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820年2月28日,两艘俄国考察船“东方”号和“和平”号在海军大尉别林斯高晋的率领下,前往南极探险。这两艘俄国帆船绕南极大陆航行一周,曾九次靠近南极海岸,取得了三百多年来许多国家航海家没有取得的结果——南极大陆总的轮廓。在南极早期发现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为纪念这位俄国航海探险家的功绩,苏联设在乔治岛的科学考察站被命名为别林斯高晋站。  相似文献   

2.
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点的挪威探险家罗阿德·阿蒙森曾写道:“受雄心勃勃的理想所驱使,我决心穿过北极地区,从一个大陆飞到另一个大陆……我对北极点本身并不感兴趣,因为皮尔里1909年的辉煌成就,使北极点对后来所有探险家都失去了价值。”阿蒙森乘坐飞行器,两次试图穿过北极地区:第一次在1922年,他从阿拉斯加的韦思特刚起飞就坠落到地上;第二次在1925年,与美国百万富  相似文献   

3.
在南极大陆被发现之前两千年已有人推测了它的存在。当时的部分看法是:相信地球南端应有大片陆地存在,以同地球的北方陆地保持均衡,这样才不致于使地球“倾倒”。于是,探险家们不断向南远航,寻找这块推测中存在的南部大陆。然而他们所看见的仅仅是波浪翻滚一望无垠的海洋,南极大陆的规模亦因这些毫无结果的寻觅渐渐地在人们的想象中被缩小。1520年,著名的葡萄牙航  相似文献   

4.
郭培清 《海洋世界》2007,(11):64-68
法国法国是最早开展南极探险的国家,甚至比被称为"太平洋之王"的英国库克船长还要早34年。1738年,法国人布韦在航海时发现了南极附近的一个岛屿(今布韦岛)。但布韦的探险活动属被动性的,而库克的探险则是"按图索  相似文献   

5.
时讯     
南极历程备忘录首踏南极 1984年11月20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编队由上海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码头启航,同年12月26日抵达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的麦克斯韦尔湾。12月31日,南极考察队登上乔治王岛,并举行长城站奠基典礼,第一面五星红旗插上了南极洲。1985年2月20日,中国南极长城站胜利建成,以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主任武衡为团长的代表团出席了长城站落成典礼,乔治王岛上的阿根廷、智利、巴西、苏联、波兰、乌拉圭等国的南极站站长、科学家和美国"公主"号考察船船长等出席了长城站落成典礼。  相似文献   

6.
南极大陆——这块万古长寒、神秘莫测的荒漠冰原,长期以来,它犹如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无数探险家,激发起他们前往寻找这最后一块大陆的极大兴趣。 早在3000多年前,古希腊的天文学家亚里斯多德曾经有过一个假设。他认为要使地球保持平衡,南北各端必须各有一块陆地,而且是南重北轻。否则,这个球休就会翻转颠倒过来。  相似文献   

7.
南极陨石     
李兆龙 《海洋科学》1986,10(3):66-66
收集和研究南极陨石是南极科学考察的任务之一,对于建立完善的陨石学说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 自1912年澳大利亚人在南极发现了第一块陨石以来,已收集到6000多块陨石,大部分是由日本和美国等考察队收集到的。使人感到吃惊的是,这些陨石几乎都是在南极大陆内部的裸冰带的表面上发现的,而在雪面上或埋入冰中的陨石是极为罕见的。南极的裸冰带分布在海岸地区和大陆内部山脉的周围,其面积不到南极大陆面积的1%。在南极的一些裸冰带,陨石的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两块,已在一个约4000平方公里的裸冰带找到了1000多块陨石。在收集到的陨石中,有5600多块是球粒陨石,只有很少量的铁陨石、石陨石和碳质陨石。最大的陨石超过5公斤,最小的为10克左右。  相似文献   

8.
英国一名专家近日援引新证据提出惊人学说,指中国明朝三宝太监郑和领导的船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支环绕地球航行的队伍,早在15世纪中叶之前,中国的航海家便已经发现世界上的许多地方,他们比哥伦布先发现了新大陆,比麦哲伦早100年便绕行世界一周,也比英国的库克更早到达澳洲,并一度航海到南极附近。如果此说属实,这将有可能改写世界航海和文明发展的历史。“除了中国人,还会是谁”3月4日的《每日电讯报》报道说,退休的潜艇指挥官、业余历史学家加文·孟济斯运用他的航海专业技术进行了长达14年的追踪研究。他即将在英国皇…  相似文献   

9.
人们总是把冲浪与青春联系在一起,以为这是一项新兴的运动。其实不然,早在1788年,著名航海家、探险家詹姆斯·科克船长抵达夏威夷群岛时,发现当地人在一块木板上,随着从北太平洋涌来的高达4米的巨浪突上突下地滑行,有时竟能滑到800米以上,很是刺激。于是他就把这项运动带到欧洲,成为那个时代欧洲的时尚。  相似文献   

10.
1000多年前,“北欧海盗”维京人在没有海图、没有罗盘的情况下,仅凭自身的勇气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投身于浩淼的波涛中,横渡大西洋,抵达美洲新大陆,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要早500年。然而,就是这些集探险家、拓荒人和殖民者寸一身的好汉,就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倡议下,1959年12月1日,苏联、美国、英国、法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挪威、比利时、日本、阿根廷、智利和南非12国在华盛顿签署了《南极条约》。条约冻结了各国对南极的领土主权要求,抑制了南极领土争端引发的国际冲突,《南极条约》因此被称为冷战时代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美国在《南极条约》出台过程中发挥了领导作用,南极中立化与美国的南极政策实现了契合。但人们也许疑虑,在现实主义政治大行其道的时代,是否有其他外在因素牵制着美国,使美国的南极政策最终走向倡导中立化?回望南极中立化路程,人们会发现,南极中立化是美苏两国争斗和妥协的结果。在南极问题上,两极格局发挥了独特作用,它排斥了一国独霸南极处理权的可能性,使全人类得以保留一份珍贵的共同遗产。  相似文献   

12.
南极蕴藏着丰富的矿物资源。自7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对这些资源的关注日益增强。 1975年,美国地质勘测局曾估计,西南极罗斯海、威德尔海和别林斯高晋海可发现的石油储藏量为450亿桶,天然气为115万亿立方英尺。苏联水文气象部门估计,南极的石油储藏量将超过阿拉斯加。日本估计南极大陆架的石油为45亿桶,天然气为3.3万亿立方米。这些估计均基于地质上的假设或粗浅的数据,还不足以证明南极确切的油气储量。这些估计数只能称为“假设的资源”。但南极大陆架上存在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勘探和开发南极的  相似文献   

13.
1910年--年1912年阿蒙森率领“费拉姆号”;他在鲸鱼湾过冬,率先到达南极。1910年~1913年斯科特率领“新地号”在罗斯岛过冬,到达南极。和四个同伴死于归途。1872年6月16日,阿蒙森生于挪威首都奥斯陆附近的一个农庄,从小喜欢滑雪旅行和探险。他是世界西北航道的征服者,曾经3次率领探险队深入到北极地区探险。1897年、作为大副,阿蒙森第一次参加了南极探险。1909年45月间,当他正在“先峰”号船上制订环北极航行计划时,有两则突如其来的消息使他毅然放弃子北行的计划、一则是美国险险家皮埃里已于1909年4月6日到达北极点;另外一则是英国探险家沙克尔顿创造了抵达南纬88°23′的最高纪录、距离南极点只有178公里的路路。为此,阿蒙森随  相似文献   

14.
威尔克斯,Ch(CharlsWikes,17984.3~18772.8美国南极探险家。1798年4月3日生于纽约,1877年2月8日抿于华盛顿。1818年进入海军。1838~1842年率探险队进行环球航行,进入南极区,发现威尔克斯地(100°~142°20′E),途中对大洋洲波里尼西亚的约260个岛屿,其中包括菲尼克斯群岛和托克劳群岛中三个以前没有查明的岛屿。探险队员中有后来成为著名的美国地质学家J.D.达纳(JamesDwightDana,1813~1895)。1844~1861年撰写考察报告,亲自写了19卷中的7卷。1866年晋升为海军少将。著有《美国探险队纪事》(5卷,1845);《美国西…  相似文献   

15.
南极是一个既寒冷、干燥多风的地方,然而又是一个美丽壮观的地方,那雄伟高大的冰山,气势磅礴的冰盖雪原,琳琅满目的冰棱冰洞,五彩缤纷的极光和霞光,滑稽可笑的企鹅和悠闲自得的海豹都使人感到新鲜和奇趣无穷.南极大陆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又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探险家和科学家纷纷前往探索和考察.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中国兴起一股南极风。自1984年首次组建国家南极考察队以来已经9次组队进军南极,先后建起长城站、中山站两个常年科学考察站,取得了很大成功。相对而言,我们对处于北半球的北极的了解要少得多。极地作为完整的概念影响着全球环境和人类。由于地理的原因,早在850年,诺曼人奥特尔从挪威的北角进入白令海。之后,西方各国的商人、探险家、航海家抱着各种各样的目的竞相率领探险队,从东西  相似文献   

17.
南极旅游活动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人类发现南极以来,南极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固有的荒野价值、美学价值、科学价值与资源价值一直吸引着探险家、科学家、企业家和旅游者赴南极考察和旅游观光。尤其近几年来,国际南极旅游呈现上升的趋势。《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以及历次南极条约协商会议通过的相关措施、决定和决议为南极旅游等人类活动提供了环境管理与保护的基本框架,国际南极旅游者行业协会据此采取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和步骤从一定程度上防止、降低或减少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影响或损害。  相似文献   

18.
南极大陆及其周围海城蕴藏着丰富的矿物资源,但目前由于环境保护的需要以及技术条件上的不成熟,人类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实际上是下一个世纪的事情。1988年通过的《南极矿物资源活动管理公约》(以下简称《矿物公约》)就是规范未来人类在南极进行的矿物资源活动,其中包括若干重要的法律原则。 1 保护南极环境的原则 早在1981年南极条约协商会议上所通过的第Ⅺ-1号建议包含了南极矿物资源法律制度拟订所应遵循的五项原则,其中一条  相似文献   

19.
南极,这个地球上人类最后发现的大陆,自1899年挪威海员博尔赫格列文克首先登上南极大陆以来,科学考察和探险活动不屈不挠、前赴后继,有的英勇捐躯,艰苦卓绝的事迹可歌可泣!迄今,已有包括我国在内的17个国家建立了南极科学考察站。1984年11  相似文献   

20.
英语中的"America"一词有两种解释:"亚美利加"和"美利坚",前者指全美洲,后者指美国。我们现在已经习惯用"亚美利加"来称呼美洲大陆,但很少有人知道究竟是谁"发明"了这一名称。2007年12月3日,美国国会图书馆展出了一幅绘制于1507年的地图,这幅地图也被认为是第一幅使用"美洲(亚美利加)"一词的地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