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尖扎气象观测站1961—2013年逐月气温与降水资料,运用气候诊断分析方法,分析近53年来尖扎气温、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3年间尖扎气温变暖趋势明显,年气候倾向率为0.30℃/10a,冬季气温对气候变暖响应最为敏感;尖扎年平均气温在1996—1997年左右发生突变,春、夏、秋季平均气温基本都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发生突变,冬季平均气温早在1985—1986年发生突变,突变后气候都是明显增暖;1961—2013年尖扎年降水量无明显增降趋势变化,夏秋两季的降水呈弱的减少趋势,春冬季呈弱的增加趋势,但变化也并不明显;近53年尖扎年、四季降水量都没有发生明显的气候突变。夏季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呈现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资源县1961~2017年逐日气温观测资料,应用线性倾向估计、t检验及M-K突变检验法对资源县57年冬季气候变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7年资源县冬季、年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显著,线性倾向率为0.276、0.19℃/10a,冬季气候变暖趋势明显,对全年气候变暖贡献较大;2月份平均气温显著上升,线性倾向率为0.419℃/10a,对冬季变暖贡献较大;极端最低气温上升趋势更为显著,线性倾向率为0.448℃/10a,对冬季增温影响最显著;冬季平均气温的突变点发生在1996年;20世纪1960~1980年代为冬季低温期,冷冬大多出现在1980年代之前,暖冬1990年代之后呈明显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3.
利用饶平1961—2010年气温资料,通过线性拟合、M-K突变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对饶平近50年气温变化进行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饶平气温显著上升,增温速率为0.017 6℃/年,在1995年发生增温性突变,突变前后平均上升0.7℃。近50年秋冬季增温速率明显大于春夏季;冬季在20世纪80年代末发生突变,其他季节都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突变;秋冬季突变前后增温大于春夏季。气候变暖对饶平极端气温及高温(低温)日数的影响:高温日数在1994年发生增加性突变,近50年来呈显著增加趋势,其中进入21世纪以来高温日数明显增多;低温日数在1983年发生减少性突变,极端最低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小波分析得出饶平年平均气温在不同时段存在准6、13、20、28年年际变化周期。  相似文献   

4.
1960-2009年咸宁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60-2009年咸宁市3个地面气象站气象资料,统计分析近50 a来该区域气温、降水等主要气候要素的年变化、四季变化及年代际变化的趋势特征。结果表明:近50 a研究区气温有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3℃/10a,年平均气温在20世纪90年代末发生突变。春秋季平均气温分别在2002年和1999年发生突变,夏季平均气温在2006年发生突变,冬季平均气温早在1990年发生突变。春季与秋季平均气温的变化比较一致,冬季平均气温对全球变暖响应最敏感,春秋与秋季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是比较敏感,而夏季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最为迟缓。近50 a年降水量呈波动但无明显增降的趋势,其中春夏两季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并有下降的趋势,且春夏降水量的变化主导着年降水量的变化;而冬季降水量有上升的趋势。通过对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的比较,发现冬季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最显著、其余季节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1960—2009年咸宁市3个地面气象站气象资料,统计分析近50 a来该区域气温、降水等主要气候要素的年变化、四季变化及年代际变化的趋势特征。结果表明:近50 a研究区气温有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3℃/10 a,年平均气温在20世纪90年代末发生突变。春秋季平均气温分别在2002年和1999年发生突变,夏季平均气温在2006年发生突变,冬季平均气温在1990年发生突变。春季与秋季平均气温的变化较一致,冬季平均气温对全球变暖响应最敏感,春季与秋季对气候变暖的响应较敏感,而夏季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最为迟缓。近50 a咸宁市年降水量呈波动但无明显增降的趋势,其中春夏两季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并有下降的趋势,且春夏降水量的变化主导着年降水量的变化;而冬季降水量有上升的趋势。通过对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的比较,发现冬季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最显著,其余季节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小波和M-K方法的商丘气温时间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55-2011年商丘气象站地面逐日气象数据,集成Morlet小波分析法、Mann-Kendall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变异系数等方法,分析商丘气温序列的年、季周期变化特征、突变特征、变化趋势特征及年际变率特征。结果表明:根据回归分析、5 a滑动平均分析,商丘年平均气温呈增加趋势,年际变化倾向率为0.17 ℃/10 a;各季节气温变化趋势差异明显,夏季气温呈下降趋势,年际变化倾向率为-0.08 ℃/10 a,冬春秋季气温呈增加趋势,冬季增温最为显著,冬季气温年际变化倾向率为0.35 ℃/10 a。根据Mann-Kendall分析,年平均气温突变点为1992年,夏季气温不存在明显突变,冬季气温突变点为1986年。根据小波分析,20世纪50-80年代商丘年平均气温存在准17 a周期信号,之后该周期信号消失,80年代和90年代出现准32 a周期信号,在本研究的整个时间序列上存在准5 a和准2 a周期信号,周期信号显示未来几年可能会出现低温年。商丘年平均气温的年际变异系数为0.04,年际变率较小,年际变化较平稳。商丘作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集成多种方法的气温变化特征和趋势预测分析,对该区域的农业种植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咸阳市区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国家基本气象站1965—2014年逐日气温、降水、日照资料,用常规统计方法、Ma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咸阳市区近50年的气候变化趋势、突变特征、周期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咸阳市区气候变化趋势为气温显著升高、降水略微减少、光照显著减少,极端高温、强降水天气增多增强,极端低温天气逐渐减少。气温气候倾向率为0.17℃/10a,气温升高突变年为1997年,气温变化主要存在6、12、32a冷暖交替的振荡周期;冬季明显缩短,春季增长,夏季、秋季长度基本无变化。降水变化不明显,突变特征不显著,主要存在6、11、29a干湿交替的振荡周期。日照气候倾向率为-59.06h/10a,突变年为1980年,日照变化主要存在7、13、25a高低交替的振荡周期。2014年后一段时期为干暖期。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石家庄市1961—2013年气温资料,采用滑动平均、线性趋势图、M-K突变检验等方法对石家庄近53a的气温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3a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明显,20世纪80年代后期升温显著;年平均最高气温增温率仅为0.107℃/10a,增温趋势平缓,而年平均最低气温增温率为0.594℃/10a,呈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说明气候变暖趋势显著;高温日数的增加,气候变暖趋势已成为必然。四季平均气温呈线性上升趋势,春季、冬季变化幅度最大且具有继续升温的趋势,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而夏季、秋季变化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9.
五华县近52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五华县1957~2008年气温资料,分析了五华县近52年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五华县气温变化呈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0094℃/年,低于全国和广东的增温速率;春季增温趋势最不明显,冬季增温最明显;M—K突变检验显示除夏季外年和各季都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生了增温性突变。气候变暖对五华县年高温日和年低温日等极端气温事件的影响,低温日数呈显著线性下降趋势,高温日数呈缓慢上升趋势,极端气温均呈明显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
利用气候倾向率和气候趋势系数方法对英吉沙气象站1961-2009年气温和降水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近49年来英吉沙气候增暖现象较明显,增温率为0.4℃/10a,秋、冬季变暖的趋势大于春、夏季;降水量的增加趋势也较明显,增幅为4.6mm/10a;尤其是1985年以来英吉沙县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加趋势较明显。  相似文献   

11.
利用气候倾向率和气候趋势系数方法对英吉沙气象站1961-2009年气温和降水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近49 a来英吉沙气候增暖现象较明显,增温率为0.4℃/10 a,秋、冬季变暖的趋势大于春、夏季;降水量的增加趋势也较明显,增幅为4.6 mm/10 a;尤其是1985年以来英吉沙县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加趋势较明显.  相似文献   

12.
利用揭阳市气象观测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滑动平均、M-K突变检验等分析方法,对1960—2018年近59年的冬季气温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9年来,揭阳市冬季的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其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 036 9、0. 036 7和0. 042 5℃/年,并且分别通过信度为0. 01、0. 05、0. 01的显著性检验。揭阳冬季平均气温的气候倾向率高于年平均气温倾向率,也高于广东冬季平均气温倾向率,表明揭阳冬季气温对气候变暖和广东冬季气温上升有显著的贡献。20世纪60—80年代,揭阳市冬季平均气温处在相对冷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为暖冬; 1986年前后有一个升温的突变。  相似文献   

13.
1960-2008年山西省气温变化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60-2008年山西省65个气象站的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滑动平均法、小波分析和突变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近49a来山西省气温变化的特点和规律。结果表明:山西省年及四季气温均呈上升趋势,气温倾向率分别为0.25℃/10a、0.31℃/10a、0.04℃/10a、0.19℃/10a和0.43℃/10a。山西省年平均气温与秋季气温存在准15a及5-10a的周期,春、夏两季气温主要以5-10a的周期变化为主,冬季气温主要存在准15a的周期。山西省年平均气温以及春、冬两季气温均发生了突变,突变开始时间为1993、1997年和1988年。  相似文献   

14.
增城市近50年来气温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杰英  蔡蕊  赵旸旸  江梦天 《广东气象》2011,33(6):31-33,37
根据增城国家基准气候站1960~2009年50年气温资料,利用小波分析、Mann-Kenddall检验等分析了增城市近50年年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月极端最高气温及月极端最低气温的变化特征,发现近50年来增城年平均气温呈增温趋势,倾向率为每10年上升0.12℃,且90年代以后增温较明显,是从1992年开始突变的;增城市...  相似文献   

15.
近36年德令哈地区气温变化特征及突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德令哈市国家基本气象站1981—2016年的气温数据资料,运用统计法、气候倾向法和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了德令哈市近36a来气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以0.478℃/10a的倾向率呈显著的上升趋势;四季平均气温均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上升幅度呈现春季冬季夏季秋季的气候特征;平均气温的月变化呈现单峰式特点,7月份平均气温最高,1月份平均气温最低,各月平均气温均呈现上升趋势,4月份平均气温以0.775℃/10a的倾向率上升最快,12月份平均气温以0.197℃/10a的倾向率上升最慢;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以0.534℃/10a和0.495℃/10a的倾向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平均气温在1996年发生突变,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均在1997年发生突变,突变后三者气温增温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6.
石家庄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国石  郝立生 《气象科技》2007,35(6):797-802
利用石家庄市1951~2005年气温、降水资料,采用变率分析、趋势分析、小波变换和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对石家庄近55年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夏季、秋季气温变率小,冬季气温变化幅度最大;②年气温和四季气温线性上升趋势显著,春季、冬季升温最明显,近55年气候变暖主要是春季和冬季气温升高造成的。年降水量和四季降水量不存在线性变化趋势;③四季气温和年气温变化的周期性不明显,而降水量变化存在周期性;④石家庄四季气温和年气温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初发生了明显的气候突变,而四季降水量和年降水量变化没有发生明显的气候突变。  相似文献   

17.
连南地区近47年气温变化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龚仙玉 《广东气象》2011,33(4):41-43
利用连南县1962 ~ 2008年气温资料,分析连南地区气温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连南地区气温逐月变化呈单峰状,季节变化明显,最高气温在7月.连南气温在1980年以后存在较明显的3~5年的周期,而在20世纪70~90年代存在7~12年的周期,气温的年代际变化线性趋势为增暖,尤其是90年代后期连南地区气温增高趋势明显,炎热...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丽水市国家气象观测站1953-2010年逐日气温资料,按照国家季节划分标准对四季长度进行划分,运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和滑动t检验对四季长度和气温变化的趋势演变、突变转折进行研究,从而探讨气温变化对四季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丽水市四季长度表现为夏季最长,冬季次之,春季和秋季相接近,秋季略短。四季长度的变化趋势为春、秋季长度延长缓慢,夏季变长明显,冬季长度缩短显著。近58年丽水气温呈明显的升温趋势,气候倾斜率为0.17℃/10a。气温变化对四季长度有较大的影响,尤其以冬季最为显著。突变检验表明,气温上升与冬季长度缩短的突变时间都在90年代中期;相关性检验显示气温与冬季长度的负相关最明显,突破99%置信度检验。  相似文献   

19.
利用阿鲁科尔沁旗天山站1959~2004年的气温、降水资料,分析了近46年来的气候变化趋势。主要分析温度的变化趋势、冷暖的阶段性和冷暖变化的时间突变点;分析气候变暖前后干旱、洪涝发生的特点。结果显示:46年来,阿鲁科尔沁旗年平均气温一直是呈波动上升的,尤其以春、冬季升温最为明显;气温的变化主要有2个阶段,气候变暖后干旱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丽水市国家气象观测站1953-2010年逐日气温资料,按照国家季节划分标准对四季长度进行划分,运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和滑动t检验对四季长度和气温变化的趋势演变、突变转折进行研究,从而探讨气温变化对四季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丽水市四季长度表现为夏季最长,冬季次之,春季和秋季相接近,秋季略短。四季长度的变化趋势为春、秋季长度延长缓慢,夏季变长明显,冬季长度缩短显著。近58 a丽水市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气候倾斜率为0.17℃/10a。气温变化对四季长度有较大的影响,尤其以冬季最为显著。突变检验表明,气温上升与冬季长度缩短的突变时间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相关性检验显示气温与冬季长度的负相关最明显,通过α=0.01的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