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杰同志在《广西气象》一九八二年第二期中发表珍“惜政治荣誉”一文,在我们单位引起了不少反响,产生了各种议论。近几年来,确实有些人过份偏重于物质奖,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光发一张奖状或一面锦旗没有多大用处,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衣穿,云云。由此使我联想起了今年三月八日《解放军报》刊登了一篇“同志!请您珍惜荣誉!”文章,这篇文章讲得很好。荣誉,是对一个人的行为和道德的评价,也是给予一个人的政治和道义的褒奖。古今中外,一切有抱负、有作为的人,都是很珍惜荣誉的,有人甚至说它是“人之第  相似文献   

2.
夜雨     
一阵轰隆隆的雷声,把刚进入梦乡的她震醒了过来。啊!要下雨了。“报准了!”她兴奋得不由自主地喊出了声。这一喊把睡得正沉的丈夫也惊醒了。他侧过身去,摇着她的双臂叫道: “凤,怎么了?快醒醒!” “哦,对不起。我一高兴就喊出了声,把你也闹醒了。”她也侧转身子,面对着丈夫,双手搅着他的脖子说,“刚,我们报准了,旱了八十多天的第一场雨报准了!三十几万亩晚稻有救了。你听,雨滴声,已经开始下了。”说着,她扭亮床头灯,刚想坐起身来,被他一手按住。  相似文献   

3.
(一) 女儿眼里的观测场是我的“幼儿园”。有一次,我对刚过了四岁生日的女儿说:“你‘上班’的地方是幼儿园,我上班的地方是观测场。”不想女儿竟乖巧地接口道:“哦!我知道哪,观测场是爸爸的幼儿园。”……  相似文献   

4.
小树说:“大树啊,你是吃什么才长得这么高?这么大?” 大树说:“我每天吃青山一眼、白云两片,蝉鸣与蛙唱四两,早晚各吃晨曦与落日一遍。有时也吃些鸟粪、腐叶几片,喝点朝露雨珠与山泉。”  相似文献   

5.
叶子 《四川气象》1999,19(2):60
四周漆黑一片,突然袭来的洪水冲走了一切,不见爸爸妈妈,6岁的小姑娘江珊在恐怖的大水中挣扎。“珊珊别怕!奶奶在你身边。”60多岁的奶奶拼命把小孙女推向一棵树。“一定要抓紧树不放,等天亮了解放军叔叔就会来救你!抓紧,一定要抓紧哪!”精疲力尽的奶奶留下这句...  相似文献   

6.
每年3月中旬到4月上旬,是我区春播大忙时期。但这段时间内往往冷空气活动频繁,出现长时间的阴雨低温,造成倒春寒天气,给早稻播种造成严重影响。近两年来,我们以“社前青蛙叫,早禾播二道”这条农谚为线索,制作春播期有无倒春寒的中期预报,收到较好的效果。 农谚“社前青蛙叫,早禾播二道”在我区流传较广。“社”是指春社,在春分附近,是指3月中旬或以前如果发生青蛙叫,后期将有一段较长时间的阴雨低温天气。春季青蛙叫发生在燥热的夜晚,燥热之  相似文献   

7.
根据毛主席“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和“一切经过试验”的教导,一九七五年我们重点对因子、指标进行检验、过滤,对原始资料序列进行处理,对二十多种方法进行了试验。试验中,我们主要是进行“试报”,通过试报发现问题,改进和简化计算方法,对同一类的方法(如综合因子的多元迥归0——1迥归、概率迥归、简易量级迥归、编码法:找周期的方差分析、謵波分析等)进行对比分析,取效果好,计算  相似文献   

8.
南京的天气     
竺可桢  薛铁虎 《气象学报》1936,12(4):201-206
天气这个问题是人们三句不离口的东西,而也是人们最难了解的东西。这种只会谈而不能了解的现象,中外皆然。的确!在中国拿天气作为谈话的资料,已经谚语化了。你瞧!中国“谈话”俗语叫“谈天”,他的意思就是闲谈天气;中国“问安”或“致意”是叫“寒暄”,意思是问问“冷热”或谈谈“天气的状况是否适宜於对方的起居”。  相似文献   

9.
电视天气预报栏目既是气象局所属 ,又归电视台管理。对气象部门来说 ,电视天气预报栏既是展示自己的窗口、服务社会和受众的媒介 ,又是创收的重要渠道 ;对电视台来说 ,天气预报栏目是个小栏目 ,一直由广告部管理。大家都知道 ,媒体是电视台的 ,蛋糕就这么一块 ,我们上一个广告 ,就预示着电视台少吃一部分蛋糕。于是他们对这个栏目就格外“关照” ,隔三差五说这说那 ,不是画面大了 ,就是广告多了。为办好这个栏目 ,我们既要与电视台包括总编室处好关系 ,又要与广告部处好关系 ,还不能失去原则 ,损害气象部门的利益。几年来 ,经过方方面面的努…  相似文献   

10.
《气象科技》1975,(5):4-5
冰雹是我县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对农业生产危害极大。群众说:“六、七、八月的雷没空回”、“麦黄龙口夺食”、“麦黄米黄绣女下炕”。这说明夏季冰雹比较集中,危害也大。因此,群众对雹灾很重视。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防雹抗灾工作取得了显著  相似文献   

11.
马甘 《青海气象》2005,(4):84-84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它表示寒冷冬天已经来到。青海气象谚道:“夏至连两暑,冬至数九头”。“数九”,也叫“交九”,意思是每隔九天作为一个寒讯的转折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原来计算“九九”,是由“冬至”后第一个庚日开始,后来为了计算方便起见,才有“冬至”开始算起。第一个九天叫“一九”,  相似文献   

12.
“篓子”是人人都可以相称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且在洛阳市气象局已风靡好些年了。见面一句“篓子”,恰似英语中的“HELLO”;两人争吵,一声“篓子”,可缓和气氛,化解干戈,也可自称“篓子”,消除尴尬,自我解嘲……“篓子”的含义非常丰富:问候,赞扬,批评,谅解,沟通…;有时褒,有时贬。人常说中国文化丰富,我甚至认为这是一种文化现象。刚到这个气象局时,活动室还未建起来,人们工作之余常挤在仅十几平方米的传达室下军棋。晚间或周末,围观者人山人海,里三层外三层,下棋者不语,观棋者却七嘴八舍。你说该“…  相似文献   

13.
1980年我从省气象学校毕业,在地面测报工作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18年。曾有许多人这样问我:你干了那么多年的测报工作,有何感想和经验?说到感想,既有道不尽的酸甜苦辣,也有成功后的喜悦与欢乐。当你顶着狂风暴雨、冒着酷暑严寒,一个数据一个符号地观测记录着大气变化的时候;或是当你夺得了“百班无错”等比较大的成绩,得到了党和人民的肯定的时候,你也许就会说:“真是五味俱全啊!而工作经验,则只有一点,那就是:以规范为准则,在“细”字上下功夫。说起来简简单单一句话,但要真正地做到、做好,却不是那么容易。就拿湿球纱布的…  相似文献   

14.
媌雨 《气象知识》2013,(6):26-27
平凡的种子往往能孕育奇迹,在贵州高原西北部的一个小镇上,奇迹每时每刻都在发酵。“离开茅台镇,酿不出茅台酒!”面对酿酒大师、茅台集团董事长季克良的一番“厥词”,我们不妨循着酒香去茅台镇一探究竟。这一路上,且听我把茅台酒的故事细细道来。  相似文献   

15.
直面暴风雨     
天气预报说,明天将有暴风雨。听到这则消息,你是会大声抱怨、责骂老天,还是会马上收拾一切、准备应对?广州前一段时间的特大暴雨恐怕让许多人都谈“雨”色变,其中难免会有人在看到“水淹七军”的惨状后大发牢骚,而这,便是一个人的人生态度的体现。既然暴风雨铁定要来了,那么与其消极逃避、怨天尤人,何不打点一切,直面暴风雨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某年十月的一天,华北平原晴空万里,风和日丽,一望无余。某机场气象台值班观测员和台长说:“这么好的天气,飞机飞行不需要我们,我们这个机场气象台要靠边站了。”台长说:“小伙子,什么情况下,飞机都离不开气象保障的,可不能麻痹哟!”台长走后,机场航行调度室来电话问场面气压,观测值班员一面查看观测记录,一面漫不经心地回答:“765毫米。”一刻钟后,一架运输机在机场着陆。不一会,调度室又打来电话,再次查问场面气压。值班员很不耐烦地回答:“刚才不是告诉你了嘛,是七六五。”调度室主任严厉插话:“请你仔细核实一下。”值班员这才重新拿起观测记录簿仔细地认真地看了一下,不觉冷汗骤出,为了证实,匆匆跑进了气压室,认真地核实了气压表,赶快回电话:“主任,我,我看错了,不是七六五,而是七五六。”主任严厉地而又耐心地教育他说:“这个错误  相似文献   

17.
海雾是一种重要的灾害性天气,它严重危及航海、航空、海洋捕捞、水产养殖以及港务、铁路、电业、仓储等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海上生产部门把海雾视为海上的“老虎天气”,船员们说:“海雾比大风天气还难对付”!据调查,青岛海运局所有发生恶性事  相似文献   

18.
主角与配角     
主角与配角□朱应珍一天,面部的四个器官发生了争执。嘴对鼻子说:“你有什么本事,竟然凌驾于我的上方?”鼻子说:“我能辨别香味———眼睛有什么本事,又在我之上?”眼睛说:“我能观察四面八方,应该在你之上。可眉毛呢?”眉毛说:“我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本事,但如...  相似文献   

19.
组织业务技术竞赛是加速提高业务技术水平的有效方法陈建昌(泰安市气象局271000)1前言“兵欲利其器,必善其技”,这是孙膑名言。意思是说,兵士要想充分发挥手中武器(工具)的作用,则必须首先熟练地掌握其使用技巧。所谓“熟能生巧”更是一语真谛!在我们气...  相似文献   

20.
不沉的死海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经对死海是这样描述的:“在死海中游泳是多么有趣啊!我们决不会沉下去的!你还可以挺直你的身体,把头完全抬起来,舒舒服服地在水面睡着,并且还允许你撑开伞,挡住炎热的太阳。”这个奇异的地方是在阿拉伯半岛上。马克·吐温的描述其实早在近2000年前就得到了证实。公元70年,罗马帝国的军队来到西南亚的死海附近。有个叫狄杜的统帅要处决几个俘获的奴隶,他命令士兵们把捆绑着的奴隶投进死海,想把他们淹死。可是,这几个被捆绑着的奴隶并没有沉下海去,波浪反而把他们送回了岸边。狄杜又几次命令把奴隶抛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