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华南地区1980年以来23次已知震中信息的M_L≥5级地震事件为例,给出水库区、老震区和震群区的震中信息获取方法,介绍了双序列,即震中地震序列和区域地震序列分析方法,总结了地震事件前的双序列异常特征,并提出了物理解释和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2.
华南中强震前区域地震活动增强平静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研究了华南地区19次中强地震前区域地震活动的增强与平静特征,并据此提取了华南地区短期预报指标,即增强—平静后,3个月内发震;地震发生在异常平静区;震级一般为中强地震。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2020年伽师M S6.4地震周围地质构造背景,研究分析了M S6.4地震前新疆地区和柯坪块体地震活动状态、区域地震活动图像特征。结果表明:①本次地震前1~2年和震前半年,新疆境内中强和中小地震呈现“平静—成组活跃”或显著增强特征;②本次地震发生在柯坪块体M S≥6.0地震平静近15年的背景下,震前区域地震活动存在时间渐进的中短期异常特征,即震前2年,5级以上地震活动呈现NE向有序条带分布;震前1年南天山西段小震群累积月频度呈现“加速”活动特征;震前半年震区附近4级地震条带形成共扼分布特征;震前3个月震区附近出现地震窗超限异常;震前2个月震区附近地区视应力呈现显著高值异常;③震前地震活动具有较好的“长、中、短”期异常配套出现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李莎  袁媛  阎春恒  向巍 《华南地震》2022,(4):145-152
对1970年以来华南内陆8次5级以上地震前小震活动增强开展分析,总结提取震前的小震活动增强的共性特征,并给出了震前小震增强跟踪策略。1970年以来华南内陆8次5级以上地震前均出现较显著小震活动增强现象,小震活动增强可作为华南内陆震情跟踪的一项重要预测指标;震前小震活动以增强—平静—发震为主,1970—2010年和2011—2021年5级以上地震前分别出现ML≥3.0和ML≥2.5地震集中增强,且至少发生一次ML≥4.0地震;东南沿海地震带西段5级以上地震的优势发震时段是增强结束后6.5个月内,东南沿海地震带东段和右江地震带为19~33个月内;目标地震一般发生在地震集中增强/活跃区及周边地区;今后应加强华南内陆ML≥2.5地震集中增强/活跃及其时空演化现象的跟踪研判。  相似文献   

5.
聂晓红  王琼 《中国地震》2014,30(2):208-218
介绍了2014 年于田MS7. 3 地震周围地质构造背景,研究分析了MS7. 3 地震前新疆地区中小地震活动状态以及区域地震活动图像特征,并与2008 年于田MS7. 3 地震前区域地震活动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本次于田MS7. 3 地震前2 ~ 3 年新疆地区处于中强地震连发活动状态,震前出现明显的3、4 级地震平静状态;②MS7. 3 地震前,区域地震活动存在中短期异常特征,即MS7. 3 地震前3 年,阿尔金地震带及震源区周围5 级以上地震活动增强显著,而震源区东侧440km 范围内4 级地震出现长达5 年的平静状态;MS7. 3 地震前半年,震区附近出现了3、4 级地震孕震空区和近乎共轭分布的3、4 级地震密集条带异常图像;③本次MS7. 3 地震前,新疆地区中强地震活动状态、中小地震活动异常图像均与2008 年于田地震前存在较明显的差异,这可能与2 次7 级地震的孕震环境存在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6.
刘翔 《高原地震》2000,12(4):12-18
把研究区划分为孕震区和外围区 ,按层次分析地震前兆异常动态演变的方法 ,分析研究 2 0 0 0年 1月 1 5日云南省姚安 6 5级地震前 ,震源区及其周围中等地震活动空间分布、小震群活动、地震危险度D及地下流体、地磁、地电、地形变等前兆手段异常变化 ,得出了姚安 6 5级地震孕育过程前兆异常动态演变特征。其主要特征为 :1 .孕震区地震活动演变方式为活动增强 -异常平静 -发震 ;2 .孕震区外围附近地区地震活动表现为平静 -活动增强 ,当地震孕育进入中期阶段 ,地震活动形成地震密集区 ;3.地震孕育发展中短期阶段 ,地下流体、地磁、地电、地形变等多项前兆手段出现同步异常变化 ,至短临阶段 ,这些异常大多出现转折或恢复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彝良地震前地震预测意见和预测依据,认为:彝良地震前云南最主要的地震活动特征是境内6级以上地震平静时间接近或超过20世纪以来的极限时间,中等地震丛集过程中,缺少6级地震活动;宁蒗地震的窗口意义和前兆异常数量持续增加是判断地震短期危险性的主要依据;4级地震密集活动区为地点判断提供线索。彝良地震与缅甸地震同时孕育的复杂性,增加了地震预测的难度,也丰富了我们对地震孕育过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西北地区8次MS≥7强震前的MS≥5地震活动特征和3次MS≥7强震前的ML4地震演化的研究,发现西北地区7级强震前存在较大范围的MS≥5地震平静或MS5地震空区。该地区强震前存在ML≥4地震空区的演化,一般表现为孕震区周围出现平静—活跃、持续平静和平静区逐步向未来震中收缩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水库诱发地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原章 《华南地震》1989,9(1):64-72
本文对中国13座水库诱发地震的分布、地质构造背景和诱发地震类型进行了分析讨论。文章指出,中国的水库地震主要分布于少震区和弱震区,这些地区处于低应变状态,水库蓄水较易于改变其应力平衡状态。中国的震例还表明,水库诱发地震的形成受区域地震活动水平的影响远远逊于库区的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的控制。诱发地震的水库可以成为窥测区域地震活动的“窗口”,可以根据大区域地震活动图象对水库诱发地震的衰减过程作出某种判断。最后,本文提出,水库诱发地震宜划分为“震群型’。和“前震—主震—余震型”两类,它们的特征和形成机制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王琼  聂晓红  温和平 《地震学报》2009,31(3):235-244
从区域地震活动和中等地震震源机制特征的角度,初步研究了2008年新疆于田7.3级地震前区域地震活动和应力场的应力状态特征.结果表明,于田7.3级地震前区域地震活动存在中短期异常特征.一方面,该地震前1年其震区500km范围内中强震以及西昆仑地震带和阿尔金地震带3.5级以上地震出现了增强活动;另一方面,该地震前出现了4级地震孕震空区和近乎共扼分布的3.5级地震密集条带异常图象.于田7.3级地震前新疆区域应力场和震源区及其附近局部应力场的应力状态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拉张作用力相对挤压作用力有所加强.这可能是于田7.3级地震前新疆和于田震区及其附近具有正断层性质的中等地震增多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程万正 《内陆地震》2004,18(1):20-28
分析了雅江地块的构造环境、地震活动和震兆异常,探讨2001年雅江6.0级地震、2002年新龙5.3级地震发生后雅江地块的强震趋势。重点对理塘-德巫断裂带,新龙、白玉、德格及贡觉一带地区的异常地震活动图像进行分析,认为该区存在强震填空的潜在危险性。  相似文献   

12.
新疆克孜尔震群活动与水库蓄水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杨又陵  杨欣 《内陆地震》1996,10(2):147-154
分析了拜城县克孜尔水库附近震群的活动特征、跨断层(F2)形变测量资料及库区的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认为库区附近的震群活动与水库蓄水无关,亦不属于水库诱发地震,而且不是由于F2断层活动所致。  相似文献   

13.
彭亮  吴彬  沈军  唐丽华  陈建波 《内陆地震》2008,22(3):234-242
利用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对大(Ⅰ)型一等工程-某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所在的场址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该拟建工程场址所在的西昆仑地震带是新疆境内地震活动强度最高、频度最大的地震带,拟建工程坝高库大,为了进行准确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研究。本研究根据区域地震活动性及地震构造研究成果,确定了地震活动性参数,按照构造类比、历史地震重演原则划分了潜在震源区;在分析了区域地震活动环境和地震构造等因素后,综合评价其对场地地震危险性的影响;根据确定的地震动衰减关系及地震带、潜在震源区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应用概率方法计算得出了场地不同概率水平的水平向基岩峰值加速度。其结果做为适合该水库的工程场地地震危险性分析结论,用于指导工程选址、设计、抗震设防。  相似文献   

14.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后的强震趋势研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万正  乔慧珍 《地震研究》2002,25(2):100-107
对我国大陆及邻区与西部地区1895年以来各地震期中地震能量主释放段分别进行了分析,各时期地震能量的主释放段的时长,均为7-8年;并利用各地震期累计地震频度的指数型分布模型分区拟合,得到各时期增长率;分析了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后在川、滇地区发生强震的几率,最后对强震趋势和了预测研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长岛附近地区地震分维结构及月频度趋势性变化与渤海、山东及邻区大范围中强地震活动的关系,得出:大区中强以上地震活跃阶段,研究区存在分维结构,小震活动频度出现趋势性增强;中强以上地震活跃期间分维值较低,活跃阶段将要结束时分维值较高,进入地震平静阶段分维结构不存在。还研究了长岛小震月频度变化的短临前兆特征,得出长岛区地震活动对本区Ms4级以上地震、200公里范围内4.5级以上地震及主震为4.0级的震群、600公里范围内5.5级以上地震,长岛月频度一般在震前1至5个月内会出现8或14次以上的异常现象。反映了长岛小震活动对监视渤海及邻区大范围中强以上地震活动具有一定的窗口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杨章 《内陆地震》1990,4(2):126-133
根据新疆及苏联天山地区的地震目录和古地震研究成果,将整个天山地区的地震韵律划分为地震世、地震亚世、地震期、地震幕、地震阶五级,探讨了各级韵律的特征。估计了我国天山地区未来地震活动趋势。  相似文献   

17.
我国西部处于构造活动带,在水电开发过程中的地震和水库诱发地震问题一直受到公众的关注.本文对约翰·杰克逊先生“中国西部地震灾害与水电大坝”中的一些问题做了针对性的讨论,对其文章的专业性和某些结论提出了质疑.本文认为“中国西部地震灾害与水电大坝”的作者,引用的基础资料都是极小比例尺的图件,精度较差,不能作为精细论证的依据.构造板块学认为:构造板块的边缘地带,构造运动最活跃,板内次级断裂活动性就相对差些.我国西部除西藏处于板块碰撞的边缘地带外,四川、云南等大片水电能源蕴藏地属于板内构造,并非最活跃区.通过对近代地震工程学的发展和翔实的事例论证,说明他得出我国西部建坝是“灾难性后果的危险尝试”的结论是荒谬的.最后,对汶川大地震与水库诱发地震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1950年以来新丰江水库地区和水库大坝地震烈度的变化,并对新旧大坝设防烈度进行了对比,认为按现今的国家标准,新丰江水库大坝的设防烈度为Ⅶ度强。对库区6次4级以上地震的烈度宏观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拟合了河源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并与华南地区的地震烈度关系进行了比较.最后计算了新丰江水库地区的在5-6级地震情况下的宏观烈度影响场。  相似文献   

19.
INTRODUCTIONWiththedevelopmentofsocietyandquickurbanizationfeaturedbyacentralizationofpopulationsandeconomies ,itisverylikelythatastrongearthquakewillcausethedeathofhundredsandthousandsofpeopleandhugelossofproperty .Forexample ,intheepicenterareaoftheBame…  相似文献   

20.
水口水库地震对南平地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口水库建成蓄水后诱发了频繁的地震活动,延续时间已达8年之久,,学在继续活动。近年来,南平地区的邵武,政和等地也相继有中小地震活动,为了摸清南平地区地震活动与水口水库诱发地震是否关联,本文对该地区及水口水库诱发地震前后的地震活动性及时空特征,区域构造背景及水库诱发地震的活动趋势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