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双喜 《湖南地质》2001,20(3):233-236
发展多种经营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地勘单位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产权单一,事企不分,人才匮乏、技术滞后,观念陈旧,市场不畅,是影响部分地勘单位多种经营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只有在体制、科技和市场开拓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才是地勘单位多种经营企业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煤田地勘单位在多种经营企业中进行了股份合作制的试点,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互股份合作制是深化改革的需要煤田地勘单位的多种经营企业,是地勘单位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地勘单位面临着生产规模小,社会化程度不高,技术水平低;资金匾乏、管理基础差,发展后劲不足;缺乏自我积累的能力和自我发展的投资动力,缺乏以市场为导向的竞争机制,内部凝聚力差等诸多困难。新形势下,推行股份合作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地勘单位走向企业化道路,是继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地勘企业中大力推行股份合制有三个有利条件。①江泽民总书…  相似文献   

3.
地勘经济改革的战略思想是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将现有的地勘队伍组建为"地质找矿的野战军"和"实行企业化的地方军".分别按事业机制和企业机制运行。如何实现地勘单位(地方军)的企业化,笔者认为首先必须用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和重塑现有的多种经营企业,并分析了困难和有利条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使多种经营企业真正成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经济实体。加快发展部门产业经济,才能逐步推进地勘单位的企业化。  相似文献   

4.
l简述煤田地勘单位的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煤田地勘单位从实际出发,不断拓宽服务领域,走出了一条“一业为主,多种经营”路子。开始了产业结构和队伍结构的调整,地勘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新形势下,煤田地勘单位的发展,必须树立起市场经济的观念,迅速掌握并运用市场规律来调节经济行为。对于已经跨入市场门槛的地勘企业,要进一步更新观念,尽快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建立面向市场的企业经营机制,把企业全面推向市场。但是,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制约着地勘经济发展的几个主要问题。①事、企“连根”。企业机制是在事业体制下建立的,地…  相似文献   

5.
针对地勘单位多种经营实体在财务监控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认为实行会计委派制是地勘单位改制过程中加强对多种经营财务监控的一种有效途径,在论述了实行会计委派制度的意义和效果的基础上,结合地勘单位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实行会计委派制度的具体思路和设想.  相似文献   

6.
孙力梅 《吉林地质》2004,23(2):92-95
随着事转企改革步伐的加快,地勘单位正在积极开辟社会地质市场,发展多种经营。参与市场竞争,就会遇到各种风险,为确保地勘单位经济稳定发展,就要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7.
一个新的改革开放的浪潮已经在全国涌起,是继1979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之后再次冲破“左”的桎梏的浪潮.13年来地质勘查行业在改革开放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成绩也较大,特别是三项工程的提出和实施,动摇了地勘单位三十多年的传统管理模式,地勘单位之间的经济状况随着多种经营和地质市场开拓进度不同而拉大了,不再是在一个大锅饭里共同受穷了,一些地勘单位因不再完全依赖国家的地勘事业费而有了一定的活力.分析地矿工作现状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三化”  相似文献   

8.
刘青 《中国煤田地质》1998,10(A09):87-88
地勘单位对所兴办的多经企业的投资视同对外投资,论述了煤田地勘单位兴办的多种经营企业的性质,提出了煤田地勘单位兴办多种经营企业的资金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9.
问与答     
各地勘单位都面临着调整内部结构的任务.请问,在“一业为主,各种经营”的方针指导下,地勘单位如何把发展多种经营这项工作抓好,特别是在内、外部条件存在不少  相似文献   

10.
王琦 《中国煤炭地质》2013,(12):120-123
在我国煤炭工业发展速度放缓、发展困境凸显的形势下,结合煤炭地勘单位近20年来多种经营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多元化经营两种基本形式及其利弊关系。根据煤炭地勘单位实行多元化经营具备的优势,提出了多数煤炭地勘单位在开展多元化经营时仍要坚持以核心业务、主营业务为主,在做强做大地质勘查主业的前提下,积极适度地开展相关多元化经营,如矿业开发、岩土工程勘察、社会地质服务等。对于建筑施工、旅游等虽有实践经验,但竞争激烈且与主业相关性较差的产业,可考虑适时退出。煤炭地勘单位只有把主业与相关产业有机统一起来,才能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才能保证煤炭地勘事业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11.
加速地勘经济发展是摆在地勘部门和地勘单位面前的一项硬任务.它关系到地勘工作如何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亦关系到地勘队伍的生存、发展和稳定.发展地勘经济应有明确的目标,笔者认为,主要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的深化,国家改革了对地勘单位的投资体制。地勘单位开始由过去计划管理的事业单位向企业过渡,地勘行业多种经营由此蓬勃兴起,上项目,办企业,成立了不少经济实体。应该看到这些实体对企业分流人员,稳定队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与“事改企,企改制”所要达到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笔者拟就此作些探讨。1发展多种经营存在和遇到的主要问题①开办的多种经营企业众多,但规模化经营程度不够。各地勘单位兴办多种经营企业众多,除个别项目初具规模外,多数项目规模小,缺少支柱产品和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其生产经营多停留在粗放型经…  相似文献   

13.
陈正宁 《江苏地质》2001,25(3):142-145
地勘单位的企业化演变,是随着国家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而发展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概略地分析了地勘单位50年来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及其规律,指出只有认清其发展规律,才能把握住工作的方针和策略,适时地、有步骤地推出改革措施,解决实际问题.论述了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是发展产业经济的关键;适度规模经济、发掘多种资源潜力是发展地勘产业经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地质成果尚未能转化为商品,以货币形式表现其交换价值,而国家对地勘费的投入又不多,地勘单位出现了经济危紧.虽然,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地勘单位以主业步入社会勘查市场在竞争中立足,而多种经营产业越来越向主体渠道汇集,已成为地勘单位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但是,由于那种只局限于安置效益而忽视经营效益,或者片面追求“政绩”,不讲求经济效益的主导思想的影响,大部分多种经营业已陷入经济困境.现在应该是从经济效益角度认真总结经验,迅速采取措施,转变经营策略、观念、作风和经  相似文献   

15.
发展多种经营必须坚持经济效益第一的原则.这个道理讲起来都明白,做起来却经常走样.基于“安置效益”,往往投资几十万元为安置少量人办企业的指导思想和作法,在地勘单位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尤其是对“稳定压倒一切”缺乏正确理解的情况下,“花钱买稳定”,经济效益被一些同志所忽视,一些多种经营企业经济上一亏再亏,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为了适应地勘单位转换经营机制的需要,地矿部和地矿局认真转换政府职能.扩大地勘单位自主权,增强了地勘单位自主经营的能力.但是,有的地勘单位对基层生产经营单位,如地质分队、钻探分队、工程队、车间、实验室以及多种经营企业,却统得过死,管得过细.基层生产经营单位缺乏相应的自主权,主要表现在:一是生产经营权高度集中于大队,“大队管经营,分队管生产”,基层生产经营单位在对外增收、兴办企业、技  相似文献   

17.
地勘单位自开展企业化运作以来,队伍综合素质、经营管理水平和整体经济实力都有了明显增强,但是由于地勘单位内部管理还存在很多不足,成为严重制约地勘单位科学健康发展的瓶颈。管理提升活动是国务院国资委针对当前和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结合国有企业实际,为加强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管理效能提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活动,我们地勘单位开展管理提升活动,对地勘单位科学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EVA是一个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我们地勘单位可利用EVA价值管理体系,提升我们的战略决策、投资决策、成本管理、风险管控等方方面面的管理水平,推动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源开发,为实现地勘单位跨跃式发展打下坚实的管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技术进步对一个部门的发展的至关重要性已经是无可置疑的事实.然而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相当一部分地勘单位认为它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因而,在开拓地质市场,发展多种经营过程中,技术水平落后成了向前发展的制约因素.要认识到,抓好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的同时,下大力气抓好技术开发是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9.
薛远标 《中国地质》2000,(10):47-48
地勘队伍如何发展,经济结构如何调整,笔者结合广东省地勘系统的实际,就如何调整地勘经济结构和队伍发展谈谈个人的肤浅认识.一、现状1.地勘队伍结构现状.广东地勘局有29个县团级单位.16个地勘单位中,有14个是野外地质队,2个地质技术服务性单位;建筑施工企业5个;制造业企业2  相似文献   

20.
区块制(地质勘查登记区块管理)在市场经济国家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办法.目前,在我国推行区块制是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首先,地勘费改革已经开始起步;其次是地勘投资和地勘单位所有制正日趋多元化;三是地勘单位的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