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义 《河南气象》2005,(1):13-14
利用1995~1998年南阳机场气象资料,分析了南阳机场冬季辐射雾形成的有利天气形势和物理量指标,并建立了辐射雾生成和消散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2.
朱虹  沈茜  何娟 《气象科技》2021,49(5):770-776
利用机场自动气象观测系统数据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昭通机场2019年1月3日("1·3"过程)和12月7日("12·7"过程)两次辐射雾过程的天气形势、水汽条件和边界层结构等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两次辐射雾形成和维持条件的共性和差异。结果表明:(1)两次过程均发生在雨雪天气转晴后,机场受高压底后部弱气压场控制,但"1·3"过程水汽含量和动力条件明显优于"12·7"过程,雾浓度和持续时间都大于"12·7"过程。(2)"1·3"过程是一次典型辐射雾,形成于晴夜、微风、辐射降温最强烈的凌晨。雾过程中水汽充沛,动力条件适宜,有利于雾的形成和发展。(3)"12·7"过程辐射雾具有局地爆发性发展的特征,雾爆发前由于水汽和动力条件较差,机场仅形成了轻雾。日出后由于西南方向的雾层向北平流,机场低温、高湿的环境条件有利于雾维持,近地面风速有利于雾层混合,使机场区域雾爆发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伊犁机场辐射雾生消的物理过程、天气形势、气候特征进行了必要分析。在此基础上概括出生成辐射雾的概念模式,为辐射雾生成的预报提供了一种依据。第二部分选取实况资料、筛选预报因子,采用多因子相关法律立客观预报方程。结果表明,方程拟含率高于主观预报准确率。可为今后的业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1986-1995年桂林机场的历史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到桂林机场雾的分布特征及变化,并将桂林机场的雾分为辐射雾和伴随“两低”天气产生的雨雾两类,分别对其形成的天气形势、雾散时间的预报进行分析研究,为今后预报和分析桂林机场低能见度天气提供了有用的参考依据和预报思路。  相似文献   

5.
桂林机场雾的天气统计特征分析及预报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阳志松 《广西气象》2000,21(2):18-20
对1986-1995年桂林机场的历史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到桂林机场雾的分布特征及变化,并将桂林机场的雾分为辐射雾物和们随“两低”天气产生的雨雾两类,分别对其形成的天气形势、雾散时间的预报进行分析研究,为今后预报和分析桂林机场低能风度天气提供了有用的参考依据和预报思路。  相似文献   

6.
用事件概率回归方法预报咸阳机场辐射雾消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洁  刘端次  靳英燕 《气象》2005,31(4):81-84
在常规的天气分析基础上,尝试用事件概率回归方法来预报咸阳机场辐射雾的消散,以实现雾消预报的定量化。选取咸阳机场1992-2002年95个辐射雾日样本资料,进行事件概率回归分析。入型条件为:早晨06时(北京时)成阳机场有辐射雾(能见度≤700m),考虑4小时内辐射雾消散与否的概率。因子的选取根据因子间及因子与预报量间的相关系数决定,所求回归方程经F检验是显著的。预报效果经回报与试报,准确率达到78%以上。  相似文献   

7.
利用广汉机场地面观测气象要素与08时探空资料,结合天气图,求取成雾露点温度和逆温层顶温,提出了预报冬半年(11月至次年2月)辐射雾生消的经验公式,经检验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利用广汉机场地面观测气象要素与08时探空资料,结合天气图,求取成雾露点温度和送温层顶温,提出了预报冬半年(11月至次年2月)辐射雾生消的经验公式,经检验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摘要:利用欧洲中心ERA5 0.25°×0.25°再分析、机场HTG-3微波辐射计、FY4A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机场跑道自动观测系统(AWOS)等多源观测资料,对2021年11月16日乌鲁木齐机场浓雾天气进行观测、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机场历年首场强浓雾多出现和维持在11月的早晨-午后,以辐射雾为主,持续3~4 h,此场强浓雾呈现持续时间偏长,辐射和平流兼有的特点。降水后高湿、夜间辐射作用及地面西北风增大至4~5 m·s-1时,利于机场辐射雾形成和上游辐射雾的平流;地面辐合带与强浓雾区有较好对应关系,辐合带北侧为偏北风,南侧为偏南风,当近地面逆温层建立,利于辐合带内雾体爆发性增强;近地层小高压维持静稳流场、近地层东南风层、暖平流和逆温层加强并维持、300 m以下相对湿度95%以上及地面偏北风0~2 m·s-1,利于强浓雾维持;机场升温破坏贴地逆温,地面风速加大至2~4 m·s-1,破坏地面静稳状态,地面辐合带东移至城区一带,逆温层减弱抬升至城区上空时,机场强浓雾消散。对于浓雾监测,综合使用FY4A 的10.8μm-3.75μm通道差、0.83μm、2.2μm、3.75μm能很好的显示雾区范围、雾区温度、雾区移动、雾的消散等特征,利于浓雾区的识别和预报预警。  相似文献   

10.
人工影响暖雾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冬季辐射雾是成都双流机场影响航行的严重问题。1985—1987年冬季在机场进行了辐射雾的宏微观探测,将取得的资料进行了分析,井选用热力动力方法进行消雾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喷气发动机开始工作2分钟后,在影响区内雾滴蒸发了,消雾面积为6000m~2,能见度由试验前30m改善到260m。 1.雾的气侯特征 雾的观测场地距成都市约15km,北面有九顶山,西面有邛崃山,东面有龙泉山,南面有牧马岴,并处于盆地中心位置。这个地区终年日照少,阴天日多,雨量充沛,湿度较大。每年雾日出现机率最多集中在11月至次年2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