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宫-吉家洼矿集区位于河南省西部的熊耳山地区,区内发育上宫、干树、吉家洼等金矿床,是河南省重要的黄金产地。在充分收集、整理矿集区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重砂、遥感等资料的基础上,总结矿集区的金矿成矿规律并建立了找矿模型。提取和构置断裂构造、剩余布格重力异常、Au化探异常、Ag化探异常、Cu化探异常、Pb化探异常、Mo化探异常、重砂异常、燕山期花岗岩体等9个预测要素作为证据因子,基于MRAS证据权重法进行了成矿预测并圈定18个最小预测区。依据后验概率和找矿标志将最小预测区分为1级、2级和3级,针对不同的级别提出了相应的勘查建议,为矿集区下一步的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在综合分析沽源—围场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多源信息量法进行了综合信息成矿预测,圈定出Ⅰ级远景区1片、Ⅱ级远景区3片、Ⅲ级远景区5片。对Ⅰ级预测靶区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并在2个预测矿靶区进行了异常查证,落实了1个铀钼多金属矿床和2个银多金属矿床,证明了综合信息成矿预测在本地区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成矿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周多 《地质与勘探》2016,52(4):688-694
测区燕山期大面积中酸性岩浆侵入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在岩体外接触带上形成大量的矽卡岩,并伴有较强烈的铜多金属矿化。本次物探工作在1∶5万区调工作基础上,采用激电中梯与激电测深两种方法进行金属矿产勘查,圈定激电异常12个,反演了穿过JD3、JD7、JD8高极化异常体的形态,规模及埋深,并解译隐伏断裂2条。结合区内地质特征与钻孔资料,认为异常区的低阻高极化体是岩体外接触带上矽卡岩化蚀变带的反映,断裂为矿液运移、容矿提供了有利条件。该研究成果表明,激发极化法是寻找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矿田构造–岩相填图为主要方法,研究确定矿田构造和岩浆-热力构造类型及矿床类型,进行成矿富集中心的圈定及找矿预测,是矿田构造背景复杂地区的有效调研方法之一。东昆仑西段祁漫塔格矿带多期构造–岩浆活动强烈,断裂发育,以印支晚期岩浆侵入成矿与找矿进展较大。本次选择景忍–虎头崖、卡尔却卡B区、乌兰乌珠尔三个矿田区,进行1∶10000构造–岩相填图,填制了三个矿田区岩浆–热力构造类型分布图,认为晚三叠世岩浆侵入作用是该区多金属大规模成矿的主要内因,叠加其上的不同方向断裂控矿作用不同,近东西向和北西西向断裂控矿显著,明确了各矿田构造背景和印支期岩浆侵入形成的花岗斑岩+矽卡岩+断裂带热液成矿的模式,厘定了岩浆–热力构造的识别标志,即主要是印支晚期中酸性侵入岩、花岗斑岩、矽卡岩带、大理岩带、接触交代蚀变带、断裂破碎带叠加热液蚀变带等,圈定了成矿和找矿富集中心。  相似文献   

5.
为验证龙王庙矿区深部铁矿含矿性,圈定龙出找矿靶区,笔者在开展了1/5 000高精度磁测及钻探验证工作后,推断测区存在近东西向1条、北北西向2条较大的断裂构造;圈定处5个异常区(带),M1、M2、M3、M4、M5。通过对M2-1、M3-2异常剖面半定量解释,推测M2-1高磁异常为隐伏的磁性岩体引起,具有较好的寻找磁铁矿前景。在两个异常区位置进行了钻探施工及样品采集分析工作,铁品位已接近工业品位。高精磁测在龙王庙矿区应用效果明显,圈定的异常区结合钻探验证结果,可以为下步该矿区找矿工作起到一定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覆盖区找矿新突破,通过建立适合郯庐断裂体系的继承性断裂控矿模式和覆盖区综合找矿模式,开展识别覆盖区薄层良导体的方法实验,研究安徽五河金矿整装勘查区的成矿及控矿规律。结果表明: NNE—NE向断裂是五河金矿整装勘查区的主要控矿构造,矿体空间展布与磁异常形态具有较好的对应性。结合覆盖区“一选三定四阶段反复循环”的综合找矿模式及低频磁电勘探法、地-井充电法和正反向电位法等找矿新方法,该区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利用磁异常梯级带可寻找郯庐断裂带次级断裂,即控矿断裂,利用上述3种找矿新方法可准确圈定矿体位置,最终在五河金矿整装勘查区新发现了2处金多金属矿产地。以上控矿、综合找矿模式及找矿新方法对郯庐断裂体系及覆盖区找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谈艳  王建新  丁培超  付宇 《世界地质》2014,33(1):94-101
根据金山金矿化区20 km2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结果,运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显示Au与Ag、As、Sb相关性较好,可作为金矿找矿间接指示元素;并通过计算各元素背景值及异常下限,圈定出9处金异常和其他元素异常35处。区内主要发育含硫化物蚀变岩型和含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体。其中北西向断裂控制矿体走向,为重要的控矿构造。综合地质条件及元素异常特征,预测并圈定出3个Ⅰ级靶区和2个Ⅱ级靶区,并在Ⅰ级靶区经地表槽探工程验证,发现并控制14条矿体。  相似文献   

8.
紫金山矿集区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潜力预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运用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在福建省1∶20万区域化探数据基础上,利用10km×10km窗口数据,圈定了紫金山矿集区金地球化学异常,依据大型矿床地球化学定量评价模型和方法计算出金的找矿潜力。本文尝试在该块体中通过提高分级值,对紫金山矿集区区域地球化学异常进行了圈定并勾绘出内部结构的谱系树图。分析了金地球化学块体各级含量水平所对应的面积、可供金属量、浓集度等参数特征。探索金元素地球化学块体的内部结构,揭示金在地球化学块体中逐步浓集的轨迹,最终指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山西浑源张旺矿区成矿地质背景的分析及基础地质资料的搜集,利用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构建张旺矿区罗框金矿体的三维地质模型,确定有利控矿要素并构建找矿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分形理论确定该地区地质条件符合分形特征。然后利用最优异常搭配法,确定以最佳异常搭配数为3、最佳收缩空间距离为10 m圈定找矿远景区;使用叠合信息量法证明最优异常搭配法圈定结果的准确性,并对找矿远景区进行分级,最后圈定找矿靶区2处。结果表明,张旺矿区仍有一定的找矿潜力,后期应重点勘查该地区Au2矿体东部末端附近及Au3出露矿体的深部与F14断裂交会区。  相似文献   

10.
西藏地堡那木岗矿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PSS等软件对矿区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分析,选用平均值±3倍标准差(X±3S)作为上下限反复剔除原始数据的特值,使元素含量服从正态分布.最后以X+2S作为异常下限(T),以1T、2T、4T三级浓度分带,圈定Cu、Au、Ag、Mo单元素异常和Au-Ag-Mo综合元素异常,揭示矿区内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将异常区与矿区地质特征、矿床(点)套合分析,表明异常受地层、断裂、围岩蚀变控制,对寻找矿(化)体、断层、围岩蚀变带有指示作用.最终,优选2处远景区,分别为3号综合异常区中心北北西方向至北东向断裂附近,1号、2号综合异常区及其东侧组成一个走向为东西向的异常带.  相似文献   

11.
张家口南部燕山台褶带内中—新元古代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广泛,岩性以白云岩为主。该时代地层中分布有梁家沟、银洞沟、常庄子等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点)分布。文章以赤城县梁家沟-火石沟铅锌银多金属矿区为例,采用统计法和局部奇异性两种方法圈定了成矿元素1∶20万水系沉积物异常,结果显示化探元素异常区内包含3条断裂,根据矿床为后生成因推测异常区成矿潜力较大。在此基础上,结合控矿因素对找矿靶区范围进行了1∶5万水系沉积物加密采样,共圈出3处异常。通过对比分析,已知矿体与较弱的3号异常相吻合,而异常面积较大、强度较高的1、2号化探异常目前无工业矿体发现,应为今后找矿的重点区域。野外对1、2号异常区进行了基岩原生晕地球化学剖面测量,显示在异常中心区域白云岩中成矿元素铅锌银含量高,进一步佐证了上述异常区域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对沽源盆地内的地质、物化探等信息与铀成矿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借助MORPAS平台,对区内各控矿要素定量化,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提取了断裂Buffer、潜火山岩Buffer、航磁异常等在内的16个证据图层,并将研究区划分为1 km×1 km大小的9 562个单元,利用证据权重法对研究区铀矿进行预测,圈定了3级成矿远景,为该区进一步找矿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石块地金矿位于党河南山金成矿带上,是由断裂构造控制的岩浆热液型金矿。通过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在本区圈定了As-3综合异常,并进一步利用1∶1万土壤测量进行解剖,发现了石块地金异常区,经过后期工程揭露,发现了有价值的金矿体7条。综合研究表明,勘查区金矿体赋存岩性均为花岗斑岩,并严格受NW—SE向断裂构造的控制。主矿体的延伸方向与土壤测量圈定的Au异常长轴展布方向一致,充分证明了在该区运用化探手段找矿的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粤北地区一六多金属矿区主要矿种为砷、锑、铅、锌、银、钨、锡、铌、钽等,矿床成因类型复杂,控矿因素多样。近期在该矿区开展了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土壤地球化学测量、高精度磁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等多种物化探方法勘查工作,查明了勘查区的元素表生分布情况,圈定了多处综合异常。经综合评价各种异常,查明了F3断裂为导矿、容矿构造特征,F2、F3断裂夹持地段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具高阻特征的黑云母花岗岩的凹陷部位及多组构造的交汇地段是成矿最为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5.
在研究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矿床统计预测方法和GIS技术,对地质、化探、遥感等成矿信息分析提取,选取有利矿化标志及控矿因素,借助矿产资源评价分析系统Morpas,采用信息量法计算出矿化、断裂构造、地层、遥感、化探异常18个单变量信息,地层组合熵、构造复杂度2个复合变量信息和综合信息量,厘定找矿信息量临界值(3),进而圈定有利成矿靶区8处,其中3个A级,3个B级,2个C级,提高了预测的准确度和精度,为下一步工程验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徐善法  王玮 《地学前缘》2012,19(3):84-92
以长江中下游1∶20万铜区域地球化学数据为基础,研究了铜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认为不同尺度的地球化学异常图具有不同的研究意义:(1)1∶20万地球化学异常可以圈定矿床异常,用于大型矿床预测。研究区内13个大型矿床中有12个落在具有三层套合结构的地球化学异常中,已知矿床储量与异常面金属量、异常面积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0.95,显示区域地球化学异常规模与储量之间的较好相关性。(2)1∶50万地球化学异常可以圈定矿区异常,用于在成矿带中预测有利成矿区。(3)1∶100万地球化学异常可以圈定大型矿集区或成矿带,用于矿集区预测。如果把研究区内面积大于1 000km2且含有3个以上已知矿床的异常作为矿集区的话,则长江中下游存在3个大型矿集区:马鞍山—南京矿集区、九江—瑞昌—大冶矿集区和德兴—黄山—安庆—铜陵矿集区(实际上包含德兴和铜陵2个矿集区)。大型矿床多产于多层套合的地球化学异常中,大型矿集区所形成的异常具有至少3层套合结构,浓集中心与大型矿床存在对应关系,这些规律的发现为在不同成矿域预测新的大型矿集区提供了重要地球化学标志。  相似文献   

17.
哀牢山成矿带是西南地区最有利金矿带.该带金矿成矿与断裂构造、喜马拉雅期岩浆活动关系密切.矿带空间展布及矿体定位严格受构造控制.在分析区域成矿特征、控矿因素基础上,结合各种综合信息开展成矿预测,圈定了4个金找矿远景区,进一步指出2个A级远景区找矿类型、找矿标志及找矿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18.
以往的地质资料显示,河南方城某勘查区存在岩浆热液型金属矿床的可能性较大,为此在该区采用综合物化探技术进行矿产勘查,勘查按“化探初选找矿靶区、物化探槽探筛选出成矿有利地段、物探探测矿体深部特征”的综合物化探方法进行。首先开展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圈定了勘查区地球化学异常范围,推断可能为矿致异常。然后依据地球化学异常主要为铅锌多金属组合以及测区岩(矿)石物性特征,采用激电中梯法进一步缩小找矿范围,圈定了3个视极化率异常和4个视电阻率异常,结合勘查区岩(矿)石标本物性特征和化探成矿元素异常强度和变化趋势,推断出1个激电矿致异常,结合槽探工程推断F4构造为含矿构造。继而布置激电测深确定F4构造的产状和下部铅锌矿体的展布形态,最后钻孔施工验证。结果表明,P1铅锌矿体位于勘查区物化探异常套合较好部位,本次在勘查区开展的综合物化探勘查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工作方法可为类似的矿产勘查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地热资源是一种绿色低碳、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地热异常圈定是确定地热资源靶区的重要前提,热红外遥感技术能够直观反演地表温度信息,能够宏观、客观地反映地热资源异常信息。本次基于东平县1985年5月24日和1987年9月19日的Landsat-5卫星遥感数据热红外波段,采用大气校正法进行地表温度反演,结合水文地质调查、地温场调查及地下水动态监测等综合手段,圈定3处Ⅰ级地热资源遥感异常区及1处Ⅱ级地热资源遥感异常区。异常查证发现,接山镇Ⅰ级地热资源遥感异常区、老湖镇Ⅰ级地热资源遥感异常区、梯门镇Ⅰ级地热资源遥感异常区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地温异常,且均有隐伏断裂穿过,地温异常是由隐伏断裂将热量传递、汇集至构造位置所形成。林马庄Ⅱ级地热资源遥感异常区浅部未发现地热异常,但不排除深部存在地热资源的可能性。该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周期长、费用高等缺点,为地热资源异常识别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拉萨-泽当地区位于冈底斯-拉萨岩浆弧(Ⅰ1-2),是冈底斯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复杂的地质演化历史造就了该地区复杂的成矿地质背景。文章应用地球化学矿化能量场法来圈定该地区1∶20万水系沉积物铅锌地球化学异常。研究表明:①该方法在低背景值地区或隐伏矿地区,能最大限度地处理和反映矿致异常信息;②异常分级时将异常图和背景图相结合,不仅没有漏掉高背景值地区的异常,而且低背景值地区的异常也能有效地反应出来;③结合地质资料分析表明,该区的矿化与热液蚀变岩、次级断裂构造及喜山-燕山期的岩浆岩有关,这与运用地球化学矿化能量场法所圈定的矿化范围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