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黄铁矿中金的赋存状态和存在形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建业 《西北地质》1996,17(3):27-32
经过普通光片研究和电子显微镜及其AnMaX射线面分析,并结合测试的结果,首次发现小秦岭金矿床的黄铁矿中存在有晶格金,金是以Au+替代Fe2+从而进入黄铁矿中。显微金的赋存状态主要表现为:裂隙金主要分布在呈四块状产出的黄铁矿中,包体金在不同粒级及不同产出形式的黄铁矿中均有分布,但在细粒黄铁矿中明显增多。金的出现与样品中黄铜矿的分布量呈正相关关系。此外,文中还讨论了晶格金的形成机理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2.
廖香俊 《矿物学报》1994,14(4):383-387
不可见金存在于世界许多金矿的黄铁矿中。本文以冀东金厂峪金矿为例,对黄铁矿中不可见金的存在形式进行了多种实验方法的研究。黄铁矿金含量的多点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实验研究表明,黄铁矿中不可见金大部分是呈链状排列的超显微金(粒度小于0.5μm的自然金)。黄铁矿的分步溶解实验、电子顺磁共振(EPR)及穆斯鲍尔谱研究证实黄铁矿中12.96%的不可见金以离子状态进入黄铁矿晶格代替Fe2 。  相似文献   

3.
辽宁东平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秦岭南部构造带具备较好的金矿成矿条件与成矿背景,是该区域规模较大金矿带.金沟矿段是黄龙金矿床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该矿段矿石中磁黄铁矿和黄铁矿发育,其中磁黄铁矿矿石是矿床中含量最高的硫化物矿石.磁黄铁矿存在两种产出状态,分别为早期形成的呈浸染状、团块状分布的磁黄铁矿与晚期形成的脉状磁黄铁矿.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以单斜磁黄铁矿为主.该矿床属中-低温矿床.微量元素结果显示富Co贫Ni,与金矿化关系密切.在含金性方面,脉状产出的磁黄铁矿优于团块状分布的磁黄铁矿,且脉体越细含金性越好,因此细脉状磁黄铁矿可作为该区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
刘成龙 《辽宁地质》1995,(4):272-283
石柱子花岗闪长岩体形成于晚株罗-早白垩世,岩石属钙碱系列,形成于造山带或岛弧构造环境。岩体的副矿物组合及矿物组合标型研究表明,锆石-磷灰石-锐钛矿(金红石),锆石-锐钛矿(金红石),锆石-磷灰石-榍石-金红石(锐钛矿)等3种副矿物组合类型;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黝铜矿)-重晶石,黄铁矿-黄铜矿,黄铜矿-方铅矿-重晶石,黄铁矿-黄铜矿-重晶石,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黄铁矿-白钨矿,黄铁矿-重晶石  相似文献   

5.
对内华达州沉积岩浸染型金矿床中5个样品进行了二次离子元素显微分布图和Au、As的定量测定,其结果表明了这些样品金的分布和特征,金赋存在不含金的黄铁矿生长边缘和细脉的含砷黄铁矿中,由于所有被分析的黄铁矿都含有一定量的砷因而成亚稳态,所以认为在浸染型金矿石中偶尔见到的少量自然金颗粒是含砷黄铁矿晶格中的金的离溶作用而形成的。有可靠的证据认为,含砷黄铁矿中的金最可能是以带电质点状态存在,并且金可能与黄铁矿  相似文献   

6.
黄铁矿的电子心和空穴心与杂质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铁矿的电子心和空穴心与杂质的赋存状态孙国胜李高山(长春科技大学,长春130026)李金奎(山东省招远市罗山金矿,山东招远265400)关键词黄铁矿电子心空穴心赋存状态各种内生金矿床中,黄铁矿是重要的载金矿物,金总是与其紧密共生。运用由黄铁矿中电子心...  相似文献   

7.
黄铁矿载金的原因和特征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102个金矿床载金矿物的统计表明,黄铁矿是最普遍最重要的载金矿物。造成黄铁矿成为主要载金矿物的原因,有三个矿物学方面的因素,即结构因素、成核因素和电化学因素。结构因素表现在黄铁矿晶体结构中存在对硫 [S2]2-,对硫 形成过程中对金离子具还原效应。成核因素表现在自然金成核常选择原子排布与之最接近的黄铁矿表面为衬底,以降低成核能。电化学因素表现在黄铁矿的热电性导致金离子在其表面发生电化学反应而沉淀结晶。对黄铁矿载金能力的分析表明,细粒、它形、裂隙发育程度高、As和Sb含量高以及P型的黄铁矿载金能力高,自形黄铁矿中的{210}、S面{100}及其聚形晶的载金能力高。  相似文献   

8.
云南墨江金厂金矿床黄铁矿标型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黄铁矿在云南墨江金厂金矿床中广泛出现于蛇纹岩、黄铁铬绢英岩、硅质岩和石英脉中。通过对与黄铁矿成因产状密切关联的热液演化阶段的划分、黄铁矿的晶形统计、黄铁矿的热电性研究、黄铁矿的电子探针分析、黄铁矿所赋存的含金岩矿石标本中金品位化学分析,确定了与成矿物质来源——金厂蛇纹岩化镁质超基性岩、硅质岩和可能隐伏的酸性侵入岩有关的系列成因标型。在对黄铁矿热电标型的均方差参数的自然对数值(lnMp)与金品位自然对数值(lnTg)的相关性研究基础上,提出当lnMp值接近4.1时,金的品位值接近二业开采标准。金厂金矿体与镍矿体尽管空间上分离,但近镍矿体与富金石英脉中黄铁矿的共生元素组成成分表明金、镍矿体中部分矿质具有同源同期的特征。此外,全厂组硅质岩和可能的隐伏岩体在成矿物源和热源方面的贡献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纳米金的迁移富集与黄铁矿富金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铁矿是金矿床中常见的矿物,也是重要的载金矿物之一,有的黄铁矿富金,有的黄铁矿不含金或含微量金。为什么黄铁矿对纳米金的吸附作用强?讨论了纳米微粒金与黄铁矿的关系后指出,半导体型黄铁矿有N型和P型两种。前者具负热电动势、带负电;后者具正电位带正电荷。当其与SiO2水溶液迁移时,若与带正电荷的P型黄铁矿相遇,即被P型黄铁矿吸附沉淀成矿。带负电荷的黄铁矿不能吸附带负电荷的纳米金,因而不能成矿。  相似文献   

10.
金银矿床中黄铁矿的标型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铁矿是一种遍在矿物,从岩浆矿床→热液矿床→沉积矿床→变质矿床中,几乎都有产出. 在热液矿床中黄铁矿与金的关系尤为密切,绝大多数原生金一银矿床中都有大量黄铁矿产出.例如:金-黄铁矿-石英脉;金  相似文献   

11.
黄铁矿热电性研究方法及其在胶东金矿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8,他引:20  
本文概述了黄铁矿热电性标型研究所涉及的黄铁矿热电性理论。阐明了矿物热电性测量最新的仪器和测试方法。论述了对胶东地区7个典型金矿床在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研究中关于黄铁矿热电性方面的应用成果,包括:(1)胶东地区各金矿床黄铁矿热电性的一般特征;(2)金矿床成矿阶段黄铁矿热电性的演变特征;(3)判断金矿规模;(4)判断矿体延伸规模;(5)矿床的黄铁矿热电性分带;(6)判断剥蚀程度;(7)根据矿物热电性标型特点及其应用经验,提出了黄铁矿热电性标型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我国主要金矿类型中黄铁矿导电类型的分析表明,黄铁矿“电子。空穴心”与金矿床的成因类型具有密切的联系,华北地台太古代变基性火山岩中的金矿床(绿岩带型)、热水淋滤型(卡林型)金矿床,黄铁矿多为单一的“电子心”型导电。大多数产于中生代岩体中的中深脉状金矿、火山次火山岩中的金矿床,黄铁矿为“电子心”、“空穴心”混合型导电,个别的为单一的“空穴心”导电。黄铁矿的“电子.空穴心”受杂质成分As、Co、Nl在成矿背景中的丰度,进入黄铁矿品格中的替代能力的差异、补偿类质同象现象、成矿时温度以及.f(S2)等多种因素的耦合制约。  相似文献   

13.
含金黄铁矿的拉曼光谱特征及其找矿意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贾建业  潘兆橹 《地球科学》1997,22(6):575-578
黄铁矿的拉曼光谱特征长期被人们所忽视,经研究发现含金性不同的黄铁矿,其拉曼光谱特征存在诸多显著差异,其中尤以拉曼散射强度和相干度反应最敏感,反之,利用这些差异就可以对金矿床的含金性作出评价,此外,还对含金黄铁矿拉曼光谱产生的差异进行了理论剖析。  相似文献   

14.
太平洞金矿床是我国黔西南地区典型的卡林型金矿床之一。然而,由于发现时间短,其勘探和研究程度较低,对矿床成因模式和成矿机制的认识有待深入。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太平洞金矿床矿石的显微组构特征,对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进行了岩相学鉴定、电子探针成分分析(EPMA)以及Nano-SIMS微量元素面扫描(Mapping)和原位微区硫同位素分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矿石中的黄铁矿按形态分为草莓状黄铁矿、半自形?自形黄铁矿以及不规则状黄铁矿。电子探针成分分析表明黄铁矿中含有As(0~8.482%)、Au(0~0.092%)、Co(0.059%~0.195%)、Cu(0~0.407%)、Cr(0~0.083%)、Zn(0~0.016%)等多种微量元素。元素相关性分析证实As与S呈负相关关系。背散射电子图像(BSE)显示载金黄铁矿普遍发育环带结构,根据As元素的分布特征将环带黄铁矿细分可为PyⅠ(核部贫As的黄铁矿)和PyⅡ(核部富As的黄铁矿)两类。载金环带黄铁矿的元素面扫描及原位微区硫同位素分析表明:PyⅠ核部富Zn、Cr、Ni元素,贫As,δ34S值多分布在1.1‰~5.9‰,环带则相对富集As、Au、Cu、Mn等元素,δ34S值为–0.7‰~4.7‰;PyⅡ包括成矿期形成的富As核部(δ34S值分别为0.6‰、4.7‰)和宽度不等的增生环带(δ34S值为–1.6‰、3.7‰)。通过对比国内外卡林型金矿载金黄铁矿原位硫同位素特征,推断贵州太平洞金矿床中的硫来源于深部岩浆硫。同时,Nano-SIMS元素面扫描分析对BSE图像显示的黄铁矿环带中元素的分布进行了高分辨率的呈现,揭示了环带尺度的元素分带性——成矿过程中流体活动的"脉冲"效应,即增生环带往往是由更次一级的生长环带所组成的。高分辨率的元素面扫描结合原位微区硫同位素分析表明,黔西南地区的卡林型金矿的形成可能源于深部就位的岩浆分异出的载金气?液流体沿断裂系统经长距离运移到达地表,并充填?交代围岩成矿。  相似文献   

15.
滇黔桂"金三角"卡林型金矿不同矿床亚类的典型矿床硫化物显微镜下观察和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表明,含砷黄铁矿和毒砂是主要的载金矿物.载金黄铁矿主要以环带状含砷黄铁矿、细粒自形含砷黄铁矿为主.环带状黄铁矿核部贫As、Au,富S、Fe,而环带则相反,且Au与As具有正相关关系.核部贫As的黄铁矿成因复杂,既有成矿早阶段的热液成因,又有受热液蚀变交代的沉积成因.核部和环带是不同成矿阶段的产物.元素的相关关系表明环带中As主要取代S的位置.多环带的特点还表明,热液活动是脉动式的,含矿流体化学成分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不论是核部还是环带,均有Au含量高出检出限的测点,但环带是主要的载金部位.细粒含砷黄铁矿为均质结构,具有高As、Au,低S、Fe的特点,类似环带状黄铁矿的环带特征,推测与富砷环带是同期热液活动形成的.毒砂-黄铁矿集合体中的黄铁矿分为环带结构和均质结构2种,并分别具有上述2种黄铁矿的特点.载金毒砂可以细分为3个世代,具均质结构,热液成因.各世代毒砂Au含量均有高出检出限的测点,同时Au、As、S、Fe的含量变化不大,均为主成矿阶段的产物.载金矿物的结晶顺序为:贫砷的沉积成因或早阶段热液成因黄铁矿→富砷的细粒黄铁矿颗粒和富砷黄铁矿环带→毒砂.黄铁矿和毒砂中的Au在EPMA微束的分辨率下均显示分布是不均匀的,环带状黄铁矿中Au元素图出现的均匀结构可能为一种假象,说明金主要以"不可见"的纳米级超显微包裹金形式存在,少量为"不可见"晶格金和微米级显微"可见金".整个滇黔桂"金三角"卡林型金矿不同亚类矿床之间的载金矿物特征和金的赋存状态没有本质区别,说明它们具有相同的成矿作用过程和成矿背景.  相似文献   

16.
山西堡子湾金矿床黄铁矿标型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成因矿物学及找矿矿物学观点出发,系统研究了堡子湾金矿床黄铁矿的产状,形态,化学成分,热电性质和热爆特征,该矿床黄铁矿富含Co,Ni,As,Ag,Au与W,Cu,Hg,Ag,As,Bi,Ni,Co,Pb相关性较好,构成特征元素组合,与通常认为的与火山-次火山热液有关的明矾石-高岭土型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特征元素及其组合基本一致。黄铁矿空穴型导电性与明矾,石-高岭土型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特征元素圾其组合基本一致。黄铁矿空穴型导电性与As,Au正相关,与Co,Ni呈明显的负相关,P型和N型导电性是由As/(Co Ni)值决定的。利用黄铁矿热电性及热爆特征空间分带与赋矿空间的对应关系进行成矿预测,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湘西金矿黄铁矿的谱学研究及其意义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含金性不同之黄铁矿进行了电子顺磁共振谱(EPR谱)及远红外吸收光谱的研究表明:含金性不同的黄铁矿,它们的谱学特征也各异。黄铁矿的含金量与其EPR谱的峰数及强度有关,与其远红外吸收光谱的光密度值(D)成密切的负相关关系,据此可评价黄铁矿的含金性,以指导金矿床的找寻。  相似文献   

18.
细微浸染型金矿床中黄铁矿的标型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文雅 《岩矿测试》2001,20(2):100-104
通过对皖南东至-泾县一带细微浸染型金矿成矿带中花山、吕山、柴山、虎龙冲、管岭、白果树等金矿床(点)中黄铁矿化学成分和晶体形态标型特征的研究来探讨该区金矿床(点)的成矿条件,为指出找矿方向,筛选出找矿靶区作一个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江南造山带上产出有大量金矿,但其成因存在争议,为厘清其成因,对该造山带上的正冲金矿床中的黄铁矿进行了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和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显示,正冲金矿的流体包裹体有含CO2包裹体、富CO2包裹体和水溶液包裹体,其中富CO2包裹体与水溶液包裹体共存,具有相似的均一温度,但盐度不同,说明流体不混溶可能导致了...  相似文献   

20.
华北克拉通若干脉状金矿的黄铁矿标型特征与流体成矿过程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李晶  陈衍景  刘迎新 《矿物岩石》2004,24(3):93-102
通过对华北克拉通若干典型脉状(造山型)金矿流体成矿过程的研究分析发现:其可分为3个阶段,对比不同阶段黄铁矿的矿物学、微量元素和热电性等方面的特征,显示中阶段细粒黄铁矿(烟灰状黄铁矿)微量元素成分复杂,含量较高,金含量也明显较高,相应的金矿石品位较高;中阶段黄铁矿多呈灰绿-黄绿色,晶形常为五角十二面体,自形程度低(他形-半自形),粒度细小,晶体表面平滑度差,凹入角发育,表面自由能高,吸附金的能力强,载金能力增强;中阶段黄铁矿热电性较强。结合理论和实验研究成果,认为杂质元素加入导致黄铁矿晶格畸变,电荷不平衡,热电性增强等一系列现象;使黄铁矿的结晶学特征、成分和热电性构成了“三位一体”的标型特征,可作为有效的金矿勘查的直接标志。富金的烟灰状黄铁矿快速沉淀于热液瞬时过饱和或物理化学性质瞬时巨变的条件下,流体沸腾和混合是最重要机制。鉴于黄铁矿标型特征的演化和形成机制与陆陆碰撞体制流体成矿作用的3阶段模式(即CMF模式)完全吻合,借助CMF模式进一步分析烟灰状黄铁矿在脉状造山型金矿床中的发育时间和空间,为CMF模式补充了矿物学方面的支持,同时,赋矿断裂带的脆韧性转变带、挤压向伸展转变期最有利于流体沸腾和混合,是高品位脉状金矿床形成的最佳空间和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