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突发气象灾害对社会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建设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系统工程是全面提升气象防灾减灾应急响应能力的需要。设计满足应急气象环境监测服务需求的移动式自动气象站,采集地面实时气象要素,可以为突发气象灾害以及其它环境灾害提供气象决策服务。该文介绍国外移动综合探测系统的发展概况和国内移动应急气象观测的现状,并提出满足应急气象环境观测服务需要的自动气象站技术性能要求和设计原则。移动式自动气象站在应急气象环境监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气象、林业、水利、交通、环保等领域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佛山市三水区灾害性天气监测靶向报警系统是基于自动气象站采集的气象要素数据,通过设置报警标准,网格化管理应急责任人数据库,设计建立警报分析引擎,根据制定的警报标准,对自动站数据进行定时轮询,最后生成警报,并自动将警报信息发布到对应区域应急责任人手上,同步推送到微博、微信等公众渠道。三水区灾害性天气监测靶向报警系统不仅为三水区气象应急责任人提供灾害性天气精细化预警服务,实现了针对强降水、大风、高温、低温、大雾等灾害性天气自动靶向预警功能,该系统还具备很强的扩展性,同时实现了城市空气污染自动警报以及气象探测设备数据故障警报等功能。  相似文献   

3.
利用高空高速大型无人机自身优势,设计一种基于大型无人机的新型气象探测系统,旨在丰富气象探测技术手段,提高气象探测的准确性.为了实现高空远距气象探测功能,对系统的组成、接口、控制逻辑等进行逐一设计优化,并创新地采用螺旋运转结构,大幅增加气象任务载荷数量,使单个吊舱可装载24枚探空仪.作为一项军民融合的典型应用,本气象探测...  相似文献   

4.
为建设符合新发展需求的公共气象服务平台,提高气象服务效率和集约化、现代化水平,设计了广东省公共气象服务平台。该平台主要有集约发布、产品库、产品制作等模块,能够为值班员提供产品制作、发布、存储、查询服务等功能。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针对辽宁省农业气象产量预报业务服务的内容和特点 ,基于Windows平台建立的辽宁省农业气象产量预报业务系统 ;系统选用MicrosoftVisualBasic 6.0编程语言 ,采用模块化设计 ,运用人机交互的形式进行操作 ,实现了数据管理、因子数据处理、预测模型建立、产品图表分析和在线帮助等功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广东省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平台的开发思路、技术方法、系统功能,该平台利用气象探测数据和精细网格预报数据,实现了高度可定制的图形、表格以及文字等决策产品生成,其中降水、大风、气温以及台风等产品在重大天气过程决策服务中得到充分应用,提高了决策气象服务的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选用Microsoft SQL Server2000作为数据库系统平台,以Powerbuilder8为开发工具,开发了面向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的农业气象指标数据库应用管理系统。本文阐述了该系统的设计思路、结构及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8.
选用Microsoft SQI Server2000作为数据库系统平台,以Powerbuilder8为开发工具,开发了面向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的农业气象指标数据库应用管理系统.本文阐述了该系统的设计思路、结构及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9.
基于旋翼无人机开展大气边界层观测可为气象要素和大气污染物垂直结构的研究提供具有高时空解析能力的新方法,有助于深入理解低层大气物理化学变化机制。本文详述了旋翼无人机在开展大气边界层环境气象垂直观测实验的应用及优势。基于自主研发的旋翼无人机环境气象观测平台,通过开展传感器在无人机上不同的搭载位置,以及旋翼无人机与探空气球、高塔的对比观测实验,明确了旋翼无人机对气象环境观测的影响及合理的搭载方式。研究进一步在湖北重污染天气条件下开展了0—1000 m的大气边界层垂直观测,并研发了基于旋翼无人机姿态数据的大气边界层气象要素及污染物垂直观测的订正方法。结果表明:实验获取了2—10 m垂直分辨率的高质量大气廓线数据,可精细捕捉大气边界层及其逆温层高度和污染物浓度等要素的垂直变化特征。本文旨在为无人机观测的科研应用提供一种技术可行且数据可靠的观测手段。  相似文献   

10.
运用Flex技术、AMF协议和FluorineFx框架,以AnyChart Flash图表家族的AnyMap地图控件的二次开发接口为平台,Action Script 3作为开发语言,提出基于Flex与AnyMap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系统构建框架。利用该框架完成了广东省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实时发布系统的开发。与传统开发技术相比,该系统不仅界面绚丽简洁、操控方便、性能优越,还大大缩短了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发布和更新的时间,减轻了业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气象灾害应急响应信息的发布水平。  相似文献   

11.
MESIS信息检索及可视化产品制作平台实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MESIS (气象服务信息系统) 是国家气象中心及各个省级气象部门用于制作气象服务材料的新一代业务服务系统,该系统运用了GIS、数据库、可视化、多媒体和Web等综合技术实现了决策气象服务产品的共享体系、服务产品的显示与综合集成、统计分析检索、制作、分发,以及重大气象灾害辅助决策支持与气象应急服务等功能。该文重点对MESIS中气象信息检索平台的架构体系、功能设计、GIS应用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介绍了MESIS中气象信息检索及可视化产品制作平台的设计和实现。  相似文献   

12.
张学全  王伟  王鹏  邢平 《气象科技》2015,43(2):226-231
针对三维GIS的发展应用以及气象服务对于高效决策和直观可视性的要求,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维气象GIS平台。本文从体系结构、功能、数据访问及组件方面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方法,并详细论述了平台的关键实现技术,包括气象数据组织、气象标绘、二维图层和三维体绘制技术。该系统能够高效加载海量的二三维气象数据,并支持气象标绘和分析等功能。该系统运行稳定,可视化效果突出,为气象数据处理、数值预报、气象模拟仿真等气象服务搭建了一个坚实的三维基础平台,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尝试选用合适的无人机平台,搭载高清的摄像头,结合Altizure软件平台对气象受灾害区域进行灾后三维重建,从而建立微型无人机三维重建系统。通过试验研究,制定了无人机飞行平台的选用标准,规范了三维重建系统的作业流程,而且进行了具体的灾情调查模拟实验。实验数据表明:实际的测量值与理论值的偏差只有1.13%,此实验数据精准可靠,保证了灾情调查数据的可信性。该微型无人机三维重建系统具有反应迅速、测量快速、数据精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城市专业气象服务系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卞光辉  方乾 《气象科学》1999,19(4):413-423
本文系统介绍了城市专业气象服务系统的设计思路、流程、功能特征和采用的Internet/Intranet(WWW)技术、Asp语言动态页面设计、自动化语音合成等技术,实现了Novell网、NT、9210网(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地面气象专线等联结采集实时气象信息和预报信息。系统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人工增雨作业指挥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14  
游积平  冯永基 《广东气象》2006,(1):57-59,65
广东省人工增雨作业指挥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总体结构,是在广东省气象局气象现代化业务系统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高性能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的优势,设计一套适用于广东省人工增雨飞机作业的系统平台,使之具有天气预警、云况探测、数值模拟、作业指挥、效果评估以及监控全省火箭增雨情况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6.
民航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具有资料收集、处理、发布、检索等功能。设计和开发时,采用了面向服务及多层架构相结合的原则,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灵活性和可扩展能力。系统基于.NETFramework平台的WCF及WPF技术实现,用户使用方便,便于维护,实时性强。系统包括资料收集处理子系统、服务子系统和信息服务客户端,能适应多种数据源,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深圳市多级气象服务网站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介绍深圳市多级气象服务网站系统通过建立以实时数据库为中心的网站结构,简化了数据采集和录入的逻辑过程,同时保证了数据的充分流动性和共享性;设计了基于站点管理和数据分发等模块的网站管理平台,实现多个网站的统一管理;并根据市决策部门、社区应急责任人和普通市民的需求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网页。  相似文献   

18.
随着广东省自动气象站网的不断建设扩大 ,各有关地市和部分市县都安装了自动气象站采集中心。早期的采集中心 ,由功能比较简单的插卡式MODEM和DOS板本的采集中心软件组成 ,其安装、拆卸比较繁琐 ,调试、维修也不方便。为此 ,我们以原来的MODEM为基础 ,提取其中一些有用的东西 ,进行了硬件和控制软件的新设计。1 总的设计要求  新设计的MODEM是外置式并能独立工作的 ,它不需依赖计算机 ;通过程控电话采集自动站资料 ,它具有自动摘机、拨号、挂机等功能 ;在海岛工作的自动站要通过电台采集资料 ,它具有控制电台通信的接…  相似文献   

19.
基于MVC框架的新媒体平台开发,已经成为现代J2EE开发中一种常用模式。为深入开展气象新媒体公众服务产品研发和平台应用,通过“模型视图控制器”设计典范,设计支撑新媒体公众气象服务的MVC架构,实现气象服务产品从采集到加工处理再到终端显示等功能,使其具备简约化、规范化、开放性、高效性和可扩展性等优点,便于与外围系统实现数据的交互、共享和内部功能模块间的数据交互。通过基于MVC架构新媒体公众气象服务技术研究,为气象新媒体平台提供拓展接口和技术支撑,使其可与水文、环境、农业、交通等多部门数据共享,利用这些部门的监测数据,结合气象观测数据、GIS数据等,实现气象资料自动采集分析、智能产品制作分发、精细化预报服务、实况监测预警、灾害天气分析处理等功能,为公众提供精细化气象服务、气象为农服务、水情信息服务、地质灾害预警、灾害天气预报预警等多种气象服务产品。  相似文献   

20.
无人机为大气探测的重要平台,为克服固定翼起飞降落条件要求高和旋翼机飞行航时短的问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实验室自主研制了一款新型复合翼无人机。为检验其在近地面探测大气温湿度的能力,于2020年7月28日—8月6日及2021年8月1—6日,在内蒙古自治区正镶白旗无人机综合验证基地开展了两期无人机搭载不同传感器探测温湿度的比对试验。结果显示:机载自动站与GPS探空仪所测温度绝对偏差为2.00℃~2.35℃,系统偏差可订正;两者所测相对湿度绝对偏差为4.28%;2021年搭载维萨拉温湿探头,测量对比表明维萨拉温湿探头与GPS探空仪测量结果一致性较好,机载自动站与两者差异较大。飞行探测试验表明:长航时复合翼无人机在近地面大气层探空方面机动性强,与常规旋翼无人机相比,可获取更大垂直与水平范围的气象要素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