究较少,但滨海温泉旅游地的空间演化、发展趋势对于蓬勃发展的海洋旅游和温泉旅游意义重大。鉴于此,文章尝试运用人文地理学中的文化扩散理论解释滨海温泉旅游地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化,并选取营口鲅鱼圈为例进行说明。从温泉小镇内部、温泉小镇之间、温泉与滨海其他旅游形式、温泉旅游地与周边旅游地4个方面探讨鲅鱼圈温泉旅游地空间演化形式,在此基础上,尝试总结滨海温泉旅游地空间结构演化机制。  相似文献   

19.
关于山东省滨海旅游区划的宏观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任何旅游区都是通过旅游区划来实现其旅游价值的。山东省是海洋大省,也是滨海旅游的重要省份,而滨海旅游业又是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作好滨海旅游区划对发展本地区的旅游业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全国首届滨海旅游、旅游地理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10月9~12日在青岛召开。这次会议的主办单位是中国老教授协会海洋分会滨海旅游专业委员会和青岛海洋大学旅游学系。来自全国有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40多名专家、教授参加了学术交流,青岛市周嘉宾副市长、青岛海洋大学冯瑞龙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