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2010年的10月,我终于有机会来到了让我倍感亲切的延安。虽然只有短短一周的时间,但我的学习笔记却足足记了一大本,从杨家岭到枣园,从王家坪到南泥湾……这里的每一个小屋、每一张照片、每一棵树……都在震撼着我的心灵,涤荡着我的灵魂……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名》2010,(5):27-30
沧海桑田的演变.并不是时间的刻痕.无数人形人影.晃动在历史银幕上.留下了.或者.弥散了。于是,每一个地名背后,都有一段传说,每一次地名的变更.都有一段故事.在等着我们去倾听。  相似文献   

3.
正涠洲岛是中国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近年来还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海岛第二名!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北部湾上,吸引着无数人慕名前往。难怪人们都说:"不上涠洲岛,不算到北海"呢!真心感谢北海的朋友,我刚到北海不久就安排涠洲岛一日游,而且还委托曾经担任过涠洲镇党委副书记的黄文权老先生给我当"导游",更是让我喜笑颜开,眉飞色舞!记得那天早晨,我从外沙岛珍珠湾海景酒店急急忙忙赶到北海国际客运港  相似文献   

4.
传统认为中国的长城以北地区,自古以来存在着一个与长城以南农耕文明相异的游牧社会。这一观念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匈奴列传》到近代王国维的《鬼方昆夷猃狁考》两千年来为国人所深信不疑。《匈奴列传》开篇就谈在所谓的"北蛮"之地从传说中唐尧虞舜时代的山戎、猃狁与荤粥到汉代的  相似文献   

5.
栗宁 《地理教学》2010,(1):58-58
承转是指课堂教学中从一个环节到另一个环节或从一个教学内容到另一个教学内容之间的承接转换。不少教师每讲完一个问题之后,千篇一律地说:“接下来我们讲第二个问题(或内容)”,这样使得知识之间缺少联系而显得“琐碎”,整堂课也会给人以“拼盘”之感。  相似文献   

6.
薛胜 《西部资源》2012,(4):16-17
测绘院一分院是一个由四十多名清一色男性组成的集体,有18名党员。吃苦奉献、尊重科学、精益求精、诚实守信是他们永恒的主题。建院以来,在党组织带领下,他们的足迹踏遍了内蒙古的东西南北,走过了无数的高山险壑、河流森林,虽然人人肤色黝黑,但个个性格坚强。每年是个漫长的过程,首先需要外业人员实地测量,听起来外业工作很有趣,可以山南海北的转,欣赏各种各样的风景,但实际上既单调又艰苦,每到一个测区,首先是工作,其次还是工作,而且任务一结束立即装好仪器奔赴下一个测区。在配合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进行航空摄影地面控制  相似文献   

7.
雷同千城一面相同千城借用趋同千城仿造基因拷贝,城市克隆。短短二三十年,中国的城市街路名称呈现出"千城一面"、街路名严重趋同的现象。"现代化"仿佛一股巨浪冲击着文化的每一个角落,地名也在所难免。城市面目相似,地名变得平庸雷同,南京路、云南路、福州路、西藏路……上海把全国各地的名称叫了个遍。其他城市也不甘落后,于是,"南京、上海、杭州、  相似文献   

8.
陈海霞 《地理教学》2012,(23):39-40
我家住在黄土高原,当我引领着学生学习"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的时候,我们倍感亲切——教科书中的每一段文字、每一幅图片都描述和呈现着我们身边的地理,都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通过问答、交流、探讨等方  相似文献   

9.
张倩 《西部资源》2014,(4):70-73
<正>最美的宝石,不光品质精良,更有绝美的故事叫人欲罢不能。史上最魅惑人心的七大宝石,有着史上最动人的故事。祖母绿爱江山更爱美人本世纪初,在英国有个动人的"爱江山更爱美人"的故事。故事的女主角,辛普森夫人有一个硕大无比的祖母绿戒指。这个戒指正是来自为她放弃王位的前国王爱德华八世,后来的温莎公爵的定情信物。传说,这个祖母绿原来属于一位蒙古王爷的珍藏,品质绝佳。经历了无数皇宫贵族之手,最终到了纽约一个珠宝商手中。  相似文献   

10.
正黑森林,是德国最大的森林山脉,位于德国西南部的巴登—符腾堡州。黑森林的西边和南边是莱茵河谷。黑森林大部分被松树和杉木覆盖,其中一部分是经济林。人们之所以称其为"黑森林",是因为山上林区内的森林密布,远远望去显得黑压压的一片。黑森林是德国的旅游胜地,因布谷鸟钟、黑森林蛋糕、黑森林火腿、蜂蜜和猪肘等而出名。到黑森林,你会觉得这里美得太像置身童话世界!是的,就是童话世界!这里拥有着无数神奇的传说和童话:  相似文献   

11.
经济地理学视角下西方产业集群研究的演进及其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30年来,西方经济地理学经历了快速、多元的理论转向,产业集群理论则在汲取相关养分的基础上形成了研究焦点和内容的演进,并持续影响着我国产业集群研究的发展与实践。以经济地理学为研究视角,首先梳理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产业集群研究内容的发展脉络,将产业集群理论的演进划分为萌芽、发展和深化三个阶段。其次,对进入21世纪后产业集群研究的新动向进行归纳,发现研究焦点主要集中于网络、时间、空间和技术四个维度,同时在研究内容上呈现出四种变化特征和趋势:①从"集群结构"到"集群网络"的网络复杂性;②从"静态集群"到"集群演化"的时间动态性;③从"持久性集群"到"临时性集群"的空间非嵌入性;④从"实体性集群"到"虚拟性集群"的技术互联网性。最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其对我国产业集群研究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钓鱼岛拥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和重要的战略位置,日本政府为了改变其能源不足的现状和牵制中国的发展,今年动作不断,从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制造"购买"钓鱼岛闹剧到日本政府花20.5亿日元完成钓鱼岛"国有化"、从日本右翼分子登岛"慰灵"到美日在联合军演、外交拉拢,日本图谋完成将钓鱼岛从"实际控制"到"实际占领"的转变,变"非法控制"为"合法占有"。美国近两年逐渐战略东移,不断加大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存在,并提出《美日共同防御条约》适用于钓鱼岛偏袒日本,使得这一地区形势日益复杂化。我国钓鱼岛主权和领土完整正面临严峻威胁。因此,针对日本窃取钓鱼岛的图谋提出合适的应对策略对保护我国国家能源安全、捍卫我国海洋国土主权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泰山是我国世界级的文化自然遗产,以其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名胜古迹,非凡的磅礴气势和瑰丽的自然风景著称于世,吸引了无数中外游人,然而,人们最神往的莫过于在泰山极顶观海上日出了。这种奇观也并不是每一个登山者所能领略到的,这需要游客选择好登山观日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综合自然地理学作为自然地理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在中国的兴起并非"伊萨钦科讲学"的偶然,而是与之相关的理论体系构建、专业人员培养、中外历史传承及社会实践需求的综合结果。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一直以实践性为宗旨,围绕着自然区划、土地变化、景观服务等不同的综合视角,经历了从农业区划、生态区划到综合区划研究,从土地类型、土地资源到土地系统研究,从景观格局到景观功能与服务研究等主题的演进,学科体系不断完善和深化。新形势下,综合自然地理学将以人地耦合系统为研究对象,以过程耦合、区域集成为综合方向,以景观可持续性为重点领域,以大数据及高新技术为方法支撑,探索新的综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正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由叙事性课文,阅读材料板块、活动板块组成,其中"活动"板块的份量很大,占40%左右,几乎每一个专题都有一个"活动",每一节课程内容都安排了2-5个"活动"。活动板块主要由材料(包含文字叙述、图表、案例)和设问组成,是教材和教学的主体,紧扣叙事性课文,既是对正文的扩展和加深,同时又是巩固知  相似文献   

16.
一座镌刻着一个古老民族5000年风雨沧桑的丰碑!一首吟唱着12亿炎黄子孙憧憬期盼新世纪的欢歌!在2000年钟声敲响的时候,这个凝聚着无数人们心血与劳作的历史性建筑将展现于世;下沉广场──低于地面1米的广场中央的圣火台和两侧代表黄河与长江的缓缓溪流,引导人们走进...  相似文献   

17.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举世瞩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它特有的魅力,不仅在中国人民心中产生无穷的精神力量,而且传播到全世界,激励着世界人民。长征在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伟大奇迹的同时,也为地名文化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丰富了地名文化的内涵,使之成为星光璀璨的伟大符号,承载着无数的历史事件,承载着中国革命的光荣与伟大。  相似文献   

18.
60年沧桑巨变,60年铸就辉煌。回眸建国60年的成就,每一个国人都为之自豪、为之雀跃。作为全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从成立之初就担负着一项使命:为民族地区垂范,为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提供样板。60年来,全区2300万各族人民  相似文献   

19.
郑守德 《地理教学》2012,(20):22-23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常常面临着这样的困惑:班级中学生人数众多且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难以把握教学的深度。无论作何选择,都感觉难以实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一教育的核心目标。一、学生水平差异分析英籍犹太裔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  相似文献   

20.
"金石缘公园里的石头色彩大多为黄色,远看似成熟的麦浪滚滚,线条流畅柔和。或许有点象露天的钟乳石,一眼望不到边,高大的如房,小巧的如兽,不是一块两块十块八块,而是一群群一片片绵延不断,颇为壮观。"——摘自博友"兰天白云"的《游金石滩散记》点评:每一个到金石滩游玩、避暑的人,都因为这个铿锵有力、富于暗示的地名,而对这里的奇石景致格外留心,格外感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